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3714U -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3714U
CN216693714U CN202123455546.0U CN202123455546U CN216693714U CN 216693714 U CN216693714 U CN 216693714U CN 202123455546 U CN202123455546 U CN 202123455546U CN 216693714 U CN216693714 U CN 216693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pipe
exhaust gas
heat exchange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55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涛
刘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Aod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Aod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Aod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Aod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55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3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3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3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燃气换热器包括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所述废气排出管的一侧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废气管,废气管上开有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排出管连通各废气出口,所述废气排出管上还开有废气总出口,相邻的两个废气管之间存有间隙以构成风道,风道上设有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此款燃气换热器,通过相邻的两个废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风道,外部空气通过风道时会与相邻的两个废气管内的高温废气(即:热量和废气)进行热交换,其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果好;取暖器包括燃气换热器、风机、气阀、燃烧头和混合管路。

Description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需求日益增强,冬季的天气寒冷,尤其是我国北方,冬季取暖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因此各种各样的取暖器应运而生。
现有的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见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21111659582,专利名称:燃气取暖器,申请公布日:2021年12月3日,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燃烧区、换热区、进气管路、进风管路、热风排出管路和废气排出管路,进气管路的进气入口、进风管路的进风口、热风排出管路的热风排出口和废气排出管路的废气排出口分别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壁;换热区内设置相互热交换的风道和废气道,换热区上还分别设置有连通风道的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连通废气道的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换热区的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分别连接进风管路和热风排出管路,换热区的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分别连接燃烧区和废气排出管路;进气管路还包括燃气进风口和混合出口,燃气进风口和混合出口分别连接进风管路和燃烧区;此燃气取暖器适合室内使用、且使用安全、取暖效果好。
上述取暖器用的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多个废气道以及由上往下固定在各废气道上的多层换热翅片,工作时,高温废气由废气道上端进入,热量传递给废气道后,最终经废气道下端排出,外部空气经两层换热翅片之间间隙的一侧进入,吸收废气道的热量后变成热风经另一侧排走,从而实现热交换,这里的高温废气为竖直方向流动,而热风为横向方向流动。
但上述结构的换热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上述的换热器,需要在每一层的换热翅片上开有对应的废气道安装孔,安装时每一层换热翅片都需要对准各废气道,才能对应换热翅片套置在所有废气道上,而且还要把换热翅片固定好,其安装工艺难度大;(2)空气通过两层换热翅片之间的间隙时,与废气道外侧壁的换热面较小,其热交换效果不足;而且,由于高温废气的流动方向与热风的流动路径相互垂直,造成废气道的上段与下段之间存有明显温差,使通过废气道上段与下段的热风也存在明显温差,因此,热交换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易,热交换效果好且热交换均匀的燃气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适合室内和车载内使用且安装简易、热交换效果好的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燃气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所述废气排出管的一侧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废气管,废气管上开有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排出管连通各废气出口,所述废气排出管上还开有废气总出口,相邻的两个废气管之间存有间隙以构成风道,风道上设有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此款燃气换热器,通过相邻的两个废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风道,外部空气通过风道时会与相邻的两个废气管内的高温废气(即:热量和废气)进行热交换,以使风道内的空气经热交换(快速吸收高温废气的热量)后变成热风,其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果好,同时,多个废气管一端由上往下地设置在废气排出管的一侧,多个废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废气入口,使得通过每一废气管的高温废气与通过每一风道的空气相互并排延伸,以使每一风道上的热交换效果更均匀;再有,上述燃气换热器的结构包括废气排出管以及设置在废气排出管一侧的多个废气管,其结构简单、安装简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废气管为水平放置的中空盒体,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分别设置在中空盒体的两侧,废气出口内径小于废气入口内径;废气入口的内径较大有利于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快速进入中空盒体内,而内径较小的废气出口使得高温废气排出的速度较慢,以便高温废气在中空盒体内有更长的热交换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和热交换效果。
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出口的水平投影位于对应的废气入口上;对称设置的废气出口与废气入口实施起来更为简单,同时也有利于废气经废气入口进入后,稳定地从废气出口排出。
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排出管包括竖管与横管,所述横管一端与竖管连通,横管另一端为所述废气总出口,所述竖管上开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废气管上的废气出口;竖管上的若干连接孔便于废气排出管同时与多个废气管连接,以提高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效率,同时,废气总出口也有利于将废气排出管内的废气集中排出。
具体进一步地,所述竖管的内管径小于横管的内径;内径较大的横管便于竖管内的废气及时排入横管,后经横管上的废气总出口及时排出。
具体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前板、后板、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分别固定在前板和后板的顶部和底部,多个废气管置于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前板的内侧壁和后板的内侧壁分别与多个废气管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贴合,以使前板、后板、以及上下位置相邻的两个废气管的底侧面和顶侧面共同围成所述风道,所述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分别位于风道的两端;箱体为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提供了稳定的安置空间,保证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的稳定工作;再有,前板、后板、以及上下位置相邻的两个废气管的底侧面和顶侧面共同围成的风道结构简易,不影响风道内的空气热交换效果。
具体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有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和右板分别固定在前板、后板、顶板和底板的两侧,以围成六边形箱体,所述箱体内的多个废气管前端和后端分别存有空间构成前腔和后腔,多个废气管前端的废气入口连通前腔,多个风道入口连通后腔;通过增设前腔,有利于外部的高温废气先汇集在前腔,再均匀进入各废气入口,而后腔的设置,则使外部的冷空气在进入风道前,先汇集在后腔,再均匀进入各风道,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废气与冷空气的热交换;而且,这种六边形箱体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施;在废气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腔和后腔,便于换热器与箱体内的其他机构(如:产生高温废气的机构与排出废气的机构)连接。
具体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风道总出口,多个风道出口连通风道总出口;便于从风道出口排出的热风能及时从风道总出口排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括燃气换热器的取暖器,包括燃气换热器、风机、气阀、燃烧头和混合管路,所述混合管路包括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两个入口分别连通风机和气阀,所述燃烧头位于混合管路的出口与废气管的废气入口之间,所述风机还连通多个所述风道入口;风机与气阀能将外部的空气和燃气源源不断地吸入混合管路,在混合管路混合后的空气与燃气在燃烧头的作用下实现充分燃烧,以产生充足的高温废气进入废气管中进行热交换;同时,风机也能使得外部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向风道入口,进而进入风道与废气管内的高温废气进行热交换。
具体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气阀、燃烧头、混合管路、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均设置在同一个箱体上,所述箱体内分隔为上腔区和下腔区,上腔区内固定有所述风机、气阀和混合管路,所述下腔区内固定有多个所述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所述下腔区内的多个废气管前端和后端分别存有空间构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内设置有所述燃烧头,前腔连通多个废气管前端的废气入口和混合管路的出口,后腔连通多个风道入口和风机;分隔开的上腔区与下腔区,以避免下腔区的燃烧头、废气管与废气排出管工作时对上腔区的风机、气阀和混合管路造成影响,使得上腔区与下腔区内的零部件各自独立稳定工作;同时,燃烧头设置在前腔、后腔连通风机与风道入口,以使箱体的下腔区内的整体结构更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燃气换热器,通过相邻的两个废气管之间的间隙构成风道,外部空气通过风道时会与相邻的两个废气管内的高温废气(即:热量和废气)进行热交换,以使风道内的空气经热交换(快速吸收高温废气的热量)后变成热风,其热交换面积大、热交换效果好,同时,多个废气管一端由上往下地设置在废气排出管的一侧,多个废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废气入口,使得通过每一废气管的高温废气与通过每一风道的空气相互并排延伸,以使每一风道上的热交换效果更均匀;再有,上述燃气换热器的结构包括废气排出管以及设置在废气排出管一侧的多个废气管,其结构简单、安装简易。
(2)箱体为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提供了稳定的安置空间,保证废气管和废气排出管的稳定工作;再有,前板、后板、以及上下位置相邻的两个废气管的底侧面和顶侧面共同围成的风道结构简易,不影响风道内的空气热交换效果。
(3)通过增设前腔,有利于外部的高温废气先汇集在前腔,再均匀进入各废气入口,而后腔的设置,则使外部的冷空气在进入风道前,先汇集在后腔,再均匀进入各风道,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废气与冷空气的热交换;而且,这种六边形箱体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施;在废气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腔和后腔,便于换热器与箱体内的其他机构(如:产生高温废气的机构与排出废气的机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气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气换热器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的另一方向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取暖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5所示,一种燃气换热器,包括废气管1和废气排出管2,所述废气排出管2的一侧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废气管1,废气管1上开有废气入口11和废气出口12,所述废气排出管2连通各废气出口12,所述废气排出管2上还开有废气总出口21,相邻的两个废气管1之间存有间隙以构成风道3,风道3上设有风道入口31和风道出口32。
作为具体的方案,所述废气管1为水平放置的中空盒体,废气入口11和废气出口12分别设置在中空盒体的两侧,废气出口12内径小于废气入口11内径;所述废气出口12的水平投影位于对应的废气入口11上。
本实施中,所述废气排出管2包括竖管22与横管23,所述横管23一端与竖管22连通,横管23另一端为所述废气总出口21,所述竖管22上开有若干连接孔221,所述连接孔221连通所述废气管1上的废气出口12;所述竖管22的内管径小于横管23的内径。
作为更佳实施方案,还包括有箱体4,所述箱体4包括前板41、后板42、顶板43和底板44,所述顶板43和底板44分别固定在前板41和后板42的顶部和底部,多个废气管1置于顶板43和底板44之间,且前板41的内侧壁和后板42的内侧壁分别与多个废气管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贴合,以使前板41、后板42、以及上下位置相邻的两个废气管1的底侧面和顶侧面共同围成所述风道3,所述风道入口31和风道出口32分别位于风道3的两端。
本实施中,所述箱体4还包括有左板45和右板46,所述左板45和右板46分别固定在前板41、后板42、顶板43和底板44的两侧,以围成六边形箱体,所述箱体4内的多个废气管1前端和后端分别存有空间构成前腔47和后腔48,多个废气管1前端的废气入口11连通前腔47,多个风道入口31连通后腔48。
本实施中,所述箱体4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风道总出口49,多个风道出口32连通风道总出口49。
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燃气换热器的取暖器,还包括有风机5、气阀6、燃烧头7和混合管路8,所述混合管路8上开有进气入口81、进风入口82与混合出口83,进风入口82和进气入口81分别连通风机5和气阀6,所述燃烧头7位于混合管路8的混合出口83与废气管1的废气入口11之间,所述风机5还连通多个所述风道入口31。
作为更佳实施方案,所述风机5、气阀6、燃烧头7、混合管路8、废气管1和废气排出管2均设置在同一个箱体4上,所述箱体4内分隔为上腔区100和下腔区200,上腔区100内固定有所述风机5、气阀6和混合管路8,所述下腔区200内固定有多个所述废气管1和废气排出管2,所述下腔区内的多个废气管1前端和后端分别存有空间构成前腔47和后腔48,所述前腔47内设置有所述燃烧头7,前腔47连通多个废气管1前端的废气入口11和混合管路8的混合出口83,后腔48连通多个风道入口31和风机5。
工作原理:见图3所示,外部的空气在风机5作用下分成两路,一路经进风入口82进入混合管路8,在混合管路8内与燃气混合后进入前腔47内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即:热量和废气)经废气入口11进入废气管1内,另一路空气直接进入后腔48,通过风道入口31进入风道3,在换热器内经热交换(快速吸收高温废气的热量)后变成热风(即:热空气),热风最后经风道出口32和风道总出口49排出至供暖区间,而高温废气降温后最终通过废气排出管2上的废气总出口21排出(可外接废气接收区间)。

Claims (10)

1.一种燃气换热器,其特征是,包括废气管(1)和废气排出管(2),所述废气排出管(2)的一侧由上往下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废气管(1),废气管(1)上开有废气入口(11)和废气出口(12),所述废气排出管(2)连通各废气出口(12),所述废气排出管(2)上还开有废气总出口(21),相邻的两个废气管(1)之间存有间隙以构成风道(3),风道(3)上设有风道入口(31)和风道出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管(1)为水平放置的中空盒体,废气入口(11)和废气出口(12)分别设置在中空盒体的两侧,废气出口(12)内径小于废气入口(11)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燃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出口(12)的水平投影位于对应的废气入口(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出管(2)包括竖管(22)与横管(23),所述横管(23)一端与竖管(22)连通,横管(23)另一端为所述废气总出口(21),所述竖管(22)上开有若干连接孔(221),所述连接孔(221)连通所述废气管(1)上的废气出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燃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22)的内管径小于横管(23)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箱体(4),所述箱体(4)包括前板(41)、后板(42)、顶板(43)和底板(44),所述顶板(43)和底板(44)分别固定在前板(41)和后板(42)的顶部和底部,多个废气管(1)置于顶板(43)和底板(44)之间,且前板(41)的内侧壁和后板(42)的内侧壁分别与多个废气管(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贴合,以使前板(41)、后板(42)、以及上下位置相邻的两个废气管(1)的底侧面和顶侧面共同围成所述风道(3),所述风道入口(31)和风道出口(32)分别位于风道(3)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燃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还包括有左板(45)和右板(46),所述左板(45)和右板(46)分别固定在前板(41)、后板(42)、顶板(43)和底板(44)的两侧,以围成六边形箱体,所述箱体(4)内的多个废气管(1)前端和后端分别存有空间构成前腔(47)和后腔(48),多个废气管(1)前端的废气入口(11)连通前腔(47),多个风道入口(31)连通后腔(4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燃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风道总出口(49),多个风道出口(32)连通风道总出口(49)。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燃气换热器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风机(5)、气阀(6)、燃烧头(7)和混合管路(8),所述混合管路(8)上开有进气入口(81)、进风入口(82)与混合出口(83),进风入口(82)和进气入口(81)分别连通风机(5)和气阀(6),所述燃烧头(7)位于混合管路(8)的混合出口(83)与废气管(1)的废气入口(11)之间,所述风机(5)还连通多个所述风道入口(31)。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气阀(6)、燃烧头(7)、混合管路(8)、废气管(1)和废气排出管(2)均设置在同一个箱体(4)上,所述箱体(4)内分隔为上腔区(100)和下腔区(200),上腔区(100)内固定有所述风机(5)、气阀(6)和混合管路(8),所述下腔区(200)内固定有多个所述废气管(1)和废气排出管(2),所述下腔区内的多个废气管(1)前端和后端分别存有空间构成前腔(47)和后腔(48),所述前腔(47)内设置有所述燃烧头(7),前腔(47)连通多个废气管(1)前端的废气入口(11)和混合管路(8)的混合出口(83),后腔(48)连通多个风道入口(31)和风机(5)。
CN202123455546.0U 2021-12-31 2021-12-31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Active CN216693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5546.0U CN2166937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5546.0U CN2166937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3714U true CN21669371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5546.0U Active CN2166937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3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6732A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设备
CN216693714U (zh) 燃气换热器及其取暖器
CN103017328A (zh) 取暖设备的燃烧与热交换系统
CN206831833U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设备
CN203518097U (zh) 模块化交叉露点式与水平管式复合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
CN206099112U (zh) 一种预制舱空调制冷或制热系统
CN107388585A (zh) 一种换热器
CN212457375U (zh) 一种新型燃气热水器
CN207015115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箱总成
CN207247568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8803749U (zh) 通风节能降温房
CN207955256U (zh) 新能源汽车热交换器布置结构
CN216384354U (zh) 一种双水箱储能供暖一体机
CN208253834U (zh) 以蒸发冷却作为冷源的层式通风空调系统
CN206787056U (zh) 用于固体电蓄热锅炉的风冷保温装置
CN206942882U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用热交换装置
CN102226536B (zh) 一种型煤热风炉
CN201129945Y (zh) 发动机尾气与空气热交换器
CN206831827U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设备用内部两侧循环风道结构
CN215723562U (zh) 燃气取暖器
CN216384355U (zh) 一种储能及供暖一体机
CN219474358U (zh) 一种双气路的列管式换热器
CN211601101U (zh) 一种驻车空暖加热器
CN113294803B (zh) 一种带空气换热夹层的生物质燃烧炉
CN206274886U (zh) 大棚专用热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