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2886U - 油炸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2886U
CN216722886U CN202122910381.5U CN202122910381U CN216722886U CN 216722886 U CN216722886 U CN 216722886U CN 202122910381 U CN202122910381 U CN 202122910381U CN 216722886 U CN216722886 U CN 216722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ying
chamber
water
fryer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03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炯宏
吴启宝
周林伟
林梁伟
余为洲
吕政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103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2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2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2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炸装置包括炸炉,炸炉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由上到下分为用于容纳食用油的油炸腔以及用于容纳清水的清水腔,油炸腔以及清水腔相互连通,所述炸炉包括底板以及分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在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呈夹角设置,并且沿靠近所述底板方向,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上述油炸装置有效地减少炸制时清水用量,节省了注水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油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炸装置。
背景技术
油炸食品凭借其独特的风味以及口感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传统的油炸设备在炸制食物过程中,容易产生油炸残渣,油炸残渣会沉淀到油炸设备底部,污染了食用油以及炸制中的食材,并且在反复高温炸制过程中,油炸残渣还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危害食用者健康。
传统的油炸设备通常通过及时更换食用油以解决上述问题,但频繁换油不仅浪费食用油,还耗时耗力,导致设备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过程对油质影响小、省油以及方便清理维护的油炸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油炸装置,包括:
炸炉,所述炸炉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上到下分为用于容纳食用油的油炸腔以及用于容纳清水的清水腔,所述油炸腔以及清水腔相互连通,所述炸炉包括底板以及分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在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侧板呈夹角设置,并且沿靠近所述底板方向,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水腔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清水腔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从所述进水口到所述出水口方向,所述底板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油炸腔对应所述出水口的一侧设有排油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及所述排油口均连接有可开合的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进水口到所述出水口方向,所述底板的高度逐渐降低,并且所述底板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炸炉上;以及
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安装件连接,并且所述加热管延伸至所述油炸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设置在所述清水腔内并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清水腔的腔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清水腔的腔壁,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炸炉外并与所述散热管相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设有用于界定所述清水腔与所述油炸腔的水位刻度线;和/或,所述油炸腔的腔壁上设有油位刻度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炸炉靠近所述油炸腔与所述清水腔的分界位置设有液位视镜,所述液位视镜的至少部分材料为透明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炸炉外覆盖有隔热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有限位槽,所述炸炉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以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炸炉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炸腔与所述清水腔之间还设有分隔网。
上述油炸装置在炸制食品过程中,食品上存在的裹粉或其他碎屑从食品上掉落后能逐渐下沉到下层的清水腔的清水中,避免了上层油炸腔的食用油受到污染,保证了食用油的清洁安全,避免了频繁更换食用油,节省了食用油用量。在炸制完成后,通过回收上层干净的食用油,然后将下层的水以及少量带有沉淀的食用油直接排出即可完成对油炸装置的清理维护,使得清理维护更加简单方便。同时通过将所述炸炉配置为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连接在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侧板,使所述底板在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两个所述侧板呈夹角设置,并且沿靠近所述底板方向,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能有效减小清水腔的容积,进而能有效地减少炸制时清水用量,节省了注水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油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油炸装置的炸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炸炉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炸炉在A-A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的炸炉的透视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到图4,具体地,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炸装置,具体地一实施例的油炸装置包括炸炉10,炸炉10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由上到下分为用于容纳食用油的油炸腔111以及用于容纳清水的清水腔112,油炸腔111以及清水腔112相互连通。
具体地,由于食用油的密度低于清水的密度,故在容纳腔11内向注入清水再注入食用油后,食用油与清水可自然分层,即使得清水位于下层的清水腔112中,食用油位于上层的油炸腔111内中,然后通过加热油炸腔111内的食用油,即可在油炸腔111内炸制食品。在炸制食品过程中,食品上存在的裹粉或其他碎屑从食品上掉落后能逐渐下沉到下层的清水腔112的清水中,避免了上层油炸腔111的食用油受到污染,保证了食用油的清洁安全,避免了频繁更换食用油,节省了食用油用量。在炸制完成后,通过回收上层干净的食用油,然后将下层的水以及少量带有沉淀的食用油直接排出即可完成对油炸装置的清理维护,使得清理维护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参见图5,清水腔112的底部包括包括底板50以及两个侧板1211。参见图4,底板50在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从而使得清水腔112的底部在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形成一端高,另一端低的倾斜结构。进一步地,参见图3,两个侧板1211分别连接在底板5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侧板1211呈夹角设置,并且沿靠近所述底板方向,两个侧板121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清水腔112的底部在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上呈倒三角形结构。通过清水腔112的底部设计,从而能有效减小清水腔的容积,进而进而能有效地减少炸制时清水用量,节省了注水等待时间。同时在炸制过程中产生的残渣碎屑集中沉淀到底板50上,并且底板50的倾斜结构更便于后续的清理残渣碎屑。
进一步地,参见图2以及图4,清水腔112设有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油炸腔111设有排油口14,进水口12、出水口13以及排油口14均连接有可开合的阀体,从而通过打开对应的阀体,即可执行向清水腔112内注水、排水或从油炸腔111内回收食用油等操作。
具体地,在炸制前,先通过进水口12向清水腔112内装满水,然后通过容纳腔11的上方开口将食用油倒入油炸腔111内。而在炸制完成后,可先通过排油口14排出并回收食用油,此时炸炉10剩下的只有水以及少量带有沉淀的食用油,此时通过排水口即可将水以及带有沉淀的食用油一同排出炸炉10外。
进一步地,进水口12设于清水腔112的一端,出水口13设于清水腔112的另一端。排油口14设于油炸腔11对应出水口13的一侧。较佳地,底板50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从进水口12到出水口13方向,底板50的高度逐渐降低,并且底板50的宽度逐渐减小,从而在炸制完成后,通过排水口能将水以及带有沉淀的食用油彻底排出干净,清洁过程简单省力。较佳地,在排水口排出炸炉10内剩余的水以及带有沉淀的食用油后,可再通过进水口12注入清水,使清水沿着底板50流动并从排水口排出,即可使清水进一步冲刷底板50,实现快速的二次清洁,使得清洁过程简单便利。
进一步地,参见图1,油炸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20,加热组件20与炸炉10连接,并且加热组件20至少部分位于油炸腔111内。加热组件20用于对油炸腔111内的食用油加热。具体地,由于热流只会向上运动,因此加热组件20加热时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只会对位于上层的食用油进行加热,只会有少部分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至位于食用油下方的清水中,该部分热量不会导致清水沸腾或汽化,因此水油混合的炸炉10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
进一步地,参见图6,加热组件20包括安装件21以及加热管22,其中安装件21可拆卸地安装在炸炉10上,加热管22与安装件21连接,并且加热管22延伸至油炸腔111内。较佳地,加热管22位于清水腔112上方3mm较佳地,安装件21设有电控模块,电控模块与加热管22电性连接,从而通过安装件21连接电源即可使加热管22加热。通过安装件21与炸炉10可拆卸连接,从而在清洗或维护炸炉10是可将加热组件20从炸炉10上取下,便于对炸炉10进行清洗以及维护。
参见图4以及图5,油炸装置还包括散热管16,散热管16设置在清水腔112内并且散热管16的两端均与清水腔112的腔壁连接。由于加热组件20对油炸腔111内的食用油时,会有少部分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至位于清水腔112的清水中,影响清水的温度,通过在清水腔112内设置散热管16,散热管16能增加油炸装置与清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清水的散热。较佳地,清水腔112内设有多个散热管16,多个散热管16间隔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管16的两端均贯穿清水腔112的腔壁,油炸装置还包括风扇,风扇设置在炸炉10外并与散热管16相向设置。通过风扇对散热管16内吹风或抽风,能加快散热管16内空气流通,从而加快散热管16与外界的热交换,进而进一步提高散热管16的散热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散热管16中通入流通的冷却液以增加散热管16的散热效率。
参见图4,容纳腔11的腔壁设有用于界定清水腔112与油炸腔111的水位刻度线171。通过水位刻度线171能在炸制前清楚地指示出需要注入清水的液位高度。进一步地,油炸腔111的腔壁上设有油位刻度线172。油位刻度线172用于界定需要加入的食用油的液位高度,较佳地,油位刻度线172包括最高油位线以及最低油位线,其中最高油位线用于界定食用油的最高液位高度,最低油位线用于界定食用油的最高液位高度,
参见图1以及图2,炸炉靠近油炸腔111与清水腔112的分界位置即靠近水位刻度线171的高度位置设有液位视镜15,液位视镜15的至少部分材料为透明材料。通过液位使镜能观察到清水与食用油的过渡层,便于判断清水与食用油的液位高度。
进一步地,参见图1,炸炉外的至少部分覆盖有隔热层41。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油炸腔111的外表面覆盖有隔热层41,从而阻挡热量向外释放,一方面节省了热能,另一方面防止烫伤工作人员。
较佳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油炸腔111与清水腔112之间还设有分隔网。通过在油炸腔111与清水腔112之间设置分隔网,能避免密封较大的食品在炸制时沉落到清水腔112的清水中。具体地,风格网上设有多个网口,食品上存在的裹粉或其他碎屑从食品上掉落后能通过网口下沉到清水腔112的清水中。
进一步地,参见图1以及图7,油炸装置还包括机架31以及支撑板32,机架31设有限位槽311,炸炉10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311中,支撑板32与炸炉10连接,并且支撑板32设置于机架31上。通过撑板与炸炉10连接,并且支撑板32设置于机架31上,使得炸炉10可方便地放置在机架31上或从机架31上取下,避免了拆卸动作,省时省力。并且通过将炸炉10的至少部分放置于机架31的限位槽311中,实现了对炸炉10的限位,避免了工作过程中炸炉10晃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装置包括:
炸炉,所述炸炉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上到下分为用于容纳食用油的油炸腔以及用于容纳清水的清水腔,所述油炸腔与所述清水腔相互连通,所述炸炉包括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在长度方向上倾斜设置,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两个所述侧板呈夹角设置,并且沿靠近所述底板方向,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腔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清水腔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从所述进水口到所述出水口方向,所述底板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油炸腔对应所述出水口的一侧设有排油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以及所述排油口均连接有可开合的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进水口到所述出水口方向,所述底板的宽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炸炉上;以及
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安装件连接,并且所述加热管延伸至所述油炸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设置在所述清水腔内并且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清水腔的腔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清水腔的腔壁,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炸炉外并与所述散热管相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设有用于界定所述清水腔与所述油炸腔的水位刻度线;和/或,所述油炸腔的腔壁上设有油位刻度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炉靠近所述油炸腔与所述清水腔的分界位置设有液位视镜,所述液位视镜的至少部分材料为透明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炉外覆盖有隔热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炸装置还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有限位槽,所述炸炉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以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炸炉连接,并且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CN202122910381.5U 2021-11-24 2021-11-24 油炸装置 Active CN216722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0381.5U CN216722886U (zh) 2021-11-24 2021-11-24 油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0381.5U CN216722886U (zh) 2021-11-24 2021-11-24 油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2886U true CN216722886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9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0381.5U Active CN216722886U (zh) 2021-11-24 2021-11-24 油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2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2415B2 (en) Gas fryer and methods having uniform heat exchange and improved access for cleaning
CN210871132U (zh) 一种空气炸锅
KR19980018142A (ko) 튀김 조리기
KR20020062209A (ko) 프라이어
US5979303A (en) Fryer
CN216722886U (zh) 油炸装置
KR100878386B1 (ko) 액체 가열 조리기
KR101567300B1 (ko) 분리형 수유식 튀김기
KR101173958B1 (ko) 면류 삶는 장치
KR101667887B1 (ko) 수유식 튀김기
KR101416259B1 (ko) 수유식 튀김장치
CN106037520A (zh) 具有自动检测液位和提醒加油功能的西式省油炸锅
CN207202713U (zh) 一种多功能升降火锅设备
KR101379444B1 (ko) 후라이팬 기능이 부과된 가정용 튀김기
CN2861803Y (zh) 一种电磁泡茶炉
CN207707155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连续油炸机
KR102484205B1 (ko) 튀김유 대류방지키트를 구비한 튀김장치
KR102484204B1 (ko) 튀김유 대류방지키트를 구비한 튀김장치
CN216701459U (zh) 一种油水分离油炸机
CN216534995U (zh) 无烟烤盘
CN218604787U (zh) 一种新型食品油炸机
KR100817039B1 (ko) 순환 여과식 튀김기
CN213821086U (zh) 一种新型油炸炉
KR102484203B1 (ko) 튀김장치
KR200306125Y1 (ko) 구이용 불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