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7900B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7900B
CN109077900B CN201811103286.0A CN201811103286A CN109077900B CN 109077900 B CN109077900 B CN 109077900B CN 201811103286 A CN201811103286 A CN 201811103286A CN 109077900 B CN109077900 B CN 109077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s
handle assembly
bracket
brack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32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7900A (zh
Inventor
张雷红
王瑞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111032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77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77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7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7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79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H2003/046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brak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其采用“入”字型的支架设计,使得整个助行器结构稳定,助行器可以在横纵两个方向上进行折叠,便于平时收纳整理,不占用空间,助行器适用于各类行动不便人群,尤其适用于康复人群使用,增强上下肢肌肉力量。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辅助病人或残疾人步行的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一种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最常见助行器包括两轮和四轮助行器。当使用者在保持平衡方面有困难或者很容易摔倒的话,两种助行器都能提供稳定性。
现有的助行器往往专注于便携性或稳定性二者之一,很少能够在产品中兼顾二者,这也造成使用者在助行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产品兼顾助行器的收纳便携以及使用稳定性,在使用完后可以轻松将其收纳,占用空间小,而在使用中,让使用者安全、平稳地体验产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其可以让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使用完后简单操作即可收纳,节约空间。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置包括:支架组件、横梁组件以及把手组件;支架组件由两个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组成,两个第一支架通过横梁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入”字形状,两个第二支架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的中部铰接连接,且两第二支架均位于两第一支架的内侧;使用时,横梁组件可以由折叠状态展开,把手组件可以相对支架组件旋转展开并固定,第二支架可以相对第一支架旋转展开并固定。
横梁组件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组成,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结构相同,分别位于第一支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均为中间具有枢轴的二连杆结构,可以实现横梁方向的折叠;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均设置有紧固装置,在横梁处于展开状态时,使横梁保持展开状态,紧固装置设置在横梁背向使用者一侧;
紧固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二连杆结构上的两个螺柱、紧固片以及与两螺柱配合的两个螺母,在第一、第二、第三横梁处于展开状态时,紧固片穿过横梁的两个螺柱,并通过两个螺母将紧固片固定于横梁上;
优选地,与螺母配合设有垫圈;
把手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把手、两个护臂,两个立柱顶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铰接,且位于两个第一支架的内侧,两个把手分别位于两个立柱的下部,两个护臂可以分别在两个立柱上滑移和旋转,并可以通过锁紧螺钉紧固在立柱上;
两第一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把手组件、和两第二支架移动位置的一对第一限位固定装置和一对第二限位固定装置;
第一限位固定装置位于第一支架的上端,第一限位固定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内侧,另一端为与把手组件的立柱配合的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上设有两相对的通孔,当立柱卡入圆弧结构时,立柱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实现立柱的限位固定;
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位于第一支架的中下部,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内侧,另一端为与第二支架配合的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上设有两相对的通孔,当第二支架卡入圆弧结构时,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实现第二支架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护臂为柱体侧面具有开口的圆筒形状,其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由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塑料制作而成,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支撑,内层由如海绵一类的柔性材料制作而成,为使用者手臂提供保护;
在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弹簧,弹簧可以在助行器使用过程中提供缓冲,使助行器的机构刚度不会过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弹簧的拉力对第二限位固定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以免第二支架作用于第二限位固定装置的力过大而损坏,同时,弹簧还可以在收起第二支架时提供一拉力,提高助行器收起的效率;
两第一支架和两第二支架下均设置脚轮,第二支架下设置的脚轮为万向脚轮,提高助行器的运动能力和使用者的操控性,两万向脚轮的间距小于两第一支架的脚轮间距,这样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助行器进行转向时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两万向脚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使用者在停下休息或者停止使用时,可以用脚将刹车装置踩下,提高助行器的安全性;
把手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四个脚轮所构成的四边形内,使用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手臂穿过护臂,双手握住把手,身体自然前倾,把手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支架的脚轮和第一支架的脚轮之间,使得助行器没有倾倒的风险,助行器的结构重心居于中间位置;
在第一横梁面向使用者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横梁的二连杆一端,在第一横梁展开状态时,弹性带为展开平铺的状态,在第一横梁为折叠状态时,弹性带翘起形成一拉环,拉环便于拖动折叠状态下的助行器,方便助行器的移动。
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使用方法包括:
助行器展开过程
(1)将两第二支架分别绕与两第一支架铰接位置旋转至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使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第二限位固定装置的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完成支架组件的展开;
(2)将两第一支架向相反方向横向拉动,使第一、第二、第三横梁展开,将各个横梁的紧固装置安装于各个横梁上,拧紧螺母,完成横梁组件的展开;
(3)将把手组件的两个立柱分别绕与两第一支架铰接位置旋转至两个第一限位固定装置,使立柱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第一限位固定装置的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完成把手组件的展开。
助行器折叠过程
(1)将把手组件的两个立柱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压下,将其从两个第一限位固定装置中释放出来,并将把手组件朝向第一支架方向折叠,完成把手组件的折叠;
(2)将第一、第二、第三横梁上的紧固装置卸下,并将第一、第二、第三横梁的二连杆结构向上移动折叠,完成横梁组件的折叠;
(3)将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压下,将其从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中释放出来,并将第二支架朝向第一支架方向折叠,完成支架组件的折叠。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把手组件设置有护臂,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支撑,并为使用者手臂提供保护;
(2)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弹簧,可以在助行器使用过程中提供缓冲,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弹簧的拉力对第二限位固定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以免第二支架作用于第二限位固定装置的力过大而损坏,还可以在收起第二支架时提供一拉力,提高助行器折叠的效率;
(3)把手组件、横梁组件和支架组件均可以折叠,节约收纳空间;
(4)结构设计合理,展开和折叠快捷方便,使用时结构稳定可靠,使用者不会出现运动损伤,起到很好的运动锻炼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示意图
图2所示为第一横梁示意图
图3所示为横梁组件展开固定示意图
1、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3、第二限位固定装置,4、第一限位固定装置,5、锁紧螺钉,6、弹性带,7、螺钉,8、螺柱,9、螺母,10、紧固片,11、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第三横梁,14、脚轮,15、弹簧,21、立柱,22、护臂,23、把手。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置包括:支架组件、横梁组件以及把手组件;支架组件由两个第一支架2和两个第二支架1组成,两个第一支架2通过横梁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1组成“入”字形状,两个第二支架1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2的中部铰接连接,且两第二支架1均位于两第一支架2的内侧;使用时,横梁组件可以由折叠状态展开,把手组件可以相对支架组件旋转展开并固定,第二支架可以相对第一支架旋转展开并固定。
横梁组件由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和第三横梁13组成,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和第三横梁13结构相同,分别位于第一支架2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和第三横梁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
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和第三横梁13均为中间具有枢轴的二连杆结构,可以实现横梁方向的折叠;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和第三横梁13上均设置有紧固装置,在横梁处于展开状态时,使横梁保持展开状态,紧固装置设置在横梁背向使用者一侧;
紧固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二连杆结构上的两个螺柱8、紧固片10以及与两螺柱8配合的两个螺母9,在第一、第二、第三横梁处于展开状态时,紧固片10穿过横梁的两个螺柱8,并通过两个螺母9将紧固片固定于横梁上;
优选地,与螺母9配合设有垫圈;
把手组件包括两个立柱21、两个把手23、两个护臂22,两个立柱21顶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2铰接,且位于两个第一支架2的内侧,两个把手23分别位于两个立柱21的下部,两个护臂22可以分别在两个立柱21上滑移和旋转,并可以通过锁紧螺钉5紧固在立柱21上;
两第一支架2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把手组件、和两第二支架移动位置的一对第一限位固定装置4和一对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
第一限位固定装置4位于第一支架2的上端,第一限位固定装置4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2的内侧,另一端为与把手组件的立柱21配合的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上设有两相对的通孔,当立柱21卡入圆弧结构时,立柱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实现立柱21的限位固定;
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位于第一支架2的中下部,第二横梁12和第三横梁13之间,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2的内侧,另一端为与第二支架1配合的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上设有两相对的通孔,当第二支架1卡入圆弧结构时,第二支架1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实现第二支架1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护臂22为侧面具有开口的圆筒形状,其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可以由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塑料制作而成,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支撑,内层由如海绵一类的柔性材料制作而成,为使用者手臂提供保护;
在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1的弹簧15,弹簧15可以在助行器使用过程中提供缓冲,使助行器的机构刚度不会过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弹簧15的拉力对第二限位固定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以免第二支架1作用于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的力过大而损坏,同时,弹簧15还可以在收起第二支架1时提供一拉力,提高助行器收起的效率;
两第一支架2和两第二支架1下均设置脚轮14,第二支架1下设置的脚轮14为万向脚轮,提高助行器的运动能力和使用者的操控性,两万向脚轮的间距小于两第一支架2的脚轮,这样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助行器进行转向时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两万向脚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使用者在停下休息或者停止使用时,可以用脚将刹车装置踩下,提高助行器的安全性;
把手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四个脚轮所构成的四边形内,使用者在使用助行器时,手臂穿过护臂,双手握住把手,身体自然前倾,把手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两第二支架1的脚轮14和两第一支架2的脚轮14之间,使得助行器没有倾倒的风险,助行器的结构重心居于中间位置;
在第一横梁11面向使用者一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弹性带6,弹性带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7固定在第一横梁11的二连杆一端,在第一横梁11展开状态时,弹性带6为展开平铺的状态,在第一横梁为折叠状态时,弹性带翘起形成一拉环,拉环用于拖动折叠状态下的助行器,方便助行器的移动。
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使用方法包括:
助行器展开过程
(1)将两第二支架1分别绕与两第一支架2铰接位置旋转至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使第二支架1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的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完成支架组件的展开;
(2)将两第一支架2向相反方向横向拉动,使第一、第二、第三横梁展开,将各个横梁的紧固装置安装于各个横梁上,拧紧螺母9,完成横梁组件的展开;
(3)将把手组件的两个立柱21分别绕与两第一支架2铰接位置旋转至两个第一限位固定装置4,使立柱21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第一限位固定装置4的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完成把手组件的展开。
助行器折叠过程
(1)将把手组件的两个立柱21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压下,将立柱21从两个第一限位固定装置4中释放出来,并将把手组件朝向第一支架2方向折叠,完成把手组件的折叠;
(2)将第一、第二、第三横梁上的紧固装置卸下,并将第一、第二、第三横梁的二连杆结构向上移动折叠,完成横梁组件的折叠(三个紧固片可以套于一个螺柱上,并通过螺母固定以免丢失);
(3)将第二支架1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压下,将第二支架从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3中释放出来,并将第二支架1朝向第一支架2方向折叠,完成支架组件的折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可反复折叠的便携式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包括支架组件、横梁组件以及把手组件;支架组件由两个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组成,两个第一支架通过横梁组件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组成“入”字形状,两个第二支架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的中部铰接连接,且两第二支架位于两第一支架的内侧;把手组件位于支架组件的上部;使用时,横梁组件可以由折叠状态展开,把手组件可以相对支架组件旋转展开并固定,第二支架可以相对第一支架旋转展开并固定;横梁组件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组成,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结构相同,分别位于第一支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横梁设置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的位置;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均为中间具有枢轴的二连杆结构,可以实现横向的折叠;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均设置有紧固装置,在横梁处于展开状态时,使横梁保持展开状态,紧固装置设置在横梁背向使用者一侧;紧固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二连杆结构上的两个螺柱、紧固片以及与两螺柱配合的两个螺母,在第一、第二、第三横梁处于展开状态时,紧固片分别穿过第一、第二、第三横梁上的两个螺柱,并通过螺母将紧固片固定于第一、第二、第三横梁上;把手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把手、两个护臂和锁紧螺钉,两个立柱顶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架的顶部铰接,且位于两个第一支架的内侧,两个把手分别位于两个立柱的下部,两个护臂可以分别在两个立柱上滑移和旋转,并可以通过锁紧螺钉紧固在立柱上,使用时护臂开口朝向使用者,折叠收纳时,护臂开口朝向第一支架,节约收纳空间;两个第一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把手组件、和两第二支架移动位置的一对第一限位固定装置和一对第二限位固定装置;第一限位固定装置设置在靠近立柱与第一支架连接处的位置;第二限位固定装置设置在靠近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连接处的位置;第一限位固定装置位于第一支架的上端,第一限位固定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内侧,另一端为与把手组件的立柱配合的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上设有两相对的通孔,当立柱卡入圆弧结构时,立柱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实现立柱的限位固定;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位于第一支架的中下部,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第二限位固定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内侧,另一端为与第二支架配合的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上设有两相对的通孔,当第二支架卡入圆弧结构时,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实现第二支架的限位固定;护臂为柱体侧面具有开口的圆筒形状,其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为塑料材料,内层为海绵,使用者手臂可以从护臂侧面开口进入,也可以从上部进入,进而抓握把手;在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弹簧;弹簧用于提供阻尼保护,在第二限位固定装置失效时,防止使用者跌倒;同时也为助行器使用时产生的抖动提供阻尼;两第一支架和两第二支架下均设置脚轮,第二支架下设置的脚轮为万向脚轮;第一支架下设置的脚轮为普通脚轮;两万向脚轮上设置有刹车装置;在第一横梁面向使用者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一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横梁的二连杆两侧,在第一横梁展开状态时,弹性带为展开平铺的状态;在第一横梁处于折叠状态时,弹性带翘起形成一拉环,拉环便于拖动折叠状态下的助行器;
助行器展开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将两第二支架分别绕与两第一支架铰接位置旋转至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使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第二限位固定装置的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完成支架组件的展开;将两第一支架向相反方向横向拉动,使第一、第二、第三横梁展开,将各个横梁的紧固装置安装于各个横梁上,拧紧螺母,完成横梁组件的展开;将把手组件的两个立柱分别绕与两第一支架铰接位置旋转至两个第一限位固定装置,使立柱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落入第一限位固定装置的圆弧结构上的通孔中,将把手组件上的锁紧螺钉松开,将两个护臂的开口旋转至背向第一支架,再旋紧锁紧螺钉;完成把手组件的展开;
助行器折叠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将把手组件上的锁紧螺钉松开,将两个护臂的开口旋转至朝向第一支架,再旋紧锁紧螺钉;将把手组件的两个立柱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压下,将其从两个第一限位固定装置中释放出来,并将把手组件朝向第一支架方向折叠,直至两第一支架分别进入两护臂内,完成把手组件的折叠;将第一、第二、第三横梁上的紧固装置卸下,并将第一、第二、第三横梁的二连杆结构向上移动折叠,完成横梁组件的折叠;将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的可伸缩卡合机构压下,将其从两个第二限位固定装置中释放出来,并将第二支架朝向第一支架方向折叠,完成支架组件的折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复折叠的便携式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与螺母配合设有垫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反复折叠的便携式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万向脚轮的间距小于两第一支架的普通脚轮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反复折叠的便携式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手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四个脚轮所构成的四边形内。
CN201811103286.0A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7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3286.0A CN109077900B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3286.0A CN109077900B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7900A CN109077900A (zh) 2018-12-25
CN109077900B true CN109077900B (zh) 2021-02-12

Family

ID=6484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328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7900B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77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3781B (zh) * 2020-12-31 2023-04-28 江苏巨贸康万家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缩小收纳的四轮助行器
CN113977534B (zh) * 2021-11-29 2023-0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用于两轮自平衡车的辅助支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6992B2 (ja) * 1994-08-25 2004-09-15 アップリカ▲葛▼西株式会社 歩行補助器
GB2319732B (en) * 1996-11-28 2000-03-01 Coopers Healthcare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alking aids
JP4695108B2 (ja) * 2007-03-13 2011-06-08 象印ベビー株式会社 歩行補助器
CN201719507U (zh) * 2009-12-09 2011-01-26 苏州康维思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康复行走车
CN202459184U (zh) * 2012-01-06 2012-10-03 邹惠钧 折叠助行车
CN203885808U (zh) * 2014-01-27 2014-10-22 王科 一种可折叠的助行器
US9585807B2 (en) * 2015-05-16 2017-03-07 Protostar,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upright wheeled walker apparatus
CN206101854U (zh) * 2016-08-30 2017-04-19 李莹颖 一种多功能医疗拐杖
CN206155695U (zh) * 2016-10-21 2017-05-10 温岭市财玲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7900A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77889B2 (en) Walkers and methods of use
US5172715A (en) Collapsible walker
US2796916A (en) Folding walking aid
US8708363B1 (en) Folding walker
US9655806B2 (en) Multiple use ambulatory device
CN109077900B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09900B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助行器
JPH04231049A (ja) 病弱歩行者用起立支持装置と方法
US4106521A (en) Collapsible cane apparatus
CA2630318A1 (en) Mobility assistance device
US2690788A (en) Portable support
US9999562B1 (en) Walker device
KR101900418B1 (ko) 접어서 부피를 감소시킬 수 있는 보행 보조기
KR101745909B1 (ko) 회전의자용 하체운동장치
TWM499218U (zh) 多功能復健助行器
US20220395419A1 (en) Assistive mobility device
US20050109379A1 (en) Lower leg crutch
CA2837594C (en) Walker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60107672A1 (en) Anti-tipping stroller device
KR101209830B1 (ko) 보행 보조기
JP2010000357A (ja) 歩行系統の筋肉を増強するための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CN210301632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KR20200142225A (ko) 유아 보조 지지 장치
JPS6125478Y2 (zh)
CN219332401U (zh) 一种老人行走辅助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Leihong

Inventor after: Wang Ruif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Ruif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6

Address after: 266011 No. 6 Tongfu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Qingdao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Qingdao disabled children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Qingdao newborn disease screening center)

Address before: No.18, qinzhuang village, Fanxiang Town, Changyuan County,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53400

Applicant before: Wang Ruif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