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3039U -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3039U
CN215253039U CN202120441203.XU CN202120441203U CN215253039U CN 215253039 U CN215253039 U CN 215253039U CN 202120441203 U CN202120441203 U CN 202120441203U CN 215253039 U CN215253039 U CN 215253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bottom plate
block
layer
waterproof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12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智宁
孙平刚
刘金宝
贾志军
逯丽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dahongyu Tangshan Waterproof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dahongyu Tangshan Waterproof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dahongyu Tangshan Waterproof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dahongyu Tangshan Waterproof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12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3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3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3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结构技术领域,提出了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依次包括底板垫层、防水层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防水层的粘接面朝向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设置,防水施工包括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桩头防水节点部、锚杆防水节点部、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及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防水层具有阴角部、阳角部及平面部;防水层选用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须做好对防水层保护,施工过程中发现破损及时修补,防水层在各个形式的连接部位,使防水层与建筑结构完美结合,有效防止地下结构渗漏。

Description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底板、外防内贴侧墙或矿山法隧道施工中,需先进行防水施工再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以往使用普通改性沥青防水层,做完防水后需做保护层施工,以保护防水层不被后续施工破坏,防水层与建筑结构层间不存在粘合已易形成窜水通道,导致地下工程渗水率极高。
因此,现阶段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设计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使防水层与建筑结构完美结合,有效防止地下结构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使防水层与建筑结构完美结合,有效防止地下结构渗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依次包括底板垫层、防水层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所述防水层的粘接面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设置,防水施工包括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桩头防水节点部、锚杆防水节点部、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及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中任意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组合,所述防水层具有阴角部、阳角部及平面部。
所述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包括第一防水块及第二防水块,所述第一防水块设置在底板导墙上,所述第一防水块包括第一阴角,所述第二防水块设置在所述底板导墙与所述第一防水块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块与所述第一阴角重叠。
所述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包括第一防水块、第二防水块、第三防水块、第四防水块及第五防水块,所述第三防水块与所述第四防水块重叠设置,且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外侧,所述第三防水块与所述第四防水块分别包括第三平面、第四平面和第三阴角、第四阴角,所述第一防水块还包括转接面,所述转接面插接进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之间,所述第五防水块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与所述第四防水块之间,所述第五防水块与所述第四阴角重叠。
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包括中埋式止水带及位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两侧的止水条,所述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位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及止水条的下方,所述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包括第六防水块与第七防水块,所述第六防水块罩设在所述第七防水块一侧,所述第六防水块位于所述第七防水块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之间。
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包括变缝部,所述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位于所述变缝部与所述底板垫层之间,所述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包括第八防水块与第九防水块,所述第八防水块与所述第九防水块的连接部位夹设有泡沫棒,所述第八防水块与所述第九防水块的连接部位长为1m。
所述底板垫层上设置有桩头,所述桩头高于所述底板垫层,所述桩头防水节点部包括第十防水块、第十一防水块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铺设在所述桩头表面及所述底板垫层上,所述第十一防水块及所述第十防水块绕设在所述桩头周侧,形成环带状防水层,所述第十防水块与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之间连接有密封胶,所述第十防水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十一防水块的外径。
所述底板垫层上固定设置有锚杆,锚杆防水节点部包括第十二防水块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设置在所述锚杆周圈250mm范围内,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厚度不小于1.0mm,且用量不少于1.5kg/㎡,所述第十二防水块设置在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上,所述第十二防水块上设置有所述锚杆的封口部,所述封口部灌装有非固化涂料。
所述底板垫层为凹坑结构,所述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包括第十三防水块及四个加强防水块,所述第十三防水块与所述底板垫层形状相同,所述四个加强防水块设置在所述底板垫层与所述第十三防水块之间,位于凹坑结构的拐角位置处。
所述底板垫层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之间形成“L”型结构的防水层,所述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包括第十七防水块、第十八防水块及第十九防水块,所述第十七防水块为“L”型结构,包括第十七阴角及第十七平面,所述第十七阴角设置在所述底板垫层的拐角位置,所述第十八防水块与所述第十七阴角重叠,所述第十八防水块设置在所述第十七防水块与所述底板垫层之间,所述第十九防水块设置在所述底板垫层上,所述第十九防水块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七平面的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为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依次包括底板垫层、防水层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所述防水层的粘接面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设置,防水施工包括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桩头防水节点部、锚杆防水节点部、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及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所述防水层具有阴角部、阳角部及平面部;底板垫层由地基土层根据要求进行夯实,基槽标高、位置、尺寸等验收合格后再采用混凝土随打随抹平形成;防水层选用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层直接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施工过程中须做好对防水层保护,工程中发现破损及时修补,在各个形式的连接部位,防水层都是不可获缺的,以此来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防水性,使防水层与建筑结构完美结合,有效防止地下结构渗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防水层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防水层一节点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防水层另一节点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防水层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防水层一节点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防水层另一节点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桩头防水节点部防水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锚杆防水节点部防水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防水层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防水层示意图;
图中:1、底板垫层,13、桩头,14、锚杆,2、防水层,2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3、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1、中埋式止水带,32、止水条,33、变缝部,4、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41、第一防水块,411、第一阴角,412、转接面,42、第二防水块,5、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51、第三防水块,511、第三平面,512、第三阴角,52、第四防水块,521、第四平面,522、第四阴角,53、第五防水块,54、非固化涂料层,6、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1、第六防水块,62、第七防水块,7、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1、第八防水块,72、第九防水块,73、泡沫棒,74、双面丁基胶带,8、桩头防水节点部,81、第十防水块,82、第十一防水块,83,密封胶,9、锚杆防水节点部,91、第十二防水块,911、封口部,10、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101、第十三防水块,102、加强防水块,12、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121、第十七防水块,1211、第十七阴角,1212、第十七平面,122、第十八防水块,123、第十九防水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9所示,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依次包括底板垫层1、防水层2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防水层2的粘接面朝向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设置,防水层2包括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4、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5、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桩头防水节点部8、锚杆防水节点部9、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10及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12中任意一种或多种之间的组合,,防水层2具有阴角部、阳角部及平面部。
本实施例中,底板垫层1由地基土层根据要求进行夯实,基槽标高、位置、尺寸等验收合格后再采用混凝土随打随抹平形成;防水层2选用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直接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施工过程中须做好对防水层2保护,工程中发现破损及时修补,在各个形式的连接部位,防水层2都是不可获缺的,以此来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防水性,使防水层与建筑结构完美结合,有效防止地下结构渗漏。
如图2所示,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4包括第一防水块41及第二防水块42,第一防水块41设置在底板导墙上,第一防水块41包括第一阴角411,第二防水块42设置在底板导墙与第一防水块41之间,第二防水块42与第一阴角411重叠。
本实施例中,导墙与底板交接处阴角抹50mm圆弧或135°倒角保证第一防水块41及第二防水块42过渡,第一阴角411和第二防水块42重叠,使防水层2在拐角部位呈现双层结构,防水性能提升,且第一阴角411与第二防水块42热熔满粘,使两者粘结牢固,密封性好,便于防水,热熔满粘严格控制火候,延长防水层2的使用寿命。
如图3-a所示,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5包括第一防水块41、第二防水块42、第三防水块51、第四防水块52及第五防水块53,第三防水块51与第四防水块52重叠设置,且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外侧,第三防水块51与第四防水块52分别包括第三平面511、第四平面521和第三阴角512、第四阴角522,第一防水块41还包括转接面412,转接面412插接进第三平面511与第四平面521之间,第五防水块53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与第四防水块52之间,第五防水块53与第四阴角522重叠。
本实施例中,底板侧墙交接处阴角先做第二防水块42,第三平面511、第四平面521与转接面412搭接至少150mm,使得第一防水块41与第三防水块51和第四防水块52之间多层密封熔融连接,密封性增强,防渗透性能强;第一防水块41与底板垫层1搭接面覆砂,故需要充分压砂处理后,再进行搭接。
如图4所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包括中埋式止水带31及位于中埋式止水带31两侧的止水条32,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位于中埋式止水带31及止水条32的下方,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包括第六防水块61与第七防水块62,第六防水块61罩设在第七防水块62一侧,第六防水块61位于第七防水块62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之间。
本实施例中,中埋式止水带31与止水条32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液体渗漏,第六防水块61与第七防水块62铺设方向与后浇带延长方向垂直,搭接长度为100mm,使得渗漏的水流向受阻,防水性强,避免渗漏的水沿后浇带方向一直渗漏;第六防水块61与第七防水块62与底板垫层1的垫层点粘或条粘,不得满粘,便于更换;第六防水块61与第七防水块62与底板垫层1大面防水层2应热熔满粘结,第七防水块62与底板垫层1点粘或条粘,不得满粘,而保证第六防水块61与第七防水块62满粘增强,使得粘结牢固,延长防水层2的使用寿命。
如图5-a所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包括变缝部33,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位于变缝部33与底板垫层1之间,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包括第八防水块71与第九防水块72,第八防水块71与第九防水块72的连接部位夹设有泡沫棒73,第八防水块71与第九防水块72的连接部位长为1m。
本实施例中,变缝部33下方铺设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长度尺寸约为1m,与底板垫层1的垫层点粘或条粘,不得满粘;泡沫棒73直径60mm,对第八防水块71与第九防水块72预留变形量,避免防水层2受热胀冷缩作用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的沉降变形而崩裂,影响防水性能,且延长了防水层2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底板垫层1上设置有桩头13,桩头13高于底板垫层1,桩头防水节点部8包括第十防水块81、第十一防水块82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铺设在桩头13表面及底板垫层1上,第十一防水块82及第十防水块81绕设在桩头13周侧,形成环带状防水层,第十防水块81与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之间连接有密封胶83,第十防水块81的外径大于第十一防水块82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形成,桩头13的桩身及桩周圈250mm范围内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不小于1.0mm厚,保证防水涂料的防水效果,且用量不小于1.5kg/㎡,多遍涂刷,且喷雾养护,使用寿命延长,施工前基面湿润;第十一防水块82及第十防水块81收至桩头13的桩身位置时采用专用密封胶83密封收口,确保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与第十防水块81之间连接牢固,密封性好,避免水渗漏。
如图7所示,底板垫层1上固定设置有锚杆14,锚杆防水节点部9包括第十二防水块91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设置在锚杆14周圈250mm范围内,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厚度不小于1.0mm,且用量不少于1.5kg/㎡,第十二防水块91设置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上,第十二防水块91上设置有锚杆14的封口部911,封口部911灌装有非固化涂料。
本实施例中,锚杆14及周圈250mm范围内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不小于1.0mm厚,保证防水涂料的防水效果,且用量不小于1.5kg/㎡,多遍涂刷,且喷雾养护,使用寿命延长,施工前基面湿润;封口部911用于锚杆14穿过,使防水层2平整,外观整齐,避免产生褶皱造成渗漏,封口部911灌装有非固化涂料,将封口部911进行封平,避免渗漏。
如图8所示,底板垫层1为凹坑结构,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10包括第十三防水块101及四个加强防水块102,第十三防水块101与底板垫层1形状相同,四个加强防水块102设置在底板垫层1与第十三防水块101之间,位于凹坑结构的拐角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坑底面或斜面宽度小于500mm时,加强防水块102可不断开,做成一体式结构;第十三防水块101及四个加强防水块102使得防水层2防水效果好。
如图9所示,底板垫层1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之间形成“L”型结构的防水层2,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12包括第十七防水块121、第十八防水块122及第十九防水块123,第十七防水块121为“L”型结构,包括第十七阴角1211及第十七平面1212,第十七阴角设置在底板垫层1的拐角位置,第十八防水块122与第十七阴角1211重叠,第十八防水块122设置在第十七防水块121与底板垫层1之间,第十九防水块123设置在底板垫层1上,第十九防水块123的一端与第十七平面1212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第十七防水块121、第十八防水块122顺直过渡,拐角部位先做50mm圆角或135°倒角,使得防水层2平顺过渡,避免褶皱和堆积;第十八防水块122与第十七阴角1211重叠,在拐角部位的防水层2加厚,提升了防水效果,第十九防水块123的一端与第十七平面1212的一端连接,连接尺寸为150mm,搭接时需要对第十九防水块123及第十七平面1212进行压砂处理。
实施例1
如图3-b所示,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5包括第一防水块41、第二防水块42、第三防水块51、第四防水块52、第五防水块53及非固化涂料层54,第三防水块51与第四防水块52重叠设置,且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外侧,第三防水块51与第四防水块52分别包括第三平面511、第四平面521和第三阴角512、第四阴角522,第一防水块41还包括转接面412,转接面412与第四平面521位于第三平面511下方,且转接面412与第三平面511之间设置有非固化涂料层54,第四平面521一端设置有无纺布,以备与非固化涂料层54过渡,搭接使用,非固化涂料层54厚度不小于2mm。
如图5-b所示,筋混凝土结构层3包括变缝部33,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位于变缝部33与底板垫层1之间,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包括第八防水块71与第九防水块72,第八防水块71与第九防水块72之间连接设置有双面丁基胶带74,第八防水块71上设置有长度为1m的第九防水块72,覆砂面朝向主体结构,采用双面丁基胶带74将第九防水块72背面与第八防水块71(大面预铺沥青卷材)进行粘接,两侧连接的双面丁基胶带74宽度各为100mm,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依次包括底板垫层(1)、防水层(2)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的粘接面朝向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设置,防水施工结构包括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4),所述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4)包括第一防水块(41)及第二防水块(42),所述第一防水块(41)设置在底板导墙上,所述第一防水块(41)包括第一阴角(411),所述第二防水块(42)设置在所述底板导墙与所述第一防水块(41)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块(42)与所述第一阴角(411)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还包括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5),所述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5)包括第一防水块(41)、第二防水块(42)、第三防水块(51)、第四防水块(52)及第五防水块(53),所述第三防水块(51)与所述第四防水块(52)重叠设置,且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外侧,所述第三防水块(51)与所述第四防水块(52)分别包括第三平面(511)、第四平面(521)和第三阴角(512)、第四阴角(522),所述第一防水块(41)还包括转接面(412),所述转接面(412)插接进所述第三平面(511)与所述第四平面(521)之间,所述第五防水块(53)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与所述第四防水块(52)之间,所述第五防水块(53)与所述第四阴角(522)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还包括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包括中埋式止水带(31)及位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31)两侧的止水条(32),所述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位于所述中埋式止水带(31)及止水条(32)的下方,所述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包括第六防水块(61)与第七防水块(62),所述第六防水块(61)罩设在所述第七防水块(62)一侧,所述第六防水块(61)位于所述第七防水块(62)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还包括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包括变缝部(33),所述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位于所述变缝部(33)与所述底板垫层(1)之间,所述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包括第八防水块(71)与第九防水块(72),所述第八防水块(71)与所述第九防水块(72)的连接部位夹设有泡沫棒(73),所述第八防水块(71)与所述第九防水块(72)的连接部位长为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还包括桩头防水节点部(8),所述底板垫层(1)上设置有桩头(13),所述桩头(13)高于所述底板垫层(1),所述桩头防水节点部(8)包括第十防水块(81)、第十一防水块(82)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铺设在所述桩头(13)表面及所述底板垫层(1)上,所述第十一防水块(82)及所述第十防水块(81)绕设在所述桩头(13)周侧,形成环带状防水层,所述第十防水块(81)与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之间连接有密封胶(83),所述第十防水块(8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十一防水块(82)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还包括锚杆防水节点部(9),所述底板垫层(1)上固定设置有锚杆(14),所述锚杆防水节点部(9)包括第十二防水块(91)及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设置在所述锚杆(14)周圈250mm范围内,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厚度不小于1.0mm,且用量不少于1.5kg/㎡,所述第十二防水块(91)设置在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层(21)上,所述第十二防水块(91)上设置有所述锚杆(14)的封口部(911),所述封口部(911)灌装有非固化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还包括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10),所述底板垫层(1)为凹坑结构,所述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10)包括第十三防水块(101)及四个加强防水块(102),所述第十三防水块(101)与所述底板垫层(1)形状相同,所述四个加强防水块(102)设置在所述底板垫层(1)与所述第十三防水块(101)之间,位于凹坑结构的拐角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还包括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12),所述底板垫层(1)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层(3)之间形成“L”型结构的防水层(2),所述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12)包括第十七防水块(121)、第十八防水块(122)及第十九防水块(123),所述第十七防水块(121)为“L”型结构,包括第十七阴角(1211)及第十七平面(1212),所述第十七阴角设置在所述底板垫层(1)的拐角位置,所述第十八防水块(122)与所述第十七阴角(1211)重叠,所述第十八防水块(122)设置在所述第十七防水块(121)与所述底板垫层(1)之间,所述第十九防水块(123)设置在所述底板垫层(1)上,所述第十九防水块(123)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七平面(1212)的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施工结构包括所述底板导墙处防水甩槎节点部(4)、底板与侧墙防水接槎节点部(5)、底板后浇带防水节点部(6)、底板变形缝防水节点部(7)、桩头防水节点部(8)、锚杆防水节点部(9)、集水坑/电梯基坑防水节点部(10)及外防内贴侧墙与底板防水搭接节点部(12)中的任意节点部位之间的组合。
CN202120441203.XU 2021-03-01 2021-03-01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Active CN215253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1203.XU CN215253039U (zh) 2021-03-01 2021-03-01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1203.XU CN215253039U (zh) 2021-03-01 2021-03-01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3039U true CN215253039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3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1203.XU Active CN215253039U (zh) 2021-03-01 2021-03-01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3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3743A (zh) * 2022-09-02 2022-10-25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无砖胎膜底板防水卷材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3743A (zh) * 2022-09-02 2022-10-25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无砖胎膜底板防水卷材施工方法
CN115233743B (zh) * 2022-09-02 2023-09-22 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无砖胎膜底板防水卷材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7809B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106120873B (zh) 一种桩筏基础预铺反粘复合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CN109667606B (zh) 一种隧道多重防水施工方法
CN201588229U (zh) 地下室防水施工系统
CN211547826U (zh) 一种防水导墙处不同防水材料的搭接结构
CN108411939A (zh) 一种拼接式预制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211547827U (zh) 新旧建筑混凝土底板衔接处的防水结构
CN110185135B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与外墙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862928A (zh) 一种后浇带外墙超前止水处理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2376610B (zh) 交叉管廊外防水施工方法
CN211312492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桩头防水结构及管桩桩头
CN214090643U (zh) 混凝土顶板层防水构造
KR102088103B1 (ko) 복합 방수층
CN215253039U (zh) 底板改性沥青基预铺防水卷材预铺反粘法施工结构
CN112411564A (zh) 一种格构柱贯穿底板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29982A (zh) 一种变形缝防水施工方法
KR200233893Y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방수시트
CN112227601B (zh) 一种格构柱处底板防水施工方法
CN210685016U (zh) 一种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连接搭接结构
CN103628506B (zh) 一种基础承台与桩头防水处施工方法
CN207998873U (zh)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CN109083195B (zh) 综合管廊防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KR20180017859A (ko) 재활용이 가능한 방수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수 공법
CN112267494B (zh) 交叉式综合管廊外防水施工方法
CN215367399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及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