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2023U - 一种理线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理线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2023U
CN216662023U CN202123015861.1U CN202123015861U CN216662023U CN 216662023 U CN216662023 U CN 216662023U CN 202123015861 U CN202123015861 U CN 202123015861U CN 216662023 U CN216662023 U CN 216662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locking cap
operating
slee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58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治源
程磊
金仁宗
常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58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2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2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2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理线工具,包括插芯、操作管、锁紧帽和夹头,插芯用于穿设待梳理的线材;操作管可拆卸地套设于插芯上;锁紧帽可拆卸地连接于操作管的一端,插芯伸出锁紧帽背离操作管的一端;夹头可调节地套设于插芯上,夹头的一部分位于操作管与插芯之间,另一部分伸出操作管且能够在锁紧帽与操作管锁紧时与锁紧帽和操作管相抵靠,当锁紧帽与操作管锁紧时,插芯被夹头夹紧锁定于操作管上,锁紧帽松动时,插芯解除锁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管、锁紧帽和夹头配合,实现将插芯锁定于操作管上时以用于理线作业,也能调节插芯伸出锁紧帽的长度以及更换插芯,保证梳理线材时只有插芯会被磨损,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理线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线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线夹逐渐向轻小化发展,且线夹内所需固定的线束也越来越偏向密集和纤细,这就导致芯线更容易受损破皮或折断,进而影响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能够手持的理线工具一般为一体成型的塑胶类材质的理线棒,在理线作业时会不断地被磨损,即当理线棒的头部不尖锐时需要不断打磨,进而理线棒的长度随着不断打磨后而变短,则能够用于手持的部分也越来越短,导致既不耐用而需要经常更换,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工具,操作简单且适用性强,同时用于手持的部分能够永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芯,用于穿设待梳理的线材;
操作管,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插芯上;
锁紧帽,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管的一端,所述插芯伸出所述锁紧帽背离所述操作管的一端;
夹头,可调节地套设于所述插芯上,所述夹头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操作管与所述插芯之间,另一部分伸出所述操作管且能够在所述锁紧帽与所述操作管锁紧时与所述锁紧帽和所述操作管相抵靠,以使所述插芯被所述夹头夹紧锁定于所述操作管上,所述锁紧帽松动时,所述插芯解除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夹头包括套筒和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一端的多个夹持片,所述套筒活动套设于所述插芯且位于所述操作管内,所述夹持片伸出所述操作管并能够与所述锁紧帽和所述操作管相抵靠,多个所述夹持片沿所述套筒的周向间隔设置,能够在所述锁紧帽与所述操作管锁紧时将所述插芯夹紧锁定于所述操作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片背离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能够抵靠于所述锁紧帽的内侧面上,沿朝向所述套筒的方向,所述第一凸部沿所述套筒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片上设置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凸部朝向所述套筒的一侧,并能抵靠所述操作管朝向所述锁紧帽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帽包括连接环和连接于所述连接环一端的套设部,所述连接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管,伸出所述操作管的所述夹头能够抵靠于所述套设部的内侧面,所述插芯伸出所述套设部背离所述连接环的一端。
作为优选,沿所述连接环的轴向,所述套设部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限位孔和穿设孔,所述限位孔背离所述穿设孔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连接环,所述穿设孔背离所述限位孔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套设部的表面,伸出所述操作管的所述夹头容置于所述限位孔中。
作为优选,沿背离所述连接环的方向,所述套设部的外侧壁距离所述插芯的距离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管包括主管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管一端的连接管,所述锁紧帽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管背离所述主管的一端,所述夹头伸出所述连接管并能够与所述锁紧帽和所述操作管相抵靠。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管上设置有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管背离所述锁紧帽一端的第一端面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连的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操作管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呈夹角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两侧,所述操作管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二端面或所述第三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理线工具,将用于手持的操作管与用于穿设线材的插芯可拆卸地分开设置;并通过操作管上可拆卸设置的锁紧帽以及插芯上可调节设置的夹头相互配合以对穿设于操作管上的插芯进行固定和调节,即利用位于插芯与操作管之间的夹头能够在锁紧帽与操作管锁紧时抵靠于锁紧帽和操作管,以实现当锁紧帽与操作管处于锁紧状态时,夹头被锁紧帽朝向插芯下压,以使插芯被夹头夹紧锁定于操作管上,当锁紧帽在操作管上处于松动状态时,夹头不受锁紧帽的约束而无法夹紧插芯,以使插芯解除锁定,实现调节插芯伸出锁紧帽的长度。上述通过操作管、锁紧帽和夹头配合,实现将插芯锁定于操作管上时以用于理线作业,同时也能及时地调节插芯伸出锁紧帽的长度,以保证梳理线材时只有插芯会被磨损,避免了操作管或锁紧帽被磨损,使得理线工具除插芯外其它部件均能够永久使用,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成本,且当插芯被磨损至无法使用的长度时可拆除锁紧帽来更换插芯,操作简单且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理线工具的锁紧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芯;
2-操作管;21-主管;211-第一内螺纹;22-连接管;221-外螺纹;222-第二凹槽;23-压接部;231-第一端面;232-第二端面;233-第三端面;24-第一凹槽;
3-锁紧帽;31-连接环;311-第二内螺纹;32-套设部;321-限位孔;322-穿设孔;
4-夹头;41-套筒;42-夹持片;421-第一凸部;422-第二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理线工具,包括插芯1、操作管2、锁紧帽3和夹头4,插芯1用于穿设待梳理的线材;操作管2可拆卸地套设于插芯1上;锁紧帽3可拆卸地连接于操作管2的一端,插芯1伸出锁紧帽3背离操作管2的一端;夹头4可调节地套设于插芯1上,夹头4的一部分位于操作管2与插芯1之间,另一部分伸出操作管2且能够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与锁紧帽3和操作管2相抵靠,当锁紧帽3朝向操作管2运动以与操作管2锁紧时,以使插芯1被夹头4夹紧锁定于操作管2上,当锁紧帽3背离操作管2运动而松动时,插芯1解除锁定,以使插芯1能够相对夹头4活动。
本实施例的理线工具,将用于手持的操作管2与用于穿设线材的插芯1可拆卸地分开设置,插芯1伸出锁紧帽3的部分在理线作业时会受到磨损;并通过操作管2上可拆卸设置的锁紧帽3以及插芯1上可调节设置的夹头4相互配合以对穿设于操作管2上的插芯1进行固定和调节,即利用位于插芯1与操作管2之间的夹头4能够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抵靠锁紧帽3与操作管2,以实现当锁紧帽3与操作管2处于锁紧状态时,夹头4被锁紧帽3朝向插芯1下压,以使插芯1被夹头4夹紧锁定于操作管2上,当锁紧帽3在操作管2上处于松动状态时,夹头4不受锁紧帽3的约束而无法夹紧插芯1,以使插芯1解除锁定,实现调节插芯1伸出锁紧帽3的长度。上述通过操作管2、锁紧帽3和夹头4配合,实现将插芯1锁定于操作管2上时以用于理线作业,同时也能及时地调节插芯1伸出锁紧帽3的长度,以保证梳理线材时只有插芯1会被磨损,避免了操作管2或锁紧帽3被磨损,使得理线工具除插芯1外其它部件均能够永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且当插芯1被磨损至无法使用的长度时可拆除锁紧帽3来更换插芯1,操作简单且适用性强。
参见图3和图4,夹头4包括套筒41和分别连接于套筒41一端的多个夹持片42,套筒41活动套设于插芯1上且位于操作管2内,夹持片42伸出操作管2能够与锁紧帽3和操作管2相抵靠,多个夹持片42沿套筒41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套筒41和多个夹持片42相互配合,能够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将插芯1夹紧锁定于操作管2上,多个夹持片42能够在锁紧帽3松动时脱离插芯1,以使插芯1解除锁定。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夹持片42在不受外力状态下与插芯1之间能够相对移动,夹持片4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撤去外力后能够复位至不受外力状态时的位置,以使得夹持片42在锁紧帽3的压力下能够朝向插芯1压去,当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多个夹持片42朝向插芯1压去将夹头4与插芯1固定住,此时的夹持片42也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的相对抵靠作用下锁紧固定于操作管2中,实现将插芯1锁定于操作管2上;当锁紧帽3松动时,锁紧帽3撤去对夹持片42施加的压力,夹持片42与插芯1之间能够相对移动,即此时可调节插芯1伸出锁紧帽3的长度。
参见图1和图4,夹持片42背离套筒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部421,第一凸部421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能够抵靠于锁紧帽3的内侧面上,沿朝向套筒41的方向,第一凸部421沿套筒41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大,以使夹持片42牢固且稳定地抵靠于锁紧帽3,锁紧帽3对夹持片42施加一个朝向插芯1的同时又朝向操作管2的作用力,保证理线作业时插芯1牢固地锁定于操作管2上。
参见图1和图4,夹持片42上设置有第二凸部422,第二凸部422位于第一凸部421朝向套筒41的一侧,并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能够抵靠操作管2朝向锁紧帽3的一端;沿朝向套筒41的方向,第二凸部422沿套筒41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以使夹持片42牢固且稳定地抵靠于操作管2朝向锁紧帽3的一端,操作管2朝向锁紧帽3的一端对第二凸部422施加一个朝向插芯1的同时又朝向锁紧帽3的作用力,第一凸起421与第二凸起422配合,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能够对夹持片42施加一组稳定且方向相对的作用力,保证理线作业时插芯1牢固地锁定于操作管2上。
可选地,参见图4,第二凸部422连接于第一凸部421,相互连接的第一凸起421与第二凸起422配合,实现在理线作业时插芯1牢固地锁定于操作管2上,同时也便于加工。
参见图1和图5,锁紧帽3包括连接环31和连接于连接环31一端的套设部32,连接环31可拆卸地连接于操作管2,且可活动地套设于插芯1上;伸出操作管2的夹头4在连接环31与操作管2锁紧时能够抵靠于套设部32的内侧面,插芯1伸出套设部32背离连接环31的一端,插芯1伸出套设部32的部分在理线作业时会受到磨损。通过连接环31和套设部32相互配合,将锁紧帽3功能分区,实现了锁紧帽3的连接环31与操作管2锁紧时,伸出操作管2的夹头4能够抵靠于套设部32上,操作简单方便,且锁紧结构稳定。
参见图1和图5,沿连接环31的轴向,套设部32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限位孔321和穿设孔322,限位孔321背离穿设孔322的一端连通于连接环31,穿设孔322背离限位孔321的一端连通至套设部32的表面,伸出操作管2的夹头4容置于限位孔321中,即第一凸部421容置于限位孔321中。上述结构设置中的限位孔321和穿设孔322均用于插芯1穿过,同时限位孔321也对夹头4起到限位作业,即在连接环31与操作管2锁紧时,限位孔321沿连接环31的轴向对夹头4进行限位,进而使得夹头4稳定且牢固地抵靠于套设部32。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5,限位孔321的直径沿背离连接环31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限位孔321与第一凸部421的形状相配合。
可选地,参见图4和图5,沿背离连接环31的方向,套设部32的外侧壁距离插芯1的距离逐渐减小,避免理线作业时影响视线,同时也便于持握。
可选地,锁紧帽3和夹头4均可选用S45C优质碳钢;插芯1可选用聚醚醚酮树脂,机械加工性能佳,强度较高,理线时不会割伤线材。插芯1和夹头4均可依据所需尺寸机械加工,也可直接使用标准件组装。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4,操作管2包括主管2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主管21一端的连接管22,主管21作为理线作业时的主要持握部分,锁紧帽3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管22背离主管21的一端,夹头4一部分位于连接管22与插芯1之间,另一部分伸出连接管22并在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时能够与锁紧帽3和连接管22相抵靠。通过设置连接管22将主管21与锁紧帽3可拆卸的连接,可选地,连接管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221,主管21的一端设置第一内螺纹211,连接环31的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311,以使连接管22与主管21和锁紧帽3螺纹连接,则转动锁紧帽3即可实现将锁紧帽3与操作管2锁紧,或将锁紧帽3松动,操作简单,且便于加工零部件,成本低。
可选地,主管21可选用铝合金材质,主管21的外表面可电镀,既美观也能抗氧化;连接管22可选用S45C优质碳钢,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结构强度较高。
参见图3,操作管2上设置有压接部23,压接部23包括设置于操作管2背离锁紧帽3一端的第一端面231以及分别与第一端面231相连的第二端面232和第三端面233,第一端面231沿操作管2的径向延伸,第二端面232和第三端面233分别与第一端面231呈夹角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端面231的两侧,操作管2的内腔连通至第二端面232或第三端面233。上述结构设置的压接部23便于切削加工形成,降低加工成本,且压接部23起到按压铆环校正翘起变形的作用。
参见图3,操作管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4,第一凹槽24便于操作人员持握操作管2,避免作业时操作管2不慎滑落。
可选地,参见图4,连接管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2,便于操作人员持握连接管22进行拆装或松动锁紧帽3。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芯(1),用于穿设待梳理的线材;
操作管(2),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插芯(1)上;
锁紧帽(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管(2)的一端,所述插芯(1)伸出所述锁紧帽(3)背离所述操作管(2)的一端;
夹头(4),可调节地套设于所述插芯(1)上,所述夹头(4)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操作管(2)与所述插芯(1)之间,另一部分伸出所述操作管(2)且能够在所述锁紧帽(3)与所述操作管(2)锁紧时与所述锁紧帽(3)和所述操作管(2)相抵靠,以使所述插芯(1)被所述夹头(4)夹紧锁定于所述操作管(2)上,所述锁紧帽(3)松动时,所述插芯(1)解除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4)包括套筒(4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套筒(41)一端的多个夹持片(42),所述套筒(41)活动套设于所述插芯(1)且位于所述操作管(2)内,所述夹持片(42)伸出所述操作管(2)并能够与所述锁紧帽(3)和所述操作管(2)相抵靠,多个所述夹持片(42)沿所述套筒(41)的周向间隔设置,能够在所述锁紧帽(3)与所述操作管(2)锁紧时将所述插芯(1)夹紧锁定于所述操作管(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42)背离所述套筒(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部(421),所述第一凸部(421)能够抵靠于所述锁紧帽(3)的内侧面上,沿朝向所述套筒(41)的方向,所述第一凸部(421)沿所述套筒(41)径向上的厚度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片(42)上设置有第二凸部(422),所述第二凸部(422)位于所述第一凸部(421)朝向所述套筒(41)的一侧,并能抵靠所述操作管(2)朝向所述锁紧帽(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帽(3)包括连接环(31)和连接于所述连接环(31)一端的套设部(32),所述连接环(3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管(2),伸出所述操作管(2)的所述夹头(4)能够抵靠于所述套设部(32)的内侧面,所述插芯(1)伸出所述套设部(32)背离所述连接环(3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环(31)的轴向,所述套设部(32)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限位孔(321)和穿设孔(322),所述限位孔(321)背离所述穿设孔(32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连接环(31),所述穿设孔(322)背离所述限位孔(321)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套设部(32)的表面,伸出所述操作管(2)的所述夹头(4)容置于所述限位孔(321)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沿背离所述连接环(31)的方向,所述套设部(32)的外侧壁距离所述插芯(1)的距离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2)包括主管(2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管(21)一端的连接管(22),所述锁紧帽(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管(22)背离所述主管(21)的一端,所述夹头(4)伸出所述连接管(22)并能够与所述锁紧帽(3)和所述操作管(2)相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2)上设置有压接部(23),所述压接部(23)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管(2)背离所述锁紧帽(3)一端的第一端面(231)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231)相连的第二端面(232)和第三端面(233),所述第一端面(231)沿所述操作管(2)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端面(232)和所述第三端面(233)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231)呈夹角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面(231)的两侧,所述操作管(2)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二端面(232)或所述第三端面(233)。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理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4)。
CN202123015861.1U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理线工具 Active CN216662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5861.1U CN216662023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理线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5861.1U CN216662023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理线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2023U true CN21666202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3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5861.1U Active CN216662023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理线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2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6418B (zh) 用于工具夹组件的工具夹和切削镶刀
JP3946777B2 (ja) 工具ホルダ
KR20100138802A (ko) 칩 제거 가공을 위한 드릴 공구 및 루즈 탑과 이를 위한 기본체
JP2664052B2 (ja) バイトホルダ用締付けピン
WO2008053529A1 (fr) Composant pour pince de serrage, douille, écrou de serrage et pince de serrage
KR102338695B1 (ko) 절삭 공구 및 앤빌
EP1252954B1 (en) Cutting tool for parting and grooving operations
KR101258975B1 (ko) 압착부재, 공구홀더 및 인덱서블 절삭공구
JP4129192B2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ドリル
GB2316346A (en) Endmill
CN216662023U (zh) 一种理线工具
KR102155572B1 (ko) 드릴링드릴과 태핑드릴 겸용 척
US8491232B2 (en) Holder for a chip-removing tool insert
US2465433A (en) Tool
US20050220552A1 (en) Cutting machining tool
US20080031675A1 (en) Writing Instrument
JP2002508260A (ja) セラミック製切断用インサート
KR102358516B1 (ko) 문신기구
DE3567393D1 (en) Lathe tool with exchangeable cutting bit
CN213225140U (zh) 一种快速装夹机构
KR200425721Y1 (ko) 어버트먼트파지기
US20020153675A1 (en) Chuck for rotary tools
CN211136825U (zh) 一种具有捏手结构的砂纸架
KR200342291Y1 (ko) 데생용 연필 홀더
CN213380965U (zh) 一种电磨夹头以及电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