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3801U - 一种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3801U
CN216693801U CN202220197190.0U CN202220197190U CN216693801U CN 216693801 U CN216693801 U CN 216693801U CN 202220197190 U CN202220197190 U CN 202220197190U CN 216693801 U CN216693801 U CN 216693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fan
heat exchanger
axial flow
outdoor unit
guid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71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杰
吕根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71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3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3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3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呈筒状且上下两端均敞开,换热器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缺口;出风组件,出风组件设于换热器的内部上端,出风组件包括电机及轴流风扇,轴流风扇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轴流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于换热器上端的敞开口;以及顶盖,顶盖罩设于换热器上端的敞开口,顶盖形成有多个散热孔,顶盖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并呈中空状的导流筒,导流筒包围于轴流风扇的外周,且导流筒的内周壁与轴流风扇的外周缘相对间隔设置,导流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穿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导流筒提高了气流穿过轴流风扇的流动稳定性,且通过导流筒的穿孔吸收了轴流风扇附近的气动噪音,达到降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部分分体式空调的空调室外机为顶部出风式,具体为在呈筒状且上下两端敞开的外壳内设有环形换热器,外壳内的顶部设有由电机及轴流风扇组成的出风组件,通过电机驱动轴流风扇转动以将外壳内的热空气从外壳的顶部开口排出。但是,由于轴流风扇转动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导致轴流风扇周围的气流扰动较大,容易出现气体紊流,从而增大了外壳内顶部的气动噪音,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内部气流扰动较小,有利于减小气动噪音,提高使用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呈筒状,所述换热器的上下两端均敞开,所述换热器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缺口;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内部上端,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电机及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轴流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于所述换热器上端的敞开口;以及
顶盖,所述顶盖罩设于所述换热器上端的敞开口,所述顶盖形成有多个散热孔,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并呈中空状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包围于所述轴流风扇的外周,且所述导流筒的内周壁与所述轴流风扇的外周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穿孔。
基于上述方案,导流筒能够将轴流风扇外周的气流组织进行优化,对轴流风扇附近的气流进行加速,以使能量损失很小的情况下,使气体进入轴流风扇前形成一个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提高了气流穿过轴流风扇的流动稳定性。此外,由于导流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穿孔,穿孔的孔径较小以呈微孔状,形成一种低声质量、高声阻的共振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和吸声频率宽特点,吸收了轴流风扇附近的气动噪音,改善了噪音质量,从而达到降噪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穿孔分别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及周向依次阵列分布;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流筒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孔的直径尺寸为3-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筒的周向侧壁自所述导流筒的两端分别往所述导流筒的中部的方向上逐渐径向向内凹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筒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轴流风扇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以使所述导流筒的下端端部高于所述轴流风扇下端端部;所述导流筒的下端端部与所述轴流风扇下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30-8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筒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为50-10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筒的内周壁的直径尺寸为所述轴流风扇的直径尺寸的1.01倍-1.02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包括外框及网罩,所述外框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中空状的安装口,所述网罩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多个所述散热孔均位于所述网罩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罩的外周边缘往所述网罩的中央位置逐渐向上拱起,以使所述网罩呈弧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及所述导流筒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调室外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在轴流风扇的外围套设有导流筒,导流筒能够将轴流风扇外周的气流组织进行优化,对轴流风扇附近的气流进行加速,以使能量损失很小的情况下,使气体进入轴流风扇前形成一个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提高了气流穿过轴流风扇的流动稳定性。此外,由于导流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穿孔,穿孔的孔径较小以呈微孔状,形成一种低声质量、高声阻的共振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和吸声频率宽特点,吸收了轴流风扇附近的气动噪音,改善了噪音质量,从而达到降噪效果,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舒适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一种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盖和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4在另一个视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在另一个视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换热器;11、缺口;2、出风组件;21、电机;22、轴流风扇;3、顶盖;31、外框;32、网罩;321、散热孔;4、导流筒;41、穿孔;5、底座;6、压缩机;7、冷媒管路;8、电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考图1-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器1、出风组件2、顶盖3及底座5。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与现有技术的顶部出风式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结构相同,具体换热器1呈筒状,所述换热器1的上下两端均敞开,所述换热器1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缺口11,以使换热器1呈C形状或U形状,缺口11用于安装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组件8,同时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6及冷媒管路7等零件设于换热器1内。
底座5固定安装于换热器1的下端并封堵换热器1下端的敞开口。
出风组件2设于换热器1的内部上端,出风组件2包括电机21及轴流风扇22,电机21例如采用减速电机21,轴流风扇22套设于电机21的输出轴上,且轴流风扇22的出风方向朝向于换热器1上端的敞开口。当电机21驱动轴流风扇22转动时,使换热器1的内部形成一个从内往外排出的气流压力,以使外界冷空气从缺口11吸入换热器1的内部后,冷空气对换热器1进行换热降温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在轴流风扇22的驱动下从换热器1上端的敞开口排出,达到对换热器1的散热降温效果。
顶盖3罩设于换热器1上端的敞开口,顶盖3与换热器1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或卡接等,顶盖3形成有多个散热孔321,顶盖3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并呈中空状的导流筒4,导流筒4包围于轴流风扇22的外周,且导流筒4的内周壁与风扇的外周缘相对间隔设置,导流筒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穿孔41。
基于上述方案,导流筒4能够将轴流风扇22外周的气流组织进行优化,对轴流风扇22附近的气流进行加速,以使能量损失很小的情况下,使气体进入轴流风扇22前形成一个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提高了气流穿过轴流风扇22的流动稳定性。此外,由于导流筒4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穿孔41,穿孔41的孔径较小以呈微孔状,形成一种低声质量、高声阻的共振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和吸声频率宽特点,吸收了轴流风扇22附近的气动噪音,改善了噪音质量,从而达到降噪效果,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舒适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图7,为了确保轴流风扇22周围空气的流动稳定性、以及提高导流筒4对气流的降噪效果,多个穿孔41分别沿导流筒4的轴向及周向依次阵列分布;沿导流筒4的周向方向上,相邻两个穿孔41的中心轴线与导流筒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15°,例如10°、11°、12°、13°、15°等,如此控制周向的相邻两个穿孔41之间的间距以增大导流筒4上穿孔41的数量,提高对气动噪音的吸收效果。
理论上,穿孔41的孔径越小,对吸声系数的最大值有很明显的影响,吸声系数就会越大,同时还可以拓宽频带宽度,其吸声效果相对也越好,但是加工难度也越大,加工成本也随之上升;若穿孔41的孔径过大,则吸声系数降低,导致降噪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孔41的直径尺寸为3-5mm,例如3mm、3.5mm、4mm、4.5mm、5mm等,便于在导流筒4上开设穿孔41,起到有效的降噪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导流筒4的周向侧壁自导流筒4的两端分别往导流筒4的中部的方向上逐渐径向向内凹陷,以使导流筒4的外周侧壁呈圆弧状。具体为,导流筒4两端的直径尺寸相同,且与导流筒4中部的直径尺寸之间的比值为100:99,由于换热器1内的空气是先从导流筒4下端的敞开口进入后经过导流筒4的中部,随后从导流筒4上端的敞开口排出,由于空气流动具有一定的惯性粘滞力,当气流经过了导流筒4的中部时,空气沿导流筒4的轴向流速提升的更多,减少了空气沿导流筒4径向的二次紊流,减小了气流对导流圈的内壁冲撞,从而提高空气的流动稳定性、以及减小气动噪音的产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导流筒4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小于轴流风扇22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以使导流筒4的下端端部高于轴流风扇22下端端部;导流筒4的下端端部与轴流风扇22下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30-80mm,例如30mm、50mm、60mm、70mm、80mm等。如此通过使导流筒4的下端端部高于轴流风扇22下端端部,使得当轴流风扇22转动时将换热器1内四周的空气引导进入导流筒4内,避免导流筒4影响了轴流风扇22的引流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筒4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为50-100mm,例如50mm、60mm、70mm、80mm、100mm等,如此保证导流筒4的下端端部高于轴流风扇22下端端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筒4的内周壁的直径尺寸为轴流风扇22的直径尺寸的1.01倍-1.02倍,确保导流筒4的内周壁与轴流风扇22的外周缘相对间隔设置,避免轴流风扇22与导流筒4的内壁发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顶盖3包括外框31及网罩32,外框31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中空状的安装口,网罩32安装于安装口内,多个散热孔321均位于网罩32上。可以理解的是,具有散热孔321的网罩32呈格栅状,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同时确保出风效率。网罩32与外框31之间可以为螺栓连接或卡接或胶粘或一体成型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罩32的外周边缘往网罩32的中央位置逐渐向上拱起,以使网罩32呈弧形状,从而增大了网罩32内侧中央位置的空间,以方便容纳出风组件2。其中,电机21的电机21座可以固定在网罩32内侧的中央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盖3及导流筒4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具体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备而成,制作效果高且造价成本较低。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在轴流风扇22的外围套设有导流筒4,导流筒4能够将轴流风扇22外周的气流组织进行优化,对轴流风扇22附近的气流进行加速,以使能量损失很小的情况下,使气体进入轴流风扇22前形成一个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提高了气流穿过轴流风扇22的流动稳定性。此外,由于导流筒4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穿孔41,穿孔41的孔径较小以呈微孔状,形成一种低声质量、高声阻的共振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和吸声频率宽特点,吸收了轴流风扇22附近的气动噪音,改善了噪音质量,从而达到降噪效果,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舒适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呈筒状,所述换热器的上下两端均敞开,所述换热器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缺口;
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内部上端,所述出风组件包括电机及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轴流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于所述换热器上端的敞开口;以及
顶盖,所述顶盖罩设于所述换热器上端的敞开口,所述顶盖形成有多个散热孔,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并呈中空状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包围于所述轴流风扇的外周,且所述导流筒的内周壁与所述轴流风扇的外周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导流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穿孔分别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及周向依次阵列分布;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穿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流筒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直径尺寸为3-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周向侧壁自所述导流筒的两端分别往所述导流筒的中部的方向上逐渐径向向内凹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轴流风扇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以使所述导流筒的下端端部高于所述轴流风扇下端端部;所述导流筒的下端端部与所述轴流风扇下端端部之间的距离为30-8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沿其轴向的长度尺寸为50-1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的内周壁的直径尺寸为所述轴流风扇的直径尺寸的1.01倍-1.02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外框及网罩,所述外框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中空状的安装口,所述网罩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内,多个所述散热孔均位于所述网罩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的外周边缘往所述网罩的中央位置逐渐向上拱起,以使所述网罩呈弧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及所述导流筒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
CN202220197190.0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16693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190.0U CN216693801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190.0U CN216693801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3801U true CN216693801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7190.0U Active CN216693801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3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6691B (zh) 导风组件及轴流柜机
CN203809363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蜗壳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3809356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蜗壳和空调室内机
AU2016385149B2 (en) Axial fan assembly and motor home air-conditioner using same
CN21669380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100480591C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208765234U (zh) 风机安装支架、风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1068851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5570991B (zh) 轴流柜机
CN210014450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6281757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765427U (zh) 新风管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11501080U (zh) 一种进风门结构和干燥风机
CN21012842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014449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0014451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09819688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9346634U (zh) 送风组件和空调
CN218787605U (zh) 一种通风器
CN220828898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设备
CN216381915U (zh) 一种贯流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711821U (zh) 混流风机及取暖设备
CN220581287U (zh) 直流无蜗壳离心风机
CN110762820A (zh) 导流装置和空调器
CN21628175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