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8835U -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8835U
CN216668835U CN202122388550.3U CN202122388550U CN216668835U CN 216668835 U CN216668835 U CN 216668835U CN 202122388550 U CN202122388550 U CN 202122388550U CN 216668835 U CN216668835 U CN 216668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recess
housing
hole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85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健太郎
尾崎孝纮
花野佑马
八幡贵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chi Tokei Denk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85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8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8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8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提供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超声波流量计能够在将表盖装配于壳体的状态下直接检查壳体和表盖的对接面的气密性。超声波流量计(10)具有:壳体(30),具有用于收进显示装置的开口部(34);和表盖(20),通过装配于壳体的开口部,从而与壳体一起划定收纳显示装置的空间。在壳体形成有朝向壳体的内侧凹陷的凹部(40),在凹部设置有能将壳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43),贯穿孔被防水透湿性的密封件(44)封住。根据该超声波流量计,能够在将表盖装配于壳体的状态下直接检查壳体和表盖的对接面(31、21)的气密性。

Description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声波流量计具备例如图3所示的结构。具体地讲,超声波流量计110具备将显示装置从开口部收进并收纳的壳体130、和用于将该开口部封住的表盖120,通过这些壳体130和表盖120 划定收纳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空间。这样的显示装置的收纳空间需要抑制水从外部侵入,但是为了将内部的气压维持成大气压,也要求内部和外部的通气性。因此,已知如下结构:在壳体130中设置能够将该壳体13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143,并且利用防水透湿性的密封件144将该贯穿孔143封住。另外,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确认防水性,需要检查壳体、表盖、壳体和表盖的对接面 121、131间的气密性。作为现有的气密检查,将壳体及表盖分别设置于例如对比文件1公开的检查装置,分别进行壳体和表盖的气密检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34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的气密检查中,壳体和表盖的气密检查分别进行,并不是在将表盖装配于壳体的状态下直接确认壳体和表盖的对接面的气密性,因此不能可靠地担保超声波流量计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在于提供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该超声波流量计能够在将表盖装配于壳体的状态下直接检查壳体和表盖的对接面的气密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流量计,具有:壳体,其具有用于将显示装置收进的开口部;和表盖,其通过装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从而与所述壳体一起划定收纳所述显示装置的空间,所述超声波流量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形成有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凹陷的凹部,在所述凹部设置有能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被防水透湿性的密封件封住。
通过在壳体形成凹部,并在凹部设置能将壳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的结构,能够将导入气体用的构件插入到该凹部,因此在进行超声波流量计的气密检查时,能够从插入到凹部的导入气体用的构件经由贯穿孔向显示装置的收纳空间导入。因此,在将表盖装配于壳体的开口部的状态、也就是将表盖和壳体的对接面密封的状态下,通过从贯穿孔导入气体,能够直接检查表盖和壳体的对接面的气密性。另外,因为防水透湿性的密封件装配于朝向壳体的内侧凹陷的凹部,所以不易从外部损伤密封件,能够防止密封件的破损。
在上述超声波流量计中,优选的是,所述贯穿孔在所述凹部中形成于从该凹部凹陷的方向观看位于侧方的壁部。
根据该结构,密封件装配于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在凹部中形成于从该凹部凹陷的方向观看位于侧方的壁部,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密封件的破损。
在上述超声波流量计中,优选的是,所述凹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所述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圆筒体的侧周壁部。
根据该结构,凹部形成为朝向壳体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密封件装配于在凹部的侧周壁部形成的贯穿孔,因此能够在将导入气体用的构件插入到该凹部的状态下利用O形环将导入气体用的构件与凹部之间密封。其结果是,能够简化导入气体用的构件与凹部之间的密封结构。
在上述超声波流量计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件以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将所述贯穿孔封住的方式设置。
根据该结构,密封件以从壳体的内侧将所述贯穿孔封住的方式设置,因此与密封件装配于壳体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密封件的破损。
在上述超声波流量计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进一步设置有用于收纳电池的电池收纳构件,所述电池收纳构件以通过海绵材料将所述密封件覆盖的方式设置。
根据该结构,电池收纳构件以通过海绵材料将密封件覆盖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防止密封件被收纳于壳体的内部的构件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是气密检查装置,检查上述的超声波流量计的气密性,其特征在于,具备:气体导入用管,其能插入到所述凹部;和密封构件,其用于将所述气体导入用管与所述凹部之间密封。
根据该结构,将凹部的贯穿孔作为气体导入部,在将表盖和壳体的对接面装配的状态下可进行超声波流量计的气密检查,因此能够在将表盖装配于壳体的状态下直接检查壳体和表盖的对接面的气密性。
在上述超声波流量计中,优选的是,所述凹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所述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圆筒体的侧周壁部,所述密封构件是O形环。
根据该结构,采用形成为圆筒体的凹部及由O形环构成的密封构件,因此仅仅将气体导入用管插入到凹部,就能够将气体导入用管与凹部之间保持为气密状态。其结果是,能够简化气体导入用管与凹部之间的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能够在将表盖装配于壳体的状态下直接检查壳体和表盖的对接面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流量计的表盖和壳体分离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示出超声波流量计的表盖和壳体的密封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示出现有的超声波流量计的表盖和壳体分离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及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进行说明。
(超声波流量计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超声波流量计10具有表盖20和壳体30,壳体30具有用于将显示装置(未图示)收进的开口部34,表盖20 通过装配于壳体30的开口部34,从而与壳体30一起划定收纳显示装置的空间。如图2所示,超声波流量计10通过使表盖20的对接面21和壳体部30的对接面31紧密贴合地组装而构成。
在表盖20形成有框状部(未图示),通过框状部能够视觉辨认在壳体30的内部组装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
壳体30具有底壁32和以将底壁32的周围包围的方式立起的周壁33,在内部收纳有显示装置及用于收纳电池的电池收纳构件 (未图示)等,该电池向该显示装置供应电力。在底壁32中的与宽度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接近的部分形成有朝向壳体 30的内侧凹陷的凹部40。
凹部40形成为朝向壳体30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具有内底壁部41和侧周壁部42,在侧周壁部42形成有能够将壳体3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43。在贯穿孔43中位于壳体30的内侧的壁面装配有将贯穿孔43封住的密封件44。在密封件44的与装配面相反的一侧的面设置有海绵(未图示),在密封件44的附近设置的电池收纳构件以通过该海绵将密封件44覆盖的方式收纳于壳体30的内部。
超声波流量计10的组装步骤如下。
如图1所示,在贯穿孔43的内侧装配密封件44,在密封件44 的与装配面相反的一侧的面装配海绵后,以电池收纳构件通过海绵将密封件44覆盖的方式将电池收纳构件及显示装置装配于壳体30 的内部。并且,通过以表盖20的对接面21和壳体30的对接面31 紧密贴合的方式将表盖20固定于壳体30,从而超声波流量计10的组装完成。
(气密检查装置)
如图2所示,气密检查装置具备:气体导入用管(导入气体用的构件)60,能够插入到凹部40;和O形环61,是用于将气体导入用管60与凹部40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气密检查装置是通过利用气体导入用管60将气体导入而能够检查超声波流量计10的气密性的装置。
以下对使用气密检查装置进行的超声波流量计的气密检查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以表盖20的对接面21和壳体30的对接面31 紧密贴合的方式将表盖20固定于壳体30的状态下,将装配有O形环61的气体导入用管60插入于凹部40。在气体导入用管60插入到凹部40的状态下,凹部40的侧周壁部42与气体导入用管60之间由O形环61气密地密封。并且,将从气体导入用管60输送来的气体经由贯穿孔43及密封件44向超声波流量计10的内部导入,在表盖20和壳体30的装配部的外周缘涂布发泡液,进行超声波流量计10的气密检查。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流量计及检查超声波流量计的气密性的检查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1)通过在壳体30形成凹部40,并在凹部40设置能将壳体 3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43的结构,能够将气体导入用管60 插入到该凹部40,因此在进行超声波流量计10的气密检查时,能够从插入到凹部40的气体导入用管60经由贯穿孔43向显示装置的收纳空间导入。因此,在将表盖20装配于壳体30的开口部34 的状态、也就是将表盖20和壳体30的对接面21、31密封的状态下,通过从贯穿孔43导入气体,能够直接检查表盖20和壳体30 的对接面21、31的气密性。另外,因为密封件44装配于朝向壳体 30的内侧凹陷的凹部40,所以不易从外部损伤密封件44,能够防止密封件44的破损。
(2)凹部40形成为朝向壳体30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密封件44装配于在凹部40的侧周壁部42形成的贯穿孔43,因此能够在将气体导入用管60插入到该凹部40的状态下利用O形环61将气体导入用管60与凹部40之间密封。其结果是,能够简化气体导入用管60与凹部40之间的密封结构。
(3)在贯穿孔43中位于壳体30的内侧的壁面装配有将贯穿孔43封住的密封件44。根据该结构,密封件44以从壳体30的内侧将贯穿孔43封住的方式设置,因此与密封件44装配于壳体30 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密封件44的破损。
(4)电池收纳构件以通过海绵材料将密封件44覆盖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防止密封件44被收纳于壳体30的内部的构件损伤。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用将其适当变更的以下方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40形成为朝向壳体30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但是凹部的形状并不限于圆筒体,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例如,凹部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壳体的内侧延伸的方筒状、或者朝向壳体的内侧凹陷的圆顶状。在该情况下,只要适当采用能够将凹部40与气体导入用管60之间气密地密封的密封构件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贯穿孔43设置于凹部40的侧周壁部42,但是贯穿孔43只要形成于凹部40的内壁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于构成凹部40的内底壁部4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40形成于壳体30的底壁32,但是也可以将凹部40设置于壳体30的周壁3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得密封件40从壳体30的内侧将贯穿孔43封住,但是也可以以从壳体30的外侧将贯穿孔43封住的方式设置密封件44。在该情况下,也因为密封件44成为设置于凹部 40内的结构,所以与现有的结构比较,能够抑制密封件的破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池收纳构件以通过海绵材料将密封件 44覆盖的方式设置于壳体30的内部,但是在由壳体30内的构件导致的密封件44的破损发生的可能性低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利用电池收纳构件遮盖密封件44。

Claims (7)

1.一种超声波流量计,具有:壳体,其具有用于将显示装置收进的开口部;和表盖,其通过装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从而与所述壳体一起划定收纳所述显示装置的空间,所述超声波流量计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凹陷的凹部,在所述凹部设置有能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被防水透湿性的密封件封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穿孔在所述凹部中形成于从该凹部凹陷的方向观看位于侧方的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所述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圆筒体的侧周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以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将所述贯穿孔封住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进一步设置有用于收纳电池的电池收纳构件,所述电池收纳构件以通过海绵材料将所述密封件覆盖的方式设置。
6.一种气密检查装置,检查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波流量计的气密性,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密检查装置具备:气体导入用管,其能插入到所述凹部;和密封构件,其用于将所述气体导入用管与所述凹部之间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的圆筒体,所述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圆筒体的侧周壁部,所述密封构件是O形环。
CN202122388550.3U 2021-09-29 2021-09-29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Active CN216668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8550.3U CN216668835U (zh) 2021-09-29 2021-09-29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8550.3U CN216668835U (zh) 2021-09-29 2021-09-29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8835U true CN216668835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5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8550.3U Active CN216668835U (zh) 2021-09-29 2021-09-29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8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0404B2 (en) Integral in tank vent construction for pressure based level monitors
EP3371569B1 (en) Gas sensor with a sealable sampling chamber
JP2011242381A (ja) ガスセンサユニット
US20080070433A1 (en) Sealed cav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sensor modules
CN114326294A (zh) 具有收容环境检测的基板收容装置
CN216668835U (zh) 超声波流量计及气密检查装置
JP2016045172A (ja) 圧力センサ
CN209927349U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保护壳以及压力传感器
JP2010237045A (ja) ガスセンサの気密検査方法
JP6622593B2 (ja) センサの検査方法及び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US5702576A (en) Electrochemical measuring cell
CN111373234B (zh) 压力传感器
JP4552351B2 (ja) ガスセンサの気密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SE544656C2 (en) Sealing device
JPH11118649A (ja) 圧力発信器
US20100084285A1 (en) Process analytic sensor with moisture-scavenging electrode backfill
US10197465B2 (en) O-ring internal seal for pressure sensor
US1176184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leakage within a chassis
CN221123709U (zh) 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7878212U (zh) 用于绝缘法兰的检漏装置
KR20150131439A (ko) 압력측정장치
RU210130U1 (ru) Корпус молекулярно-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датчика для работы в условиях понижен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CN220854790U (zh) 气路密封式气体探测器
CN218447702U (zh) 一种防水透气的气体密度继电器
KR20190114610A (ko) 압력 센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