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3310U -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3310U
CN216713310U CN202123130626.9U CN202123130626U CN216713310U CN 216713310 U CN216713310 U CN 216713310U CN 202123130626 U CN202123130626 U CN 202123130626U CN 216713310 U CN216713310 U CN 216713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ump
sewage
sludge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06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宏斌
陈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ngyuan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ngyuan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ngyuan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ngyuan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306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3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3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3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机构包括本体,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靠近本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粉碎格栅上部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固定于本体的内壁上,缓冲板与本体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缓冲板上方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上,本体靠近进水口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本体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蓄泥槽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蓄泥槽底面设置有抽泥管,抽泥管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离心泵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的中部,离心泵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出泥管另一端穿过工作台连接于储泥池内,储泥池设置于地面上,本体远离清淤机构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污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CN202020266924.7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为:“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泵站本体,一体化泵站本体底部的一侧设有储泥槽,储泥槽的顶部设有过滤网,储泥槽的底部连通有抽泥管,抽泥管与离心泵相连通,离心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泥管,一体化泵站本体底部的另一侧设有自动清淤机构,一体化泵站本体的一侧壁设有进水口,一体化泵站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污水泵,污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出水口相连通,出水口安装于一体化泵站本体的一侧壁”;
虽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过滤网被较大杂质堵塞时,工作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更换和清理,以及过滤网面积较大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单人操作不便的问题,但是泵站工作时,污水中含有的淤泥颗粒,还是会随污水泵的吸力进入其内部,从而造成部件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本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所述粉碎格栅上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固定于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缓冲板与本体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所述缓冲板上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上,所述本体靠近进水口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所述本体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所述蓄泥槽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蓄泥槽底面设置有抽泥管,所述抽泥管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固定于本体后侧内壁的中部,所述离心泵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另一端穿过工作台连接于储泥池内,所述储泥池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本体远离清淤机构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污水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另一端延伸至本体远离进水口一侧的外壁。
优选地,为了避免污水泵堵塞,所述污水泵与蓄泥槽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本体的底面上,所述隔板两端分别与本体的前后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为了方便清理,所述隔板底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内设置有活塞。
优选的,为了避免污水泵堵塞,所述隔板顶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顶端倾斜向进水口。
优选的,为了防止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因长期浸泡被腐蚀,所述工作台靠近蓄泥槽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底端设置有第二爬梯。
优选的,为了方便收回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工作台顶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爬梯顶端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清淤机构包括设置于本体外壁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执行轴末端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延伸至本体内,且另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底端设置有毛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二滤网过滤水中淤泥颗粒,同时通过隔板挡住沉积的淤泥,避免因淤泥沉积导致污水泵无法工作,而导流板则使污水在本体内形成水流的回旋,避免污泥颗粒和较大杂质被污水泵吸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收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2,进水口2靠近本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3,粉碎格栅3 上部设置有缓冲板4,缓冲板4固定于本体1的内壁上,缓冲板4与本体1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缓冲板4上方设置有工作台5,工作台5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上,本体1 靠近进水口2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6,本体1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7,蓄泥槽7 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1,蓄泥槽7底面设置有抽泥管72,抽泥管72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8,离心泵8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的中部,离心泵8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81,出泥管81另一端穿过工作台5连接于储泥池82内,储泥池82设置于地面上,本体1远离清淤机构6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9,污水泵9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91,污水泵9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污管92,排污管92另一端延伸至本体1远离进水口2一侧的外壁。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污水泵9与蓄泥槽7之间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设置于本体1的底面上,隔板10两端分别与本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隔板10底端设置有排污口101,排污口101内设置有活塞102。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隔板10顶端设置有导流板11,导流板11顶端倾斜向进水口2。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工作台5靠近蓄泥槽7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爬梯12,第一爬梯12底端设置有第二爬梯13。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工作台5顶面设置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上设置有拉绳15,拉绳15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爬梯13顶端的中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清淤机构6包括设置于本体1外壁的液压泵61,液压泵61 执行轴末端设置有推杆62,推杆62延伸至本体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刮板63,刮板63 底端设置有毛刷。
工作原理:污水油进水口2排入,粉碎格栅3对污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粉碎,缓冲板4使得过滤后的水流速度得到减缓,同时向下流入本体1底部,污水中的较小颗粒经过第一过滤网71时落入蓄泥槽7内,而较大颗粒则留在第一过滤网上方,污水流至隔板10 处时,隔板10为水流提供了第二次缓冲,同时隔板10将沉积的淤泥及较大杂质与污水泵9分离,由于隔板的阻挡污水会向上蔓延,直至蔓延至导流板11,导流板11提供第三次缓冲,同时导流板11为水流提供导向,使水流形成回旋,水流的回旋使得大多数较小颗粒在此处停留,当污水蔓过导流板11顶端时,污水蔓延至污水泵9,污水泵9将污水抽出,并通过排污管92排出,而第二滤网91则进一步对污水过滤,避免污水泵的部件磨损,当本体1内的污泥需要处理时,启动离心泵8,离心泵8通过抽泥管将蓄泥槽7中的淤泥颗粒抽出,并通过出泥管81排入储泥池82内,而本体1内边缘处的淤泥则通过液压泵61 驱动推杆62,推杆62推动刮板63推至第一过滤网71上方,并通过离心泵抽出,同时刮板63底端的毛刷也可以对第一过滤网71上的较大杂质进行清洁,避免第一过滤网71堵塞,而本体1内沉积的较大杂质过多需要清理时,可以通过方下第一爬梯12和第二爬梯 13,使工作人员下入本体1底面进行清流,同时拔出活塞102,将污水泵9处沉积的少量杂质和较大颗粒通过排污口101清理至第一过滤网71上方。
综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滤网过滤水中淤泥颗粒,同时通过隔板挡住沉积的淤泥,避免因淤泥沉积导致污水泵无法工作,而导流板则使污水在本体内形成水流的回旋,避免污泥颗粒和较大杂质被污水泵吸入,同时通过工作台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一爬梯,第一爬梯底端设置有第二爬梯,使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可以回收,避免因长期浸泡而被腐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靠近本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粉碎格栅(3),所述粉碎格栅(3)上部设置有缓冲板(4),所述缓冲板(4)固定于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缓冲板(4)与本体(1)内壁形成开口向下的通道,所述缓冲板(4)上方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上,所述本体(1)靠近进水口(2)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清淤机构(6),所述本体(1)底面的中部设置有蓄泥槽(7),所述蓄泥槽(7)顶部可拆卸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1),所述蓄泥槽(7)底面设置有抽泥管(72),所述抽泥管(72)另一端设置有离心泵(8),所述离心泵(8)固定于本体(1)后侧内壁的中部,所述离心泵(8)另一端设置有出泥管(81),所述出泥管(81)另一端穿过工作台(5)连接于储泥池(82)内,所述储泥池(82)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本体(1)远离清淤机构(6)的底面设置有污水泵(9),所述污水泵(9)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滤网(91),所述污水泵(9)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污管(92),所述排污管(92)另一端延伸至本体(1)远离进水口(2)一侧的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9)与蓄泥槽(7)之间设置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设置于本体(1)的底面上,所述隔板(10)两端分别与本体(1)的前后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底端设置有排污口(101),所述排污口(101)内设置有活塞(1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顶端设置有导流板(11),所述导流板(11)顶端倾斜向进水口(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靠近蓄泥槽(7)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第一爬梯(12),所述第一爬梯(12)底端设置有第二爬梯(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顶面设置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上设置有拉绳(15),所述拉绳(15)另一端设置于第二爬梯(13)顶端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机构(6)包括设置于本体(1)外壁的液压泵(61),所述液压泵(61)执行轴末端设置有推杆(62),所述推杆(62)延伸至本体(1)内,且另一端设置有刮板(63),所述刮板(63)底端设置有毛刷。
CN202123130626.9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713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0626.9U CN21671331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0626.9U CN21671331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3310U true CN216713310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0626.9U Active CN21671331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3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79448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清淤装置
CN111560927A (zh) 一种水污染漂浮打捞分离装置
CN216713310U (zh) 一种一体化泵站处理装置
CN2120047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管道
CN113526712A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11993151A (zh) 面向绿色制造的切削液集中处理循环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JP2005512717A (ja) 食器洗浄機内の汚水を収集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10772910A (zh) 一种可自动清洁的纺织车间空气除尘器
CN210495420U (zh) 水压排污式涡流过滤装置
CN213253299U (zh) 一种红薯清洗水循环使用装置
CN212975980U (zh) 一种板材生产线多级除尘系统
CN208162205U (zh) 油管清洗装置
CN105664589B (zh) 油水分离系统
CN212143186U (zh) 一种可防止废渣堵塞泵机的漆渣处理装置
CN219681780U (zh) 一种具有排泥功能的沉淀池
CN214653798U (zh) 一种具有污油处理结构的撬装化油水分离设备
CN214991063U (zh) 一种生态环境保护使用的河流污泥处理装置
CN218794307U (zh) 一种石油化工机械用收油装置
CN219710431U (zh) 一种河道淤泥抽取清理装置
CN211522125U (zh) 一种石油化工的分离装置
CN219386454U (zh) 一种水利施工清淤装置
CN220110525U (zh) 一种混合机湿法除尘排泥装置
CN218740376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沉淀池
CN215609861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积水环保装置
CN219429736U (zh) 一种通过斜管沉淀杂质的工业污水处理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