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2140U -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2140U
CN216742140U CN202220126351.7U CN202220126351U CN216742140U CN 216742140 U CN216742140 U CN 216742140U CN 202220126351 U CN202220126351 U CN 202220126351U CN 216742140 U CN216742140 U CN 216742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impeller
pump cover
water inle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63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佐
李宝红
周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enp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63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2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2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2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其包括泵盖、叶轮组件以及密封支架;密封支架包括密封部,密封部的一端沿密封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接触部;密封支架之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泵盖的进水通道中并紧贴于进水通道的内壁;密封支架的接触部容置在泵盖的腔室,且叶轮本体的进水口与密封支架的接触部摩擦接触。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水泵在叶轮的进口处与泵盖之间存在间隙的问题;由于密封支架的密封部进入泵盖的进水通道中并紧贴于进水通道的内壁,叶轮本体的进水口与密封支架的接触部摩擦接触,此时,叶轮本体与泵盖之间不存在间隙,水流不会回流至泵盖的进水通道,解决了水泵内漏的问题,提高了水泵的容积效率。

Description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泵能够驱动液体流动,使液体有方向性地从一处流向另一处,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械装置。
一些常用的水泵,包括泵体、泵盖、叶轮以及电机,泵体与泵盖相结合并在泵体的内部形成腔室,电机的转轴穿过泵体后进入到该腔室中,叶轮容置在该腔室中并套设在电机的转轴上,使电机能够带动叶轮在腔室中旋转,从而驱动液体流动。
上述结构的水泵,在叶轮的进口处与泵盖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水泵工作时,由于泵盖内的局部区域存在压力差,会使叶轮甩出的水流产生回流,并沿上述间隙回流至泵盖的进水口,造成内漏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泵的容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以解决泵盖内的水流回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应用在水泵上,其包括泵盖、叶轮组件以及密封支架;所述泵盖内形成腔室,所述泵盖上分别形成连通所述腔室与外界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的一侧形成进水口;所述叶轮本体容置在所述泵盖的腔室中,且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面向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所述水泵的电机之电机轴穿入到所述泵盖的腔室中并连动所述叶轮本体在所述腔室中旋转;所述密封支架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沿所述密封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接触部;所述密封支架之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中并紧贴于所述进水通道的内壁;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容置在所述泵盖的腔室,且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与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摩擦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支架形成与自身共轴的支架部;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转接螺杆和轴承;所述转接螺杆包括依次设置的外螺纹部、直径大于所述外螺纹部的顶合部以及与所述外螺纹部共轴的轴承安装部;所述转接螺杆的外螺纹部穿过所述叶轮本体的轴孔后,锁入所述电机轴中,所述转接螺杆的顶合部顶合在所述叶轮本体的轴孔之外端,所述转接螺杆的轴承安装部穿入所述密封支架的支架部,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密封支架的支架部与所述转接螺杆的轴承安装部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螺钉;所述转接螺杆的轴承安装部上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孔,所述螺钉锁入所述转接螺杆的螺孔中,以将所述轴承轴向压合在所述转接螺杆的顶合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钉的螺钉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垫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处形成第一密封环组,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处形成第二密封环组,所述叶轮本体之进水口处的第一密封环组与所述密封支架之接触部处的第二密封环组摩擦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处嵌设有第一耐磨环,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处嵌设有第二耐磨环,所述叶轮本体之进水口处的第一耐磨环与所述密封支架之接触部处的第二耐磨环摩擦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支架的密封部与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圈为橡塑密封圈或者硅胶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在靠近所述腔室的一端扩张形成密封通道,所述密封支架之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泵盖的密封通道中并紧贴于所述密封通道的内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支架为陶瓷材质的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由于密封支架的密封部进入泵盖的进水通道中并紧贴于进水通道的内壁,叶轮本体的进水口与密封支架的接触部摩擦接触,此时,叶轮本体与泵盖之间不存在间隙,水流不会回流至泵盖的进水通道,解决了水泵内漏的问题,提高了水泵的容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叶轮组件与密封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剖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叶轮组件与密封支架的另一种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泵盖;11、进水通道;12、出水通道;13、腔室;14、密封通道;2、叶轮组件;21、叶轮本体;211、进水口;212、第一密封环组;213、第一耐磨环;22、转接螺杆;221、外螺纹部;222、顶合部;223、轴承安装部;23、轴承;24、螺钉;25、垫片;3、电机轴;4、密封支架;41、密封部;42、接触部;421、第二密封环组;422、第二耐磨环;43、支架部;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一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应用在水泵上,该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包括泵盖1、叶轮组件2以及密封支架4。
其中,泵盖1为一体成型的半壳体,其可以为工程塑料材质,也可以为金属材质,泵盖1用于为水泵提供外壳的一部分;泵盖1内形成腔室13,用于容置叶轮组件2并供水流在其内流动,泵盖1上分别形成连通腔室13与外界的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均与泵盖1一体成型,泵盖1通过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分别引导进水和出水的水流。
叶轮组件2包括叶轮本体21,叶轮本体21为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材质工件,叶轮本体21上形成若干用于驱动水流的叶片,叶片的中央为轴孔,叶轮本体21的一侧形成进水口211,该进水口211与叶轮本体21的轴孔共轴;叶轮本体21容置在泵盖1的腔室13中,且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面向泵盖1的进水通道11,水泵的电机之电机轴3穿入到泵盖1的腔室13中并连动叶轮本体21在腔室13中旋转。
密封支架4为陶瓷材质、石墨材质或者工程塑料材质的支架;密封支架4包括密封部41,该密封部41呈筒状,密封部41的一端沿密封支架4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接触部42,该接触部42呈扁形环状,密封部41与接触部42一体成型;密封支架4之密封部41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泵盖1的进水通道11中并紧贴于进水通道11的内壁;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容置在泵盖1的腔室13,且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摩擦接触。
进一步地,密封支架4形成与自身共轴的支架部43,该支架部43与密封部41和接触部42一体成型,并且通过支臂支撑在密封部41和接触部42的内环中;叶轮组件2还包括转接螺杆22和轴承23;其中,轴承23为陶瓷轴承或者石墨轴承,转接螺杆22则为金属工件;转接螺杆22包括依次设置的外螺纹部221、直径大于外螺纹部221的顶合部222以及与外螺纹部221共轴的轴承安装部223;电机轴3的前端穿入叶轮本体21的轴孔中,转接螺杆22的外螺纹部221穿过叶轮本体21的轴孔后,锁入电机轴3中,转接螺杆22的顶合部222顶合在叶轮本体21的轴孔之外端,从而将叶轮本体21与电机轴3相互固定,使电机轴3能够连动叶轮本体21旋转,转接螺杆22的轴承安装部223穿入密封支架4的支架部43,轴承23设置在密封支架4的支架部43与转接螺杆22的轴承安装部223之间,从而依靠轴承23与转接螺杆22的配合,将整个叶轮组件2通过密封支架4支撑在泵盖1的腔室13中,避免叶轮组件2发生径向脱位。
进一步地,叶轮组件2还包括螺钉24;转接螺杆22的轴承安装部223上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孔,螺钉24锁入转接螺杆22的螺孔中,以将轴承23轴向压合在转接螺杆22的顶合部222上,具体来说,螺钉24的螺钉头轴向抵住轴承23;以此方式,将密封支架4与叶轮组件2固定在一起,避免任一者发生轴向脱位。
进一步地,螺钉24的螺钉24头与轴承23之间设置有垫片25,以增大轴承23的受力面积,避免轴承23破损;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垫片25为弹性垫片,使叶轮本体21与密封支架4之间无间隙;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垫片25为平垫片,叶轮本体21与密封支架4之间保留细微的间隙。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处形成第一密封环组212,即,该第一密封环组212为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之端面处的多圈共轴的环形凸起部分;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处形成第二密封环组421,即,该第二密封环组421为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之端面处的多圈共轴的环形凸起部分;叶轮本体21之进水口211处的第一密封环组212与密封支架4之接触部42处的第二密封环组421摩擦接触,具体来说,第一密封环组212与第二密封环组421的各环对应接触;以此方式可以降低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力,同时也能增大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之间的密封程度。
请参阅图5和图6,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处嵌设有第一耐磨环213,该第一耐磨环213为陶瓷环,第一耐磨环213与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共轴设置并嵌入到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处;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处嵌设有第二耐磨环422,该第二耐磨环422为陶瓷环,第二耐磨环422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共轴设置并嵌入到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处;叶轮本体21之进水口211处的第一耐磨环213与密封支架4之接触部42处的第二耐磨环422摩擦接触;以此方式可以降低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力,同时也能增大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之间的密封程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密封环组212与第二密封环组421,使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直接摩擦接触。
进一步地,密封支架4的密封部41与泵盖1的进水通道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其中,密封圈5为橡塑密封圈或者硅胶密封圈;具体来说,密封支架4的密封部41之外壁开设有环槽,密封圈5套设在该环槽中,且密封圈5的外环与泵盖1的进水通道11之内壁相接触;本实施例中,密封圈5设置有两个,相应地,密封支架4的密封部41之外壁开设有两圈环槽;设置密封圈5,以增强密封支架4的密封部41与泵盖1的进水通道11之间的密封程度。
进一步地,泵盖1的进水通道11在靠近腔室13的一端扩张形成密封通道14,即,密封通道14为进水通道11在靠近腔室13一端的一段直径较大的通道;密封支架4之密封部41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泵盖1的密封通道14中并紧贴于密封通道14的内壁;设置密封通道14能够为密封支架4提供更多的装配空间。
电机轴3驱动叶轮组件2在泵盖1的腔室13中旋转,叶轮组件2在旋转时,能够驱动液体沿着其水流流动,从而使液体经过进水通道11后,被吸入腔室13内,液体在出叶轮本体21的驱动下产生压力,在泵盖1的引导下能够定向流动,并从出水通道12被排出;在上述过程中,虽然泵盖1内的局部区域仍然存在压力差,但由于密封支架4的密封部41进入泵盖1的进水通道11中并紧贴于进水通道11的内壁,叶轮本体21的进水口211与密封支架4的接触部42摩擦接触,此时,叶轮本体21与泵盖1之间不存在间隙,水流不会回流至泵盖1的进水通道11,解决了水泵内漏的问题,提高了水泵的容积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应用在水泵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盖、叶轮组件以及密封支架;
所述泵盖内形成腔室,所述泵盖上分别形成连通所述腔室与外界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的一侧形成进水口;所述叶轮本体容置在所述泵盖的腔室中,且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面向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所述水泵的电机之电机轴穿入到所述泵盖的腔室中并连动所述叶轮本体在所述腔室中旋转;
所述密封支架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一端沿所述密封支架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接触部;所述密封支架之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中并紧贴于所述进水通道的内壁;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容置在所述泵盖的腔室,且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与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摩擦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架形成与自身共轴的支架部;
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转接螺杆和轴承;所述转接螺杆包括依次设置的外螺纹部、直径大于所述外螺纹部的顶合部以及与所述外螺纹部共轴的轴承安装部;
所述转接螺杆的外螺纹部穿过所述叶轮本体的轴孔后,锁入所述电机轴中,所述转接螺杆的顶合部顶合在所述叶轮本体的轴孔之外端,所述转接螺杆的轴承安装部穿入所述密封支架的支架部,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密封支架的支架部与所述转接螺杆的轴承安装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螺钉;
所述转接螺杆的轴承安装部上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孔,所述螺钉锁入所述转接螺杆的螺孔中,以将所述轴承轴向压合在所述转接螺杆的顶合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螺钉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处形成第一密封环组,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处形成第二密封环组,所述叶轮本体之进水口处的第一密封环组与所述密封支架之接触部处的第二密封环组摩擦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本体的进水口处嵌设有第一耐磨环,所述密封支架的接触部处嵌设有第二耐磨环,所述叶轮本体之进水口处的第一耐磨环与所述密封支架之接触部处的第二耐磨环摩擦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架的密封部与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橡塑密封圈或者硅胶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的进水通道在靠近所述腔室的一端扩张形成密封通道,所述密封支架之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泵盖的密封通道中并紧贴于所述密封通道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架为陶瓷材质的支架。
CN202220126351.7U 2022-01-18 2022-01-18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Active CN216742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6351.7U CN216742140U (zh) 2022-01-18 2022-01-18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6351.7U CN216742140U (zh) 2022-01-18 2022-01-18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2140U true CN216742140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5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6351.7U Active CN216742140U (zh) 2022-01-18 2022-01-18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21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9005A (zh) * 2023-08-25 2023-11-03 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快装的泵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9005A (zh) * 2023-08-25 2023-11-03 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快装的泵头结构
CN116989005B (zh) * 2023-08-25 2024-04-26 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快装的泵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42140U (zh)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CN218509775U (zh) 一种离心泵用机械密封件
CN218266477U (zh) 水泵的叶轮与泵盖间隙密封结构
CN210859821U (zh) 一种直打抽吸环式机械密封装置
CN212838554U (zh) 一种闭式叶轮出入口防泄漏结构
CN215719573U (zh) 一种高容积效率的单级泵
CN219711765U (zh) 一种偏心蠕动泵
CN213511176U (zh) 一种增压泵及具有其的净水机
CN214464880U (zh) 一种双端面轴密封装置
CN210423139U (zh) 低温低压溶出喂料泵专用机械密封
CN213899884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CN213953908U (zh) 一种具有紧固功能的旋喷泵
CN213017713U (zh) 一种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
CN218670626U (zh) 一种分体式旋转接头
CN220706403U (zh) 一种氨纶纺丝计量泵轴用密封装置
CN115199647B (zh) 一种面向双转子支撑的静压空气轴承
CN212899111U (zh) 一种离心泵防漏密封结构
CN215595937U (zh) 一种液化气叶轮泵
CN216199031U (zh) 一种集装式双端面离心式泥浆泵用机械密封结构
CN211116231U (zh) 一种防冷却液渗漏的发动机水泵机构
CN211599006U (zh) 一种核电设备用冷却水泵
CN217080890U (zh) 自紧密封的出水段及含该出水段的双壳体泵
CN215806301U (zh) 一种双端面推进式密封装置
CN217874163U (zh) 一种可调柔性接触式汽密封环
CN214915035U (zh) 一种磁力气体流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0 Dapu Industrial Street,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henpe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Gangzi Dapu Industrial Zone,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HENPENG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