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3807U -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3807U
CN216673807U CN202123227620.3U CN202123227620U CN216673807U CN 216673807 U CN216673807 U CN 216673807U CN 202123227620 U CN202123227620 U CN 202123227620U CN 216673807 U CN216673807 U CN 216673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ed metering
seed
communicated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276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2276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3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3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3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气动排种滚筒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个排种孔,每排排种孔呈径向分布的,气动排种滚筒的每一排排种孔均与相应的单独一根气管相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换气转子上,所述换气转子设置在气动排种滚筒的一端处并位于一个负压仓盒内。相比于传统的排种滚筒,使用气管连接每一排排种孔,使得每个排种孔获得的吸力提高,对负压功率需求降低且提高了吸附种子的成功率和准确率,通过换气转子的结构,实现了针对最下一排排种孔的单独管控,能通过三通接口和双电磁阀的结构实现对需要排种的一刻停负压、给正压的正向补气,能够提高种子下落的成功率和精准性,从而提高了排种成功率和完成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育苗盘的苗穴进行排种种子的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穴盘,也称育苗盘,它已经成为工厂化种苗生产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器具。不论是花卉还是蔬菜,穴盘育苗是现代园艺最根本的一项变革,为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制造穴盘的材料一般有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制造方法有吹塑的,也有注塑的。一般的蔬菜和观赏类植物育苗穴盘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育苗盘的规格尺寸有多种,大多数在6~10排的规格,常用的有9排18列的。首先需要在每个苗穴内填放培养土,然后再通过冲压设备在每个苗穴内冲压出小凹槽作为排种的种穴。目前常见的排种有人工辅助的半自动翻转排种机,也有自动排种机,最常见的就是滚筒类排种机,其滚筒表面设有多排排种孔,滚筒内抽负压,通过吸附种子后随滚筒完成排种,但是目前的滚筒结构简单,所需的负压功率大,但是吸附种子的吸力不够,会导致排种完成度达不到要求,其次,这种结构在排种时是利用中断负压的方式使得种子自己下落进入苗穴的,由于种子很轻,有时往往会无法通过自重完成下落排种的,导致最终的排种完成度,精确性较差,成功率达不到较高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发明人经过研发改进,现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提高了排种成功率,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包括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的气动排种滚筒(3),气动排种滚筒(3)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个排种孔(31),每排排种孔(31)呈径向分布的,气动排种滚筒(3)的每一排排种孔(31)均与相应的单独一根气管(32)相连通,所述气管(3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换气转子上,所述换气转子设置在气动排种滚筒(3)的一端处并位于一个负压仓盒(324)内。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转子上设置有外定子(37)和内转子(38),内转子(38)嵌入外定子(37)内且能和气动排种滚筒(3)同步转动,内转子(38)上分布有若干个气管接头(36),每个气管接头(36)通过一根气管(32)连接通至气动排种滚筒(3)上的每一排排种孔(31)。
进一步的,所述外定子(37)上设有一个排种气口(311),且外定子(37)的内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排种气口(311)的气管道(322),相应的,内转子(38)的内壁上设有与气管接头(36)相连通且数量相对应的若干个内气道(333),所述内气道(333)的气口与所述气管道(322)的气口处于同一条转动路径上,且当某个内气道(333)的气口转动后与气管道(322)的气口重叠时,连通内气道(333)和气管道(322)。
进一步的,所述外定子的内壁内径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内凹槽(325),所述内凹槽(325)为非闭环的环槽,非闭环的部分设置所述的气管道(322);所述内凹槽(325)开设的位置与内气道(333)的气口所对应,内气道(333)的气口连通内凹槽(325),外定子的内壁上还设有与内凹槽(325)相垂直并连通的负压槽(326),负压槽(326)连通至负压仓盒(324)内。
进一步的,沿外定子(37)的旋转方向在排种气口(311)后方于外定子(37)上还设有一个清洗气口(312),外定子(37)的内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清洗气口(312)的清洗管道(323),所述清洗管道(323)的气口与内气道(333)的气口处于同一条转动路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种气口(311)、清洗气口(312)各自连通一条正压气管,正压气管上安装有正压电磁阀,当需要排种或清洗时,排种气口(311)或清洗气口(312)内被注入正压气流,正压气流通过内气道(333)的气口能够进入到当前状态下与气管道(322)或清洗管道(323)相连通的气管(32),对与该气管(32)相连通的排种孔(31)进行正压气流排种或正压气流清洗。
进一步的,与排种气口(311)连通的正压气管上通过三通接头还连接有一条负压气路和一条正压气路,负压气路和正压气路各自安装有一个负压电磁阀和正压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排种滚筒(3)上排种孔(31)的排数可以为6、8、9、10排中的一种,分别按360度的相对应排数的等分角度进行间隔式排列分布。
进一步的,气动排种滚筒(3)的一侧端头,设有一片同轴安装的感应转盘(33),感应转盘(33)是设有若干个凸起的排种拨片(34),排种拨片(34)的数量、分布角度均与气动排种滚筒(3)上的排种孔(31)的排数、角度分布相一致,一一对应后实现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第三光电感应器(63)呈U型状,使感应转盘(33)的排种拨片(34)正好在转动下进入U型状的的U型槽内使其感应,发出感应信号;第三光电感应器(63)具有两个,分别用于检测转动到位后,一个用于发出针对负压气路上的负压电磁阀的停负压控制信号,一个则用于发出针对正压气路的正压电磁阀的给予正压气体的控制信号,用于将最下排的排种孔(31)上的种子(5)吹落;所述感应转盘(33)上,还设有一个单独的周期定位片(35),周期定位片(35)使第四光电感应器(64)对其产生检测感应,每次检测到周期定位片(35)则代表气动排种滚筒(3)旋转完一个周期,完成对一盘育苗盘的排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滚筒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排种滚筒,使用气管连接每一排排种孔,使得每个排种孔获得的吸力提高,对负压功率需求降低且提高了吸附种子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其次,通过换气转子的结构,实现了针对最下一排排种孔的单独管控,能通过三通接口和双电磁阀的结构实现对需要排种的一刻停负压、给正压的正向补气,能够提高种子下落的成功率和精准性,从而提高了排种成功率和完成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定子的内壁内凹槽和负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转子和外转子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气动排种滚筒端部的内部结构刨面图;
图7为气动排种滚筒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气动排种滚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气动排种滚筒(3)、排种孔(31)、气管(32)、负压仓盒(324)、外定子(37)、内转子(38)、气管接头(36)、排种气口(311)、气管道(322)、内气道(333)、内凹槽(325)、负压槽(326)、清洗气口(312)、清洗管道(323)、排种拨片(34)、感应转盘(33)、第三光电感应器(63)、种子(5)、周期定位片(35)、第四光电感应器(64)、育苗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包括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的气动排种滚筒3,气动排种滚筒3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个排种孔31,每排排种孔31呈径向分布的,气动排种滚筒3的每一排排种孔31均与相应的单独一根气管32相连通,所述气管3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换气转子上,所述换气转子设置在气动排种滚筒3的一端处并位于一个负压仓盒324内。负压仓盒324通过管道连接至真空泵,使得负压仓盒324内呈密封的负压状态,使得换气转子内的气管32在除了排种工位的角度上时,均处于与负压状态等压的状态下,从而将负压通过气管32接通至每排排种孔31上,当排种孔31经过种盘时,种盘上的振动器提供振动,使种子5在种盘上微弱的纵向振动,悬空的瞬间与转动经过的排种孔31接触后,被负压吸附,一颗种子5被一个排种孔31所捕获吸附,吸附后的种子5随转动直至滚筒最下方的排种工位时,这一排的排种孔31均断开负压,并及时注入正压气流,将种子5向下吹落,从而完成精确高完成度的排种。
优选地,所述换气转子上设置有外定子37和内转子38,内转子38嵌入外定子37内且能和气动排种滚筒3同步转动,内转子38上分布有若干个气管接头36,每个气管接头36通过一根气管32连接通至气动排种滚筒3上的每一排排种孔31。外定子37主要用于安装正压气管、其内部与内转子38在特定的位置上实现气流的对接,实现保持旋转又能连通气流的功能,外定子37上设有一个排种气口311,且外定子37的内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排种气口311的气管道322,相应的,内转子38的内壁上设有与气管接头36相连通且数量相对应的若干个内气道333,所述内气道333的气口与所述气管道322的气口处于同一条转动路径上,且当某个内气道333的气口转动后与气管道322的气口重叠时,连通内气道333和气管道322。外定子的内壁内径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内凹槽325,所述内凹槽325为非闭环的环槽,非闭环的部分设置所述的气管道322;所述内凹槽325开设的位置与内气道333的气口所对应,内气道333的气口连通内凹槽325,外定子的内壁上还设有与内凹槽325相垂直并连通的负压槽326,负压槽326连通至负压仓盒324内。从而控制只有转动到该位置上的一排排种孔,受正压风吹落种子完成排种,这样的结构巧妙的在不影响其他排的负压状态下,单独对处于最下端的一排排种孔的断负压给正压提高排种成功率的操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沿外定子37的旋转方向在排种气口311后方于外定子37上还设有一个清洗气口312,外定子37的内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清洗气口312的清洗管道323,所述清洗管道323的气口与内气道333的气口处于同一条转动路径上。清洗气口312,清洗气口312输出的正压气流压力大于排种气口311在排种时的正压压力,排种气口311的排种气压压力在0.03Mpa左右,而清洗气口312输出的正压气流压力在0.6-0.8Mpa左右,清洗气流高速、高压的状态经过气管到排种孔向外吹气流,将平时负压过程中吸附的灰尘碎渣等向外排出,达到清洗排种孔的目的,防止堵塞。清洗的环节一般是在设备启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
所述气动排种滚筒3上排种孔31的排数可以为6、8、9、10排中的一种,分别按360度的相对应排数的等分角度进行间隔式排列分布。
优选地,所述排种气口311、清洗气口312各自连通一条正压气管,正压气管上安装有正压电磁阀,当需要排种或清洗时,排种气口311或清洗气口312内被注入正压气流,正压气流通过内气道333的气口能够进入到当前状态下与气管道322或清洗管道323相连通的气管32,对与该气管32相连通的排种孔31进行正压气流排种或正压气流清洗。与排种气口311连通的正压气管上通过三通接头还连接有一条负压气路和一条正压气路,负压气路和正压气路各自安装有一个负压电磁阀和正压电磁阀。气动排种滚筒3的一侧端头,设有一片同轴安装的感应转盘33,感应转盘33是设有若干个凸起的排种拨片34,排种拨片34的数量、分布角度均与气动排种滚筒3上的排种孔31的排数、角度分布相一致,一一对应后实现同步转动第三光电感应器63呈U型状,使感应转盘33的排种拨片34正好在转动下进入U型状的的U型槽内使其感应,发出感应信号;第三光电感应器63具有两个,分别用于检测转动到位后,一个用于发出针对负压气路上的负压电磁阀的停负压控制信号,一个则用于发出针对正压气路的正压电磁阀的给予正压气体的控制信号,用于将最下排的排种孔31上的种子5吹落;所述感应转盘33上,还设有一个单独的周期定位片35,周期定位片35使第四光电感应器64对其产生检测感应,每次检测到周期定位片35则代表气动排种滚筒3旋转完一个周期,完成对一盘育苗盘的排种。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包括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的气动排种滚筒(3),气动排种滚筒(3)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个排种孔(31),每排排种孔(31)呈径向分布的,其特征在于:气动排种滚筒(3)的每一排排种孔(31)均与相应的单独一根气管(32)相连通,所述气管(3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换气转子上,所述换气转子设置在气动排种滚筒(3)的一端处并位于一个负压仓盒(32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转子上设置有外定子(37)和内转子(38),内转子(38)嵌入外定子(37)内且能和气动排种滚筒(3)同步转动,内转子(38)上分布有若干个气管接头(36),每个气管接头(36)通过一根气管(32)连接通至气动排种滚筒(3)上的每一排排种孔(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子(37)上设有一个排种气口(311),且外定子(37)的内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排种气口(311)的气管道(322),相应的,内转子(38)的内壁上设有与气管接头(36)相连通且数量相对应的若干个内气道(333),所述内气道(333)的气口与所述气管道(322)的气口处于同一条转动路径上,且当某个内气道(333)的气口转动后与气管道(322)的气口重叠时,连通内气道(333)和气管道(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子的内壁内径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内凹槽(325),所述内凹槽(325)为非闭环的环槽,非闭环的部分设置所述的气管道(322);所述内凹槽(325)开设的位置与内气道(333)的气口所对应,内气道(333)的气口连通内凹槽(325),外定子的内壁上还设有与内凹槽(325)相垂直并连通的负压槽(326),负压槽(326)连通至负压仓盒(3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外定子(37)的旋转方向在排种气口(311)后方于外定子(37)上还设有一个清洗气口(312),外定子(37)的内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清洗气口(312)的清洗管道(323),所述清洗管道(323)的气口与内气道(333)的气口处于同一条转动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气口(311)、清洗气口(312)各自连通一条正压气管,正压气管上安装有正压电磁阀,当需要排种或清洗时,排种气口(311)或清洗气口(312)内被注入正压气流,正压气流通过内气道(333)的气口能够进入到当前状态下与气管道(322)或清洗管道(323)相连通的气管(32),对与该气管(32)相连通的排种孔(31)进行正压气流排种或正压气流清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排种气口(311)连通的正压气管上通过三通接头还连接有一条负压气路和一条正压气路,负压气路和正压气路各自安装有一个负压电磁阀和正压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排种滚筒(3)上排种孔(31)的排数可以为6、8、9、10排中的一种,分别按360度的相对应排数的等分角度进行间隔式排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气动排种滚筒(3)的一侧端头,设有一片同轴安装的感应转盘(33),感应转盘(33)是设有若干个凸起的排种拨片(34),排种拨片(34)的数量、分布角度均与气动排种滚筒(3)上的排种孔(31)的排数、角度分布相一致,一一对应后实现同步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光电感应器(63)呈U型状,使感应转盘(33)的排种拨片(34)正好在转动下进入U型状的U型槽内使其感应,发出感应信号;第三光电感应器(63)具有两个,分别用于检测转动到位后,一个用于发出针对负压气路上的负压电磁阀的停负压控制信号,一个则用于发出针对正压气路的正压电磁阀的给予正压气体的控制信号,用于将最下排的排种孔(31)上的种子(5)吹落;
所述感应转盘(33)上,还设有一个单独的周期定位片(35),周期定位片(35)使第四光电感应器(64)对其产生检测感应,每次检测到周期定位片(35)则代表气动排种滚筒(3)旋转完一个周期,完成对一盘育苗盘的排种。
CN202123227620.3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Active CN216673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7620.3U CN216673807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7620.3U CN216673807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3807U true CN216673807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7620.3U Active CN216673807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3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29979U (zh) 种勺式机械精量穴播器
CN111886970B (zh)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CN104067737B (zh) 一种防堵塞无漏种的气力式穴盘育苗精密排种方法及装置
CN102668784B (zh) 一种基于气流悬浮供种的滚筒式穴盘育苗播种机
CN216673807U (zh) 一种高成功率的自动排种滚筒结构
CN103749049A (zh) 内充种气力集排式精量排种器
CN105460620A (zh) 一种用于卷烟机喂丝的风力送丝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0352109U (zh) 一种防漏播的气吸式播种机
CN203738368U (zh) 用于阀芯自动装配机的陶瓷静片装配模块
CN107690901A (zh) 一种漏播检测排种机及其检测方法
CN208724514U (zh) 植物工厂气肥调节系统
CN114303529B (zh) 一种高精度自动种苗排种装置和方法
CN111052918B (zh) 一种有序抛秧机气力定植立苗系统及方法
CN108419490A (zh) 具有漏播检测及补种功能的播种机
CN106888636B (zh) 一种精量排种器
CN202649124U (zh) 一种陶瓷插芯传输识别装置
CN213662716U (zh) 一种辊筒播种机
CN203523788U (zh) 一种烘丝机送风监控系统
CN215011543U (zh) 一种具有漏播精准补偿功能的玉米/大豆兼用型高速导种装置
CN214545512U (zh) 一种基于水平圆盘机械式玉米漏播补种装置
CN205346333U (zh) 一种用于卷烟机喂丝的风力送丝装置
CN207543567U (zh) 气吸式小麦管道精量排种施肥器
CN208370198U (zh) 气吸式小区播种排种器
CN205305380U (zh) 一种精量排种器
CN207612600U (zh) 一种漏播检测排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