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1852U -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1852U
CN216711852U CN202123374883.7U CN202123374883U CN216711852U CN 216711852 U CN216711852 U CN 216711852U CN 202123374883 U CN202123374883 U CN 202123374883U CN 216711852 U CN216711852 U CN 216711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reaction tank
pam
treatment process
process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748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云
宋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hangf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hangf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hangf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hangf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748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1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1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1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含铬处理单元和常规处理单元;含铬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调节池、酸反应槽、硫酸亚铁反应槽、石灰反应槽、第一PAM反应槽和第一脱水设备;常规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二调节池、碱反应槽、PAC反应槽和第二PAM反应槽;第二PAM反应槽的下游连通设置有沉淀处理组件;通过含铬情况将两种废水进行分别处理,可以极大改善目前常规处理工艺混为一谈后面临的效率低下、残渣和固态废料过多的问题。

Description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皮革废水,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硫酸亚铁还原剂将废水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通过投加石灰,产生氢氧化铬沉淀,同时产生铁盐,投加PAM-絮凝SS,通过沉淀去除。现有工艺对于含铬废水和不含铬废水未分类收集和处理,通过投加石灰,硫酸亚铁,PAM-混凝沉淀去除铬和SS,产渣量较大,稍不注意沉淀池出水容易带泥,沉淀池受原水中SS浓度的冲击较大,难以稳定,影响后续处理。且利用生化系统经过简单的水解酸化、好氧处理,水解酸化效果不明显,出水色度较高,出水COD及氨氮波动较大。同时,因废水中含有动物细小皮毛等板框压滤机滤布容易堵塞,污泥压滤效率低,影响系统排泥。用于好氧处理的曝气设备在需要清洁时难以深入池中打捞,造成设备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精细程度高、运行稳定性好、维护便捷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含铬处理单元和常规处理单元;所述含铬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调节池、酸反应槽、硫酸亚铁反应槽、石灰反应槽、第一PAM反应槽和第一脱水设备;所述常规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二调节池、碱反应槽、PAC反应槽和第二PAM反应槽;所述第二PAM反应槽的下游连通设置有沉淀处理组件;所述第一脱水设备的滤液排出口与所述沉淀处理组件的进口端连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处理组件包括顺次衔接的初淀池、配水池、厌氧污泥床、一级好氧池、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二沉池、絮凝终沉池、臭氧脱色池和清水池;所述沉淀处理组件还包括污泥池和第二脱水设备;所述初淀池、所述厌氧污泥床、所述二沉池和所述絮凝终沉池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污泥池的进口端连通连接;所述第二脱水设备对应设置在所述污泥池的下游;所述第二脱水设备的滤液排出口与所述第二调节池的进口端连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污泥床通过循环泵与所述配水池回流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设置有回流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二沉池与所述一级好氧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脱水设备和所述第二脱水设备均采用卧螺式离心机。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终沉池内添加有10%PAC和0.1%PAM。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好氧池和所述二级好氧池内均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空气支管、衔接管和曝气管;所述衔接管连通设置在所述空气支管和所述曝气管之间;所述空气支管设置在液面上方区域;所述曝气管沉入液面下方区域;所述衔接管与所述空气支管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含铬处理单元中,所述酸反应槽内添加有10%酸,所述硫酸亚铁反应槽内添加有10%硫酸亚铁,所述石灰反应槽内添加有10%石灰,所述第一PAM反应槽内添加有0.1%PAM。
进一步地,在所述常规处理单元中,所述碱反应槽内添加有5%的碱,所述PAC反应槽内添加有10%PAC,所述第二PAM反应槽内添加有0.1%PA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含铬处理单元和常规处理单元;所述含铬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调节池、酸反应槽、硫酸亚铁反应槽、石灰反应槽、第一PAM反应槽和第一脱水设备;所述常规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二调节池、碱反应槽、PAC反应槽和第二PAM反应槽;所述第二PAM反应槽的下游连通设置有沉淀处理组件;所述第一脱水设备的滤液排出口与所述沉淀处理组件的进口端连通连接;对于含铬废水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硫酸亚铁还原剂将含铬废水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并投加石灰产生氢氧化铬沉淀、同时产生铁盐,再投加PAM絮凝SS,通过沉淀将其去除;对于不含铬废水通过投加碱、PAC、PAM去除不含铬废水中SS及部分胶体物质;采用分类化的处理流程,极大改善了常规处理工艺中废水成分复杂、最终污泥产量大、回收利用难度高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出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2为曝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含铬处理单元1和常规处理单元2;所述含铬处理单元1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调节池11、酸反应槽12、硫酸亚铁反应槽13、石灰反应槽14、第一PAM反应槽15和第一脱水设备16;所述常规处理单元2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二调节池21、碱反应槽22、PAC反应槽23和第二PAM反应槽24;所述第二PAM反应槽24的下游连通设置有沉淀处理组件;所述第一脱水设备16的滤液排出口与所述沉淀处理组件的进口端连通连接。
其废水处理的原理为:对于含铬处理单元1,在酸性(PH 3左右)条件下,利用硫酸亚铁还原剂将含铬废水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废水中三价铬通过投加石灰,产生氢氧化铬沉淀,同时产生铁盐,投加PAM-絮凝SS,通过沉淀去除;对于常规处理单元2,通过投加碱、PAC、PAM-去除不含铬废水中SS及部分胶体物质。污泥均通过各自的脱水设备如卧螺式离心机压出,含铬污泥做为危废处置,不含铬污泥做为一般固废处置。通过含铬情况将两种废水进行分别处理,可以极大改善目前常规处理工艺混为一谈后面临的效率低下、残渣和固态废料过多的问题。
所述沉淀处理组件包括顺次衔接的初淀池31、配水池32、厌氧污泥床33、一级好氧池34、缺氧池35、二级好氧池36、二沉池37、絮凝终沉池38、臭氧脱色池39和清水池30;所述沉淀处理组件还包括污泥池301和第二脱水设备302;所述初淀池31、所述厌氧污泥床33、所述二沉池37和所述絮凝终沉池38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污泥池301的进口端连通连接;所述第二脱水设备302对应设置在所述污泥池301的下游;所述第二脱水设备302的滤液排出口与所述第二调节池21的进口端连通连接。
厌氧污泥床具体可以采用上流式设备,即UASB。UASB由污泥反应区、分离区和沉淀区三部分组成。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进入污泥层,与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活性微生物吸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沼气统一经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沉淀区,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污水中的污泥由于水力的剪切作用,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至底部污泥层。
三相分离器作为UASB的核心部件,起着气固液分离的作用。三相分离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污水处理的效率,设计合理的三相分离器能大大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在厌氧污泥床中污泥不断产生沼气,颗粒污泥被沼气和水流带至三相分离器中,气泡夹带污泥触及导板后,沼气从颗粒污泥和水中分离进入气室后排出利用,而颗粒污泥就能继续留在反应器中不外流。
UASB厌氧反应器在处理中、高浓度有机污水时具有以下优点:(1)污泥沉淀与外循环回流一体;UASB内虽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混合液进入沉淀区前已把气体分离出来,但是沉淀区内的污泥仍具有较高的产甲烷活性,继续在沉淀区内产气;或者由于冲击负荷及水质突然变化,可能使反应区内污泥膨胀,导致沉淀区固液分离不佳,发生污泥流失而影响了出水水质和污泥床中污泥浓度。由于厌氧系统中加入了配水池,使得UASB出水经过配水池沉淀后部分外流污泥又回到了UASB系统中。污泥回流进一步加大生物量,延长污泥龄有利于反应器的启动;同时能去除出水悬浮物,改善了出水的水质。厌氧反应器的进水也是进入配水池经过稀释后进入UASB中,这样又能调节进水水质,增加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2)高径比大,占地省;UASB厌氧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可以具有较大的高径比。在相同的容积负荷下,处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占地面积远低于好氧处理工艺,特别适应于高浓度污水处理。(3)采用多点式布水器,布水更加均匀;布水采用特殊的水力学设计,解决了传统厌氧反应布水不均而导致传质效果差,污泥堆积板结的现象。污水通过水泵进入反应器后,经过池底反射进入污泥层。(4)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UASB为厌氧操作方式,无需进行曝气,大大减少了能耗。相比于好氧工艺,UASB耐负荷的冲击能力更强、对水质突变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所述厌氧污泥床33通过循环泵331与所述配水池32回流连通。
采用运行稳定的UASB,在设计方面,根据负荷、进水浓度和上升流速的影响,采用一定比例的厌氧出水回流来稀释进水浓度,提高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所述二级好氧池36与所述缺氧池35之间设置有回流通路。
利用回流通路可以让物料进行多次循环处理,从而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事兼顾物料转移效率,使反应更加平稳。好氧池内安装高效脱氮填料及可提升式曝气管,缺氧池安装搅拌机,通过好氧条件下使含氮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为氨,然后在好氧自养型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再经好氧自养型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酸盐,至此完成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兼性异养细菌利用或部分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替代分子氧作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质,同时,将硝酸盐中氮还原成气态氮。
所述二沉池37与所述一级好氧池34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通路。
所述絮凝终沉池38内添加有10%PAC和0.1%PAM。
如图2所示,所述一级好氧池34和所述二级好氧池36内均设置有曝气组件4;所述曝气组件4包括空气支管41、衔接管42和曝气管43;所述衔接管42连通设置在所述空气支管41和所述曝气管43之间;所述空气支管41设置在液面上方区域;所述曝气管43沉入液面下方区域;所述衔接管42与所述空气支管41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
图中以一级好氧池34中的布置为例,通过空气支管41在池子上方的分布可以将整个池内空间覆盖到,空气支管41的出口端垂挂在液面上方,通过衔接管42与其可拆卸对接,具体可以采用夹持部件固定,衔接管42的另一端连接处于液面下方的曝气管43;当需要对曝气管进行清理时,不需要费力对其进行打捞,只需要牵拉衔接管42将曝气管43拖上来,并断开衔接管42与空气支管41的连接即可实现对曝气组件4的局部清洁,大大提升了设备维护效率。
在所述含铬处理单元1中,所述酸反应槽12内添加有10%酸,所述硫酸亚铁反应槽13内添加有10%硫酸亚铁,所述石灰反应槽14内添加有10%石灰,所述第一PAM反应槽15内添加有0.1%PAM。在所述常规处理单元2中,所述碱反应槽22内添加有5%的碱,所述PAC反应槽23内添加有10%PAC,所述第二PAM反应槽24内添加有0.1%PAM。上述在处理过程中添加的物料均可直接采购获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含铬处理单元(1)和常规处理单元(2);所述含铬处理单元(1)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一调节池(11)、酸反应槽(12)、硫酸亚铁反应槽(13)、石灰反应槽(14)、第一PAM反应槽(15)和第一脱水设备(16);所述常规处理单元(2)包括顺次衔接的第二调节池(21)、碱反应槽(22)、PAC反应槽(23)和第二PAM反应槽(24);所述第二PAM反应槽(24)的下游连通设置有沉淀处理组件;所述第一脱水设备(16)的滤液排出口与所述沉淀处理组件的进口端连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处理组件包括顺次衔接的初淀池(31)、配水池(32)、厌氧污泥床(33)、一级好氧池(34)、缺氧池(35)、二级好氧池(36)、二沉池(37)、絮凝终沉池(38)、臭氧脱色池(39)和清水池(30);所述沉淀处理组件还包括污泥池(301)和第二脱水设备(302);所述初淀池(31)、所述厌氧污泥床(33)、所述二沉池(37)和所述絮凝终沉池(38)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污泥池(301)的进口端连通连接;所述第二脱水设备(302)对应设置在所述污泥池(301)的下游;所述第二脱水设备(302)的滤液排出口与所述第二调节池(21)的进口端连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污泥床(33)通过循环泵(331)与所述配水池(32)回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好氧池(36)与所述缺氧池(35)之间设置有回流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37)与所述一级好氧池(34)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水设备(16)和所述第二脱水设备(302)均采用卧螺式离心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终沉池(38)内添加有10%PAC和0.1%PA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好氧池(34)和所述二级好氧池(36)内均设置有曝气组件(4);所述曝气组件(4)包括空气支管(41)、衔接管(42)和曝气管(43);所述衔接管(42)连通设置在所述空气支管(41)和所述曝气管(43)之间;所述空气支管(41)设置在液面上方区域;所述曝气管(43)沉入液面下方区域;所述衔接管(42)与所述空气支管(41)的出口端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含铬处理单元(1)中,所述酸反应槽(12)内添加有10%酸,所述硫酸亚铁反应槽(13)内添加有10%硫酸亚铁,所述石灰反应槽(14)内添加有10%石灰,所述第一PAM反应槽(15)内添加有0.1%PA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常规处理单元(2)中,所述碱反应槽(22)内添加有5%的碱,所述PAC反应槽(23)内添加有10%PAC,所述第二PAM反应槽(24)内添加有0.1%PAM。
CN202123374883.7U 2021-12-29 2021-12-29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Active CN216711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4883.7U CN216711852U (zh) 2021-12-29 2021-12-29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4883.7U CN216711852U (zh) 2021-12-29 2021-12-29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1852U true CN216711852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74883.7U Active CN216711852U (zh) 2021-12-29 2021-12-29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1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6518B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9516553A (zh) 高效厌氧脱氮生物反应器
CN104843866A (zh) 一种低污泥产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11138028A (zh) 一种汽车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1598224U (zh) 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处理与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3860637A (zh) 一种南方地区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028392A (zh) 生活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工艺
CN114426375A (zh) 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CN214218490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3238141U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膜过滤系统
CN105016578A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中老龄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1226778U (zh) 一种甜叶菊加工废水处理系统
CN109485151B (zh) 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废水处理的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216711852U (zh) 皮革废水处理工艺系统
CN216808506U (zh) 一种餐厨、厨余垃圾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0460341C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CN216236438U (zh) 一种垃圾挤压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
CN115521033A (zh) 乳业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9534612A (zh) 生物乙醇废水厌氧脱氮系统
CN211111591U (zh)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1813998U (zh) 针对薯条薯饼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5461163A (zh) 湿纺腈纶生产聚合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045232A (zh) 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及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77180A (zh) 基于强化内源反硝化和节能的oaaoa-mbr污水处理工艺
CN201971710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物反应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