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6755U -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6755U
CN216766755U CN202123253893.5U CN202123253893U CN216766755U CN 216766755 U CN216766755 U CN 216766755U CN 202123253893 U CN202123253893 U CN 202123253893U CN 216766755 U CN216766755 U CN 216766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straight plate
plate
layer
single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38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小平
廖满军
王佐奇
张新强
蒋晓平
史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hydro Bureau 8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38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6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6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6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包括单直板和第一双层直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相对两侧壁;所述第一双层直板和单直板上均设有多个连接孔,当所述单直板穿过所述安装槽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与单直板的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相连通,通过插接元件使得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与单直板可拆卸固定垂直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墙模板加固结构中所设置的第一双层直板,替代传统支护中的双钢管,对墙模板水平方向进行支撑,可增加受力面积,克服自然涨模现象,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

Description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的建筑越来越多,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特别是L型剪力墙、异型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剪力墙端头模板的有效固定是混凝土成型质量的保证措施,这就需要用到剪力墙墙模板的加固结构对剪力墙进行固定。现有的剪力墙加固结构,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不便对其进行拆卸,工作效率较低,且传统支护中的双钢管与次龙骨的受力面较小,对剪力墙水平方向的支撑力存在一定的不足。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2392252A公开了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包括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以及全丝对拉螺杆,其中,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包括蝴蝶扣件、第一山形螺母,用于压紧两个平行的第一钢管;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包括C型加固件、第二山形螺母,用于锁紧第二钢管;第一钢管为剪力墙端部用于加固的钢管,第二钢管为与剪力墙端部相邻的剪力墙两侧用于加固的钢管,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的安装方向相垂直。还公开了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方法。该发明的加固装置具有安拆灵活方便,受力效果好的特点,并且可以有效地对剪力墙端部进行加固。通过螺杆对剪力墙端部模板进行固定,但仍然存在受力面积较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对墙模板的水平方向进行支撑,可有效提高支撑强度,并且可增加受力面积,克服自然涨模现象,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单直板和第一双层直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相对两侧壁;所述第一双层直板和单直板上均设有多个连接孔,当所述单直板穿过所述安装槽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与单直板的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相连通,通过插接元件使得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与单直板可拆卸固定垂直相连。
工作时,通过设置的安装槽和插接元件能实现单直板和第一双层直板之间快速组装或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确保墙模板加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设置的第一双层直板替代传统支护中的双钢管,对墙模板水平方向进行支撑,增加受力面积,克服自然涨模现象,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
优选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双层直板,多个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之间通过伸缩件相连;所述伸缩件一端与第一双层直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贯穿另一个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端部,并沿着所述安装槽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伸缩件上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孔,当所述伸缩件的端部处于安装槽内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与伸缩件相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相连通,并通过所述插接元件使得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与伸缩件可拆卸固定相连。所设置的伸缩件能够沿着安装槽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加固结构整体的长度进行调节,提高实用性。
为了便于伸缩件在安装槽内移动,具体的,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导向滑槽,所述伸缩件可沿着所述导向滑槽滑动。
优选的,所述单直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端部通过阴角连接件垂直相连。通过设置阴角连接件加固单直板和第一双层直板的连接,保证墙模板阴角处的垂直度和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阴角连接件包括第一板面、第二板面、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所述第三板面和第四板面分别与第二板面垂直相连;所述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垂直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三板面与所述第四板面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单直板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三板面上均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孔,当所述第一双层板与单直板的端部相连接时,所述第一双层板、单直板和第一板面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相连通,所述第三板面和单直板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双层板、单直板和第一板面以及所述第三板面和单直板均通过所述插接元件可拆卸固定相连。
具体的,多个所述连接孔在所述第一双层直板上均匀布置;相邻三个所述连接孔中,第一个连接孔和第二个连接孔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长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单直板的宽度。
具体的,多个所述连接孔在所述单直板上均匀布置;相邻三个所述连接孔中,第一个连接孔和第二个连接孔沿所述单直板长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双层直板的宽度。
具体的,所述插接元件包括销钉和与销钉相配合的销片,所述销钉下部设有销片槽,所述销片可插入到销片槽内,所述销钉可与所述连接孔配合使用。所设置的销钉和销片之间可相互卡合,从而能够对单直板和第一双层直板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双层直板和伸缩件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墙模板加固结构中所设置的第一双层直板,替代传统支护中的双钢管,对墙模板水平方向进行支撑,可增加受力面积,克服自然涨模现象,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
2、所设置的安装槽和插接元件,能实现单直板和第一双层直板之间快速组装或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确保墙模板加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所设置的伸缩件能够沿着安装槽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对加固结构整体的长度进行调节,提高实用性。
4、通过设置阴角连接件加固单直板和第一双层直板的连接,保证墙模板阴角处的垂直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用于阳角处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用于阴角处时的示意图;
图3为销钉和销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阴角连接件示意图;
图6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主视和右视示意图。
图中,1-单直板;2-第一双层直板;3-连接孔;4-安装槽;5-插接元件;51-销钉;52-销片;53-销片槽;6-阴角连接件;61-第一板面;62-第二板面;63-第三板面;64-第四板面;7-伸缩件;8-导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墙模板阳角处时,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包括单直板1和第一双层直板2,第一双层直板2所采用的材质为8#钢。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贯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相对两侧壁;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和单直板1上均均匀设有多个连接孔3,当所述单直板1穿过所述安装槽4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单直板1的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3相连通,通过插接元件5使得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单直板1可拆卸固定垂直相连。两个第一双层直板2的端部之间通过伸缩件7相连接,所述伸缩件7一端与第一双层直板2的端部焊接相连,另一端可贯穿另一个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端部。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槽4内设有导向滑槽8,所述伸缩件7可沿着所述导向滑槽8移动。所述伸缩件7上均匀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孔3,当所述伸缩件7的端部处于安装槽4内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伸缩件7相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3相连通,并通过所述插接元件5使得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伸缩件7可拆卸固定相连。如图3所示,所述插接元件5包括销钉51和与销钉51相配合的销片52,所述销钉51下部设有销片槽53,所述销片52可插入到销片槽53内,所述销钉51可与连接孔3配合使用。所述销钉51、销片52与连接孔3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对单直板1和第一双层直板2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双层直板2和伸缩件7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使用时,首先,将单直板1插入到第一双层直板2内的安装槽4里,在将单直板1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将销钉51分别插入到单直板1和第一双层直板2上的连接孔3内,紧接着将销片52插入销片槽53内,这样能够对单直板1和第一双层直板2的位置进行固定;将伸缩件7插入到另一个第一双层直板2内并调节到合适的长度后,将销钉51分别插入到伸缩件7和另一个第一双层直板2上的连接孔3内,紧接着将销片52插入销片槽53内,这样能够对伸缩件7和另一个第一双层直板2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双层直板2材质采用8#钢,可有效提高第一双层直板的强度。该墙模板加固结构可以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等异性模板阳角处的固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用于墙模板阴角处时,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包括单直板1、第一双层直板2和阴角连接件6,其中单直板1和第一双层直板2的结构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如图5所示,所述阴角连接件6包括第一板面61、第二板面62、第三板面63和第四板面64,所述第三板面63和第四板面64分别与第二板面62垂直相连;所述第一板面61与第二板面62垂直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三板面63与所述第四板面64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单直板1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板面61上设有2个所述连接孔3,第三板面63上设有1个所述连接孔3;当所述第一双层板2与单直板1的端部相连接时,所述第一板面61上的安装孔3分别与单直板1和第一双层板2上的连接孔3相连通,所述第三板面63上的连接孔3与单直板1上的连接孔3相连通,所述第一双层板2、单直板1和第一板面61以及所述第三板面63和单直板1均通过所述插接元件5可拆卸固定相连。如图6所示,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双层板2的端部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61与第二板面62连接形成的安装空间内,所述单直板1插入到第一双层直板2内的安装槽4以及所述第三板面63与所述第四板面64连接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将销钉51分别插入到单直板1、第一双层直板2和阴角连接件6上的连接孔3内,紧接着将销片52插入销片槽53内进行固定。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直板(1)和第一双层直板(2),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贯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相对两侧壁;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和单直板(1)上均设有多个连接孔(3),当所述单直板(1)穿过所述安装槽(4)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单直板(1)的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3)相连通,通过插接元件(5)使得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单直板(1)可拆卸固定垂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多个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之间通过伸缩件(7)相连;所述伸缩件(7)一端与第一双层直板(2)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贯穿另一个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端部,并沿着所述安装槽(4)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伸缩件(7)上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孔(3),当所述伸缩件(7)的端部处于安装槽(4)内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伸缩件(7)相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3)相连通,并通过所述插接元件(5)使得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伸缩件(7)可拆卸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内设有导向滑槽(8),所述伸缩件(7)可沿着所述导向滑槽(8)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直板(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端部通过阴角连接件(6)垂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连接件(6)包括第一板面(61)、第二板面(62)、第三板面(63)和第四板面(64),所述第三板面(63)和第四板面(64)分别与第二板面(62)垂直相连;所述第一板面(61)与第二板面(62)垂直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三板面(63)与所述第四板面(64)垂直连接形成所述单直板(1)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板面(61)和第三板面(63)上均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孔(3),当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与单直板(1)的端部相连接时,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单直板(1)和第一板面(61)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3)相连通,所述第三板面(63)和单直板(1)重叠处至少有一个所述连接孔(3)相连通,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单直板(1)和第一板面(61)以及所述第三板面(63)和单直板(1)均通过所述插接元件(5)可拆卸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孔(3)在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上均匀布置;相邻三个所述连接孔(3)中,第一个连接孔(3)和第三个连接孔(3)沿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长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单直板(1)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孔(3)在所述单直板(1)上均匀布置;相邻三个所述连接孔(3)中,第一个连接孔(3)和第三个连接孔(3)沿所述单直板(1)长度方向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双层直板(2)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元件(5)包括销钉(51)和与销钉(51)相配合的销片(52),所述销钉(51)下部设有销片槽(53),所述销片(52)可插入到销片槽(53)内,所述销钉(51)可与所述连接孔(3)配合使用。
CN202123253893.5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Active CN216766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3893.5U CN216766755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3893.5U CN216766755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6755U true CN216766755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69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3893.5U Active CN216766755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6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9185A (zh) 高强度凹凸槽型钢连接房屋
CN216766755U (zh) 一种墙模板加固结构
CN220451697U (zh) 一种门窗框架结构
CN216713392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拼接的alc板材
CN116657792A (zh) 一种拼装式实现双面受压的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17480405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15168088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组合式连接锁紧装置
CN209990132U (zh) 丁字型墙体支模结构
CN210507154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混凝土拼接模板
CN110130542B (zh) 一种模块化预制墙板
CN209260990U (zh) 单元幕墙
CN21910070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铝合金顶部模板
CN213773968U (zh) 一种环保型装配式指接板木屋墙体
CN214575458U (zh) 一种方钢管简便安装和拆卸的脚手架
CN206220482U (zh) 一种现浇墙体用模板支护系统
CN220747231U (zh) 一种高稳定型大跨度异型钢框架
CN215168014U (zh) 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件及支撑装置
CN214658851U (zh) 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定型模板快速拼装装置
CN216690378U (zh) 一种背楞组件
CN220747643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双向刚性支撑结构
CN218492762U (zh) 一种变电站墙体
CN210151991U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的建筑墙体构件
CN217871248U (zh) 一种对插式铝单板
CN113931320B (zh) 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墙板与墙体定型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8911897U (zh) 一种铝单板幕墙上可拆卸的铝方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