CN216785453U - 吊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吊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5453U
CN216785453U CN202122468253.XU CN202122468253U CN216785453U CN 216785453 U CN216785453 U CN 216785453U CN 202122468253 U CN202122468253 U CN 202122468253U CN 216785453 U CN216785453 U CN 216785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
lifting
longitudinal direction
base plate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82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文诚
孙艳华
陈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onic Kunshan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682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5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5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5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吊运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所述吊运装置包括主体部分、连接部分和吊运杆。其中,连接部分将主体部分和吊运杆相连,并且每一个所述吊运杆沿纵向方向突出于所述配重块,每一个所述吊运杆的突出于所述配重块的部分的长度占所述吊运杆的总长度的3%‑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装置,能够同时吊运多个金属套筒,且能够保证吊运过程平稳可靠,不容易发生装置倾斜、金属套筒脱落等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各个部件的优选设置参数,还能使得吊运装置兼具较轻的重量。

Description

吊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吊运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吊运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通常仅设置一个吊运杆,每次只能调取一个金属套筒,使得工业吊运工作效率低下。试想获得一种能够同时吊运多个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然而仅仅将吊运杆的数量增加无法解决技术问题,这是因为:吊运装置通常在力学设计上的尺寸要求非常严格,微小的尺寸误差都可能造成吊运时装置严重倾斜、金属套筒脱落等问题。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吊运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吊运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该吊运装置根据杠杆原理、工业实验等严谨设计,能够同时吊运多个金属套筒,且能够保证吊运过程平稳可靠,不容易发生装置倾斜、金属套筒脱落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吊运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所述吊运装置包括:
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
由相互垂直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限定的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顶部的吊运孔部分,所述吊运孔部分限定出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的吊运孔;
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位置处并突出于所述基板;
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从所述基板的和所述配重块相对的一端向下延伸;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吊运杆,所述多个吊运杆和所述连接部分的和所述基板相对的一端相连,
其中,每一个所述吊运杆沿纵向方向突出于所述配重块,且每一个所述吊运杆的突出于所述配重块的部分的长度占所述吊运杆的总长度的 3%-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分包括和所述多个吊运杆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壁,每一个所述连接壁的壁面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
根据本方案,使得吊运装置能够有效减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的靠近所述吊运杆的位置处的加强壁,所述加强壁的壁面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并且将所有所述连接壁关联起来。
根据本方案,使得吊运装置在减重的基础上还能保持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运孔部分的外周上径向延伸地设置有沿所述横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加强凸缘。
根据本方案,使得吊运孔部分在和作业机械接合的过程中不容易受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吊运杆被构造成在所述吊运杆的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根据本方案,使得吊运装置能够有效减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运孔在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轮廓为拱形。
根据本方案,方便作业器械的举升端进入吊运孔并稳定接合吊运孔部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运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基板的纵向中心在所述纵向方向上错开。
根据本方案,吊运孔并不设置在基板在纵向方向上的正中间,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吊运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运杆的长度为1400mm-1600mm;所述连接部分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为700mm-900mm;并且
所述吊运杆为三个,相邻的所述吊运杆之间的距离为 500mm-700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块的突出于所述基板的部分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60mm-200mm,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为200mm-300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运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尺寸为 200mm-300mm,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为350mm-450mm。
上述几种方案给出了一些各个部件的优选设置参数,这些设置参数是经过反复实验后得出的最优选项,参照这些参数进行实际生产,能够使得吊运装置兼具较好的平衡稳定性以及较轻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吊运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吊运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吊运装置的吊运杆部分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吊运金属套筒的吊运装置。金属套筒为工业中一种常用工装,其通常具有固定的内外径。金属套筒可以包括例如为铝卷的金属软卷。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特别地适合于吊运供应给冷轧机的铝卷。图1-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位置术语、方向术语均代表了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相对方向,而非绝对位置、绝对方向。横向方向、纵向方向、高度方向在空间内正交。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通常是为了克服待吊运物的重力而将其吊起,因而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高度方向(D3)”可以等同于或近似于竖直方向。在图1-图2中,“向上”、“顶侧”等描述可以参考方向D3+理解;“向下”、“底侧”等描述可以参考方向D3-理解。
首先参考图1-图2,本实施方式中的吊运装置包括主体部分10、连接部分20和多个吊运杆30。其中,主体部分10又包括基板11、吊运孔部分12和配重块13。
参考图1,基板11的延伸方向由纵向方向D1和横向方向D2限定,即基板11大致沿水平面延伸。吊运孔部分12设置在基板11的纵向方向 D1上的中间位置处且向上突出于基板11,吊运孔部分12限定出沿横向方向D2延伸的吊运孔121,吊运孔121用于接合起重机、吊装机等作业机械的举升端。从图1中可以看到吊运孔121的投影轮廓为拱形,其大致包括两个部分:位于上部的半圆形或圆弧形部分以及位于下部的矩形部分。这样的设置能够方便作业器械的举升端进入吊运孔并稳定接合吊运孔部分。本实施方式给出的吊运孔121还能够和另一吊具的吊运杆配合,使得能够使用另一吊具将本实施方式中的吊运装置吊起。在作业中,如果作业器械的举升端已经连接有一吊具,此时若需要吊运本实施方式的吊运装置,无须将举升端连接的吊具取下,而可以直接令该吊具和本实施方式的吊运装置接合。这样的设置能够提升操作效率,减少更换吊具的时间。
配重块13设置在基板11的纵向方向D1上的一个端部位置处并突出于基板11,配重块13在纵向方向D1上和连接部分20相对设置,以用于平衡由连接部分20传导的来自吊运杆30的重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块13从基板11向上突出,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配重块13 还可以从基板11向下突出。
连接部分20从基板11的和配重块13相对的一端垂直于基板11且沿背离吊运孔部分12的方向延伸,即向下延伸。多个吊运杆30和连接部分20的和基板11相对的一端相连。吊运杆30的远离连接部分20的一端被称为吊运杆30的末端31,吊运杆30的末端31能够延伸插入金属套筒以使得金属套筒能够绕设在吊运杆30上。
在实验中获知,这样设置多个吊运杆30的吊运装置,在使用中非常容易发生失衡。为了解决该问题,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给出了一种能够保证在存在多个吊运杆的情况下获得高度平衡性的方案:使多个吊运杆30沿纵向方向D1突出于配重块13,并且令每一个吊运杆30的突出于配重块13的部分的长度X3占吊运杆30的总长度X1的3%-10%。相比于常规的吊运杆30的末端31和配重块13平齐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设计能够在吊运多个金属套筒的过程中使得装置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即使在作业机械存在震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也不容易发生倾倒、金属套筒脱落等问题。
更优选地,吊运孔121的中心线沿横向方向延伸,其与基板11的纵向中心在纵向方向D1上错开,基板11的纵向中心即所述基板11在纵向方向D1上的中央位置。也就是说吊运孔121并不设置在基板11在纵向方向D1上的正中间。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吊运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平衡稳定性。
参考图2,出于减重考虑,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分20包括和多个吊运杆30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壁,每一个连接壁为壁面垂直于横向方向 D2的薄壁结构。类似地,还可以将吊运杆30设置为中空,即每一个吊运杆30被构造成在吊运杆30的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优选地,吊运杆 30的中空结构的开口可以设置在吊运杆30的和末端31相对的一端,即吊运杆30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盲孔32。
进一步地,参考图2和图3,为了在减重的基础上还能保持稳定性,吊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分20的靠近吊运杆30的位置处的加强壁 40,加强壁40的壁面垂直于纵向方向D1并且将所有连接壁关联起来。
另一方面,吊运孔部分12的外周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加强凸缘122,可以设置多个加强凸缘122沿横向方向D2排布,以保证吊运孔部分12 在和作业机械接合的过程中不容易受损。
本实施方式还给出了一些各个部件的优选设置参数,如下的这些设置参数,是经过反复实验后得出的最优选项,参照如下参数进行实际生产,能够使得吊运装置兼具较好的平衡稳定性以及较轻的重量。
例如,参考图1,吊运杆30的长度X1可以为1400mm-1600mm,例如可以为1530mm。连接部分20在高度方向D3上的尺寸X2可以为 700mm-900mm,例如可以为770mm。配重块13的突出于基板11的部分在高度方向D3上的尺寸为160mm-200mm,例如使得配重块13和基板 11的总厚度X5可以为370mm。配重块13在纵向方向D1上的尺寸X4 可以为200mm-300mm,例如为250mm。吊运孔121在纵向方向D1上的尺寸X6可以为200mm-300mm,例如可以为250mm,其在高度方向D3 上的尺寸X7为350mm-450mm,例如可以为380mm。吊运杆30的在纵向方向D1上突出于配重块13的部分的纵向方向上的尺寸X3可以为 60mm-70mm,例如可以为67mm。
参考图3,在本实施方式,吊运杆30为三个,相邻的吊运杆30之间的距离X8为500mm-700mm,例如可以为600mm。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吊运杆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四个及以上,根据吊运杆的数量可以适当调整相邻吊运杆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装置,根据杠杆原理、工业实验等严谨设计,能够同时吊运多个金属套筒,且能够保证吊运过程平稳可靠,不容易发生装置倾斜、金属套筒脱落等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各个部件的优选设置参数,还能使得吊运装置兼具较轻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实用新型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以上教导的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装置包括:
主体部分(10),所述主体部分包括:
由相互垂直的纵向方向(D1)和横向方向(D2)限定的基板(11);
设置在所述基板的顶部的吊运孔部分(12),所述吊运孔部分限定出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的吊运孔(121);
配重块(13),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位置处并突出于所述基板;
连接部分(20),所述连接部分从所述基板的和所述配重块相对的一端向下延伸;
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吊运杆(30),所述多个吊运杆和所述连接部分的和所述基板相对的一端相连,
其中,每一个所述吊运杆沿纵向方向突出于所述配重块,且每一个所述吊运杆的突出于所述配重块的部分的长度(X3)占所述吊运杆的总长度(X1)的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0)包括和所述多个吊运杆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壁,每一个所述连接壁的壁面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的靠近所述吊运杆的位置处的加强壁(40),所述加强壁的壁面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并且将所有所述连接壁关联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孔部分的外周上径向延伸地设置有沿所述横向方向排布的多个加强凸缘(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吊运杆被构造成在所述吊运杆的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孔(121)在垂直于所述横向方向的投影面上的投影轮廓为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孔(121)的中心线与所述基板(11)的纵向中心在所述纵向方向上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杆的长度(X1)为1400mm-1600mm;所述连接部分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X2)为700mm-900mm;并且
所述吊运杆为三个,相邻的所述吊运杆之间的距离(X8)为500mm-7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突出于所述基板的部分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60mm-200mm,在纵向方向上的尺寸(X4)为200mm-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尺寸(X6)为200mm-300mm,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尺寸(X7)为350mm-450mm。
CN202122468253.XU 2021-10-13 2021-10-13 吊运装置 Active CN216785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8253.XU CN216785453U (zh) 2021-10-13 2021-10-13 吊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8253.XU CN216785453U (zh) 2021-10-13 2021-10-13 吊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5453U true CN216785453U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8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8253.XU Active CN216785453U (zh) 2021-10-13 2021-10-13 吊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5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85453U (zh) 吊运装置
JP2009209657A (ja) 覆工用型枠フレーム及び覆工用型枠の構築方法
CN102381625B (zh) 一种大直径钢筋吊装夹具
CN206373350U (zh) 模壳取放车
CN101780916A (zh) 大型容器及内部重型设备异步整合吊装方法及一种定位支架
JP3227483U (ja) 荷吊り装置
US3086808A (en) Leg assembly for coil lifters
CN219384494U (zh) 一种可调式定转子冲片吊具
JP6137103B2 (ja) 天井クレーンの走行桁補強工法及びこの工法で使用する吊り治具
CN112707343A (zh) 连续pvd镀膜设备中阴极的安装系统
JP2007182270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ユニットの吊り治具
JP2017197960A (ja) 吊り天井用の吊り鉄骨フレームの施工方法
JP7012576B2 (ja) 柱筋の吊り治具
CN210505239U (zh) 一种吊装装置
JP7099159B2 (ja) リフタ装置セット、リフタ装置およびその移動用サポータ
CN218947646U (zh) 一种剪叉臂料架的限位工装
JP3873102B2 (ja) 転炉の内張り工法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吊下げ式煉瓦積み装置
CN214460470U (zh) 一种高精度角钢格构柱
CN214734233U (zh) 连续pvd镀膜设备中阴极的安装系统
JP2007031124A (ja) リフター装置
CN211004144U (zh) 一种可调节的伸缩式吊梁
CN213415978U (zh) 一种大型薄壁筒体快速起吊装置
CN218145286U (zh) 一种箱梁钢模板单臂吊具
US20230356881A1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iled wire
CN219950209U (zh) 一种铸件砂箱水平吊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