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3774U - 一种吊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3774U
CN216713774U CN202123276532.2U CN202123276532U CN216713774U CN 216713774 U CN216713774 U CN 216713774U CN 202123276532 U CN202123276532 U CN 202123276532U CN 216713774 U CN216713774 U CN 216713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rod
support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65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miaoyuan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miaoyu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miaoyuan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miaoyu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65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3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3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3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篮,包括底板、支撑板、支撑柱、固定板、顶架和吊环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板设置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并通过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拉簧,使得可以根据需求拉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进行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同时通过在第二板体设置有限位组件,并在第一板体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相适配的定位孔;通过将支撑柱设置成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使得可以根据需求拉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并通过设置有锁紧组件,用以在确定支撑柱高度之后进行固定;通过在支撑板和支撑柱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架和底板,并在支撑板和支撑柱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使之形成一个能够装东西的容纳腔。

Description

一种吊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一些吊篮中,一般为固定式结构,不能够对这些吊篮进行调节,且吊篮的空间也不可以进行调整,使得限制了这些吊篮的空间,其使用较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篮,解决了现有的一些吊篮不可以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
一种吊篮,包括
底板;
支撑板,设于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板具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套接于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限位组件;
支撑柱,设置为多个并绕转所述底板的顶部边缘呈环状排列,所述支撑柱具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插设于所述第二杆体内,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有锁紧组件,且所述锁紧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杆体的顶部;
固定板,设置为多个并呈上下间隔套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柱的外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的第二通孔,且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连接;
顶架,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柱的顶部;
吊环组件,设置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顶架顶部的两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座、夹钳、插销和弹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夹钳通过插销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钳底部的一侧相连接,按动所述夹钳,所述夹钳的一端挤压所述弹簧并朝向所述第一凹槽内移动,所述夹钳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相分离。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套筒、扳手和卡板,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和连接处,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径向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处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套筒的中心连通的第三凹槽,所述扳手的铰接部偏心铰接在所述第三凹槽处,所述卡板活动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扳手的铰接部吸附连接,扳动所述扳手,能够带动所述卡板抵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从而限制所述第二杆体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上下滑动;反向扳动所述扳手,能够带动所述卡板与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分离,此时,所述第二杆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上下滑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板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柱,两所述固定柱分别位于所述扳手的铰接部的上下两端,所述凸出部上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上下两端形成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柱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吊环组件包括固定条和吊环主体,所述固定条通过螺钉与所述顶架相连接,所述吊环主体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条的两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篮,通过将支撑板设置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并通过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拉簧,使得可以根据需求拉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进行对支撑板高度的调节,同时通过在第二板体设置有限位组件,并在第一板体上设置有与限位组件相适配的定位孔;通过将支撑柱设置成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使得可以根据需求拉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并通过设置有锁紧组件,用以在确定支撑柱高度之后进行固定;通过在支撑板和支撑柱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架和底板,并在支撑板和支撑柱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板,使之形成一个能够装东西的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分解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板,21第一通孔,22第一板体,23第二板体,24拉簧,25定位孔,26限位组件,261安装座,262夹钳,263插销,264弹簧,27第一凹槽,3支撑柱,31第一杆体,32第二杆体,33锁紧组件,331固定套筒,3311凸出部,3312第三凹槽,332扳手,333卡板,334固定柱,4固定板,5顶架,6吊环组件,61固定条,62吊环主体,7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吊篮,包括底板1、支撑板2、支撑柱3、固定板4、顶架5和吊环组件6,支撑板2设于底板1顶部的两侧,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1,支撑板2具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板体22和第二板体23,第一板体22套接于第二板体23上,第一板体22和第二板体23之间连接有拉簧24,第一板体22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孔25,第二板体23的一侧设置有与定位孔25相配合的限位组件26;支撑柱3设置为多个并绕转底板1的顶部边缘呈环状排列,支撑柱3具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第一杆体31插设于第二杆体32内,第一杆体31上设置有锁紧组件33,且锁紧组件33位于第二杆体32的顶部;固定板4设置为多个并呈上下间隔套设于支撑板2和支撑柱3的外部,固定板4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相适配的第二通孔,且固定板4和支撑板2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21连接;顶架5设于支撑板2和支撑柱3的顶部;吊环组件6设置为两个并分别设于顶架5顶部的两侧。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当需要对支撑板2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拉动第一板体22和第二板体23,使得拉簧24可以得到一个拉力,在确定好支撑板2的长度或者是高度之后,通过限位组件26配合第一板体22一侧的定位孔25以限制第一板体22的移动;当需要对支撑柱3进行调节时,则可以通过滑动第一杆体31与第二杆体32之间的距离,在确定好支撑柱3的长度或者是高度之后,并通过锁紧组件33以限定第一杆体31可以得到固定;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21连接,使得固定板4可以安装于支撑板2和支撑柱3的外部;顶架5和底板1分别通过螺钉安装于支撑板2和支撑柱3的顶部和底部,使之形成一个能够装货物的容纳腔;通过在顶架5的顶部设置有吊环组件6,使得可以通过借助其他的机械设备与吊环组件6相配,能够进行对货物的运输。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限位组件26包括安装座261、夹钳262、插销263和弹簧264,安装座261设于第二板体23的一侧,夹钳262通过插销263转动设于安装座261上,第二板体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7,弹簧264的一端与第一凹槽27的内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夹钳262底部的一侧相连接,按动夹钳262,夹钳262的一端挤压弹簧264并朝向第一凹槽27内移动,夹钳262的另一端与定位孔25相分离。其中,通过按压夹钳262的下端部分,使得弹簧264向内压缩,夹钳262的下端部分向第一凹槽27内倾斜成一定的角度之后,使得夹钳262的上端部分与定位孔25分离,此时,可以拉动第一板体22和第二板体23以对支撑板2进行调节,在确定好支撑板2的长度或者是高度之后,松开夹钳262,弹簧264有一个复位的推力,使得夹钳262的端部插设于定位孔25内,以固定第一板体22位于第二板体23的长度或者是高度。
具体的,夹钳262的纵向截面呈倒L形,便于夹钳262的端部插设于定位孔25内。
结合图4和图5所示,锁紧组件33包括固定套筒331、扳手332和卡板333,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34,固定套筒331套设于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和连接处,固定套筒331的一侧径向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3311,凸出部3311处开设有与固定套筒331的中心连通的第三凹槽3312,扳手332的铰接部偏心铰接在第三凹槽3312处,卡板333活动嵌设在第二凹槽34内且与扳手332的铰接部吸附连接,扳动扳手332,能够带动卡板333抵接在第二凹槽34内,从而限制第二杆体32相对于第一杆体31的上下滑动;反向扳动扳手332,能够带动卡板333与第二凹槽34底部分离,此时,第二杆体32能够相对于第一杆体31上下滑动。其中,扳手332设置为偏心柱,使得在扳动扳手332时,扳手332的较大一侧挤压卡板333的一侧,直至第一杆体31无法滑动。
继续参照图4和图5所示,卡板33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柱334,两固定柱334分别位于扳手332的铰接部的上下两端,凸出部3311上位于第三凹槽3312的上下两端形成有与固定柱334相配合的限位槽,固定柱334与限位槽滑动配合,即便在扳动扳手332,卡板333未能与扳手332吸附连接的情况下,对第一杆体31进行滑动时,卡板333也不会跟随第一杆体31一起滑动。
继续参照图1所示,吊环组件6包括固定条61和吊环主体62,固定条61通过螺钉与顶架5相连接,吊环主体62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固定设于固定条61的两侧。其中,可以通过拉绳穿过吊环主体62使得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借助其他机械设备进行运输。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板7,以支撑支撑板2,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方式如下:首先通过按压夹钳262的下端部分,使得弹簧264向内压缩,夹钳262的下端部分向第一凹槽27内倾斜成一定的角度之后,使得夹钳262的上端部分与定位孔25分离,此时,可以拉动第一板体22和第二板体23使得拉簧24可以得到一个拉力,在确定好支撑板2的长度或者是高度之后,松开夹钳262,弹簧264有一个复位的推力,使得夹钳262的端部插设于定位孔25内,并完成支撑板2的长度或者是高度的调节;同时,通过扳动扳手332带动卡板333抵接在第二凹槽34内,从而限制第二杆体32相对于第一杆体31的上下滑动,直至将支撑柱3调至与支撑板2相同的长度或者是高度;其次,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21连接,使得固定板4可以安装于支撑板2和支撑柱3的外部;然后再将顶架5和底板1分别通过螺钉安装于支撑板2和支撑柱3的顶部和底部;最后将吊环组件6安装于顶架5的顶部,并完成安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支撑板(2),设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1),所述支撑板(2)具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板体(22)和第二板体(23),所述第一板体(22)套接于所述第二板体(23)上,所述第一板体(22)和第二板体(23)之间连接有拉簧(24),所述第一板体(22)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孔(25),所述第二板体(23)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25)相配合的限位组件(26);
支撑柱(3),设置为多个并绕转所述底板(1)的顶部边缘呈环状排列,所述支撑柱(3)具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所述第一杆体(31)插设于所述第二杆体(32)内,所述第一杆体(31)上设置有锁紧组件(33),且所述锁紧组件(33)位于所述第二杆体(32)的顶部;
固定板(4),设置为多个并呈上下间隔套设于所述支撑板(2)和所述支撑柱(3)的外部,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1)相适配的第二通孔,且所述固定板(4)和所述支撑板(2)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21)连接;
顶架(5),设于所述支撑板(2)和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
吊环组件(6),设置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所述顶架(5)顶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6)包括安装座(261)、夹钳(262)、插销(263)和弹簧(264),所述安装座(261)设于所述第二板体(23)的一侧,所述夹钳(262)通过插销(263)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261)上,所述第二板体(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27),所述弹簧(26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27)的内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钳(262)底部的一侧相连接,按动所述夹钳(262),所述夹钳(262)的一端挤压所述弹簧(264)并朝向所述第一凹槽(27)内移动,所述夹钳(26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孔(25)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33)包括固定套筒(331)、扳手(332)和卡板(333),所述第一杆体(31)和所述第二杆体(32)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34),所述固定套筒(331)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体(31)和所述第二杆体(32)和连接处,所述固定套筒(331)的一侧径向向外凸出形成凸出部(3311),所述凸出部(3311)处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套筒(331)的中心连通的第三凹槽(3312),所述扳手(332)的铰接部偏心铰接在所述第三凹槽(3312)处,所述卡板(333)活动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34)内且与所述扳手(332)的铰接部吸附连接,扳动所述扳手(332),能够带动所述卡板(333)抵接在所述第二凹槽(34)内,从而限制所述第二杆体(32)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31)的上下滑动;反向扳动所述扳手(332),能够带动所述卡板(333)与所述第二凹槽(34)底部分离,此时,所述第二杆体(3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31)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33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柱(334),两所述固定柱(334)分别位于所述扳手(332)的铰接部的上下两端,所述凸出部(3311)上位于所述第三凹槽(3312)的上下两端形成有与所述固定柱(334)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柱(334)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组件(6)包括固定条(61)和吊环主体(62),所述固定条(61)通过螺钉与所述顶架(5)相连接,所述吊环主体(62)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条(6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板(7)。
CN202123276532.2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吊篮 Active CN216713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6532.2U CN216713774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吊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6532.2U CN216713774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吊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3774U true CN216713774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6532.2U Active CN216713774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吊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37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13774U (zh) 一种吊篮
CN213922616U (zh) 一种横梁组合式货架
CN115163458B (zh) 一种加氢站用压缩机自动安装设备
CN113697526B (zh) 一种除尘袋笼骨架收纳装置
CN212125229U (zh) 一种门窗用搬运装置
CN212500507U (zh) 一种可调节面板的小型运输装置
CN213199801U (zh) 一种用于零件搬运车的产品放置装置
CN21050224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固定装置
CN208358177U (zh) 一种钢管焊接夹具
CN206829298U (zh) 一种马桶的固定装置
CN213800841U (zh) 一种具有加强底板的瓦楞纸箱
CN111332364A (zh) 一种电动汽车梁架
CN216374395U (zh)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折叠式行囊放置架
CN218505922U (zh) 一种箱式蓄电池搬运车
CN211810098U (zh) 便携式集装箱绑扎用拉杆
CN216142535U (zh) 一种活动式拼装金属板滑动滚轮
CN213626066U (zh) 一种c型滑槽式预埋件
CN216393303U (zh) 一种便于脚轮拆装的pc箱
CN213354578U (zh) 一种油墨桶的转运装置
CN217198216U (zh) 一种跳绳生产用材料转运装置
CN213071259U (zh) 一种用于安装更换蓄电池的工具
CN22051913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框架箱
CN216544238U (zh) 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
CN218860215U (zh) 一种便携式手拉葫芦
CN2168190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临时用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