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6016U - 熟化箱 - Google Patents

熟化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6016U
CN216776016U CN202123352102.4U CN202123352102U CN216776016U CN 216776016 U CN216776016 U CN 216776016U CN 202123352102 U CN202123352102 U CN 202123352102U CN 216776016 U CN216776016 U CN 216776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heating
distance
cavit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21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清
汤前程
高健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Bei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ei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ei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ei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21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6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6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6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熟化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围合形成安装腔;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围合形成加热腔,所述第二箱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箱体沿所述安装腔的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加热盘组件,所述加热盘组件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加热腔内;微波发生组件,所述微波发生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微波发生组件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箱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熟化箱,加热均匀性、烹饪效果好、控制方便、提高食材加热量、占地面积小。

Description

熟化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熟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熟化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熟化设备由多个熟化腔、传送轨道以及控制系统组成,微波发生器设置于多个熟化腔内,这种设计的熟化箱占用空间较大,只能用于较大空间的操作车间,使用场景比较受限制。另外,现有的工业熟化设备,由于设备空间大且微波发生器设置分散,而经常出现加热不均匀、散热速度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材熟化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加热均匀性、烹饪效果好、控制方便、提高食材加热量、占地面积小的熟化箱。
一种熟化箱,所述的熟化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围合形成安装腔;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围合形成加热腔,所述第二箱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箱体沿所述安装腔的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加热盘组件,所述加热盘组件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加热腔内;微波发生组件,所述微波发生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微波发生组件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箱体上。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熟化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加热盘组件,微波发生组件。第一箱体围合形成安装腔。第二箱体围合形成加热腔,第二箱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箱体沿安装腔的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第二箱体沿竖直方向的设计,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有利于节省空间,减少熟化箱使用场景的限制。加热盘组件设置于多个第二箱体的加热腔内,加热盘组件用于烹调食材的盛装,为食材加热提供便利。熟化箱还包括多个微波发生组件,多个微波发生组件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箱体上。通过在加热腔内设置多个微波发生组件,有利于提高食材的加热效率,且使第二箱体受热更均匀,有助于提高食材烹饪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盘组件包括多个加热盘,多个所述加热盘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相邻两个所述加热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mm~1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盘组件包括多个加热盘,多个加热盘可移动地插设于加热腔的腔壁,可移动的插设设计方便用户放取食材。通过设置多个加热盘,可以方便用户根据烹饪量的需要调整加热盘的数量,提高熟化箱的使用灵活性。
相邻两个加热盘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mm~100mm。
可选的,相邻两个加热盘之间的距离为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
当相邻两个加热盘之间的距离为30mm时,使盘与盘之间更加紧凑,从而能放置更多的加热盘,能同时烹调处理更多的食材,提高一次烹饪效率,有利于节省能耗,节约成本。
当相邻两个加热盘之间的距离为70mm时,盘与盘之间的距离适中,加热更均匀,烹饪效果更好。
当相邻两个加热盘之间的距离为100mm时,第二箱体能放置的加热盘少,从而使加热腔的热量能快速达到均匀,食材加热效果更高,烹调质量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盘上设有容腔,所述加热盘的底壁沿所述容腔方向上还设有凸台。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盘上设有容腔,容腔用于食材的放置。加热盘的底壁沿容腔方向上还设有凸台,通过设置凸台,有利于防止食材粘底,提高食材受热均匀性,改善烹饪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与所述加热盘组件的侧壁的距离范围为10mm~5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二箱体的侧壁与加热盘组件的侧壁的距离范围为10mm~50mm。加热盘组件与第二箱体的侧壁之间的上述距离设置,有利于热风的循环,提高加热腔的热量均匀性。
可选地,第二箱体的侧壁与加热盘组件的侧壁的距离为10mm、20mm、30mm、40mm、5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的底壁与所述加热盘组件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二箱体的底壁与加热盘组件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加热盘组件与第二箱体的底壁的上述距离设置,有利于热风的循环,提高加热腔的热量均匀性。
可选地,第二箱体的底壁与加热盘组件的距离为50mm、60mm、80mm、100mm、120mm、140mm、16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与所述加热盘组件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二箱体的顶壁与加热盘组件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加热盘组件与第二箱体的顶壁的上述距离设置,有利于热风的循环,提高加热腔的热量均匀性。
可选地,第二箱体的顶壁与加热盘组件的距离为50mm、60mm、80mm、100mm、120mm、140mm、16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的体积比例为2:1~10:1。
上述的熟化箱,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体积比例为2:1~10:1。
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体积比例为2:1时,在相同的第一箱体体积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加第二箱体的容量,满足烹饪食材数量较大时使用。
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体积比例为10:1时,在相同的第一箱体体积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加第二箱体的数量,从而满足用户烹调不同食材的需求。
可选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体积比例为4:1。
可选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体积比例为6:1。
可选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体积比例为8: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的长度范围为300mm~10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腔的长度范围为300mm~1000mm。
可选地,加热腔的长度为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的宽度范围为300mm~10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腔的宽度范围为300mm~1000mm。
可选地,加热腔的宽度为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的高度范围为200mm~10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腔的长度范围为300mm~1000mm。
可选地,加热腔的高度为200mm、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发生组件包括多个磁控装置,多个所述磁控装置交错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顶壁上。
上述的熟化箱,微波发生组件包括多个磁控装置,多个磁控装置交错设置于加热腔的顶壁上,有利于热量均匀分布于加热腔内,方便控制和提高烹饪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发生组件与所述加热盘组件的距离为70mm~900mm。
上述的熟化箱,微波发生组件与加热盘组件的距离为70mm~900mm。
可选地,微波发生组件与加热盘组件的距离为70mm、140mm、210mm、280mm、350mm、420mm、600mm、800mm、9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箱体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上述的熟化箱,相邻两个第二箱体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二箱体的距离值为50mm、100mm、150mm、200mm。
当相邻两个第二箱体的距离值为50mm时,结构更紧凑,有利于节省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当相邻两个第二箱体的距离值为200mm时,有利于防止不同第二箱体之间的加热干扰,有利于提高不同第二箱体之间加热的稳定性,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可选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距离值为50mm、100mm、150mm、200mm。
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距离值为50mm时,结构更紧凑,利于节省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当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距离值为200mm时,有利于散热装置如风机等的安装,提高第二箱体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熟化箱的内部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箱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微波发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第一箱体,101安装腔;
200第二箱体,201加热腔;
300加热盘组件,310加热盘,3101容腔,3102凸台;
400微波发生组件,410磁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熟化箱。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熟化箱,熟化箱包括:第一箱体100,第一箱体100围合形成安装腔101;第二箱体200,第二箱体200围合形成加热腔201,第二箱体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箱体200沿安装腔101的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加热盘组件300,加热盘组件300设置于多个第二箱体200的加热腔201内;微波发生组件400,微波发生组件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微波发生组件400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箱体200上。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熟化箱,包括:第一箱体100,第二箱体200,加热盘组件300,微波发生组件400。第一箱体100围合形成安装腔101。第二箱体200围合形成加热腔201,第二箱体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箱体200沿安装腔101的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第二箱体200沿竖直方向的设计,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有利于节省空间,减少熟化箱使用场景的限制。加热盘组件300设置于多个第二箱体200的加热腔201内,加热盘组件300用于烹调食材的盛装,为食材加热提供便利。熟化箱还包括多个微波发生组件400,多个微波发生组件400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箱体200上。通过在加热腔201内设置多个微波发生组件400,有利于提高食材的加热效率,且使第二箱体200受热更均匀,有助于提高食材烹饪质量。
如图2和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加热盘组件300包括多个加热盘310,多个加热盘310可移动地插设于加热腔201的腔壁,相邻两个加热盘310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mm~1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盘组件300包括多个加热盘310,多个加热盘310可移动地插设于加热腔201的腔壁,可移动的插设设计方便用户放取食材。通过设置多个加热盘310,可以方便用户根据烹饪量的需要调整加热盘310的数量,提高熟化箱的使用灵活性。
相邻两个加热盘310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mm~100mm。
可选的,相邻两个加热盘310之间的距离为30mm、40mm、50mm、60mm、70mm、80mm、90mm、100mm。
当相邻两个加热盘310之间的距离为30mm时,使盘与盘之间更加紧凑,从而能放置更多的加热盘,能同时烹调处理更多的食材,提高一次烹饪效率,有利于节省能耗,节约成本。
当相邻两个加热盘310之间的距离为70mm时,盘与盘之间的距离适中,加热更均匀,烹饪效果更好。
当相邻两个加热盘310之间的距离为100mm时,第二箱体200能放置的加热盘少,从而使加热腔201的热量能快速达到均匀,食材加热效果更高,烹调质量更高。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加热盘310上设有容腔3101,加热盘310的底壁沿容腔3101方向上还设有凸台3102。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盘310上设有容腔3101,容腔3101用于食材的放置。加热盘310的底壁沿容腔3101方向上还设有凸台3102,通过设置凸台3102,有利于防止食材粘底,提高食材受热均匀性,改善烹饪质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箱体200的侧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侧壁的距离范围为10mm~5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二箱体200的侧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侧壁的距离范围为10mm~50mm。加热盘组件300与第二箱体200的侧壁之间的上述距离设置,有利于热风的循环,提高加热腔201的热量均匀性。
可选地,第二箱体200的侧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侧壁的距离为10mm、20mm、30mm、40mm、50mm。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箱体200的底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二箱体200的底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加热盘组件300与第二箱体200的底壁的上述距离设置,有利于热风的循环,提高加热腔201的热量均匀性。
可选地,第二箱体200的底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为50mm、60mm、80mm、100mm、120mm、140mm、160mm。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箱体200的顶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二箱体200的顶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加热盘组件300与第二箱体200的顶壁的上述距离设置,有利于热风的循环,提高加热腔201的热量均匀性。
可选地,第二箱体200的顶壁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为50mm、60mm、80mm、100mm、120mm、140mm、160mm。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2:1~10:1。
上述的熟化箱,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2:1~10:1。
当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2:1时,在相同的第一箱体100体积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加第二箱体200的容量,满足烹饪食材数量较大时使用。
当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10:1时,在相同的第一箱体100体积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加第二箱体的数量,从而满足用户烹调不同食材的需求。
可选地,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4:1。
可选地,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6:1。
可选地,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8:1。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腔201的长度范围为300mm~10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腔201的长度范围为300mm~1000mm。
可选地,加热腔201的长度为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腔201的宽度范围为300mm~10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腔201的宽度范围为300mm~1000mm。
可选地,加热腔201的宽度为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腔201的高度范围为200mm~1000mm。
上述的熟化箱,加热腔201的高度范围为200mm~1000mm。
可选地,加热腔201的高度为200mm、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微波发生组件400包括多个磁控装置410,多个磁控装置410交错设置于加热腔201的顶壁上。
上述的熟化箱,微波发生组件400包括多个磁控装置410,多个磁控装置410交错设置于加热腔201的顶壁上,有利于热量均匀分布于加热腔内,方便控制和提高烹饪质量。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微波发生组件400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为70mm~900mm。
上述的熟化箱,微波发生组件400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为70mm~900mm。
可选地,微波发生组件400与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为70mm、140mm、210mm、280mm、350mm、420mm、600mm、800mm、900mm。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箱体200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上述的熟化箱,相邻两个第二箱体200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二箱体200的距离值为50mm、100mm、150mm、200mm。
当相邻两个第二箱体200的距离值为50mm时,结构更紧凑,有利于节省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当相邻两个第二箱体200的距离值为200mm时,有利于防止不同第二箱体200之间的加热干扰,有利于提高不同第二箱体200之间加热的稳定性,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之间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上述的熟化箱,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之间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可选地,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之间的距离值为50mm、100mm、150mm、200mm。
当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之间的距离值为50mm时,结构更紧凑,利于节省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当第一箱体100与第二箱体200之间的距离值为200mm时,有利于散热装置如风机等的安装,提高第二箱体200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熟化箱包括:
第一箱体(100),所述第一箱体(100)围合形成安装腔(101);
第二箱体(200),所述第二箱体(200)围合形成加热腔(201),所述第二箱体(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箱体(200)沿所述安装腔(101)的竖直方向相对设置;
加热盘组件(300),所述加热盘组件(300)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箱体(200)的所述加热腔(201)内;
微波发生组件(400),所述微波发生组件(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微波发生组件(400)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箱体(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组件(300)包括多个加热盘(310),多个所述加热盘(310)可移动地插设于所述加热腔(201)的腔壁,相邻两个所述加热盘(310)之间的距离范围为30mm~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310)上设有容腔(3101),所述加热盘(310)的底壁沿所述容腔(3101)方向上还设有凸台(3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200)的侧壁与所述加热盘组件(300)的侧壁的距离范围为10mm~50mm;和/或,
所述第二箱体(200)的底壁和/或顶壁与所述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范围为50mm~1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00)与所述第二箱体(200)的体积比例为2:1~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01)的长度范围为300mm~1000mm;和/或
所述加热腔(201)的宽度范围为300mm~1000mm;和/或
所述加热腔(201)的高度范围为200mm~1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组件(400)包括多个磁控装置(410),多个所述磁控装置(410)交错设置于所述加热腔(201)的顶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组件(400)与所述加热盘组件(300)的距离为70mm~9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箱体(200)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00)与所述第二箱体(200)之间的距离值范围为50mm~200mm。
CN202123352102.4U 2021-12-29 2021-12-29 熟化箱 Active CN216776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2102.4U CN216776016U (zh) 2021-12-29 2021-12-29 熟化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2102.4U CN216776016U (zh) 2021-12-29 2021-12-29 熟化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6016U true CN216776016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2102.4U Active CN216776016U (zh) 2021-12-29 2021-12-29 熟化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6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2008C (zh) 微波焙烧炉
CN100451452C (zh) 感应加热炉具
CN1242212C (zh) 烹饪设备
US7129447B1 (en) Oven
KR100672475B1 (ko) 멀티 덕트 컨벡션 오븐 레인지
CN201782623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烤箱
US5671660A (en) Heated air-circulating oven
CA2137995C (en) Heated air-circulating oven
CN101371756A (zh) 具有多个烘烤加热器的电烤箱及预热该电烤箱的方法
US20110127252A1 (en) Heating device having a function of dynamical temperature-control
WO2011006578A1 (en) A cooking oven with at least one convection heating device
CN216776016U (zh) 熟化箱
CN115604878A (zh) 用于在烤炉中提供可定制的加热区的设备
CN206847252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用烘干箱
CN206113033U (zh) 微波加热的快速烤箱
JP4154606B2 (ja) マイクロ波焼成炉
CN2406203Y (zh) 连续式颗粒物料振动烤炉
KR20160135868A (ko)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건조기의 도파관
CN217464551U (zh) 灶具
CN215909118U (zh) 烹饪器具
JPH05271751A (ja) 真空炉の温度制御方法
KR100437414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트레이어셈블리 및 그 장착장치
CN212234171U (zh) 一种内部托架围绕发热源旋转的烘焙箱
CN220109000U (zh) 一种饼干定型烘箱
CN212806410U (zh) 隧道式微波野绿豆焙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