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53735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53735U CN216753735U CN202122829399.2U CN202122829399U CN216753735U CN 216753735 U CN216753735 U CN 216753735U CN 202122829399 U CN202122829399 U CN 202122829399U CN 216753735 U CN216753735 U CN 2167537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rod
- folding
- supporting
- le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59 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属于助力辅助器械领域。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伸缩机构、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同轴布置,且依靠伸缩机构连接在一起。当伸缩机构伸长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轴线方向相互远离,当伸缩机构收缩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轴线方向相互靠近。同时,由于绕第一支撑杆的轴线设置有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且第一折叠支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支撑杆上,第二折叠支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支撑杆上。因此,这种支撑装置由于结构可以变化,一方面具备辅助站立的功能,另一方面,第一折叠支架以及第二折叠支架收纳后具有良好的便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助力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为了帮助腿脚受伤等残障人士能够自主地实现蹲坐站立等动作,通常由拐杖在人处于站立姿态时的起到支撑作用,或者使用一种辅助起立器材帮助残障人士实现姿态变换。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尽管辅助起立器材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实现姿态变换,但是,这种辅助起立器材通常是用于室内场所的体积尺寸较大的器械,便携性差,难以随时随地随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能够解决现有辅助起立器材便携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伸缩机构、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同轴设置,所述伸缩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绕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呈折叠支撑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远离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呈展开收纳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伸缩机构、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同轴布置,且依靠伸缩机构连接在一起。当伸缩机构伸长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轴线方向相互远离,当伸缩机构收缩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轴线方向相互靠近。同时,由于绕第一支撑杆的轴线设置有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且第一折叠支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第二折叠支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当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折叠支架以及第二折叠支架实现折叠支撑状态与展开收纳状态的切换。当从折叠支撑状态切换至展开收纳状态时,可以辅助支撑残障人士从蹲姿或坐姿逐渐直立,并且,在展开收纳状态时,第一折叠支架以及第二折叠支架靠近第一支撑杆的轴线并拢收纳,此时,支撑装置的整体呈单一支撑点的拐杖形状。因此,这种支撑装置由于结构可以变化,一方面具备辅助站立的功能,另一方面,第一折叠支架以及第二折叠支架收纳后具有良好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种支撑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图1的支撑装置沿A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图1的支撑装置沿B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图1的支撑装置沿C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种支撑装置的简化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种支撑装置的简化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种支撑装置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伸缩机构12、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
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同轴设置,所述伸缩机构12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之间,所述伸缩机构1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绕所述第一支撑杆10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呈折叠支撑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杆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相互远离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呈展开收纳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且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之间通过伸缩机构12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等其它多边形截面的管状结构,伸缩机构12可以为纯机械方式驱动或以电驱动为动力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12具有可以相对伸缩的两个部件,可以沿其轴线方向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伸缩机构12中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连接,可带动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或远离。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机构12可以采用电缸一类的驱动机构实现,例如,将电缸的推杆与第一支撑杆10连接,将电缸的缸筒与第二支撑杆11连接,从而当电缸伸长时,可以驱动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远离,当电缸收缩时,可以驱动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因此,通过上述伸缩机构12的应用,可以实现支撑装置整体长度或者高度的调节。
此外,上述的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为向使用该支撑装置的人员提供辅助支撑的结构,两个支架可以随着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的相对运动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两个支架均围绕第一支撑杆10的轴线设置,也即绕第一支撑杆10或第二支撑杆11的周向设置。第一折叠支架1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0铰接,第一折叠支架1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铰接。第二折叠支架1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0铰接,第二折叠支架1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铰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铰接连接关系中,铰接的回转轴线可以与第一支撑杆10的轴线垂直,从而,当两个支撑杆沿轴线方向相对运动时可以带动折叠支架的折叠或展开。如图1至图4所示,当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处于第一位置时,支撑装置整体高度较矮,此时,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呈折叠支撑状态,可以供用户在坐姿或蹲姿等较低姿态时使用,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可以向双臂以及肘部提供辅助支撑。随着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远离处于第二位置时,支撑装置整体高度较高,此时,在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的支撑以及支撑装置的升高作用下,用户也逐渐站立起来,实现姿态的变化。当完全站立之后,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呈展开收纳状态,此时,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可以并拢在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表面,支撑装置整体呈现为单立柱状的拐杖,具有较强的便携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折叠支架以及第二折叠支架实现折叠支撑状态与展开收纳状态的切换。当从折叠支撑状态切换至展开收纳状态时,可以辅助支撑残障人士从蹲姿或坐姿逐渐直立,并且,在展开收纳状态时,第一折叠支架以及第二折叠支架靠近第一支撑杆的轴线并拢收纳,此时,支撑装置的整体呈单一支撑点的拐杖形状。因此,这种支撑装置由于结构可以变化,一方面具备辅助站立的功能,另一方面,第一折叠支架以及第二折叠支架收纳后具有良好的便携性。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伸缩连杆15;
所述伸缩连杆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连接,所述伸缩连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连杆15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之间的距离或夹角;
所述第一支撑杆10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相互远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所述伸缩连杆15呈收缩锁止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伸缩连杆15。该伸缩连杆15为长度可变化的杆状结构,伸缩连杆15长度的变化可以是手动调节伸缩,也可以是靠电控的方式自动调节伸缩。例如可以为借助丝杠螺母手动调节长度的连杆,或者是设置有销钉和多个调节孔调节长度的连杆,也可以是靠电机或线性驱动模组带动伸缩连杆15伸缩等方式。伸缩连杆15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支架13连接,伸缩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折叠支架14连接。此时,任意一个折叠支架的两端分别可以与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11采用球关节结构实现球铰形式的活动连接,从而,任意一个折叠支架既可以沿支撑杆的轴线方向展开或折叠,也可以围绕支撑杆的轴线发生转动。
在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均处于呈折叠支撑状态。此时,可以借助于连接在两个折叠支架之间的伸缩连杆15调节两个折叠支架之间的距离或夹角。当伸缩连杆15伸长时,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绕支撑杆的轴线发生转动相互远离,也即二者绕第一支撑杆10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变大,当伸缩连杆15缩短时,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绕支撑杆的轴线发生转动相互靠近,也即二者绕第一支撑杆10的轴线形成的夹角变小。因此,通过使用伸缩连杆15调节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之间的间距或夹角,可以使得该支撑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用户,提升使用舒适性。
当两个折叠支架之间的距离或夹角调节完毕之后,可以由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带动两个折叠支架实现折叠和展开状态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远离至第二位置时,此时,为了避免伸缩连杆15长度过长时阻碍两个折叠支架的并拢收纳,此时,伸缩连杆15需要收缩变短并锁止,例如,伸缩连杆15缩短至与第一支撑杆10直径相同的长度。从而,可以确保两个折叠支架均紧靠并拢在支撑杆的侧面。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均包括第一连杆131和第二连杆132;
所述第一连杆1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13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铰接。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的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均可以为两段连杆铰接形成的支架。以第一折叠支架13为例,可以包括第一连杆131和第二连杆132,第一连杆13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0铰接,第一连杆13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13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32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杆11铰接。
结合图1至图4的示意,当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靠近处于第一位置时,支撑装置整体高度较矮,第一连杆131与第一支撑杆10的铰接点和第二连杆132与第二支撑杆11的铰接点距离较近,此时,第一连杆131与第二支撑杆11的折叠夹角小于90度,可以起到折叠支撑作用。当第一支撑杆10与第二支撑杆11相互远离处于第二位置时,支撑装置整体高度较高,第一连杆131与第一支撑杆10的铰接点和第二连杆132与第二支撑杆11的铰接点距离较远,此时,第一连杆131与第二支撑杆11的折叠夹角大于90度,可以起到展开收纳的作用。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手柄16,所述手柄16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中一个的端部。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该支撑装置的便携性,还可以在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中一个的端部安装连接手柄16。可以理解的是,该手柄16的造型与人手握持的造型相互适配,便于单手握持该支撑装置。此外,手柄16可以使用轻柔防滑的材质,避免使用时滑脱。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脚垫17,所述脚垫17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中另一个的端部,其中,所述脚垫17为具有多方向自由度的活动脚垫。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提升该支撑装置的支撑稳固可靠性,还可以在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中另一个的端部安装连接脚垫17。容易理解的是,手柄16和脚垫17各自连接在两个不同支撑杆端部。该脚垫17为具有多方向自由度的活动脚垫。例如,脚垫17可以采用硅胶、橡胶一类具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或者使用一球铰连接件作为脚垫17。支撑装置通过脚垫17与地面接触,一旦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相对地面倾斜,无论是弹性的脚垫17还是球铰连接件形式的脚垫17,可以使得支撑杆倾斜时,避免脚垫17与地面发生翘曲,保持脚垫17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当脚垫17着地时,由于脚垫17可以绕支撑杆的轴线在多个方向自由活动,因此,无论哪根支撑杆沿哪个方向发生倾斜,都可以保证支撑装置在地面上稳固的支撑。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4,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腋垫18,所述腋垫18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0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1靠近所述手柄16的一侧。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提升该支撑装置的使用舒适性,还可以在第一折叠支架10和第二折叠支架11靠近手柄16的一侧安装腋垫18,该腋垫18可以为编织物或海绵等轻柔的材质,可以对人体支撑部位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刚体结构直接支撑引起的疼痛。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7,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腿19和第二支腿20;
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铰接,且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之间设置有拉杆21,两个所述拉杆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铰接;或,
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铰接,且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之间设置有拉杆21,两个所述拉杆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铰接;或,
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中一个铰接,且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中另一个之间设置有拉杆21,两个所述拉杆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0或所述第二支撑杆1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腿19、所述第二支腿20铰接。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与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类似,第一支腿19和第二支腿20也绕第一支撑杆10或第二支撑杆11的轴线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支腿所铰接连接的支撑杆可以是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支撑杆,也可以是用于安装手柄16的支撑杆。因此,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均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中一个铰接即可。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的简化示意图,可将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均与第一支撑杆10铰接,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一支撑杆10可以用于与地面接触,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为了使得支腿更稳固,可在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与第一支撑杆10之间设置拉杆21,一个拉杆2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0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腿19铰接,另一个拉杆21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0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腿20铰接,形成三角形的支撑体系。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以及图6的示意,若是由第二支撑杆11作为与地面接触的支撑杆,此时,可将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均与第二支撑杆11铰接,为了使得支腿更稳固,可在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与第二支撑杆11之间设置拉杆21,一个拉杆2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腿19铰接,另一个拉杆2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腿20铰接,形成三角形的支撑体系。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方式中,拉杆21的一端与支腿铰接,另一端则可以通过套设在支撑杆外壁的卡环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当卡环上下运动时,即可实现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的展开或折叠,以实现支撑作用和收纳作用。
此外,又一种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简化示意,仍以第二支撑杆11作为与地面接触的支撑杆为例,还可将第一支腿19、第二支腿20均与第一支撑杆10铰接,将拉杆21连接在支腿和另一根支撑杆之间,具体地,例如,一个拉杆2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腿19铰接,另一个拉杆2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腿20铰接。此时,可以借助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1的相对运动,实现支腿的张开闭合。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腿和拉杆既可以连接在相同的支撑杆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的支撑杆上,从而形成不同结构的支撑装置,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支撑需求。
可选地,所述手柄16上设置有操控开关,所述操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伸缩机构12伸缩运动。
具体而言,为提高该支撑装置的操控便利性,还可以在手柄16上设置操控开关,操控开关用于控制伸缩机构12伸缩运动。为便于盲操,操控开关可以使用物理按钮,当然,操控开关也可以为基于语音控制的声控开关。
可选地,所述手柄16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伸缩机构12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施加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13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14上的压力,以通过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伸缩机构12的伸缩速度。
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为更进一步地提升该支撑装置的使用舒适性,还可以在手柄16内设置处理器,在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与伸缩机构12电连接。例如,可将压力传感器隐藏设置在腋垫18内,当用户双腋下压腋垫18时,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上的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施加于第一折叠支架13和第二折叠支架14上的压力,将压力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根据压力大小实时动态地调节伸缩机构12的伸缩速度,以避免速度过快或者过慢。
可选地,所述手柄16内设置有定位器件、无线通信器件和报警器件中至少一种器件。
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柄16内还可以设置定位器件、无线通信器件和报警器件中至少一种器件,这些器件可以通过内置的通信协议与移动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查看使用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定位器件查看轨迹位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等查看步数、通过心率传感器查看心率数据、通过设置于手柄16上的开关触发报警器件一键报警等。示例性地,可通过多种传感器的组合对用户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当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监测搭到支撑装置已经处于倾倒时,且无心率数据,可能表示用户跌倒且人与支撑装置分离,此时可以触发报警器件自动向绑定的终端设备发送报警提示信息。因此,该支撑装置中多种类型传感器的集成既可以提升功能多样性,还可以提升对用户的安全监测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伸缩机构、第一折叠支架和第二折叠支架;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同轴设置,所述伸缩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或远离;
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绕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呈折叠支撑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远离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呈展开收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伸缩连杆;
所述伸缩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连接,所述伸缩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伸缩连杆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折叠支架与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之间的距离或夹角;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远离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伸缩连杆呈收缩锁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均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中一个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脚垫,所述脚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中另一个的端部,其中,所述脚垫为具有多方向自由度的活动脚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腋垫,所述腋垫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靠近所述手柄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
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且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铰接;或,
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且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铰接;或,
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中一个铰接,且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中另一个之间设置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支腿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操控开关,所述操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伸缩机构伸缩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伸缩机构电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施加于所述第一折叠支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支架上的压力,以通过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定位器件、无线通信器件和报警器件中至少一种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29399.2U CN216753735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支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29399.2U CN216753735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支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53735U true CN216753735U (zh) | 2022-06-17 |
Family
ID=8196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2939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6753735U (zh) | 2021-11-17 | 2021-11-17 | 支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537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1660A (zh) * | 2021-11-17 | 2022-02-15 | 徐孝轩 | 支撑装置 |
-
2021
- 2021-11-17 CN CN202122829399.2U patent/CN21675373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1660A (zh) * | 2021-11-17 | 2022-02-15 | 徐孝轩 | 支撑装置 |
CN114041660B (zh) * | 2021-11-17 | 2024-08-06 | 徐孝轩 | 支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35101B2 (ja) | 歩行器兼用車椅子 | |
CN216753735U (zh) | 支撑装置 | |
TWI790999B (zh) | 行動不便的人的行動輔具 | |
CN106344288B (zh) | 一种带靠背座椅及设有该座椅的站立康复轮椅车 | |
US2014020913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ticulating walking aid | |
JP3196955U (ja) | 階段昇降用多機能歩行器 | |
CN107433570B (zh) | 穿戴式下肢外骨骼助行装置 | |
US20100200031A1 (en) | Length Adjustable Crutch | |
CN114041660B (zh) | 支撑装置 | |
KR20150136251A (ko) | 환자용 이동 보조로봇 및 이를 이용한 환자 이동방법 | |
CN109077900B (zh)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009900B (zh)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 | |
CN210812357U (zh) | 一种助行器 | |
JP6169122B2 (ja) | 介助支援装置 | |
CN206424230U (zh) | 一种带靠背座椅及设有该座椅的站立康复轮椅车 | |
US6779848B1 (en) | Portable patient transfer assist system | |
JP2003205002A (ja) | 松葉杖 | |
CN113041106A (zh) | 一种助行和移位机器人设备 | |
JPH0866438A (ja) | 伸縮ステッキ | |
CN212997333U (zh) | 一种临床康复用折叠式理疗支撑架 | |
JP2002035064A (ja) | 杖 | |
JP7132606B2 (ja) | 歩行支援装置 | |
KR102517255B1 (ko) | 접이식 휠체어 | |
CN114053104B (zh) | 多功能骨科用防侧翻型助行装置 | |
CN208065419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医疗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80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80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