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1632U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1632U
CN210301632U CN201920124993.1U CN201920124993U CN210301632U CN 210301632 U CN210301632 U CN 210301632U CN 201920124993 U CN201920124993 U CN 201920124993U CN 210301632 U CN210301632 U CN 210301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plate
forearm
baff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49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永勇
艾奇渊
刘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249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1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1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1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至少包括主体框架和设置于主体框架内的上肢锻炼组件,上肢锻炼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支板和用于固定人体手部的手背支板,其中:小臂支板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台阶端面,手背支板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台阶端面,小臂支板的第一端部以铰链的方式连接至手背支板的第二端部。在第一台阶端面和第二台阶端面共同限定而成的区域内设有手腕拉簧,手腕拉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第一台阶端面和第二台阶端面。在手背支板受人体手部施加的外力而绕第二端部转动的情况下,手腕拉簧的长度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患者上下肢同时锻炼的需要,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很多神经内科患者,由于脑出血或者脑血栓,导致肢体不够灵活,难以正常活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肢体的恢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且适当的活动与锻炼,这样可以加快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进程,目前,针对肢体康复的治疗装置性能单一,结构复杂,不能高效地实现患者的康复目的。
公开号为CN2068964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立柱、顶板和固定座;在所述立柱上固定安装有传动箱,在电机轴上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两端上均连接垂直于驱动轴的连杆,在所述连杆的末端上均固定有踏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手臂锻炼装置,且设置有两组,手臂锻炼装置由弹性拉杆和拉环构成;在所述底板的右端上连接有斜板,在立柱的右侧底板上固定有限位块,斜板正对的底板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插入有固定块。该实用新型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通过轮椅将其直接送入到锻炼装置上,在轮椅上的患者能够享受相同的锻炼方式,实用范围广。但该装置结构复杂,移动困难,在手臂康复锻炼设计上不能兼顾手指与腕关节,下肢也仅有力量恢复,在平衡能力锻炼上有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至少包括主体框架和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的上肢锻炼组件,所述上肢锻炼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支板和用于固定人体手部的手背支板,其中:所述小臂支板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台阶端面,所述手背支板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台阶端面,所述小臂支板的第一端部以铰链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手背支板的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台阶端面和所述第二台阶端面共同限定而成的区域内设有手腕拉簧,所述手腕拉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台阶端面和所述第二台阶端面。在所述手背支板受所述人体手部施加的外力而绕所述第二端部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手腕拉簧的长度能够增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两个支架按照彼此平行且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地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内,上肢支撑板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支架各自的顶端,所述上肢支撑板的上侧面设有卡肘块,小臂支板的第三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卡肘块,在所述小臂支板和所述上肢支撑板限定而成的区域内设有小臂拉簧,所述小臂拉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小臂支板和所述上肢支撑板。在所述小臂支板按照绕所述第三端部转动的方式改变其与所述上肢支撑板彼此之间的夹角的情况下,所述小臂拉簧的长度能够增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框架至少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档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挡板和/或第二挡板均呈长方体状,在所述档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彼此平行且其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于彼此平行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情况下,所述主体框架能够构成稳定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各自的彼此靠近的第一侧面的形状由长方形限定。其中,所述档杆与所述第二支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的远离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和/或所述第二挡板的远离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靠近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和/或所述第二挡板的靠近地面的两个顶角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还包括座位机构,所述座位机构至少包括座位、连杆和靠背,座位固定轴按照贯穿并且与所述第二支杆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座位的第一端,所述座位固定轴的两端以轴孔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或第二挡板各自的沿其宽度方向且靠近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靠背滑槽,所述靠背以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靠背滑槽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均按照铰链的方式分别连接至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其中:所述座位能够绕所述座位固定轴转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座位绕所述座位固定轴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靠背能够沿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或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轮子支架按照沿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方式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二端和所述轮子支架上均分别设有轮子机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轮子机构至少包括轮叉、刹车板和轮子,其中:所述轮叉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端或所述轮子支架,所述轮叉的第二端按照铰接的方式设置有所述轮子。所述轮叉的第二端上还按照铰接的方式设置有所述刹车板,所述刹车板能够按照绕轮叉的第二端旋转的方式沿径向抵靠至所述轮子表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推车把手。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第一侧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所述档杆的一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或所述第二挡板,所述档杆的另一端设有把手。在拉动所述把手的情况下,所述档杆设有所述把手的一端能够脱离所述主体框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臂支板上设有小臂束缚带,所述手背支板上设有手指束缚带。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杆沿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下侧,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与地面彼此垂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臂支板的第三端部与所述卡肘块彼此之间通过小臂支板销连接,所述小臂支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手背支板的第二端部彼此之间通过手背支板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肢锻炼组件有效地对患者的手指、手腕以及小臂的力量进行恢复训练结构简单易操作,通过主体框架配合轮子机构实现患者下肢力量与平衡力的锻炼,陪护人员通过把握推车把手可稳定装置,在下肢力量锻炼过程中起安全防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座位机构,将椅子与康复装置结合,椅子可折叠,节省空间,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康复治疗装置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康复治疗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康复治疗装置的俯视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轮子支架 2:靠背滑槽 3:主体框架
4:座位机构 5:推车把手 6:卡肘块
7:小臂支板销 8:小臂束缚带 9:小臂拉簧
10:小臂支板 11:手指束缚带 12:手背支板
13:手背支板销 14:手腕拉簧 15:轮子机构
16:支架 17:上肢支撑板 18:把手
19:档杆 20:座位固定轴 21:第一挡板
22:第二挡板 23:第一支杆 24:第二支杆
41:座位 42:连杆 43:靠背
151:轮叉 152:刹车板 153: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至少包括主体框架3和设置于主体框架3内的上肢锻炼组件。上肢锻炼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支板10和用于固定人体手部的手背支板12,其中:小臂支板10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台阶端面。手背支板12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台阶端面。小臂支板10的第一端部以铰链的方式连接至手背支板12的第二端部。在第一台阶端面和第二台阶端面共同限定而成的区域内设有手腕拉簧14,手腕拉簧14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第一台阶端面和第二台阶端面。在手背支板12受人体手部施加的外力而绕第二端部转动的情况下,手腕拉簧14的长度能够增加。
优选的,至少两个支架16按照彼此平行且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地面的方式设置于主体框架3内。上肢支撑板17连接至至少两个支架16各自的顶端。上肢支撑板17的上侧面设有卡肘块6。小臂支板10的第三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至卡肘块6。在小臂支板10和上肢支撑板17限定而成的区域内设有小臂拉簧9。小臂拉簧9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小臂支板10和上肢支撑板17。在小臂支板10按照绕第三端部转动的方式改变其与上肢支撑板17彼此之间的夹角的情况下,小臂拉簧9的长度能够增加。例如,当患者进行手腕和手指康复锻炼的时候,坐在座位41上,小臂抵靠至小臂支板10,手背抵靠至手背支板12。此时,患者翻转手腕拖动手背支板12绕手背支板销轴心转动的同时手腕拉簧14被拉伸,这时患者的手腕被施加了一个拉力的作用。当患者手腕翻转到极限位置或者一定位置的时候,患者放松手腕,手腕拉簧14收缩,手背支板12回到初始位置,一次手腕康复锻炼完成。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可适当更换手腕拉簧14,以满足患者手腕力量的需要。如此循环,可达到患者手腕力量锻炼与恢复的目的。当患者需要进行小臂及肘关节康复锻炼的时候,首先完成上述手腕康复锻炼的预备动作,即坐在座位41上,小臂抵靠至小臂支板10,手背抵靠至手背支板12。此时,患者收缩自己的小臂,拖动小臂支板10绕小臂支板销7轴心转动的同时,小臂拉簧9被拉伸,这时,患者的小臂被施加了一个拉力的作用。当患者的小臂收缩到极限位置或者一定位置的时候,患者放松小臂,小臂拉簧9收缩,小臂支板10回到初始位置,一次小臂康复锻炼完成。同样,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更换不同力量的小臂拉簧9,以适应锻炼强度。如此循环,可达到小臂力量锻炼与恢复的目的。
优选的,主体框架3至少包括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档杆19、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第一挡板21和/或第二挡板22均呈长方体状。在档杆19、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彼此平行且其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挡板21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于彼此平行的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的情况下,主体框架3能够构成稳定的长方体结构,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各自的彼此靠近的第一侧面的形状由长方形限定。其中,档杆19与第二支杆24分别设置于第一挡板21的远离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和/或第二挡板22的远离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其中,至少两个第一支杆23分别设置于第一挡板21的靠近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和/或第二挡板22的靠近地面的两个顶角处。
优选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还包括座位机构4。座位机构4至少包括座位41、连杆42和靠背43。座位固定轴20按照贯穿并且与第二支杆24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于座位41的第一端。座位固定轴20的两端以轴孔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于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第一挡板21和/或第二挡板22各自的沿其宽度方向且靠近第二支杆24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靠背滑槽2。靠背43以嵌套的方式安装于靠背滑槽2中。连杆42的两端均按照铰链的方式分别连接至座位41和靠背43,其中:座位41能够绕座位固定轴20转动。
优选的,在座位41绕座位固定轴20转动的情况下,靠背43能够沿第一挡板21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或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在患者需要进行上肢力量做康复训练的时候,需要打开座位机构。通过按压座位41,拉动连杆42带动靠背43在靠背滑槽2中向下滑动,当座位41绕座位固定轴20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时,靠背43滑动到靠背滑槽2的底端,座位完全打开。当进行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锻炼时,患者需要站起身体行走,此时,为了腾出空间,需要将座位机构4折叠收起。首先,抬起座位41,推动连杆42带动靠背43在靠背滑槽2中向上滑动。当座位41抬升旋转至极限位置时,完成座位机构4的折叠。
优选的,轮子支架1按照沿第一挡板2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方式均设置于第一挡板2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挡板22的第一端。第一挡板21的第二端、第二挡板22的第二端和轮子支架1上均分别设有轮子机构15。
优选的,轮子机构15至少包括轮叉151、刹车板152和轮子153,其中:轮叉15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挡板21的第一端、第二挡板22的第一端或轮子支架1。轮叉151的第二端按照铰接的方式设置有轮子153。轮叉151的第二端上还按照铰接的方式设置有刹车板152,刹车板152能够按照绕轮叉151的第二端旋转的方式沿径向抵靠至轮子153表面。当患者完成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康复训练后需要休息或者进行上肢康复锻炼的时候,装置要保持制动状态。患者通过踩踏刹车板152使得刹车板152抵靠至轮子153的表面时实现制动。当患者需要进行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康复训练时,抬起刹车板152使之脱离轮子153的表面即可。患者直立,双手扶在主体框架3的上端,身体前倾,依靠自身重力推动装置进行前后移动,在行走过程中,腿部关节和力量在体重的作用下得到锻炼。由于装置轮叉151的设计,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并不能转向,前后移动轨迹呈直线,从而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轮子机构15整体达到助行与固定装置的目的。轮子153和刹车板152的结构设计参照公开号为CN205220217U的箱包刹车轮。
优选的,第二支杆24上设有至少两个推车把手5。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的第一侧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支架16。档杆19的一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至第一挡板21或第二挡板22。档杆19的另一端设有把手18。在拉动把手18的情况下,档杆19设有把手18的一端能够脱离主体框架3。陪护人员可在患者锻炼过程中通过把握推车把手5对装置实现掌控,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开合档杆19以达到进出装置的目的。
优选的,小臂支板10上设有小臂束缚带8,手背支板12上设有手指束缚带11。在进行上肢锻炼时,对患者的手和小臂起到固定作用。至少两个第一支杆23沿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侧面的下侧,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与地面彼此垂直。
优选的,小臂支板10的第三端部与卡肘块6彼此之间通过小臂支板销7连接。小臂支板10的第一端部与手背支板12的第二端部彼此之间通过手背支板销13连接。
优选的,手指束缚带11为橡胶等弹性材料。
优选的,小臂支板10和手背支板12上表面均设有海绵等弹性材料。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论述。
在患者需要进行下肢力量即平衡能力锻炼的时候,首先打开档杆19进入装置,双手支撑在主体框架3的上端进行前后移动,必要时可在陪护人员把握推车把手5的情况下进行。当患者感到疲劳或者要进行上肢锻炼时,首先,患者需要踩踏刹车板152至轮子153表面实现装置制动;其次,患者通过按压座位41从而拉动连杆42带动靠背43在靠背滑槽2中向下滑动,使得座位41绕座位固定轴20旋转至与地面平行状态,此时靠背43抵靠至靠背滑槽2的底端,座位打开,患者可坐在座位41上休息;然后,患者在陪护人员的帮助下将手背和小臂分别抵靠至座位41和小臂支板10的上表面,用手指束缚带11对患者的手指进行固定,用小臂束缚带8对患者的小臂进行固定;最后,患者重复翻转和放松手腕通过拉伸和释放手腕拉簧14进行手指及手腕关节和力量的康复锻炼,患者重复收缩和放松小臂通过拉伸和释放小臂拉簧9进行小臂力量及肘关节的康复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至少包括主体框架(3)和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3)内的上肢锻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锻炼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固定人体小臂的小臂支板(10)和用于固定人体手部的手背支板(12),其中:
所述小臂支板(10)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台阶端面,所述手背支板(12)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台阶端面,所述小臂支板(10)的第一端部以铰链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手背支板(12)的第二端部;
在所述第一台阶端面和所述第二台阶端面共同限定而成的区域内设有手腕拉簧(14),所述手腕拉簧(14)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台阶端面和所述第二台阶端面;
在所述手背支板(12)受所述人体手部施加的外力而绕所述第二端部转动的情况下,所述手腕拉簧(14)的长度能够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支架(16)按照彼此平行且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地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3)内,上肢支撑板(17)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支架(16)各自的顶端,所述上肢支撑板(17)的上侧面设有卡肘块(6),小臂支板(10)的第三端部以铰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卡肘块(6),在所述小臂支板(10)和所述上肢支撑板(17)限定而成的区域内设有小臂拉簧(9),所述小臂拉簧(9)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小臂支板(10)和所述上肢支撑板(17);
在所述小臂支板(10)按照绕所述第三端部转动的方式改变其与所述上肢支撑板(17)彼此之间的夹角的情况下,所述小臂拉簧(9)的长度能够增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3)至少包括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档杆(19)、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所述第一挡板(21)和/或第二挡板(22)均呈长方体状,在所述档杆(19)、所述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 彼此平行且其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挡板(21)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设置于彼此平行的所述第一挡板(21)和所述第二挡板(22)之间的情况下,所述主体框架(3)能够构成稳定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挡板(21)和所述第二挡板(22)各自的彼此靠近的第一侧面的形状由长方形限定;
其中,所述档杆(19)与所述第二支杆(2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21)的远离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和/或所述第二挡板(22)的远离地面的两个顶角处;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杆(2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21)的靠近地面的两个顶角处和/或所述第二挡板(22)的靠近地面的两个顶角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还包括座位机构(4),所述座位机构(4)至少包括座位(41)、连杆(42)和靠背(43),座位固定轴(20)按照贯穿并且与所述第二支杆(24)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座位(41)的第一端,所述座位固定轴(20)的两端以轴孔配合的方式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所述第一挡板(21)和/或第二挡板(22)各自的沿其宽度方向且靠近所述第二支杆(24)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靠背滑槽(2),所述靠背(43)以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靠背滑槽(2)中,所述连杆(42)的两端均按照铰链的方式分别连接至所述座位(41)和所述靠背(43),其中:
所述座位(41)能够绕所述座位固定轴(20)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位(41)绕所述座位固定轴(2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靠背(43)能够沿所述第一挡板(21)的长度方向向靠近或远离地面的方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轮子支架(1)按照沿所述第一挡板(2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方式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21)的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挡板(2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挡板(2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挡板(22)的第二端和所述轮子支架(1)上均分别设有轮子机构(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机构(15)至少包括轮叉(151)、刹车板(152)和轮子(153),其中:
所述轮叉(15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2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挡板(22)的第一端或所述轮子支架(1),所述轮叉(151)的第二端按照铰接的方式设置有所述轮子(153);
所述轮叉(151)的第二端上还按照铰接的方式设置有所述刹车板(152),所述刹车板(152)能够按照绕轮叉(151)的第二端旋转的方式沿径向抵靠至所述轮子(153)表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杆(24)上设有至少两个推车把手(5);所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的第一侧面上均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架(16);
所述档杆(19)的一端以铰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板(21)或所述第二挡板(22),所述档杆(19)的另一端设有把手(18);
在拉动所述把手(18)的情况下,所述档杆(19)设有所述把手(18)的一端能够脱离所述主体框架(3)。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支板(10)上设有小臂束缚带(8),所述手背支板(12)上设有手指束缚带(11);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杆(23)沿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下侧,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与地面彼此垂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支板(10)的第三端部与所述卡肘块(6)彼此之间通过小臂支板销(7)连接,所述小臂支板(10)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手背支板(12)的第二端部彼此之间通过手背支板销(13)连接。
CN201920124993.1U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Active CN210301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4993.1U CN210301632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4993.1U CN210301632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1632U true CN210301632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4993.1U Active CN210301632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16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7411B2 (en) Walkers and methods of use
US10772788B2 (en) Rollator
DK2438894T3 (en) TRANSFER AND MOBILITY DEVICE
US7575541B2 (en) Spine stretch machine
US20070129219A1 (en) Exercise device
JPH03505418A (ja) 連続受動運動装置
US20180078816A1 (en) Rehabilitation robot integrated with patient mobility and transfer
CN205598170U (zh) 一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装置
CN21170578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仪
CN210301632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CN209899826U (zh) 一种具有复能功能的多功能椅
CN111920636A (zh)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TW202026043A (zh) 坐站功能訓練機
CN117618195A (zh) 一种具有腿部训练功能的助行机器人
CN212490659U (zh) 一种多功能辅助站立装置
US20230241452A1 (en) Exercise pedal assembly
JP6317662B2 (ja) 立ち上がり補助器具および自立歩行支援装置
WO2021038533A1 (en) An articulating wheelchair
CA2990800C (en) Walker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8096783B (zh) 一种康复方法及康复装置
RU134792U1 (ru) Комплексный тренажер
RU135612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тренажер-движитель
CN219148367U (zh) 一种多功能腿部康复训练车
JP5619440B2 (ja) 筋力トレーニング椅子
KR102352271B1 (ko) 로잉머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