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1746U -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 Google Patents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1746U
CN216761746U CN202123390435.6U CN202123390435U CN216761746U CN 216761746 U CN216761746 U CN 216761746U CN 202123390435 U CN202123390435 U CN 202123390435U CN 216761746 U CN216761746 U CN 216761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air outlet
wind channe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04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继鹏
胡琼瑛
刘启萍
许桂华
王永辉
任涛龙
王军鹏
李华伟
朱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CRRC Times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CRRC Times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CRRC Times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ji CRRC Times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04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1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1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1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在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两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其内部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连接管,左侧风道右侧中部和右侧风道左侧中部均镶嵌有出风口和入风口分别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和入风通道连通的安装支座,安装支座的出风口与内室出风格栅的入风口连通而安装支座的入风口与车体风道连通,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上下两端部均固定有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连通的末端出风口连接座,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上设有多个用于与车体固连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的结构和材料,改善风道通风均匀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风道的重量,隔音降噪效果好,满足风道轻量化要求,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满足空调送风要求。

Description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工程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用空调风道连接司机室与通风口,主要用于散流、通风和空调送风,同时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轨道工程车辆集成度越来越高,产品性能及轻量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轨道工程车辆中铝制空调风道重量大,且隔音降噪效果差,且由于风道设计结构存在缺陷,导致各出风口送风均匀性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通过优化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的结构和材料,改善风道通风均匀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风道的重量,隔音降噪效果好,满足风道轻量化要求,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满足空调送风要求,通过在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上向前安装支座,使风道与车体上预留的风道快速连接,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包括采用轻质隔音降噪材料制成的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两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其内部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连接管,所述左侧风道右侧中部和右侧风道左侧中部均镶嵌有出风口和入风口分别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和入风通道连通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的出风口与内室出风格栅的入风口连通而安装支座的入风口与车体风道连通,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上下两端部均固定有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连通的末端出风口连接座,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上设有多个用于与车体固连的连接板。
其中,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上的多个出风口连接管的设置位置根据车体预留风道接口的位置而定,所述出风口连接管对应的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调整出风风量的导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均采用分段式拼接结构,所述轻质隔音降噪材料为轻质夹层复合板,所述左侧风道为等截面拼接结构而右侧风道为中部以上截面小于中部以下截面的变截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夹层复合板为泡沫板双面复合铝箔板制成的夹芯板。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连接管包括直角弯管和直管,所述直角弯管和直管的风口端部与车体预留的对应位置的风道接口处的出风口格栅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角钢,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两侧壁上均螺栓固连有多个连接板,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一侧连接板的水平板通过螺栓紧固件与安装座下端固连,所述安装座上端与固定于车体内的铝型材固连,所述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另一侧的连接板的水平板通过螺栓紧固件与固定于车体内的安装座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技术方案通过优化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的结构和材料,改善风道通风均匀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风道的重量,隔音降噪效果好,满足风道轻量化要求;
2、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左侧风道和右侧风道上向前安装支座,使风道与车体上预留的风道快速连接,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
3、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出风口连接管对应的出风通道内设置导流板,实现对出风口连接管送出的放量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各个出风口的送风均匀性;
4、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便捷,保证风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满足空调送风要求,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侧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风道或右侧风道在车体内的安装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从而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如图1-2所示,包括采用轻质隔音降噪材料制成的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两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其内部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连接管3,所述左侧风道1右侧中部和右侧风道2左侧中部均镶嵌有出风口和入风口分别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和入风通道连通的安装支座4,所述安装支座4的出风口与内室出风格栅的入风口连通而安装支座4的入风口与车体风道连通,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上下两端部均固定有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连通的末端出风口连接座5,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上设有多个用于与车体固连的连接板6;上述结构中,通过优化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的结构和材料,改善风道通风均匀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风道的重量,隔音降噪效果好,满足风道轻量化要求;通过在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上向前安装支座4,使风道与车体上预留的风道快速连接,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
风口连接管3的位置以及与车体预留的风道接口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上的多个出风口连接管3的设置位置根据车体预留风道接口的位置而定,通过对多个出风口的流量进行计算,在所述出风口连接管3对应的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调整出风风量的导流板,通过在出风口连接管3对应的出风通道内设置导流板,实现对出风口连接管送出的放量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各个出风口的送风均匀性;具体的,所述出风口连接管3包括直角弯管3-1和直管3-2,所述直角弯管3-1和直管3-2的风口端部与车体预留的对应位置的风道接口处的出风口格栅7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垫圈8。
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均采用分段式拼接结构,所述轻质隔音降噪材料为轻质夹层复合板,所述左侧风道1为等截面拼接结构而右侧风道2为中部以上截面小于中部以下截面的变截面结构,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的尺寸为16885mm(长)×790mm(宽)×316mm(高),该风道通过防松螺栓与车体其余部分连接,各对接处可用密封胶密封;具体的,所述轻质夹层复合板为泡沫板双面复合铝箔板制成的夹芯板,即轻质夹层复合板由PIR-ALU泡沫芯板双面复合铝箔板制成夹芯复合板。
其中,如图3所示,连接板6与车体的具体固定结构如下:所述连接板6为角钢,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两侧壁上均螺栓固连有多个连接板6,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一侧连接板6的水平板通过螺栓紧固件与安装座9下端固连,所述安装座9上端与固定于车体内的铝型材10固连,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另一侧的连接板6的水平板通过螺栓紧固件与固定于车体内的安装座9下端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板6的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强筋。
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便捷,保证风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满足空调送风要求,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轻质隔音降噪材料制成的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两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其内部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连接管(3),所述左侧风道(1)右侧中部和右侧风道(2)左侧中部均镶嵌有出风口和入风口分别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和入风通道连通的安装支座(4),所述安装支座(4)的出风口与内室出风格栅的入风口连通而安装支座(4)的入风口与车体风道连通,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上下两端部均固定有与其内部的出风通道连通的末端出风口连接座(5),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上设有多个用于与车体固连的连接板(6);
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均采用分段式拼接结构,所述轻质隔音降噪材料为轻质夹层复合板,所述左侧风道(1)为等截面拼接结构而右侧风道(2)为中部以上截面小于中部以下截面的变截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上的多个出风口连接管(3)的设置位置根据车体预留风道接口的位置而定,所述出风口连接管(3)对应的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调整出风风量的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夹层复合板为泡沫板双面复合铝箔板制成的夹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连接管(3)包括直角弯管(3-1)和直管(3-2),所述直角弯管(3-1) 和直管(3-2)的风口端部与车体预留的对应位置的风道接口处的出风口格栅(7)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垫圈(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为角钢,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两侧壁上均螺栓固连有多个连接板(6),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一侧连接板(6)的水平板通过螺栓紧固件与安装座(9)下端固连,所述安装座(9)上端与固定于车体内的铝型材(10)固连,所述左侧风道(1)和右侧风道(2)另一侧的连接板(6)的水平板通过螺栓紧固件与固定于车体内的安装座(9)下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的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加强筋。
CN202123390435.6U 2021-12-30 2021-12-30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Active CN216761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435.6U CN216761746U (zh) 2021-12-30 2021-12-30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0435.6U CN216761746U (zh) 2021-12-30 2021-12-30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1746U true CN216761746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0435.6U Active CN216761746U (zh) 2021-12-30 2021-12-30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1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3157A (zh) 一种地铁车辆复合送风系统
CN111361582B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音空调风道
WO2022037304A1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空调风道
CN113928358A (zh) 一种轨道客车低噪声空调风道
CN216761746U (zh)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CN108622125B (zh)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CN114104024A (zh) 轨道工程车用轻型风道
CN101693471A (zh) 低噪声飞机地面空调车
CN216185117U (zh) 一种地铁车辆风道结构
CN211543536U (zh) 一种风道系统及具有该风道系统的轨道车辆
CN201637325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用的冷凝器
CN214689472U (zh) 集成式平顶板及轨道车辆
CN113060170B (zh) 轨道车辆模块化顶板结构
CN211493579U (zh) 一种双层客车后置空调引风道的安装结构
CN208794694U (zh) 一种核电站用抗震型墙洞安装式换热器
CN208698427U (zh) 一种带导风管的内置空调罩盖
CN217198132U (zh) 一种轨道车辆下送风式风道
CN202449000U (zh) 轨道车辆底架风道
CN215663429U (zh) 一种车体高顶区风道吊装结构
CN216783500U (zh) 一种列车无风道的供风结构
CN217198131U (zh) 风道顶板一体化送风装置
CN216034378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顶安装骨架
CN215904489U (zh)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单元及轨道车辆
CN113753085B (zh) 一种轨道车辆送风、回风及车顶整体结构
CN216950448U (zh) 一种一体式导向射流风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