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5121U -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5121U
CN216775121U CN202122670798.9U CN202122670798U CN216775121U CN 216775121 U CN216775121 U CN 216775121U CN 202122670798 U CN202122670798 U CN 202122670798U CN 216775121 U CN216775121 U CN 216775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ontrolled
pcb
controlled rectifier
pins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07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平
高瑜
曾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Ju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Ju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Ju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Ju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07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5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5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5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包括PCB板和大功率可控硅,其特征在于:该PCB板上设置有用于嵌装大功率可控硅的嵌槽,该嵌槽贯穿板体且于槽的边缘位置设有焊盘,该大功率可控硅包括封装体、散热底板和若干引脚,该若干引脚与封装体内的电路连接,且其封装体外的部分向封装体背面弯折后延伸以形成引出段、弯折段和连接段,该散热底板由封装体上不具备引脚的一面伸出,该连接段的顶面与散热底板的顶面持平;大功率可控硅倒扣以令其封装体嵌入至嵌槽中,其引脚的连接段的顶面和散热底板的顶面分别与PCB板上的焊盘连接。通过弯折设计使引脚靠向与封装体背面一侧,将封装体嵌入至嵌槽中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可控硅安装区域的厚度。

Description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可控硅器件包括封装体及外露于封装体的多个直立引脚,一般通过与插接座对接或直接焊接的方式安装于PCB板之上,此安装方式显然占据较多的空间,且可控硅的主体部分仅依靠引脚支撑,容易产生晃动甚至被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贴片方式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可控硅安装区域的厚度,其具体是通过下以技术手段实现:
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包括PCB板和大功率可控硅,该PCB板上设置有用于嵌装大功率可控硅的嵌槽,该嵌槽贯穿板体且于槽的边缘位置设有焊盘,该大功率可控硅包括封装体、散热底板和若干引脚,该若干引脚与封装体内的电路连接,且其封装体外的部分向封装体背面弯折后延伸以形成引出段、弯折段和连接段,该散热底板由封装体上不具备引脚的一面伸出,该连接段的顶面与散热底板的顶面持平;大功率可控硅倒扣以令其封装体嵌入至嵌槽中,其引脚的连接段的顶面和散热底板的顶面分别与PCB板上的焊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传统的器件的引脚结构,通过弯折设计使引脚靠向与封装体背面一侧,在PCB板上开设有嵌槽,将大功率可控硅倒扣以令其封装体嵌入至嵌槽中,其引脚的连接段的顶面和散热底板的顶面分别与PCB板上的焊盘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将器件贴放于PCB板上,整体上控制了可控硅所占空间,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可控硅安装区域的厚度,而且让器件的安装更为稳固、PCB板设置更为灵活,还可以通过散热底板与PCB板接触解决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PCB板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嵌槽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大功率可控硅立体结构示意图(顶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大功率可控硅立体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大功率可控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PCB板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大功率可控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大功率可控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嵌槽又一实施方式的PCB板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至5,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包括PCB板1和大功率可控硅2,该PCB板1上设置有用于嵌装大功率可控硅2的嵌槽10,该嵌槽10贯穿板体且于槽的边缘位置设有焊盘11,该大功率可控硅2包括封装体21、散热底板22和若干引脚23,该若干引脚23与封装体21内的电路24连接,且其封装体外的部分向封装体21背面弯折后延伸以形成引出段231、弯折段232和连接段233,该散热底板22由封装体21上不具备引脚的一面伸出,该连接段233的顶面233a与散热底板22的顶面22a持平;大功率可控硅2倒扣以令其封装体21嵌入至嵌槽10中,其引脚的连接段232的顶面232a和散热底板22的顶面22a分别与PCB板1上的焊盘连接。该连接段232的背面232b、散热底板22的背面22b以及封装体21的背面相持平。该封装体21内的电路24包括设于基板241上的可控硅芯片242,该基板241与散热底板22连接,该可控硅芯片242的阳极与栅极分别连接对应的引脚,该可控硅芯片242的阴极连接散热底板;该PCB板1上设有与引脚23连接的阳极焊盘11a、栅极焊盘11b,以及设有与散热底板22连接的阴极焊盘11c,这里省掉了一个引脚,同时让阳极引脚与栅极引脚的间距增大。该散热底板22包括由封装体21端面伸出的第一部分221,以及外露于封装体21的背面且与背面持平的第二部分222,散热底板22通过散热底板22与PCB板1接触解决散热问题,且于封装体21的背面增大外露面积更有利于散热;该PCB板1的焊盘11周围布局有散热区域12,该散热区域12设置散热片、散热器或基于板体金属层散热。该弯折段232倾斜地连接该引出段231和连接段232,该弯折段232与连接段233之间的夹角为20-90度。由于器件的尺寸是很小的,弯折段232与连接段233之间的距离也是很小,故需避免大角度弯折并通过弯折段232延伸连接,否则不仅弯折难度大,而且引脚易折断。因此,弯折段232与连接段23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20-30度之间,当然,根据器件的实际尺寸差异,也可以增大夹角以减少弯折段延伸长度,一般不超过45度;但不排除有45-90度之间的实施方案。
由于基板241与散热底板22的抬升,故传统可控硅器件的引脚是由封装体端面的中部伸出,此结构显然不适合贴放,所述本专利通过弯折设计使引脚23与封装体21背面持平,从而可以实现将器件贴放于PCB板1上,且充分利用于器件引脚弯折的优势,令封装体21最大限度地收纳于嵌槽10,也就是说,该处的PCB板厚度就不再是“板体厚度+可控硅封装体厚度”,而只是“可控硅封装体厚度”,此方式可直接使用贴片机实现操作,在器件水平贴放后,不仅占用空间大为减少,有利于PCB板做薄,适配更多产品结构需求。
实施例2
参见附图6,该封装体21内的电路24包括设于基板241上的可控硅芯片242,该基板241与散热底板22连接,该可控硅芯片42的阳极、阴极与栅极分别连接对应的引脚,该PCB板1上设有与引脚连接的阳极焊盘11a、阴极焊盘11c和栅极焊盘11b。本实施例保留了三引脚结构,兼容适配对应三引脚的PCB板;其余器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见附图7至8,在上述实施1或2的基础上,考虑到如若在器件成型后再对引脚23进行弯折操作有较大难度且容易损坏器件,以及对弯折部分的保护,可以先生产出弯折好的引脚23,然后将引脚23与电路24连接后再进行塑封成型,使该引出段231与弯折段232被该封装体21包覆。
在任一实施例当中,该嵌槽10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开设于PCB板1上且四面封闭,参见附图1;也可以是开设于PCB板1边缘以令其至少一面开放,参见附图9。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包括PCB板和大功率可控硅,其特征在于,该PCB板上设置有用于嵌装大功率可控硅的嵌槽,该嵌槽贯穿板体且于槽的边缘位置设有焊盘,该大功率可控硅包括封装体、散热底板和若干引脚,该若干引脚与封装体内的电路连接,且其封装体外的部分向封装体背面弯折后延伸以形成引出段、弯折段和连接段,该散热底板由封装体上不具备引脚的一面伸出,该连接段的顶面与散热底板的顶面持平;大功率可控硅倒扣以令其封装体嵌入至嵌槽中,其引脚的连接段的顶面和散热底板的顶面分别与PCB板上的焊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槽开设于PCB板上且四面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槽开设于PCB板边缘以令其至少一面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段的背面、散热底板的背面以及封装体的背面相持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体内的电路包括设于基板上的可控硅芯片,该基板与散热底板连接,该可控硅芯片的阳极与栅极分别连接对应的引脚,该可控硅芯片的阴极连接散热底板;该PCB板上设有与引脚连接的阳极焊盘、栅极焊盘,以及设有与散热底板连接的阴极焊盘。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体内的电路包括设于基板上的可控硅芯片,该基板与散热底板连接,该可控硅芯片的阳极、阴极与栅极分别连接对应的引脚;该PCB板上设有与引脚连接的阳极焊盘、阴极焊盘和栅极焊盘。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底板包括由封装体端面伸出的第一部分,以及外露于封装体的背面且与背面持平的第二部分,该PCB板的焊盘周围布局有散热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区域设置散热片、散热器或基于板体金属层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弯折段倾斜地连接该引出段和连接段,该弯折段与连接段之间的夹角为20-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引出段与弯折段被该封装体包覆。
CN202122670798.9U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Active CN216775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0798.9U CN216775121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0798.9U CN216775121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5121U true CN216775121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0798.9U Active CN216775121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5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4038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having an antenna on the molding compound thereof
US6677669B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including two semiconductor die disposed within a common clip
CN112701095B (zh) 一种功率芯片堆叠封装结构
US7514771B2 (en) Leadless lead-frame
US6998702B1 (en) Front edge chamfer feature for fully-molded memory cards
US20100252918A1 (en) Multi-die package with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CN216775121U (zh)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pcb贴装结构
US7122911B2 (en) Heat spreader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 having the same
CN219435850U (zh) Mosfet芯片封装结构
TW200529387A (en) Chip package structure
CN105990299A (zh) 一种球栅阵列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11700253U (zh) 表面贴装用dfn器件封装结构
CN212676248U (zh) 一种双面散热的半导体堆叠封装结构
CN211182198U (zh) 一种多基岛引线框架及sop封装结构
CN216213455U (zh)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
CN217134355U (zh) 一种半导体功率器件封装结构
CN109768023B (zh) 具有表面安装结构的扁平无引线封装体
US7309918B2 (en) Chip package structure
CN217588917U (zh) 一种贴片式sot223半导体芯片的封装结构
CN115954333A (zh) 一种大功率可控硅
CN218299797U (zh) 一种多芯片合封的半导体封装结构
CN216698341U (zh) 一种通过螺钉安装的肖特基二极管
CN217768365U (zh) 一种贴片式so12j半导体芯片的封装结构
CN217983335U (zh) 一种贴片式tdso14半导体芯片的封装结构
CN204516745U (zh) 一种四方扁平无引脚型态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Guohua

Inventor after: Gao Yu

Inventor after: Zeng He

Inventor before: Zhou Guoping

Inventor before: Gao Yu

Inventor before: Zeng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