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4674U -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 Google Patents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4674U
CN216684674U CN202123046113.XU CN202123046113U CN216684674U CN 216684674 U CN216684674 U CN 216684674U CN 202123046113 U CN202123046113 U CN 202123046113U CN 216684674 U CN216684674 U CN 216684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rotating shaft
metal plate
sea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61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Chenx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461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4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4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4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钣金放置领域,具体涉及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包括移动车座、同步驱动机构、支撑前管、支撑后管、两个双侧驱动机构、四个顶升机构和卡紧座,该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通过卡紧座对车体钣金的卡紧,使得车体钣金无法进行晃动,通过这种方式对车体钣金进行定位安装,不需要在最开始放置车体钣金时,就要对车体钣金的位置进行精确调节,节约工人的时间,在对车体钣金进行定位时,通过卡紧座上升,对车体钣金进行固定,在最开始车体钣金放置在支撑前管和支撑后管上后,再进行调整位置,避免出现工人被砸伤的情况,在将车体钣金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工人将车体钣金沿着支撑前管和支撑后管推落到地面上或者设备上即可。

Description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钣金放置领域,具体涉及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钣金加工完成后,往往需要通过工人使用移动车座将车体钣金运输到喷漆生产线上进行加工,而传统的移动车座往往采用卡接的方式对车体钣金进行卡接,而通过卡接的方式,在最开始时的时候,往往需要对车身钣金进行精准的放置,而精准放置往往过于困难,并且会消耗工人大量的时间,且由于车身钣金处于悬空的状态,车身钣金会发生掉落砸伤工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包括移动车座、同步驱动机构、支撑前管、支撑后管、两个双侧驱动机构、四个顶升机构和卡紧座,移动车座放置在地面上,支撑前管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的前侧顶部,支撑后管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的后侧顶部,车体钣金放置在支撑前管和支撑后管上,四个顶升机构均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的顶部,四个卡紧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顶升机构的顶部,每一个双侧驱动机构均位于两个顶升机构之间,用于驱动同时两个顶升机构进行运动,且双侧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上,同步驱动机构位于两个双侧驱动机构之间,用于同时驱动两个双侧驱动机构,且同步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的顶部。
进一步的,每个顶升机构均包括安装座、顶板、两个导柱和直线轴承,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的顶部,两个直线轴承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两个导柱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滑动连接,顶板固定安装在两个导柱的顶端,传动顶升器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上,传动顶升器的顶部与顶板固定连接,用于推动顶板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每个传动顶升器均包括螺柱、螺纹管和竖直转座,竖直转座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的顶部,螺柱插设在竖直转座内,螺纹管啮合在螺柱上,螺纹管的顶部与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卡紧座包括弧形安装板、橡胶防滑垫和三个支撑管,三个支撑管固定安装在顶板的顶部,弧形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支撑管的顶部,橡胶防滑垫固定安装在弧形安装板的顶部。
进一步的,双侧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四个第一锥齿轮和两个第一转座,两个第一转座均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上,第一转轴与两个第一转座转动连接,两个第一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两端,另外两个第一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螺柱,且每两个第一锥齿轮之间啮合。
进一步的,同步驱动机构包括手摇组件、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座和四个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二转座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上,第二转轴与两个第二转座转动连接,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的两端,另外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上,手摇组件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上,用于驱动第二转轴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手摇组件包括第三转轴、手柄、第三转座和两个第三锥齿轮,一个第三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上,另一个第三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的一端上,第三转座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的顶部,第三转轴与第三转座转动连接,手柄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的另一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通过卡紧座对车体钣金的卡紧,使得车体钣金无法进行晃动,通过这种方式对车体钣金进行定位安装,不需要在最开始放置车体钣金时,就要对车体钣金的位置进行精确调节,节约工人的时间,当车体钣金放置在支撑前管和支撑后管上后,只需要推动车体钣金即可调整,便捷且方便,并且在对车体钣金进行定位时,通过卡紧座上升,对车体钣金进行固定,及其的方便,节约工人大量的时间,且在最开始车体钣金放置在支撑前管和支撑后管上后,再进行调整位置,避免出现工人被砸伤的情况;
在将车体钣金进行拆卸时,传动顶升器向下带动顶板进行运动,使得卡紧座带动车体钣金进行下降,当车体钣金与支撑前管和支撑后管接触后,工人还在驱动同步驱动机构,使得卡紧座继续下降,下降到设定的位置后,停止驱动同步驱动机构,这时,只需要工人将车体钣金沿着支撑前管和支撑后管推落到地面上或者设备上即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动顶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双侧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同步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移动车座;
2、同步驱动机构;2a、手摇组件;2a1、第三锥齿轮;2a2、第三转轴;2a3、手柄;2a4、第三转座;2b、第二转轴;2c、第二转座;2d、第二锥齿轮;
3、顶升机构;3a、安装座;3b、导柱;3c、直线轴承;3d、顶板;3e、传动顶升器;3e1、螺柱;3e2、螺纹管;3e3、竖直转座;
4、卡紧座;4a、支撑管;4b、弧形安装板;4c、橡胶防滑垫;
5、双侧驱动机构;5a、第一锥齿轮;5b、第一转轴;5c、第一转座;
6、支撑前管;7、支撑后管;8、车体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包括移动车座1、同步驱动机构 2、支撑前管6、支撑后管7、两个双侧驱动机构5、四个顶升机构3和卡紧座4,移动车座1放置在地面上,支撑前管6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前侧顶部,支撑后管7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后侧顶部,车体钣金8放置在支撑前管6和支撑后管7上,四个顶升机构3均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四个卡紧座4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顶升机构3的顶部,每一个双侧驱动机构5均位于两个顶升机构3之间,用于驱动同时两个顶升机构3进行运动,且双侧驱动机构5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同步驱动机构2位于两个双侧驱动机构5之间,用于同时驱动两个双侧驱动机构5,且同步驱动机构2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在最开始时的时候,首先通过工人使用设备将车体钣金8安放到支撑前管6和支撑后管7上,再通过工人推动车体钣金8,调整车体钣金8的位置,当位置调整好后,再通过工人驱动同步驱动机构2,使得四个卡紧座4对车体钣金8进行支撑。
每个顶升机构3均包括安装座3a、顶板3d、两个导柱3b和直线轴承3c,安装座3a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两个直线轴承3c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3a上,两个导柱3b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3c滑动连接,顶板3d固定安装在两个导柱3b的顶端,传动顶升器3e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传动顶升器3e的顶部与顶板3d固定连接,用于推动顶板3d向上运动。当传动顶升器3e向上推动顶板3d进行运动时,顶板3d将带动两个导柱3b分别沿着两个直线轴承3c进行滑动,在顶板3d向上运动时,顶板3d将推动卡紧座4向上运动,使得卡紧座4插入到车体钣金8的轮毂挡板处,进而实现卡紧座4对车体钣金8的卡紧,使得车体钣金8无法进行晃动,通过这种方式对车体钣金8进行定位安装,不需要在最开始放置车体钣金8时,就要对车体钣金8的位置进行精确调节,节约工人的时间,当车体钣金8放置在支撑前管6和支撑后管7上后,只需要推动车体钣金8即可调整,便捷且方便,并且在对车体钣金8进行定位时,通过卡紧座4上升,对车体钣金8进行固定,及其的方便,节约工人大量的时间;
在需要将车体钣金8进行拆卸时,传动顶升器3e向下带动顶板3d进行运动,使得卡紧座4带动车体钣金8进行下降,当车体钣金8与支撑前管6和支撑后管7接触后,工人还在驱动同步驱动机构2,使得卡紧座4继续下降,下降到设定的位置后,停止驱动同步驱动机构2,这时,只需要工人将车体钣金8沿着支撑前管6和支撑后管7推落到地面上或者设备上即可,十分方便。
每个传动顶升器3e均包括螺柱3e1、螺纹管3e2和竖直转座3e3,竖直转座3e3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螺柱3e1插设在竖直转座3e3内,螺纹管3e2啮合在螺柱3e1上,螺纹管3e2的顶部与顶板3d固定连接。通过双侧驱动机构5进行工作,将使得双侧驱动机构5带动螺柱3e1在竖直转座3e3上进行转动,使得螺柱3e1啮合向上推动螺纹管3e2,使得螺纹管3e2向上推动顶板3d进行运动。
卡紧座4包括弧形安装板4b、橡胶防滑垫4c和三个支撑管4a,三个支撑管4a固定安装在顶板3d的顶部,弧形安装板4b固定安装在支撑管4a的顶部,橡胶防滑垫4c固定安装在弧形安装板4b的顶部。当顶板3d向上运动时,顶板3d将通过支撑管4a带动弧形安装板4b 向上运动,使得弧形安装板4b带动橡胶防滑垫4c插入到车体钣金8的轮毂挡板处,轮毂挡板内缘为内凹状态,通过这种插入的方式,刚好能够对车体钣金8进行限位固定,通过橡胶防滑垫4c,增加摩擦力,且减少弧形安装板4b与车体钣金8接触所造成的损伤。
双侧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转轴5b、四个第一锥齿轮5a和两个第一转座5c,两个第一转座5c均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第一转轴5b与两个第一转座5c转动连接,两个第一锥齿轮5a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5b的两端,另外两个第一锥齿轮5a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螺柱3e1,且每两个第一锥齿轮5a之间啮合。通过同步驱动机构2进行转动工作,进而带动两个双侧驱动机构5上的第一转轴5b进行转动,使得每个第一转轴5b均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5a 进行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5a通过啮合带动另一个第一锥齿轮5a进行转动,使得另一个第一锥齿轮5a带动螺柱3e1进行转动。
同步驱动机构2包括手摇组件2a、第二转轴2b、两个第二转座2c和四个第二锥齿轮2d,两个第二转座2c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第二转轴2b与两个第二转座2c转动连接,两个第二锥齿轮2d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2b的两端,另外两个第二锥齿轮2d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5b上,手摇组件2a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b进行旋转。通过工人摇动手摇组件2a,使得手摇组件2a带动第二转轴2b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转轴2b进行转动,将使得第二转轴2b同时驱动两个第二锥齿轮2d,进而带动另外两个第二锥齿轮2d进行转动,使得另外两个第二锥齿轮2d带动两个第一转轴5b进行转动。
手摇组件2a包括第三转轴2a2、手柄2a3、第三转座2a4和两个第三锥齿轮2a1,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2b上,另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2a2的一端上,第三转座2a4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第三转轴2a2与第三转座2a4转动连接,手柄2a3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2a2的另一端上。首先通过工人转动手柄2a3,将使得手柄2a3带动第三转轴2a2在第三转座2a4上进行转动,使得第三转座2a4带动一个第三锥齿轮2a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带动另一个第三锥齿轮2a1进行转动,使得另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带动第二转轴2b进行转动。
工作原理:在最开始时的时候,首先通过工人使用设备将车体钣金8安放到支撑前管6 和支撑后管7上,再通过工人推动车体钣金8,调整车体钣金8的位置,当位置调整好后;
首先通过工人转动手柄2a3,将使得手柄2a3带动第三转轴2a2在第三转座2a4上进行转动,使得第三转座2a4带动一个第三锥齿轮2a1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带动另一个第三锥齿轮2a1进行转动,使得另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带动第二转轴2b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转轴2b进行转动,将使得第二转轴2b同时驱动两个第二锥齿轮2d,进而带动另外两个第二锥齿轮2d进行转动,使得另外两个第二锥齿轮2d带动第一转轴5b进行转动,第一转轴5b将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5a进行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5a通过啮合带动另一个第一锥齿轮5a进行转动,使得另一个第一锥齿轮5a带动螺柱3e1进行转动,螺柱3e1在竖直转座3e3上进行转动,使得螺柱3e1啮合向上推动螺纹管3e2,使得螺纹管3e2向上推动顶板3d进行运动,顶板3d将带动两个导柱3b分别沿着两个直线轴承3c进行滑动,在顶板3d向上运动时,顶板3d将推动卡紧座4向上运动,使得卡紧座4插入到车体钣金8的轮毂挡板处,进而实现卡紧座4对车体钣金8的卡紧,使得车体钣金8无法进行晃动,进而完成车体钣金8的安装;
反之,在需要将车体钣金8进行拆卸时,通过工人驱动手柄2a3,传动顶升器3e向下带动顶板3d进行运动,使得卡紧座4带动车体钣金8进行下降,当车体钣金8与支撑前管6 和支撑后管7接触后,工人还在驱动同步驱动机构2,使得卡紧座4继续下降,下降到设定的位置后,停止驱动同步驱动机构2,这时,只需要工人将车体钣金8沿着支撑前管6和支撑后管7推落到地面上或者设备上即可,十分方便。

Claims (7)

1.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座(1)、同步驱动机构(2)、支撑前管(6)、支撑后管(7)、两个双侧驱动机构(5)、四个顶升机构(3)和卡紧座(4),移动车座(1)放置在地面上,支撑前管(6)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前侧顶部,支撑后管(7)通过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后侧顶部,车体钣金(8)放置在支撑前管(6)和支撑后管(7)上,四个顶升机构(3)均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四个卡紧座(4)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顶升机构(3)的顶部,每一个双侧驱动机构(5)均位于两个顶升机构(3)之间,用于驱动同时两个顶升机构(3)进行运动,且双侧驱动机构(5)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同步驱动机构(2)位于两个双侧驱动机构(5)之间,用于同时驱动两个双侧驱动机构(5),且同步驱动机构(2)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顶升机构(3)均包括安装座(3a)、顶板(3d)、两个导柱(3b)和直线轴承(3c),安装座(3a)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两个直线轴承(3c)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3a)上,两个导柱(3b)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3c)滑动连接,顶板(3d)固定安装在两个导柱(3b)的顶端,传动顶升器(3e)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传动顶升器(3e)的顶部与顶板(3d)固定连接,用于推动顶板(3d)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顶升器(3e)均包括螺柱(3e1)、螺纹管(3e2)和竖直转座(3e3),竖直转座(3e3)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螺柱(3e1)插设在竖直转座(3e3)内,螺纹管(3e2)啮合在螺柱(3e1)上,螺纹管(3e2)的顶部与顶板(3d)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卡紧座(4)包括弧形安装板(4b)、橡胶防滑垫(4c)和三个支撑管(4a),三个支撑管(4a)固定安装在顶板(3d)的顶部,弧形安装板(4b)固定安装在支撑管(4a)的顶部,橡胶防滑垫(4c)固定安装在弧形安装板(4b)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双侧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转轴(5b)、四个第一锥齿轮(5a)和两个第一转座(5c),两个第一转座(5c)均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第一转轴(5b)与两个第一转座(5c)转动连接,两个第一锥齿轮(5a)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5b)的两端,另外两个第一锥齿轮(5a)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螺柱(3e1),且每两个第一锥齿轮(5a)之间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同步驱动机构(2) 包括手摇组件(2a)、第二转轴(2b)、两个第二转座(2c)和四个第二锥齿轮(2d),两个第二转座(2c)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第二转轴(2b)与两个第二转座(2c)转动连接,两个第二锥齿轮(2d)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2b)的两端,另外两个第二锥齿轮(2d)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5b)上,手摇组件(2a)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上,用于驱动第二转轴(2b)进行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手摇组件(2a)包括第三转轴(2a2)、手柄(2a3)、第三转座(2a4)和两个第三锥齿轮(2a1),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2b)上,另一个第三锥齿轮(2a1)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2a2)的一端上,第三转座(2a4)固定安装在移动车座(1)的顶部,第三转轴(2a2)与第三转座(2a4)转动连接,手柄(2a3)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2a2)的另一端上。
CN202123046113.XU 2021-12-06 2021-12-06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Active CN216684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6113.XU CN216684674U (zh) 2021-12-06 2021-12-06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6113.XU CN216684674U (zh) 2021-12-06 2021-12-06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4674U true CN21668467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6113.XU Active CN216684674U (zh) 2021-12-06 2021-12-06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4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4560B (zh) 一种铁片双面快速锻造装置
CN115319785B (zh) 一种旋转型夹爪
CN113680911A (zh) 一种新型铝材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16684674U (zh) 便于拆装的车身钣金放置机构
CN213998494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轮胎更换辅助装置
CN117324918A (zh) 一种磁钢一体电主轴轴承的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6298496U (zh) 一种轧钢厂轧辊轴承拆装装置
CN215797932U (zh) 一种工艺喷管吊具
CN214723812U (zh) 一种掘进机用变速箱快速拆卸平台
CN213497150U (zh) 一种能减少尾料的激光切管机
CN213318572U (zh) 框形构件焊接侧倾装置
CN209407874U (zh) 连杆螺钉紧固设备
CN211997428U (zh) 一种具有防掉落功能的五金送料机
CN212285722U (zh) 一种转动式钢筋切断双头滚丝一体机
CN212070199U (zh) 一种折弯机用便于更换上模的夹持结构
CN110950098B (zh) 一种双桶全自动投料机
CN110143405B (zh) 一种五金制品下料机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651823U (zh) 一种配变变压器线圈拆模翻转设备
CN217076749U (zh) 一种带高度调整架的便携式吊装设备
CN218447004U (zh) 移动式多工位电气安装综合实训平台
CN219546615U (zh) 一种铜卷液压托举装置
CN212806559U (zh) 一种瓷管生产用抗弯装置
CN214827031U (zh) 一种平台输送装置
CN220223320U (zh) 一种用于h型钢的起吊装置
CN220216372U (zh) 一种金属冲压翻转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