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0703U -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 Google Patents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0703U
CN216710703U CN202220039690.1U CN202220039690U CN216710703U CN 216710703 U CN216710703 U CN 216710703U CN 202220039690 U CN202220039690 U CN 202220039690U CN 216710703 U CN216710703 U CN 216710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coal
wall surface
edge
barr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96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孝连忠
张钦河
刘成
李涛
周定平
朱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nergy Hami Coal Power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Energy Hami Coal Power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Energy Hami Coal Power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Energy Hami Co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96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0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0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0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属于输煤技术领域。所公开的落煤桶组件包括桶体和衬板组,衬板组设于桶体的内壁面,衬板组包括多个条形板,各个条形板的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桶体的内壁面,各个条形板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条形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且第二方向平行于桶体的轴线方向;沿垂直于桶体的内壁面的方向,条形板设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桶体的内壁面相连接,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条形板和桶体的内壁面共同形成容物空间。如此设置,煤流的煤粉进入容物空间并落在条形板上,新的煤流会与煤粉冲击和摩擦,避免煤流直接撞击条形板和桶体的连接处,避免衬板组掉落,保证机组的安全。

Description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输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中,煤流高速撞击落煤桶,易造成落煤桶的内壁磨损严重。
为保护落煤桶的内壁,相关技术中的落煤桶的内壁设置有衬板,衬板与落煤桶的内壁面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相连接,利用衬板,减小落煤桶内壁的磨损程度。但是,由于煤流自上而下流动,流动过程中煤流会对焊缝或连接处的螺栓进行撞击,使焊缝或螺栓处磨损严重,进而使衬板磨损变薄,严重情况下易造成衬板掉落,衬板掉落后会接触位于落煤桶下方的皮带,造成皮带撕裂,影响机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煤桶组件,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煤流对衬板和落煤桶之间的连接处进行磨损、衬板易掉落进而造成皮带撕裂、影响机组安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落煤桶组件,包括桶体和衬板组,其中:
所述衬板组设于所述桶体的内壁面,所述衬板组包括多个条形板,各个所述条形板的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所述桶体的内壁面,各个所述条形板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条形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桶体的轴线方向;
沿第三方向,所述条形板设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桶体的内壁面相连接,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条形板和所述桶体的内壁面共同形成容物空间,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桶体的内壁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煤系统,包括上述的落煤桶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煤流通常沿桶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由于第二方向平行于桶体的轴线方向,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故第一方向垂直于煤流的延伸方向。由于条形板沿第一方向延伸,故条形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煤流的移动方向,而且,条形板垂直于桶体的内壁面,因此,煤流移动过程中会进入各个容物空间,并撞击条形板,从而使煤粉落在各个条形板上,也就是落在容物空间内,进而淹没第一边缘,也就是淹没衬板组和桶体的连接处。
如此设置,新的煤流落下来后会与落在条形板上的煤粉冲击和摩擦,避免煤流直接撞击衬板组和桶体的连接处,避免连接处产生磨损,进而避免衬板组掉落和皮带撕裂的问题,保证机组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落煤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落煤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落煤桶组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落煤桶组件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桶体;
200-衬板组;
210-条形板;211-第一边缘;
220-连接板;221-第三边缘;
230-框体;231-第一连接部;232-第二连接部;
300-容物空间;310-格栅空间;
400-导向部;410-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落煤桶组件和输煤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落煤桶组件包括桶体100和衬板组200。其中,在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中,桶体100是用于皮带转运之间的接落设备;衬板组200设置在桶体100的内壁面,避免煤流直接撞击桶体100的内壁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衬板组200包括多个条形板210,各个条形板210的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各个条形板210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条形板21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且第二方向平行于桶体100的轴线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和桶体100的轴线方向均为图1中的Y方向,条形板210的所在平面即为图1中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的方向与X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具体地,桶体100可以为圆桶,也可以为方形桶,也可以为其它结构的桶体100,对桶体10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只要条形板210能够连接在桶体100的内壁面即可。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条形板210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将各个条形板210均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焊接等,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如螺栓)进行连接。
沿第三方向,条形板210设有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第三方向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第一边缘211与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从而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条形板210以及桶体100的内壁面共同构成容物空间300,煤流能够进入容物空间300内。具体地,第一边缘211与桶体100的内壁面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相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件(如螺栓)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向即垂直于第一平面的方向,第一平面为图1中X方向和Y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这样一来,由于条形板210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故煤流在沿桶体10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也就是沿图1中Y方向向下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煤流会撞击条形板210的表面,煤流的部分煤粉会直接落在容物空间300内,进而淹没第一边缘211,也就是淹没条形板210和桶体100的连接处。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条形板210的所在平面可以不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即条形板210的所在平面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的夹角可以小于90度,但是,由于相邻的两个条形板210之间要构成容物空间300,且煤流的煤粉能够落在容物空间300内来淹没连接处,因此,条形板210的第二边缘与位于其上方的条形板210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要小于该条形板210的第二边缘与位于其下方的条形板210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条形板210的所在平面与位于其上方的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如此设置,新的煤流落下来后会与落在条形板210上的煤粉冲击和摩擦,避免煤流直接撞击衬板组200和桶体100的连接处,避免连接处产生磨损,进而避免衬板组200掉落和皮带撕裂的问题,保证机组的安全。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衬板组200还包括连接板220,连接板220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为图1中的Y方向,连接板220连接各个条形板210,从而将各个条形板210连接在一起。其中,连接板220与各个条形板2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相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如螺栓)的方式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条形板210和连接板220均为钢板。
具体地,连接板220可以设置在条形板210的端部,也可以设置在条形板210的中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20设置在条形板210的中间位置,连接板220包括多个连接部,各个连接部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条形板210之间,且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条形板210。
如此设置,通过连接板220,将各个条形板210连接在一起,保证条形板21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板220的所在平面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且沿第三方向,连接板220设有第三边缘221和第四边缘,第三方向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而且,第三边缘221与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具体地,连接板220的第三边缘221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相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如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连接板220不仅用于连接各个条形板210,还与桶体100的内壁面进行连接,即条形板21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还通过连接板220进行连接,使得条形板21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大,连接稳固性加强。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20包括多个连接部,各个连接部均与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这样一来,连接板22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大,进一步加强条形板21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板220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X方向,由于多个连接板220的介入,将容物空间300分隔为多个格栅空间310,此情况下,相邻的两个连接板220、相邻的两个条形板210以及桶体100的内壁面共同构成格栅空间310。这样一来,煤流的煤粉能够落在各个格栅空间310内。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连接板220的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且各个连接板220的第三边缘221均与桶体100的内壁面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多个连接板220,进一步增大条形板21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的连接面积,进一步增大连接稳固性;同时,由于相邻的两个连接板220的存在,两个连接板220的侧壁面会共同对位于格栅空间310内的煤粉提供支撑,从而使煤粉更易停留在格栅空间310内,煤粉较易淹没第一边缘211的连接处,避免连接处产生磨损。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衬板组200包括导向部400,导向部400设置在条形板210,导向部400位于条形板210的用于落煤粉的侧面上,导向部400与条形板2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相连接,也可以通过可拆卸方式相连接。而且,导向部40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导向部400具有导向面410,导向面410用于面向煤流,沿第一边缘211至第二边缘的方向,导向面410至条形板210的距离递减。
具体地,导向面410可以为楔面,楔面可以为斜面,也可以为凹陷或凸起的弧面,当然,导向面410也可以为其它结构,能够对接触导向面410的煤流进行导向即可。
如此设置,由于导向部40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故部分煤流同样能够进入间隙中,从而淹没连接处,避免煤流直接撞击连接处;而且,导向部400还会遮挡条形板210和桶体100之间的连接处,从根本上隔绝煤流和连接处,避免煤流撞击连接处的位置。同时,在煤流自上而下的移动过程中,煤流会进入格栅空间310内并撞击导向面410,在导向面410的导向作用下,煤流的煤粉会沿导向面410离开格栅空间310,也能够避免煤流撞击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400为弹性部。具体地,导向部400可以为橡胶或其它具有弹性性能的材料。由于导向部400设置在条形板210上,煤流撞击导向部400的同时,撞击力量会传递给条形板210,这样一来,导向部400为弹性部,撞击力被弹性部吸收,减小导向部400传递给条形板210的撞击力,进而减小条形板210所受的振动和磨损,避免衬板组200松动或掉落。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衬板组200还包括框体230,框体230环绕各个条形板210和各个连接板220,且框体230分别与各个条形板210、各个连接板220、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其中,框体230与条形板210的端部之间、框体230与连接板220的端部之间、框体230的边缘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分别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相连接,也可以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如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框体230,将各个条形板210、各个连接板220均连接在一起,增加衬板组200的整体稳固性能,同时,便于通过框体230将衬板组200连接到桶体100的内壁面上。
具体地,框体230为方形框,框体23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231和两个第二连接部232,其中,沿第一方向,也就是图1和图2中的X方向,两个第一连接部231分别设置在条形板210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连接部231分别与各个条形板210的端部相连接;沿第二方向,也就是图1中的Y方向,两个第二连接部232分别设置在连接板220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连接部232分别与各个连接板220的端部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31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231与条形板210垂直连接;第二连接部23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232与条形板210垂直连接,且第一连接部231所在的平面、第二连接部232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桶体100的内壁面,两个第一连接部23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连接部232的两端,两个第一连接部23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接部232的两端,第一连接部231的边缘、第二连接部232的边缘分别与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二连接部232可以连接为一体结构,二者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并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相连接。当然,第一连接部231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第二连接部232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框体230可以不为方形框,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条形板210与连接板220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条形板210与框体230之间、连接板220与框体230之间也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而且,条形板210的第一边缘211、连接板220的第三边缘221、框体230分别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可拆卸地相连。
如此设置,可根据需要对条形板210、连接板220以及框体230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实现衬板组200的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可以在条形板210与桶体100之间设置折弯片,折弯片分别与桶体100的内壁面、条形板210接触,且折弯片与条形板2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件(如螺栓)相连接,折弯片与桶体100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件(如螺栓)相连接,从而实现条形板210与桶体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样地,连接板220与桶体100、框体230与桶体100之间也可以通过折弯片和螺纹连接件相连接,实现彼此可拆卸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可拆卸连接方式。
当然,即使采用可拆卸方式,折弯片和螺纹连接件也位于条形板210的第一边缘211处,故落在条形板210上的煤粉会淹没折弯片和螺纹连接件,进而避免煤流进一步撞击连接部件,同样能够避免连接部件产生磨损,起到避免衬板组200掉落和皮带撕裂的效果,保证机组的安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条形板210的第一边缘211、连接板220的第三边缘221、第一连接部231、第二连接部232分别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这样一来,保证衬板组200与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基于本申请所公开的落煤桶组件,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输煤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落煤桶组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00)和衬板组(200),其中:
所述衬板组(200)设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所述衬板组(200)包括多个条形板(210),各个所述条形板(210)的所在平面分别垂直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各个所述条形板(210)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条形板(21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桶体(100)的轴线方向;
沿第三方向,所述条形板(210)设有第一边缘(211)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211)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以使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条形板(210)和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共同形成容物空间(300),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组(200)还包括连接板(220),所述连接板(220)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连接各个所述条形板(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0)的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且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连接板(220)设有第三边缘(221)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221)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0)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容物空间(300)分隔为多个格栅空间(310),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220)、相邻的两个所述条形板(210)以及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共同构成所述格栅空间(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组(200)包括导向部(400),所述导向部(400)设于所述条形板(210),且所述导向部(400)具有导向面(410),所述导向面(410)用于面向煤流,沿所述第一边缘(211)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所述导向面(410)至所述条形板(210)的距离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组(200)还包括框体(230),所述框体(230)环绕各个所述条形板(210)和各个所述连接板(220),且所述框体(230)分别与各个所述条形板(210)、各个所述连接板(220)、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3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231)和两个第二连接部(232),其中:
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31)分别设于所述条形板(210)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31)分别与各个所述条形板(210)相连接;
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32)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220)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32)分别与各个所述连接板(220)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210)的第一边缘(211)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可拆卸地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煤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210)的第一边缘(211)、所述连接板(220)的第三边缘(221)分别与所述桶体(100)的内壁面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10.一种输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落煤桶组件。
CN202220039690.1U 2022-01-06 2022-01-06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Active CN216710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9690.1U CN216710703U (zh) 2022-01-06 2022-01-06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9690.1U CN216710703U (zh) 2022-01-06 2022-01-06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0703U true CN216710703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9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9690.1U Active CN216710703U (zh) 2022-01-06 2022-01-06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0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10703U (zh) 落煤桶组件及输煤系统
CN202416423U (zh) 一种铲斗及工程机械
KR101976488B1 (ko) 전기 집진기
CN210917860U (zh) 一种新型环保玻璃幕墙
CN210440079U (zh) 一种矿井原煤皮带机头液压调节阻尼装置
KR101102858B1 (ko) 석탄취급설비계통의 슈트 내 투웨이 댐퍼를 위한 세라믹 라이너 조립방법
CN206720249U (zh) 煤矿胶带运输机及其给煤点挡煤装置
CN202246719U (zh) 炼铁高炉及其铁口框
EP1640461A2 (en) Distributing chute particularly for blast furnaces
CN102400684A (zh) 一次冲击同时完成落煤与清面的方法及采掘冲铲
CN212079822U (zh) 一种地下铲运机翻斗油缸的缸杆防护装置
CN211395589U (zh) 一种清污机用抗冲击齿耙
CN219852111U (zh) 长寿命中间包用护板
CN209034799U (zh) 一种高强度的物料分级大型香蕉筛
CN212614734U (zh) 一种铲板机构及掘进机
CN110270412A (zh) 一种立磨辊套
CN218347378U (zh) 一种煤矿机械采煤机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15560420U (zh) 一种防护装置以及蒸发冷却器
CN215057091U (zh) 一种防泥浆飞溅装置
CN218424824U (zh) 一种上集水罩、涡流集水罩及高压水除磷机
CN218930842U (zh) 入料溜槽及刮板式运输机
CN209818063U (zh) 扒渣机料斗
CN219793027U (zh) 一种可拆卸内衬式耐磨料斗
CN214058795U (zh) 一种落料点耐冲击格栅衬板
CN215860264U (zh) 一种液压支架前探梁延伸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