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6492U -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6492U
CN216706492U CN202123273314.3U CN202123273314U CN216706492U CN 216706492 U CN216706492 U CN 216706492U CN 202123273314 U CN202123273314 U CN 202123273314U CN 216706492 U CN216706492 U CN 21670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ower template
workpiece
cooling liquid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33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建强
叶全坤
叶挺
肖松
唐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jia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jia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jia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jia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33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6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用工作台,其包括下模板和散热板,下模板的上表面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散热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液流道,散热板还开设有第一冷却液口和第二冷却液口,第一冷却液口连接于冷却液流道的一端,第二冷却液口连接于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散热板连接于下模板的下侧,且散热板的上表面与下模板的下表面贴合;下模板和散热板均为金属板;冷却液流道包括多个主冷却部和连接部,多个主冷却部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主冷却部通过连接部连通,一主冷却部与一待加工工件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用工作台可以在焊接多个待加工工件时,仍能有效降低待加工工件温度,减小待加工工件变形量。

Description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焊接工件时,工件上会聚集大量的热量,导致工件发生变形。现有技术主要是利用夹具夹紧工件,以减小工件的变形,并且在焊接完成后,利用整形设备对工件进行整形。但是由于工件受热变形较大,对夹具和整形设备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同时焊接多个工件时,工件难以散热,工件的变形量会相应增大,因此,亟需一种焊接用工作台以在同时焊接多个工件时,能减小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焊接用工作台,以有效降低待加工工件温度,减小待加工工件变形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用工作台,包括:
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
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散热板还开设有第一冷却液口和第二冷却液口,所述第一冷却液口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二冷却液口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另一端,所述散热板连接于所述下模板的下侧,且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下模板和所述散热板均为金属板;
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多个主冷却部和连接部,多个所述主冷却部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冷却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通,一所述主冷却部与一所述待加工工件相对设置。
可选的,每个所述主冷却部均连通有预留口。
可选的,所述主冷却部包括:
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弧槽的开口相对;
U型槽,所述U型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弧槽通过两个所述U型槽连通,且所述U型槽向远离所述圆弧槽的中心的一侧延伸。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流道的深度为4mm-6mm。
可选的,所述下模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冷却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为所述待加工工件定位。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块,所述待加工工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长条孔,所述下模板与所述长条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能够穿设于所述长条孔和所述定位孔,以锁紧或解锁所述定位块。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待加工工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并能够插入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凹槽或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焊接用工作台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与所述下模板连接。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焊接待加工工件时,待加工工件的热量传递给下模板。加工冷却液由第一冷却液口流入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内的冷却液直接与下模板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快速地将下模板的热量带走,升温后的冷却液由第二冷却液口流出,从而加快待加工工件和下模板之间的热交换,快速为待加工工件降温。
每个待加工工件均对应一主冷却部,从而使得冷却液能够充分地为待加工工件降温,使得即使同时焊接多个待加工工件,也能使待加工工件快速降温,从而降低待加工工件的变形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用工作台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用工作台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待加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模板;
2、散热板;
21、冷却流道;211、主冷却部;2111、圆弧槽;2112、U型槽;212、连接部;213、预留口;
22、第一冷却液口;23、第二冷却液口;
3、加强条;
4、定位组件;41、定位块;411、长条孔;42、锁紧件;43、定位凸起;
5、支腿;
10、待加工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用工作台,在焊接待加工工件时,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在其他的加工工序中,承载需要冷却的其他待加工工件,以有效降低待加工工件温度,减小待加工工件变形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用工作台包括下模板1和散热板2。下模板1的上表面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10,即焊接待加工工件10时,将待加工工件10放置于下模板1的上表面。散热板2连接于下模板1的下侧,且散热板2的上表面与下模板1的下表面贴合。下模板1和散热板2均为金属板,以便于热传导。
如图1和图4所示,散热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液流道21,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流道21为散热板2表面的凹槽。更进一步地,冷却液流道21的深度为4mm-6mm,具体而言,冷却液流道21的深度为5mm。
散热板2还开设有第一冷却液口22和第二冷却液口23,第一冷却液口22连接于冷却液流道21的一端,第二冷却液口23连接于冷却液流道21的另一端。第一冷却液口22和第二冷却液口23优选为开设于散热板2上的圆孔,圆孔的一端与冷却液流道21连通,另一端贯穿散热板2的侧面。
焊接待加工工件10时,待加工工件10的热量传递给下模板1。加工冷却液由第一冷却液口22流入冷却液流道21(即第一冷却液口22为进液口,或第二冷却液口23为进液口),冷却液流道21内的冷却液直接与下模板1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快速地将下模板1的热量带走,升温后的冷却液由第二冷却液口23流出(即第二冷却液口23为出液口,或第一冷却液口22为出液口),从而加快待加工工件10和下模板1之间的热交换,快速为待加工工件10降温。
冷却液流道21包括多个主冷却部211和连接部212,多个主冷却部211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主冷却部211通过连接部212连通,一主冷却部211与一待加工工件10相对设置。每个待加工工件10均对应一主冷却部211,从而使得冷却液能够充分地为待加工工件10降温,使得即使同时焊接多个待加工工件10,也能使待加工工件10快速降温,从而降低待加工工件10的变形量。
如图4所示,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主冷却部211,三个主冷却部211通过两个连接部212依次连接。连接部212优选为直线结构,以便于加工。
每个主冷却部211均连通有预留口213,在散热板2的上表面还可以开设第三冷却液口(图中未示出),预留口213与第三冷却液口连通。当一次性加工的待加工工件10的数量少于主冷却部211的数量时,第一冷却液口22和第二冷却液口23中的一个作为进液口(或出液口),其中一个第三冷却液口作为出液口(或进液口),从而在只与待加工工件10对应的主冷却部211流动冷却液,避免浪费冷却液。
优选地,焊接用工作台还可以包括冷却液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冷却液存储器能够为冷却液流道21提供冷却液。冷却液存储器选择性地与第一冷却液口22、第二冷却液口23和第三冷却液口中的两个连接。冷却液存储器可以为罐体,罐体内盛放有冰水等冷却液,循环使用罐体内的冷却液。冷却液存储器还可以为制冷设备,从而为热的冷却液降温后循环使用。
如图5所示,为了适应整体长度大于整体宽度的待加工工件10,如图4所示,优选地,主冷却部211包括圆弧槽2111和U型槽2112。圆弧槽2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弧槽2111的开口相对,U型槽2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圆弧槽2111通过两个U型槽2112连通,且U型槽2112向远离圆弧槽2111的中心的一侧延伸。
两个圆弧槽2111可以满足待加工工件1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以及整个宽度方向的冷却需要,U型槽2112可以满足待加工工件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冷却需求,使得待加工工件10整体温度均匀,避免发生应力集中。
为避免冷却液由下模板1和散热板2之间泄露,优选地,下模板1与散热板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优选地,下模板1和散热板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以根据待加工工件10的形状更换散热板2。当然,在不需要更换散热板2的工况下,下模板1和散热板2通过螺栓连接后,再对螺栓出进行焊接,以保证下模板1和散热板2稳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为避免下模板1发生变形,优选地,下模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加强条3,加强条3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主冷却部211之间。
为了便于为待加工工件10定位,以使用自动化焊接设备焊接待加工工件10,或使待加工工件10与主冷却部211相对设置,下模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定位组件4,定位组件4能够为待加工工件10定位。
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块41和锁紧件42。待加工工件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41,定位块41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长条孔411,下模板1与长条孔4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锁紧件42能够穿设于长条孔411和定位孔,以锁紧或解锁定位块41。
更近一步地,定位组件4还包括定位凸起43,定位凸起43位于待加工工件10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并能够插入待加工工件10的凹槽或孔中。
将待加工工件10放置于下模板1上时,首先将待加工工件10的凹槽或孔与定位凸起43对准,然后将待加工工件10放置于下模板1上;随后沿长条孔411延伸的方向调节定位块41,使定位块41与待加工工件10的侧面抵接;最后通过锁紧件42将定位块41锁紧在下模板1上。优选地,锁紧件42为螺钉,定位孔为螺纹孔。
如图2所示,优选地,焊接用工作台还包括支腿5,支腿5与下模板1连接。从而抬高下模板1的高度,以便于对待加工工件10进行操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板(1),所述下模板(1)的上表面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10);
散热板(2),所述散热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冷却液流道(21),所述散热板(2)还开设有第一冷却液口(22)和第二冷却液口(23),所述第一冷却液口(22)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流道(21)的一端,所述第二冷却液口(23)连接于所述冷却液流道(21)的另一端,所述散热板(2)连接于所述下模板(1)的下侧,且所述散热板(2)的上表面与所述下模板(1)的下表面贴合;所述下模板(1)和所述散热板(2)均为金属板;
所述冷却液流道(21)包括多个主冷却部(211)和连接部(212),多个所述主冷却部(211)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冷却部(211)通过所述连接部(212)连通,一所述主冷却部(211)与一所述待加工工件(10)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冷却部(211)均连通有预留口(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却部(211)包括:
圆弧槽(2111),所述圆弧槽(2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弧槽(2111)的开口相对;
U型槽(2112),所述U型槽(2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弧槽(2111)通过两个所述U型槽(2112)连通,且所述U型槽(2112)向远离所述圆弧槽(2111)的中心的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21)的深度为4mm-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与所述散热板(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加强条(3),所述加强条(3)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冷却部(2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定位组件(4),所述定位组件(4)能够为所述待加工工件(10)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
定位块(41),所述待加工工件(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定位块(41),所述定位块(41)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长条孔(411),所述下模板(1)与所述长条孔(4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孔;
锁紧件(42),所述锁紧件(42)能够穿设于所述长条孔(411)和所述定位孔,以锁紧或解锁所述定位块(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还包括定位凸起(43),所述定位凸起(43)位于所述待加工工件(10)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并能够插入所述待加工工件(10)的凹槽或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用工作台还包括支腿(5),所述支腿(5)与所述下模板(1)连接。
CN202123273314.3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Active CN21670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3314.3U CN21670649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3314.3U CN21670649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6492U true CN216706492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3314.3U Active CN216706492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6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7037B2 (en) Shaping tool
US8001821B2 (en) Thermoforming press
US20080279644A1 (en) Cutting tool insert having internal microduct for coolant
CN216706492U (zh) 一种焊接用工作台
CN210703303U (zh) 一种焊接用焊接件紧固夹持装置
CN113102874B (zh) 一种双循环控温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0610910A (zh) 一种扰流式液冷散热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10818183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自动焊接柔性工装
CN105499768A (zh) 一种埋弧焊专用工装
CN110610912A (zh) 一种铜铝管液冷散热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12599931U (zh) 一种空冷器侧板加工用焊接夹具
CN113182436A (zh) 一种用于间接热成型生产线的随形水冷模具
CN207701868U (zh) 一种电磁四通换向阀上的连接结构
CN219665553U (zh) 机床导轨焊接用的水冷式夹持装置
CN217452718U (zh) 冷却底座以及切削刀具再生生产系统
CN211219057U (zh) 散热器用总成钎焊夹具
CN215713134U (zh) 一种模具热处理工作台
CN205798687U (zh) 持续水冷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装
CN215469298U (zh) 汽车水箱连接管组件的组装工装
CN218050828U (zh) 一种具有温度场调控功能的搅拌摩擦焊工装
CN218169152U (zh) 一种特殊材料焊接试验的快速冷却装置
CN21288738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的气体冷却器的安装结构
CN116532870A (zh) 一种机床导轨焊接方法
CN218503687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盒组高精度焊接装夹装置
CN219819493U (zh) 一种可适用多种尺寸的三通阀加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