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3371U - 管路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管路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3371U
CN216643371U CN202220086960.4U CN202220086960U CN216643371U CN 216643371 U CN216643371 U CN 216643371U CN 202220086960 U CN202220086960 U CN 202220086960U CN 216643371 U CN216643371 U CN 21664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crew hole
sealing structure
inner pip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69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浩南
罗金柳生
南春来
马向阳
徐尧
杨柳斌
裴胜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69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3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管路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头、连接管、密封组件和锁紧组件,连接头包括至少一个分接管,连接管插接于分接管,分接管和连接管的其中一个为外管,另一个为内管;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组件和所述外管的端面之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内管的管壁。锁紧组件设置在密封组件与外管的端面之间,位于无液体区,用于固定连接管和分接管,可以避免两者之间出现松动。锁紧组件直接连接于外管的管壁和内管的管壁,不需要设置多余的固定结构,在连接管为直管或者连接管没有设置固定位置的情况下,管路间可以直接连接,提升了管路密封结构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管路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管路设计时经常需要将不同的管路连接起来,使气体或者液体在不同的部件间流通。管路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接头,可以避免气体或者液体在接头处出现泄漏。相关技术中,部分密封接头通过独立的固定结构将不同的管路固定起来,确保管路不会在接头处出现松动,另一部分在密封接头以及管路的自身结构上设置固定连接结构,进而将不同的管路固定起来。在连接管为直管或者连接管没有固定位置时,不同的管路间无法直接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路密封结构,在分接管的管壁和连接管的管壁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在连接管为直管或者连接管没有设置固定位置时,管路间仍然可以直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路密封结构,包括:
连接头,包括至少一个分接管;
连接管,插接于所述分接管,所述分接管和所述连接管的其中一个为外管,另一个为内管;
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
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组件至所述外管的端面之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内管的管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管的中心形成有流体通道,所述内管形成有与所述流体通道不连通的第一螺孔,所述外管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螺孔;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第一卡扣结构,设置于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的其中一个之上;
第二卡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外管或所述内管的另一个之上,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紧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围绕所述内管环向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相邻的两个管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相邻的两个管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端板,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端板;
外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端板的边缘处,所述外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外连接件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外管的安装槽;所述外连接件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螺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螺杆沿所述第三螺孔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孔以及所述第二螺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连接件包括:
多个弧形板,多个所述弧形板围绕所述内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螺孔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连接件包括:
环形套管,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第三螺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套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槽的尺寸与所述连接管的管壁尺寸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头、连接管、密封组件以及锁紧组件,连接头包括至少一个分接管,连接管插接于分接管,连接管和分接管的其中一个为外管,另一个为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可以避免管内的流体沿着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泄露,密封组件和外管的端面之间形成无液体区。锁紧组件设置在密封组件与外管的端面之间,即位于无液体区,用于固定连接管和分接管,可以避免两者之间出现松动。锁紧组件直接连接于外管的管壁和内管的管壁,不需要设置多余的固定结构,在连接管为直管或者连接管没有设置固定位置的情况下,管路间依旧可以直接连接,提升了管路密封结构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连接头;10、流体通道;11、分接管;12、端板;13、外连接件;14、安装槽;2、连接管;3、锁紧组件;31、第一螺孔;32、第二螺孔;33、螺杆; 34、第三螺孔;4、密封组件;41、密封圈;42、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相关技术中,通过固定连接结构将不同的管路固定在一起,可以避免管路之间的松动或者滑脱。固定连接结构为独立的部件或者设置在连接管上的部件,在连接管为直管或者连接管上未设置固定位置时,管路间无法进行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6,包括连接头1、连接管2、锁紧组件3以及密封组件4。
管路密封结构安装在气体或者液体输送管路的连接处,连接头1可以是功能部件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也可以是另一个连接管的端部,还可以是不同连接管之间的密封连接结构。
连接头1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分接管11,分接管11内形成有流体通道10,气体或者液体可以在流体通道10内流动。
在连接头1包括一个分接管11的情况下,分接管11连接于连接管2,流体通道10与连接管2连通。
在连接头1包括两个分接管11的情况下,两个分接管11内的流体通道10 相互连通,两个分接管11可以在直线上反向设置,也可以为其它角度。
在连接头1包括多个分接管11的情况下,多个分接管11可以将多个管路内的流体进行汇集或者将单个管路内的流体进行分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连接管2插接于分接管11,分接管 11和连接管2的其中一个为外管,另一个为内管。即连接管2既可以插设在分接管11的内侧,也可以套设在分接管11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连接管2为外管且分接管11为内管的情况下,连接管2 套设在分接管11的外侧,连接管2的管壁内侧与分接管11的管壁外侧贴合连接。在连接管2为内管且分接管11为外管的情况下,连接管2插设在分接管11的内侧,连接管2的管壁外侧与分接管11的管壁内侧贴合连接。
为了确保管路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连接管2与分接管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可以避免管内的流体沿着连接管2与分接管11之间的间隙泄露。
结合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连接管2为外管为例,对管路密封结构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可以类推至连接管2为内管的情况。
在连接管2为外管时,连接管2套设在分接管11的外侧,连接管2与分接管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至连接管2的端面之间不存在液体,属于无液体区,锁紧组件3设置在密封组件4至连接管2的端面之间,流体不会沿着锁紧组件3泄露。
在分接管11为外管时,分接管11套设在连接管2的外侧,连接管2与分接管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至分接管11的端面之间不存在液体,属于无液体区,锁紧组件3设置在密封组件4和分接管11的端面之间,液体不会沿着锁紧组件3泄露。
锁紧组件3可拆卸连接于分接管11的管壁以及连接管2的管壁,在连接管 2为直管或者没有设置固定连接位置时,可以直接将分接管11和连接管2固定在一起,适用范围更广。
在连接管2为外管时,分接管11的管壁外侧形成有第一螺孔31,第一螺孔 31的深度小于分接管11的管壁厚度,第一螺孔31不与流体通道10连通,流体不会沿着第一螺孔31向外泄露。
连接管2的管壁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螺孔32,连接管2套设在分接管11上之后,第二螺孔32与第一螺孔31相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在连接管2为内管时,第一螺孔31设置在连接管2的管壁外侧,贯通的第二螺孔32设置在分接管11的管壁上。
锁紧组件3包括螺杆33,螺杆3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螺孔31和第二螺孔32,可以将分接管11和连接管2固定在一起,限制两者之间出现滑动。
螺杆33连接于连接管2的管壁和分接管11的管壁,分接管11与连接管2 之间不需要额外的固定结构,在连接管2为直管时,锁紧组件3仍然可以将连接管2和分接管11固定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组件3为设置在连接管2和分接管11之间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结构以及与第一卡扣结构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扣结构。第一卡扣结构设置在分接管11或者连接管2的其中一个之上,第二卡扣结构设置在分接管11或者连接管2的另一个之上,第一卡扣结构与第二卡扣结构之间配合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扣结构与第二卡扣结构可以为相互配合的台阶或者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等,能够限制分接管11与连接管2之间的相对滑动。
锁紧组件3可以设置在密封组件4与外管端面之间的任意位置,可以增加连接管2与连接头1之间的稳定性,还可以避免流体沿着锁紧组件3泄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组件3的数量为多个,围绕着内管环形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锁紧组件3在不同位置处将连接管2与连接头1固定在一起,增加了连接管2与连接头1之间的安全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密封组件4包括密封圈41。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圈41可以由硅胶、橡胶等材料制作,具有弹性,密封圈4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堵塞分接管11和连接管2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2和分接管11相邻的两个管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42,密封圈41设置在环形凹槽42内,在分接管11上安装或者拆卸连接管2 时,密封圈41不会脱落,提升了管路密封结构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第一种情况下,环形凹槽42设置在外管的管壁内侧,密封圈41安装在外管上。
在第二种情况下,环形凹槽42设置在内管的管壁外侧,密封圈41安装在内管上。
在第三种情况下,外管的管壁内侧和内管的管壁外侧均设置有环形凹槽42,两个环形凹槽42的位置相对应,密封圈41设置在两个环形凹槽42之间,受到两个环形凹槽42的约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包括设置在分接管11和连接管2之间的柔性垫。
可以理解的是,在外管套设在内管的管壁外侧时,柔性垫阻塞了分接管11 和连接管2之间的间隙,可以避免连接管2和分接管11内的流体泄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还包括端板12以及外连接件 13,端板12设置在内管上。
在分接管11为内管时,端板12设置在分接管11上,在连接管2为内管时,端板12设置在连接管2上。端板12可以对外管的端面起到限位作用,用于限制分接管11和连接管2之间的相对滑动。
外连接件13设置在端板12的边缘处,外连接件13的延伸方向与内管的延伸方向相同,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外连接件13与内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外管的管壁的安装槽14,外管放入安装槽14内之后,外管受到内管、端板12以及外连接件13的约束,外管的位置较为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安装槽14对外管的约束效果,安装槽14的尺寸与外管的管壁尺寸相适应。
可以理解的是,外管套设在内管的外侧之后,外管的管壁嵌设在安装槽14 内,外管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
与此同时,外连接件13对应于第一螺孔31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螺孔34,螺杆33沿着第三螺孔34连接于第一螺孔31和第二螺孔32。外连接件13和内管将外管夹在中间,提升了外管的位置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连接件13包括多个弧形板,多个弧形板围绕内管间隔设置,第三螺孔34设置在弧形板上。弧形板和内管之间形成有弧形的安装槽,外管的管壁嵌设在多个弧形的安装槽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连接件13包括环形套管,环形套管设置在内管的外侧。环形套管与内管之间形成有环形的安装槽,外管的整个管壁均嵌设在环形的安装槽内。第三螺孔34设置在环形套管上,对应于第一螺孔31的位置设置。第一螺孔31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三螺孔34分布在环向套管上的不同位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头、连接管、密封组件以及锁紧组件,连接头包括至少一个分接管,连接管插接于分接管。连接管和分接管中的其中一个为外管,另一个为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可以避免内管的流体沿着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泄露,密封组件和外管的端面之间形成无液体区。锁紧组件设置在密封组件与外管的端面之间,即位于无液体区,用于固定连接管和分接管,可以避免两者之间出现松动。锁紧组件直接连接于外管的管壁和内管的管壁,不需要设置多余的固定结构,在连接管为直管或者连接管没有设置固定位置的情况下,管路间可以直接连接,提升了管路密封结构的适用范围。
在连接头包括两个分接管的情况下,两个分接管中心的流体通道相互连通,两个分接管可以在一个直线上反向设置,也可以为其它角度。两个分接管之间的夹角为90°时,连接头形成直角的弯折接头,可以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
在连接头包括多个分接管的情况下,多个分接管可以向同一方向设置,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可以将多个管路内的流体进行汇集或者将单个管路内的流体进行分散。
在连接管与分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的情况下,密封组件可以避免管内的流体沿着连接管与分接管之间的间隙泄露。密封组件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连接管的管径与分接管的管径尽可能接近,两者之间的间隙较小或者没有间隙,流体泄露的几率也较小。
螺杆连接于连接管的管壁和分接管的管壁时,分接管与连接管之间不需要额外的固定连接结构,在连接管为直管时仍然可以适用。螺杆的尾端设置有扳手连接部或者插槽,工人可以用扳手或者螺丝刀转动螺杆的尾端,方便安装和拆卸。
在外连接件包括多个弧形板的情况下,多个弧形板围绕内管间隔设置,第三螺孔设置在弧形板上。弧形板和内管之间形成有弧形的安装槽,外管的管壁嵌设在多个弧形的安装槽内。
在外连接件包括环形套管的情况下,环形套管设置在内管的外侧。环形套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环形安装槽,外管的整个管壁均嵌设在环形的安装槽内。第三螺孔设置在环形套管上,对应于第一螺孔的位置设置。第一螺孔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三螺孔分布在环形套管上的不同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头,包括至少一个分接管;
连接管,插接于所述分接管,所述分接管和所述连接管的其中一个为外管,另一个为内管;
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
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组件至所述外管的端面之间,且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管的管壁和所述内管的管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中心形成有流体通道,所述内管形成有与所述流体通道不连通的第一螺孔,所述外管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螺孔;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第一卡扣结构,设置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其中一个之上;
第二卡扣结构,设置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另一个之上,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锁紧组件围绕所述内管环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相邻的两个管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相邻的两个管壁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端板,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端板;
外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端板的边缘处,所述外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外连接件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外管的安装槽;所述外连接件上对应于所述第一螺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螺杆沿所述第三螺孔连接于所述第一螺孔以及所述第二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件包括:
多个弧形板,多个所述弧形板围绕所述内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螺孔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件包括:
环形套管,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第三螺孔设置在所述环形套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尺寸与所述连接管的管壁尺寸相适应。
CN202220086960.4U 2022-01-13 2022-01-13 管路密封结构 Active CN21664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6960.4U CN216643371U (zh) 2022-01-13 2022-01-13 管路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6960.4U CN216643371U (zh) 2022-01-13 2022-01-13 管路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3371U true CN21664337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7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6960.4U Active CN216643371U (zh) 2022-01-13 2022-01-13 管路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3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5128A (zh) * 2022-09-27 2023-01-10 泰州市鼎创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泵阀接合的防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5128A (zh) * 2022-09-27 2023-01-10 泰州市鼎创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泵阀接合的防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4561B2 (ja) ホース用のクリップ結合具
JP5416769B2 (ja) 押出防止ガスケット面シール
CN216643371U (zh) 管路密封结构
US20080036209A1 (en) Assembly including a spring-energized polymeric seal
CN210739657U (zh) 一种密封垫圈及密封结构
AU2017266869A1 (en) Fitting having tabbed retainer and observation apertures
CN110735978A (zh) 用于流体管路组件的联接器
US4886301A (en) Quick disconnect with a position compensating seal
US5322330A (en) Quick disconnect with a position compensating seal
US6488316B1 (en) Flexible metal hose termination fitting with adapter for termination plate
CN212900296U (zh) 快拆接头
CN213576028U (zh) 液氢专用金属软管
CN219865871U (zh) 铰接式管接头结构
EP3677825B1 (en) Pipeline adapter
WO2018218782A1 (zh) 内置密封式连接单元、组件及管路系统
CN217056767U (zh) 一种可旋转的45度软管接头
CN219493400U (zh) 管路转接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20566562U (zh) 一种金属c型密封圈
CN209781942U (zh) 密封连接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8294875U (zh) 一种管接头
CN220523473U (zh) 液冷管路用穿墙密封结构及液冷系统
CN213452325U (zh) 一种改进型污水处理用pe管道连接器
CN214146924U (zh) 一种防泄漏的流体接头
CN117404532A (zh) 管接头及管接组件
CN219912141U (zh) 管道连接用变径卡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