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4532U - 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64532U CN216664532U CN202121528657.7U CN202121528657U CN216664532U CN 216664532 U CN216664532 U CN 216664532U CN 202121528657 U CN202121528657 U CN 202121528657U CN 216664532 U CN216664532 U CN 2166645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proof layer
- coiled material
- bottom plate
- layer
- reserv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涉及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包括:预留槽,开设在旧建筑底板的基层的一侧;预留卷材防水层,设置在预留槽内形成U形;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一端设置于旧建筑底板的基层上侧,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连接,预留槽内在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填充有填充层;新建筑底板基层,设置于预留槽的一侧;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设置在新建筑底板基层上,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连接;该防水结构通过设置预留槽使预留卷材防水层预留收头于预留槽内,破除旧建筑后便于准确查找搭接部位,并且完成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新建工程与既有工程的交叉设计不断出现,其中交叉节点处的防水设计对整个工程的防水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扩建工程中针对新旧工程接槎部位的防水做法通常为破除既有工程结构,查找并清理干净既有工程防水卷材,后续新建工程与既有工程防水进行搭接,并满足一定搭接长度要求,达到整体防水设计需求。
以上现有扩建工程中对新旧工程接槎部位的防水做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对于既有项目地下底板部位采用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项目,其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是与结构混凝土粘结,破除既有工程结构后,防水卷材与混凝土一同被破坏,收头部位无法查找,且难以满足搭接长度要求;
2、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粘结面与混凝土粘结,背面光滑致密,难以与后续新建工程底板防水进行搭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通过设置预留槽使预留卷材防水层预留收头于预留槽内,破除旧建筑后便于准确查找搭接部位,并且完成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连接,有效解决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与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进行搭接与密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包括:
预留槽,开设在旧建筑底板的基层的一侧;
预留卷材防水层,设置在所述预留槽内形成U形;
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一端设置于所述旧建筑底板的基层上侧,另一端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连接,所述预留槽内在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填充有填充层;
新建筑底板基层,设置于所述预留槽的一侧;
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新建筑底板基层上,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连接。
可选地,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通过柔性粘结层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为一体式卷材。
可选地,所述预留槽设置在旧建筑的临时性侧墙的底部,所述填充层填充在所述预留槽内,在所述临时性侧墙的底部形成预留加厚区域。
可选地,所述预留槽靠近新建筑的槽壁为临边侧保护墙,在所述新建筑建设时所述临时性侧墙和所述临时性侧墙外侧的临边侧施工垫层被破除。
可选地,所述柔性粘结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形成L形,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预留槽靠近新建筑的槽壁内侧并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粘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粘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胶,所述柔性密封胶与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中部粘接,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向所述填充层上侧延伸。
可选地,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覆盖粘接在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并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对接。
可选地,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所述一端上设置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搭接在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的下侧。
可选地,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对接接缝通过柔性密封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1、该防水结构通过设置预留槽使预留卷材防水层预留收头于预留槽内,破除旧建筑后便于准确查找搭接部位;
2、该防水结构能够通过柔性粘结层完成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粘接,有效解决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与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进行搭接与密封的问题;
3、该防水结构利用柔性密封胶将第一部分靠近第二部分的一端、预留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的上部、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中部三者粘接在一起,提高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搭接处的防水性能,避免因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搭接与密封不足导致的渗漏问题;
4、该防水结构还能够通过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覆盖粘接在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并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对接,实现双重连接,保证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与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密封连接和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的旧建筑的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的破除旧建筑后的防水搭接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的旧建筑的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留槽;2、旧建筑底板的基层;3、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4、填充层;5、柔性粘结层;6、新建筑底板基层;7、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 8、临时性侧墙;9、预留加厚区域;10、旧建筑底板;11、临边侧保护墙; 12、临边侧施工垫层;13、柔性密封胶;14、木模板;15预留卷材防水层; 16、搭接部;17、新建筑底板;18、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包括:
预留槽,开设在旧建筑底板的基层的一侧;
预留卷材防水层,设置在预留槽内形成U形;
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一端设置于旧建筑底板的基层上侧,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连接,预留槽内在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填充有填充层;
新建筑底板基层,设置于预留槽的一侧;
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设置在新建筑底板基层上,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连接。
具体的,预留槽开设在旧建筑底板的基层靠近旧建筑的临时性侧墙的一侧,预留槽处于临时性侧墙的下方,预留槽内铺设有预留卷材防水层,预留卷材防水层在预留槽内形成U形并由填充层填充,使得预留槽内填充层的上表面与旧建筑底板的基层上表面平齐,预留卷材防水层可以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搭接也可以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是一体的;旧建筑底板设置在旧建筑底板防水卷材层上侧,填充层的上侧为临时性侧墙,临时性侧墙的外侧设置有临边侧施工垫层,预留卷材防水层在临时性侧墙的外侧上翻与临时性侧墙与临边侧施工垫层之间的侧墙防水层形成一个整体防水层;在进行扩建时,需要破除临边侧施工垫层和临时性侧墙,露出预留卷材防水层处于预留槽内的端部,方便与新建筑的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进行搭接。
在一个示例中,预留槽的截面为矩形或倒梯形。
具体的,预留槽靠近新建筑的一侧槽壁由临边侧保护墙形成,在新建筑施工前,破除临边侧施工垫层和临时性侧墙,方便获取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处于预留槽内的端部,在将柔性粘结层的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的端部粘接后可以在原临边侧施工垫层的位置上再建筑临边侧保护墙作为槽壁。
在一个示例中,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通过柔性粘结层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的,采用柔性粘结层将预留卷材防水层与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进行搭接,保证搭接处的防水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预留卷材防水层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为一体式卷材。
具体的,预留卷材防水层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为一体式卷材,相当于预留卷材防水层是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向预留槽内的延伸,这样可以减少连接点,提高防水效果。
在一个示例中,预留槽设置在旧建筑的临时性侧墙的底部,填充层填充在预留槽内,在临时性侧墙的底部形成预留加厚区域。
具体的,预留槽内能够存放预留卷材防水层用于搭接的端部,方便拆除临时性侧墙后找到预留卷材防水层用于搭接的端部。
在一个示例中,预留槽靠近新建筑的槽壁为临边侧保护墙,在新建筑建设时临时性侧墙和临时性侧墙外侧的临边侧施工垫层被破除。
具体的,临边侧保护墙在柔性粘结层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粘接并甩槎后建筑在预留槽的一侧,作为预留槽靠近新建筑一侧的槽壁。
在一个示例中,柔性粘结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形成L形,第一部分设置在预留槽靠近新建筑的槽壁内侧并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粘接,第二部分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粘接。
具体的,第一部分与临边保护墙形成的槽壁贴合,并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粘接,第二部分粘接在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上。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部分靠近第二部分的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胶,柔性密封胶与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中部粘接,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向填充层上侧延伸。
具体的,柔性密封胶将第一部分靠近第二部分的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端粘接,并能够粘接处于该位置的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提高搭接处的防水效果。
在另一个示例中,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覆盖粘接在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并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对接。
具体的,通过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覆盖粘接在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并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对接,实现双重连接,保证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与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密封连接和防水性能。
在另一个示例中,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一端上设置有搭接部,搭接部搭接在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的下侧。
具体的,预留卷材防水层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可以分两步施工,减小施工难度,搭接部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粘接。
在另一个示例中,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对接接缝通过柔性密封胶密封。
具体的,在对接位置通过柔性密封胶对接,提高对接处的密封效果,进而提高防水效果。
可选地,柔性粘接层的材料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或高分子自粘胶带。
可选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材料为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防水卷材。
可选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材料为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可选地,柔性密封胶的为改性硅酮密封胶、聚硫密封胶、丙烯酸酯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或改性硅烷密封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包括:
预留槽1,开设在旧建筑底板的基层2的一侧;
预留卷材防水层15,设置在预留槽1内形成U形;
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一端设置于旧建筑底板的基层2上侧,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一端连接,预留槽1内在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上侧填充有填充层4;
新建筑底板基层6,设置于预留槽1的一侧;
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一端设置在新建筑底板基层6上,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15 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另一端通过柔性粘结层5 与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卷材防水层15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为一体式卷材。
在本实施例中,预留槽1设置在旧建筑的临时性侧墙8的底部,填充层4填充在预留槽1内,在临时性侧墙8的底部形成预留加厚区域9。
在本实施例中,预留槽1靠近新建筑的槽壁为临边侧保护墙11,在新建筑建设时临时性侧墙8和临时性侧墙8外侧的临边侧施工垫层12被破除。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粘结层5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形成L形,第一部分设置在预留槽1靠近新建筑的槽壁内侧并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另一端粘接,第二部分与预留卷材防水层15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靠近第二部分的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另一端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胶13,柔性密封胶13与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中部粘接,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向填充层4上侧延伸。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施工时,以一次施工为例:预留卷材防水层15为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向预留槽内的延伸,旧建筑包括旧建筑底板10与临时性侧墙8交接处设有预留槽1,预留槽1内在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上侧形成预留加厚区域9,预留加厚区域9深 300mm,宽1000mm,截面呈矩形,预留加厚区域9内浇筑材料与旧建筑底板结构相同的混凝土。
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为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卷材防水层,沿预留加厚区域9底部延伸至临时性侧墙8并上翻,与临时性侧墙防水层形成连续防水层整体。
扩建时拆除临时性侧墙8及临边侧施工垫层12,露出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卷材防水层端部,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
作为柔性粘结层5施工双道2厚无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反粘卷材防水层搭接(未搭接的第二部分处的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表面隔离膜不撕除),搭接宽度250mm,施工完成后先临时翻折至旧建筑的填充层4上,在双道2 厚无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表面采用木模板14进行临时性覆盖保护(参见图2)。
重新施工临时加厚区域9临边侧保护墙11及新建筑底板基层6;移除临时性覆盖的木模板14,将双道2厚无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翻折至新建筑底板基层6上,并在2厚无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另一端的上部搭接处施打改性硅烷(MS)密封胶;从旧建筑底板10靠近破除的临时性侧墙8的边界处施工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采用1.2厚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预铺防粘卷材防水层,施工至 2厚无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处时,撕除2厚无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表面余留隔离膜,使1.2厚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预铺防粘卷材防水层与2厚无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紧密粘结,粘结宽度 250mm。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包括:
预留槽1,开设在旧建筑底板的基层2的一侧;
预留卷材防水层15,设置在预留槽1内形成U形;
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一端设置于旧建筑底板的基层2上侧,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一端连接,预留槽1内在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上侧填充有填充层4;
新建筑底板基层6,设置于预留槽1的一侧;
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一端设置在新建筑底板基层6上,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另一端与预留卷材防水层15 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另一端覆盖粘接在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上侧并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对接。
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卷材防水层15的一端上设置有搭接部16,搭接部 16搭接在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另一端的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另一端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对接接缝通过柔性密封胶13密封。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施工时,以一次施工为例:扩建前临时性侧墙8下方留设矩形截面的预留槽1,预留槽1深约 150mm,宽同临时性侧墙8的宽度,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施工至预留槽1的一侧;在预留槽1内铺设预留卷材防水层15,使其搭接部16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形成搭接,搭接宽度≥150mm;在预留槽1内填充填充层4,填充层4包括100mm厚双层高强度XPS保温板形成保护层18和50厚C20细石混凝土形成隔离层;施工旧建筑底板10、临时性侧墙8,预留卷材防水层15与临时性侧墙8外侧的侧墙防水层形成整体。
扩建时,拆除临时性侧墙8,露出保护层18和隔离层,破除保护层18和隔离层,露出预留卷材防水层15;施工新建筑底板基层6,清理干净预留卷材防水层15表面,并将破损处进行修补或裁剪;施工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与露出的预留卷材防水层15进行搭接,为保证搭接和密封效果,搭接部位设置沥青基密封膏,并设置辅助粘结材料;再将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的另一端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通过柔性密封13胶对接,提高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7与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3的连接密封性,提高防水性能;最后施工新建筑底板17。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水结构包括:
预留槽,开设在旧建筑底板的基层的一侧;
预留卷材防水层,设置在所述预留槽内形成U形;
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一端设置于所述旧建筑底板的基层上侧,另一端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连接,所述预留槽内在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填充有填充层;
新建筑底板基层,设置于所述预留槽的一侧;
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新建筑底板基层上,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通过柔性粘结层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为一体式卷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设置在旧建筑的临时性侧墙的底部,所述填充层填充在所述预留槽内,在所述临时性侧墙的底部形成预留加厚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靠近新建筑的槽壁为临边侧保护墙,在所述新建筑建设时所述临时性侧墙和所述临时性侧墙外侧的临边侧施工垫层被破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粘结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形成L形,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预留槽靠近新建筑的槽壁内侧并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粘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的上部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胶,所述柔性密封胶与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中部粘接,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向所述填充层上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覆盖粘接在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上侧并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卷材防水层的所述一端上设置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搭接在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旧建筑底板卷材防水层的对接接缝通过柔性密封胶密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28657.7U CN216664532U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28657.7U CN216664532U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64532U true CN216664532U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5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28657.7U Active CN216664532U (zh) | 2021-07-06 | 2021-07-06 | 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64532U (zh) |
-
2021
- 2021-07-06 CN CN202121528657.7U patent/CN2166645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30331A (zh) | 地下管廊伸缩缝的防水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005522B (zh) |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sbs改性沥青卷材的搭接构造及工法 | |
CN104847382A (zh) | 一种用于隧道的自粘式复合防水层及其铺设方法 | |
KR100875893B1 (ko) | 방수시트를 이용한 방수 시공 방법 | |
CN216664532U (zh) | 一种用于扩建项目的防水结构 | |
CN211474133U (zh) | 一种双面自粘防水胶条处理的隧道衬砌结构缝 | |
CN213086875U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墙体交接处防水层处理结构 | |
CN210946903U (zh) | 一种混凝土主体变形缝的止水结构 | |
KR100875897B1 (ko) | 합성수지 시트 양면에 엘엠에프 부직포가 형성된방수시트를 이용한 방수 공법 | |
CN110593420A (zh) | 防水层的拼接缝结构及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 |
CN106121061A (zh) | 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1133026B1 (ko) | 노출방수를 위한 고무 아스팔트 도막 및 방수시트의 3중 적층공법 | |
CN213572064U (zh) | 一种底板防水层与侧墙防水层的搭接结构 | |
CN111005739A (zh) | 双面自粘防水胶条处理的隧道衬砌结构缝及施工方法 | |
CN211113770U (zh) | 用于地下车站的顶板变形缝防水结构 | |
CN102505947A (zh) | 一种防水卷材对接密封施工方法 | |
CN211548112U (zh) | 防水层的拼接缝结构 | |
CN215253039U (zh) |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 |
CN114182901A (zh) | 一种伸缩缝防水修缮施工方法及其修缮结构 | |
CN213086878U (zh) | 一种桩头防水装置 | |
CN213173843U (zh) | 一种新旧地下工程顶板防水搭接结构 | |
CN208633159U (zh)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 | |
CN215715585U (zh) | 一种管廊防水结构 | |
CN218322881U (zh) | 一种无挑檐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 | |
CN111705843A (zh) | 一种不规则桩头的防水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