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6462U -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6462U
CN216696462U CN202123076274.3U CN202123076274U CN216696462U CN 216696462 U CN216696462 U CN 216696462U CN 202123076274 U CN202123076274 U CN 202123076274U CN 216696462 U CN216696462 U CN 216696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heet
contact
universal plug
current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62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gguang Inspection &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gguang Inspection &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guang Inspection &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gguang Inspection &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62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6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6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6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用以测量供电设备内弹簧触点通过的电流,供电设备内设有负载,包括探头、第一软导线、第二软导线、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探头包括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上导电薄片和下导电薄片分别与中绝缘薄片的上下两面连接,第一软导线的一端与上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用插头连接,第二软导线的一端与下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通用插头连接,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分别用以接入电流检测设备,负载触点与上导电薄片接触,弹簧触点与下导电薄片接触。能降低通过触点接触来传输电流的供电设备的电流测量的复杂度,减少拆卸样品,焊出引线等传统操作给样品可能带来的损坏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点电流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电流测量在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一些恒压输出的端口,例如电源适配器和电池的输出端口,通过测量电流值可基本判定样品的最严酷工作状态,并通过计算得到其电路的功率。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传统的插入式充电方式已然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新推出的磁吸配合弹簧触点的充电方式得到了普及,其充电的触点设置为隐藏在一个小型的盒子中。这种充电方式具有接口无需开孔,产品外观好看平滑不割手,同时能实现更高等级的防尘防水,用户充电无须费神仔细对准的优点,所以在便携式设备中应用广泛。
通常而言,便携式设备的内部空间极其紧凑,PCB布局和排线走线一般难以轻易断开串入电流表来测量电流值。现有测量方法有:用细导线分别引出弹簧式输出端正极和弹簧式输出端负极,再引出负载的正极触点和负载的负极触点。然后把弹簧式输出端负极引出线和负载的负极触点引出线短接,弹簧式输出端正极引出线和负载正极触点引出线之间串入一个电流表,用于测量弹簧式输出端正极的输出电流,这个测试方法的缺点在于,操作繁琐,耗费人工,而且可能焊接的高温对弹簧端口和触点端口有一定损伤,测量后可能有残留的锡材料影响后续样品正常工作。而且带着引出线虽然能够测出电流值,但也极大地影响了样品工作的元件布局和间隙,因而无法同时监控样品的温升,电磁干扰,模拟堵风口故障条件等其他工作状况。
电流钳能够在无需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测量电流,但在实际测量中,很多电子产品的线路很小,空出的空间也很小,电流钳很难塞进去。而且,电流钳不适用于没有明显导线的测试样品。另外,电流钳多适用于大电流的测试,小电流样品的测量精度很差。
如果弹簧式触点背后的电路是线材的话,可以在弹簧式触点后面开路串入电流表进行测量,此方案和方案一原理近似,同样也会有操作较多,耗费大量时间的缺点,而且需要样品可以拆卸方能实现,弹簧式触点如果是经过PCB电路的印刷敷铜引出的话,则不能用这个测试方法。
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测量便携式设备的内部弹簧触点的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结构简单,能通过弯曲的狭小空间,实现弹簧式触点中电流的便捷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用以测量供电设备内弹簧触点通过的电流,供电设备内设有负载,包括探头、第一软导线、第二软导线、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
所述探头包括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上导电薄片和下导电薄片分别与中绝缘薄片的上下两面连接,第一软导线的一端与上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用插头连接,第二软导线的一端与下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通用插头连接,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分别用以接入电流检测设备,负载触点与上导电薄片接触,弹簧触点与下导电薄片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工作时,将探头塞入其中一个弹簧触点和负载触点之间,另一个弹簧触点和负载触点正常接触,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分别接入电流检测设备,即可测量触点电流,本申请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结构简单,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及正向强度,能通过弯曲狭小的空间。
进一步,还包括导线屏蔽层,所述导线屏蔽层包覆于第一软导线和第二软导线外。通过设置导线屏蔽层,减少外电磁场对线路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准确。
进一步,所述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的厚度之和为0.12-0.15mm。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的厚度之和不得超过弹簧触点的伸缩量程,利用弹簧触点本身可压缩的行程空间,塞入探头,使得另一个弹簧触点和负载触点能接触良好。
进一步,所述电流检测设备为电流表。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为BNC接头或香蕉插头。
进一步,所述上导电薄片和下导电薄片采用铝箔纸制成。
进一步,所述中绝缘薄片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利用两个导电薄片作为电极,将触点内的电流引出到电流测量设备,并用绝缘薄片将两个导电薄片绝缘隔开,从而能够无需像电流钳那样需要宽裕的空间和裸露的走线,也能在大幅度减少拆卸和焊接的前提下,实现弹簧触点中电流的便捷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能降低通过触点接触来传输电流的供电设备的电流测量的复杂度,减少拆卸样品,焊出引线等传统操作给样品可能带来的损坏风险。并且测试电流过程无需改变供电设备工作的空间布局,因此能在监控电流的同时监控其温升,电磁干扰,模拟堵风口故障等其他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探头1、上导电薄片11、下导电薄片12、中绝缘薄片13、第一软导线2、第二软导线3、导线屏蔽层4、第一通用插头5、第二通用插头6、负载触点101、弹簧触点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用以测量供电设备内弹簧触点通过的电流,供电设备内设有负载,包括探头1、第一软导线2、第二软导线3、导线屏蔽层4、第一通用插头5和第二通用插头6。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探头包括上导电薄片11、下导电薄片12和中绝缘薄片13,上导电薄片和下导电薄片分别与中绝缘薄片的上下两面连接,第一软导线的一端与上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用插头连接,第二软导线的一端与下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通用插头连接,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分别用以接入电流检测设备,负载触点101与上导电薄片接触,弹簧触点102与下导电薄片接触。在本实施例中,上导电薄片和下导电薄片采用铝箔纸制成,中绝缘薄片采用塑料制成,电流检测设备为电流表,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为BNC接头或香蕉插头。
如图1所示,导线屏蔽层4包覆于第一软导线和第二软导线外。通过设置导线屏蔽层,减少外电磁场对线路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准确。
如图3所示,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的厚度之和为0.12-0.15mm。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的厚度之和不得超过弹簧触点的伸缩量程,利用弹簧触点本身可压缩的行程空间,塞入探头,使得另一个弹簧触点和负载触点能接触良好。在本实施例中,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的厚度之和为0.15mm。
本实用新型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工作时,将探头塞入其中一个弹簧触点和负载触点之间,另一个弹簧触点和负载触点正常接触,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分别接入电流检测设备,即可测量触点电流,本申请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结构简单,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及正向强度,能通过弯曲狭小的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方便测试触点电流,可预先在设备上打孔,如耳机盒对应弹簧触点的位置开孔,使探头可穿过开孔与弹簧触点接触,方便测量。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用以测量供电设备内弹簧触点通过的电流,供电设备内设有负载,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第一软导线、第二软导线、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
所述探头包括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上导电薄片和下导电薄片分别与中绝缘薄片的上下两面连接,第一软导线的一端与上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用插头连接,第二软导线的一端与下导电薄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通用插头连接,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分别用以接入电流检测设备,负载触点与上导电薄片接触,弹簧触点与下导电薄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屏蔽层,所述导线屏蔽层包覆于第一软导线和第二软导线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薄片、下导电薄片和中绝缘薄片的厚度之和为0.12-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设备为电流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用插头和第二通用插头为BNC接头或香蕉插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薄片和下导电薄片采用铝箔纸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绝缘薄片采用塑料制成。
CN202123076274.3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Active CN216696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6274.3U CN216696462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6274.3U CN216696462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6462U true CN216696462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6274.3U Active CN216696462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64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56397A (zh) * 2022-12-09 2023-03-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等离子点火系统的放电电压测量辅助工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56397A (zh) * 2022-12-09 2023-03-2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等离子点火系统的放电电压测量辅助工具
CN115856397B (zh) * 2022-12-09 2023-08-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等离子点火系统的放电电压测量辅助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96462U (zh) 一种触点电流的测量工装
CN111220855B (zh) 一种强电磁环境下传导干扰信号测量方法
CN204595098U (zh) 微电阻测试装置
CN113608013A (zh) 一种非接触式用电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2723280U (zh) 一种线缆测试仪转接箱
CN202066935U (zh) 基于双传感器定向耦合抗干扰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CN2816822Y (zh) 金属壳体面电流测试装置
CN217085157U (zh) 用于柴油机的线束检测设备
CN201348640Y (zh) 一种电缆绝缘检查辅助装置
CN201780337U (zh) 引线式滤波器插入损耗测试装置
CN212723096U (zh) 一种双绞线通信电缆特性阻抗测试装置
CN212965292U (zh) 一种便捷式插拨测试装置
CN207925729U (zh) 一种快速接入二次端子排的转接拔插装置
CN212031707U (zh) 电表装夹工具
CN217879534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快捷检测试验工具
CN218828149U (zh) 线束接通机构
CN220252110U (zh) 一种模拟整机全功能的pcb主板测试装置
CN215989559U (zh) 一种无源接口转换平台
CN207268766U (zh) 用于无边框光伏组件绝缘耐压设备的检测装置
CN219369806U (zh) 母板检测装置
CN211577229U (zh) 一种探针组件
CN2620459Y (zh) 带开关的印刷电路板接长装置
CN216870719U (zh) 二次电缆绝缘测试装置
CN219657674U (zh) 一种便于航空插头校线、绝缘测试装置
CN216646555U (zh) 航空舵机测试接线转接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