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6557U -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6557U
CN216676557U CN202122943621.1U CN202122943621U CN216676557U CN 216676557 U CN216676557 U CN 216676557U CN 202122943621 U CN202122943621 U CN 202122943621U CN 216676557 U CN216676557 U CN 216676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adsorption
plasma
separa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436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月伟
余波光
杨正根
杨高强
陈杰
李武明
陈校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a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a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a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ang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436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6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6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6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包括血浆分离模块和血浆吸附模;血浆分离模块包括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以及设置在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上的分离驱动部件、血浆分离器;血浆吸附模块包括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以及设置在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上的吸附驱动部件、换向器、吸附柱、冲洗器,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与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连接,换向器包括顺序分布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相邻的接口之间连通且分别设置有阀门组件,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其中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吸附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另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该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能够进行双向吸附和冲洗,吸附和冲洗效果佳。

Description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背景技术
免疫吸附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其是将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配体与吸附载体结合制成吸附柱,选择性或特异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免疫吸附疗法不同于一般非特异的血液灌流,免疫吸附疗法是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血浆分离技术分离出的血浆经过免疫吸附处理后,清除掉血浆中的致病因子,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浆回输到病人体内。免疫吸附疗法中血浆中有用成分的丢失更小,同时避免了外源血浆输入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免疫吸附疗法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建立体外循环并抗凝,血液流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将血浆引入吸附柱,以特异性吸附的方式清除致病物质,然后将净化的血浆回输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免疫吸附技术的适用人群主要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这类病症通常是罕见病种,发病人数较少,并且免疫吸附技术操作较为繁琐,在世界范围内为免疫吸附疗法开发的的免疫吸附机较少,且设备昂贵。尤其国内大部分医院都没有配备免疫吸附机,这给国内的免疫吸附疗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免疫吸附机中的吸附柱所使用的吸附剂颗粒较小,容易产生气泡堆积,传统的免疫吸附治疗只能进行单向冲洗,难以完全排出气泡,堆积的气泡会影响吸附柱的吸附和再生效果,长时间作用甚至会导致吸附柱内残留的血浆变性凝结,无法继续治疗。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血浆粘稠患者,在体外循环中,血浆易产生沉淀物,容易堵在吸附柱的进液端,难以冲洗干净,甚至使吸附柱堵塞,无法继续治疗。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将吸附柱从系统中拆下,调换方向后重新安装进行反向冲洗,该操作使得血路管和吸附柱暴露在空气中,产生感染风险,另外,拆装管路需要中断治疗,操作麻烦,有时需要重新更换所有系统组件,严重影响治疗效率,给患者带来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一种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包括血浆分离模块和血浆吸附模块;所述血浆分离模块包括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上的分离驱动部件、血浆分离器,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用于将人体中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所述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所述血浆吸附模块包括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上的吸附驱动部件、换向器、吸附柱、冲洗器,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血浆分离器与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连接,所述换向器包括顺序分布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相邻的接口之间连通且分别设置有阀门组件,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串联于其中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所述吸附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另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吸附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驱动部件和/或所述吸附驱动部件为血泵,所述血泵为单血泵或者血泵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血浆吸附模块还包括废液收集袋,所述废液收集袋连接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以用于收集冲洗后的废液。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液收集袋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洗器包括洗脱液组件、平衡液组件以及预冲液组件,所述洗脱液组件、所述平衡液组件以及所述预冲液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洗脱液组件、所述平衡液组件以及所述预冲液组件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与所述血浆分离器、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九阀门、第十阀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血浆吸附模块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血浆分离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无须拆卸管路就能够实现免疫吸附的正反双向冲洗的快速切换,便于吸附柱的排气和冲洗,避免了拆卸吸附柱导致的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率,可以使用专用免疫吸附设备,也可以使用血透室常用的血透机或单泵设备结合进行组合,即可实现免疫吸附治疗,具有经济方便,安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的换向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0、血浆分离模块;110、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20、分离驱动部件;130、血浆分离器;140、压力传感器;200、血浆吸附模;210、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20、吸附驱动部件;230、换向器;231、第一接口;232、第二接口;233、第三接口;234、第四接口;240、吸附柱;250、冲洗器;251、洗脱液组件;252、平衡液组件;253、预冲液组件;260、废液收集袋;270、空气过滤器;281、第一阀门;282、第二阀门;283、第三阀门;284、第四阀门;285、第五阀门;286、第六阀门;287、第七阀门;288、第八阀门;289、第九阀门;2810、第十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以解决现有的吸附设备存在的只能进行单向冲洗、难以完全排出气泡、影响吸附柱的吸附和再生效果,长时间作用甚至会导致吸附柱内残留的血浆变性凝结、感染风险大、操作麻烦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能够用于双向吸附。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包括血浆分离模块100和血浆吸附模块200;血浆分离模块100包括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以及设置在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上的分离驱动部件120、血浆分离器130,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用于将人体中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血浆分离器130分离出血浆;血浆吸附模块200包括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以及设置在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上的吸附驱动部件220、换向器230、吸附柱240、冲洗器250,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的两端分别与血浆分离器130与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连接。其中吸附柱240可以是免疫吸附柱。
参见图2所示,换向器230包括顺序分布的第一接口231、第二接口232、第三接口233以及第四接口234,相邻的接口之间连通且分别设置有阀门组件,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其中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吸附柱2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另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用于引出血浆分离器130分离出的血浆至吸附柱240进行双向吸附。血浆能够在换向器230的作用下通过吸附柱240的双向吸附。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还能够是实现对吸附柱240的冲洗再生。上述血浆分离器130分离出的血球成分和血浆吸附模块200吸附后的血浆混合后再次回输到人体内。
需要说明的是,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的两端分别为动脉端与静脉端。动脉端为血液引出端,静脉端为回流端。血浆分离器130串联于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中,分离驱动部件120可设置于靠近动脉端的一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231与第二接口232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281,第二接口232与第三接口233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282,第三接口233与第四接口234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283,第四接口234与第一接口231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284,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接口231与第三接口233,吸附柱2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口232与第四接口23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分离驱动部件120和/或吸附驱动部件220为血泵,血泵为单血泵或者血泵组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血浆吸附模块200还包括废液收集袋260。废液收集袋260连接于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以用于收集冲洗后的废液。具体地,通过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切换至冲洗通路,使用换向器230切换液体通路,可以实现吸附柱240的双向冲洗,冲洗后的废液排入废液收集袋26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废液收集袋260与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28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冲洗器250包括洗脱液组件251、平衡液组件252以及预冲液组件253。洗脱液组件251、平衡液组件252以及预冲液组件253分别连接于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洗脱液组件251、平衡液组件252以及预冲液组件253与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六阀门286、第七阀门287、第八阀门288。洗脱液组件251、平衡液组件252以及预冲液组件253具有单独的支路和管夹(如第六阀门286、第七阀门287、第八阀门288)控制,冲洗时可以在不同液体中切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与血浆分离器130、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九阀门289、第十阀门281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血浆吸附模块200还包括空气过滤器270。空气过滤器270设置于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21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血浆分离模块10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40。压力传感器140设置于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11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的吸附方法。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在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参见图1所示,当开启第二阀门282、第四阀门284且关闭第一阀门281、第三阀门283时,实现第一方向(图1所示角度由下至上)的吸附。
当关闭第二阀门282、第四阀门284且开启第一阀门281、第三阀门283时,实现第二方向(图1所示角度由上至下)的吸附,如此,通过换向器230的选择,能实现双向吸附,且无需拆卸吸附柱,避免感染风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的洗脱方法。
设置预冲液组件253中的预冲液为氯化钠注射液。
1)第九阀门289、第十阀门2810关闭,第五阀门285打开,切换至冲洗通路;
2)开启第二阀门282、第四阀门284,关闭第一阀门281、第三阀门283,切换至正向冲洗通路;
3)关闭第六阀门286、第七阀门287,打开第八阀门288,开启吸附驱动部件220,使预冲液以恒定流速预冲吸附柱,冲洗废液排入废液收集袋260;
4)打开闭第一阀门281、第三阀门283,关闭第二阀门282、第四阀门284,切换至反向冲洗通路,如此,完成双向冲洗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10无须拆卸管路就能够实现免疫吸附的正反双向冲洗的快速切换,便于吸附柱的排气和冲洗,避免了拆卸吸附柱导致的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率,可以使用专用免疫吸附设备,也可以使用血透室常用的血透机或单泵设备结合进行组合,即可实现免疫吸附治疗,具有经济方便,安全高效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浆分离模块和血浆吸附模块;所述血浆分离模块包括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上的分离驱动部件、血浆分离器,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用于将人体中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所述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所述血浆吸附模块包括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上的吸附驱动部件、换向器、吸附柱、冲洗器,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血浆分离器与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连接,所述换向器包括顺序分布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相邻的接口之间连通且分别设置有阀门组件,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串联于其中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所述吸附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另一组相对位置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吸附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驱动部件和/或所述吸附驱动部件为血泵,所述血泵为单血泵或者血泵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吸附模块还包括废液收集袋,所述废液收集袋连接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以用于收集冲洗后的废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集袋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器包括洗脱液组件、平衡液组件以及预冲液组件,所述洗脱液组件、所述平衡液组件以及所述预冲液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液组件、所述平衡液组件以及所述预冲液组件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与所述血浆分离器、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九阀门、第十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吸附模块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吸附体外循环血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分离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分离体外循环血路管。
CN202122943621.1U 2021-11-27 2021-11-27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Active CN216676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3621.1U CN216676557U (zh) 2021-11-27 2021-11-27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3621.1U CN216676557U (zh) 2021-11-27 2021-11-27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6557U true CN216676557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6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43621.1U Active CN216676557U (zh) 2021-11-27 2021-11-27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65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0804A (zh) * 2022-07-20 2022-09-06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分离高纯度免疫球蛋白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16617482A (zh) * 2023-04-28 2023-08-22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 一种用于动物的ecmo联合血液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0804A (zh) * 2022-07-20 2022-09-06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分离高纯度免疫球蛋白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16617482A (zh) * 2023-04-28 2023-08-22 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 一种用于动物的ecmo联合血液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76557U (zh) 双向可切换免疫吸附系统
US8771513B2 (en) Regeneratable filter for extracorporal treatment of liquids containing particles and use thereof
CN107583120B (zh) 一种血浆置换透析吸附系统
CN101041092A (zh) 多器官功能支持系统
CN108310503A (zh) 一种基于离心分离血浆法的全能型血浆净化系统
JP2023022218A5 (zh)
CN105107042A (zh) 血液净化装置
CN2822644Y (zh) 一种蛋白a免疫吸附系统
CN105107041A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滤器的置换方法
JP2020203131A5 (zh)
CN210277848U (zh) 一种用于临床连续式血液成份离心分离及治疗系统
CN209864814U (zh) 一种血液分离综合治疗机整机
CN208552666U (zh) 一种血浆置换透析吸附系统
CN212547797U (zh) 一种多功能血液净化用辅助管路
CN205460102U (zh)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滤过系统
CN216394901U (zh) 一种双柱联用免疫吸附系统
CN208552669U (zh) 一种基于离心分离血浆法的全能型血浆净化系统
CN218833279U (zh) 一种组合免疫-炎症吸附系统
CN203244631U (zh) 一种血浆置换吸附滤过治疗专用血浆储存袋
CN106512121A (zh) 去除艾滋病病毒的方法及其过滤装置
JP4183036B2 (ja)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再生方法
DE102004037475A1 (de) Filtersystem zur membrangetrennten, adsorptiven Behandlung partikelhaltiger Flüssigkeiten
WO2019153848A1 (zh) 一种基于离心分离血浆法的全能型血浆净化系统
CN103263706A (zh) 血浆置换吸附滤过治疗专用血浆储存袋
CN105214157B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