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3181U -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3181U
CN216643181U CN202122651282.XU CN202122651282U CN216643181U CN 216643181 U CN216643181 U CN 216643181U CN 202122651282 U CN202122651282 U CN 202122651282U CN 216643181 U CN216643181 U CN 216643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water inlet
flow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12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喜亮
梁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12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3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3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3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8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recuperated or waste heat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其中回水阀包括阀体和单向阀,阀体包括四个端部交汇的接口部,四个接口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第三进出水口和第四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与第三进出水口始终连通,第一进出水口与第四进出水口始终连通。单向阀设在第一进出水口和第二进出水口之间,单向阀打开时第一进出水口中的水可单向流动至第二进出水口;单向阀在关闭时,第一进出水口中的水可流向第四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中的水可流向第三进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阀结构简单、小巧,进出水形式多样,单向阀打开可实现热水的循环和零冷水功能。单向阀关闭,用水系统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背景技术
零冷水热水器,可实现用水端的即开即热的功能,提升用户用水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相关技术中,在未设置回水管的零冷水供水系统中,通过安装回水阀来实现零冷水热水器和用水端之间的循环回路,这些回水阀通常靠近用水端设置,当用水端使用冷水时,容易导致零冷水热水器的误启动问题发生,且这些回水阀通常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安装难度高。
在设置有回水管的零冷水供水系统中,通过将回水阀靠近零冷水热水器安装,并使回水阀连通热水器进水管、冷水水源、回水管,回水管连通用水端的热水用水管而形成零冷水热水器和用水端之间的循环回路。然而这些回水阀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热水流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结构小巧、加工容易,适于在零冷水供水管路使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回水阀的无回水管供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回水阀的有回水管供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回水阀的热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回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四个端部交汇的接口部,四个所述接口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第三进出水口和第四进出水口,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与所述第三进出水口始终连通,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始终连通;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之间,所述单向阀打开时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中的水可单向流动至所述第二进出水口;所述单向阀在关闭时,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中的水可流向所述第四进出水口,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中的水可流向所述第三进出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阀,整体结构小巧,四个接口部可分别用于连接不同的管段,占用安装空间少。当单向阀在关闭时,相连通的第一进出水口和第四进出水口的一个可用于进水而另一个则用于出水,同样第二进出水口和第三进出水口中的一个可用于进水另一个则可用于出水,从而可使不同接口部的中的水能相流通并改变流向。当单向阀在打开时,第一进出水口中的水可流入到第二进出水口中,若第三进出水口不出水时,则第二进出水口可将第一进出水口流入的水向外排;若第三进出水口出水时,则第二进出水口可将第一进出水口流入的水进一步向着第三进出水口排出,从而实现回水阀的多种进出水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回水阀,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为热水进水口,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为冷水进水口;所述第三进出水口为冷水出水口,所述第四进出水口为热水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出水口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第二轴线不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出水口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的第四轴线之间存在夹角。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的第四轴线共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垂直。
可选地,四个所述接口部一体成型连接。
可选地,所述阀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连通的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进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进出水口连通的第三流道和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连通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交汇并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交汇并连通;所述阀体具有回水状态和用水状态;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流道中靠近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所述单向阀可在截止位置和流通位置切换,在所述截止位置时所述单向阀关闭,所述单向阀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截断;在所述流通位置时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单向阀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阀体从所述用水状态切换至所述回水状态时,所述单向阀从所述截止位置切换至所述流通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中的水流入到所述第二流道或所述第三流道中。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交汇处,所述阀体处于用水状态时,所述单向阀封堵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水流在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之间流动时,至少部分经过所述单向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回水阀,所述阀体内设有过渡腔,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均连通至所述过渡腔,所述第三流道连接在所述第二流道的侧壁上,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过渡腔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靠近所述过渡腔的一端形成第一交汇口,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道壁伸出至所述第一交汇口,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过渡腔的一端形成第二交汇口,在所述截止位置,所述单向阀封堵所述第二交汇口。
可选地,所述第三流道在所述第二流道上的连通口与所述单向阀的阀身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单向阀朝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一端敞开。可选地,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在垂直于所述单向阀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相重叠,所述第三流道在靠近所述单向阀一侧的流道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单向阀的打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流道在靠近所述单向阀一侧的流道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单向阀的关闭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
可选地,回水阀还包括卡件,所述单向阀远离所述第二交汇口的一端通过卡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流道中。
可选地,回水阀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第一流道中。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封堵部、容置部和弹性件,所述封堵部和所述容置部之间套设有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封堵部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容置部上,所述容置部朝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可驱动所述封堵部朝向远离所述容置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封堵部封堵在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容置部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封堵部的最大横截面尺寸,所述单向阀朝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一侧半敞开,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中的水可绕过所述容置部与所述第三进出水口中的水连通。
可选地,所述容置部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到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方向上,所述容置部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回水阀,还包括稳流件,所述稳流件设在设有所述第三进出水口的接口部中,所述稳流件包括流量为6~8L/min的稳流芯。
可选地,所述回水阀还包括堵盖,所述堵盖盖设在所述第四进出水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回水管供水系统,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用水端,所述用水端连接热水用水管和冷水用水管;前述带有稳流件的各个实施例的回水阀,所述第四进出水口连通所述热水用水管,所述第三进出水口连通所述冷水用水管;所述第一进出水口通过热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所述第二进出水口通过冷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冷水水源,所述冷水水源分别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冷水管;所述热水器在回水时,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出水管的热水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流动,并通过所述冷水管返回所述进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回水管供水系统,在热水器回水时,在热水器相关部件的驱动下,出水管中的热水通过热水管流向第一进出水口中,而第四进出水口和第三进出水口中的水此时均不向外流动,此时流入到第一进出水口中的热水则会继续冲向第二进出水口,产生的压差会使单向阀从关闭切换为打开,并使单向阀从截止位置切换为流通位置,从而使热水进一步经第二进出水口而通过冷水管回流至进水管处,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实现一定的零冷水储备。在用水状态下,单向阀关闭并处于截止位置,此时由于冷水管中已经储存了一部分热水,当用水端需要用水时,水从冷水管流向第二进出水口,再经由第三进出水口流向冷水用水管,最后进入到用水端;水也从热水管进入到第一进出水口,并从第一进出水口流向第四进出水口后进入到热水用水管,最后进入到用水端,从而实现用水端的热水的即开即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回水管供水系统,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用水端,所述用水端连接热水用水管和冷水用水管,所述热水用水管通过热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前述包括堵盖的实施例的回水阀,所述第三进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进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通所述热水管;冷水水源,所述冷水水源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水口,所述冷水水源通过冷水管连通所述冷水用水管;在热水器回水时,所述回水管的水通过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向所述第三进出水口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回水管供水系统,在热水器回水时,在热水器相关部件的驱动下,出水管中的热水进入到热水管中,并由热水管流入至回水管中,之后从回水管进入到第一进出水口中,由于第二进出水口中的水此时不向外流动,而第三进出水口连通进水管,因此会在第一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和第三进出水口之间产生压差,使单向阀由关闭切换为打开,进而从截止位置切换为流通位置,从而使热水进一步经第二进出水口进入第三进出水口,并回流至进水管处,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实现一定的零冷水储备。在用水状态下,单向阀关闭并处于截止位置,此时由于热水管中已经储存了一部分热水,当用水端需要用水时,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从热水管流入到热水用水管中,最后进入到用水端,从而实现用水端热水的即开即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水器,包括前述具有堵盖的回水阀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器,通过在靠近热水器的管路上设置上述具有堵盖的回水阀或在热水器内部设置上述具有堵盖的回水阀,可实现具有回水管的热水器的大流量回水,保证热水量充足,并实现热水的即开即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回水阀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回水阀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区域I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带有堵盖的回水阀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无回水管供水系统中回水阀处于回水状态时的循环水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无回水管供水系统中回水阀处于用水状态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有回水管供水系统中回水阀处于回水状态时的循环水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有回水管供水系统中回水阀处于用水状态时的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回水阀;
100、阀体;101、接口部;110、第一流道;111、第一交汇口;112、第一进出水口;
120、第二流道;121、第二交汇口;122、第二进出水口;123、第二凸筋;
130、第三流道;131、连通口;132、第三出水口;133、第一凸筋;
140、第四流道;141、第三交汇口;142、第四进出水口;
150、过渡腔;
200、单向阀;210、封堵部;211、连接杆;220、容置部;230、弹性件;
300、卡件;400、过滤件;500、稳流件;600、堵盖;
2100、无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有回水管供水系统;
2010、热水器;2011、进水管;2012、出水管;2013、驱动泵;
2020、用水端;2021、热水用水管;2022、冷水用水管;2023、混水阀;
2030、冷水水源;2041、热水管;2042、冷水管;2043、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阀1000,本实用新型的回水阀1000结构小巧、加工简单、用料少,可用于具有零冷水热水器的供水系统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回水阀100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阀体100和单向阀200。
其中,如图1所示,阀体100包括四个端部交汇的接口部101,为了方便说明,分别记为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第三接口部和第四接口部;其中,第一接口部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口112;第二接口部上设有第二进出水口122,第三接口部上设有第三进出水口132,第四接口部上设有第四进出水口142。四个接口部101端部交汇,可以为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第三接口部和第四接口部的端部两两相互交汇,或者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第三接口部和第四接口部共用一端形成交汇。
第二进出水口122与第三进出水口132始终连通,也就是说,第二进出水口122或第三进出水口132中的水可以相互流动,形成一个连通的第一通道。
第一进出水口112与第四进出水口142始终连通,也就是说,第一进出水口112与第四进出水口142中的水可以相互流动并形成另一个连通的第二通道。
设在第一进出水口112和第二进出水口122之间的单向阀200,可控制上述两种通道独立工作或者相连通。在单向阀200打开时,第一进出水口112中的水可单向流动至第二进出水口122,从而使得第二通道中的水可向着第一通道流动,而第二通道中的水则不可以反向流回至第一通道。
单向阀200在关闭时,则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形成为独立的通道,此时,第一进出水口112中的水可流向第四进出水口142,使第四进出水口142作为第二通道的出水侧。第二进出水口122中的水可流向第三进出水口132,使第三进出水口132作为第一通道的出水侧。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单向阀200不论是否打开或关闭,单向阀200均不会干扰第一通道的连通状态,单向阀200也不会干扰第二通道的连通状态。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阀1000,接口部101的一端彼此交汇设置从而使内部的流道有部分连通,而接口部101的另一侧则彼此远离设置,方便用于连接不同的管段,且互不干扰。因此,回水阀1000整体结构小巧且大幅缩减尺寸,加工制造时用料少;占用的安装空间少,且接管方便。
当单向阀200在关闭时,相连通的第一进出水口122和第四进出水口142的一个可用于进水而另一个则用于出水,同样第二进出水口122和第三进出水口132中的一个可用于进水另一个则可用于出水,从而可使不同接口部101的中的水能相流通并改变流向。
当单向阀200在打开时,第一进出水口112中的水可流入到第二进出水口122中,若第三进出水口132不出水时,则第二进出水口122可将第一进出水口112流入的水向外排。若第三进出水口132出水时,则第二进出水口122可将第一进出水口112流入的水进一步向着第三进出水口132排出,从而实现回水阀1000的多种进出水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回水阀,本实用新型的回水阀1000的整体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时用料少且加工容易;状态切换方便,安装简单,可实现零冷水的供水;本实用新型中的回水阀1000可用于多种供水系统中,使供水系统能够正常用水,尤其适用于储备零冷水,便于用水。
可选地,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第三接口部和第四接口部一体成型连接,从而使各个接口部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紧凑且牢固、外形美观、使用时不易破碎;加工制造的过程中,可选用同一个模具对各个回水阀1000进行加工制造,加工方便、批次误差小,加工成型后一致性高,各个进出水口的相对位置稳定,回水阀1000在使用的过程中各个接口部101不易易位。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接口部、第二接口部、第三接口部和第四接口部彼此之间可通过后续的焊接拼接等方式实现连接,从而可使各个接口部101能够单独加工,方便简化模具。
可选地,每个接口部101的外侧均设有螺纹,方便各个接口部101连接在管道中。
在其他示例中,接口部101也可以不设螺纹,而是与管道通过过盈形式配合。
可选地,本申请的回水阀1000可使用金属材质制造,或使用工程塑料制造,以使整个回水阀1000便于加工,且具有充足的强度和耐压性能。
在具体示例中,如图2或图4所示,第一进出水口112为热水进水口,记为A,该口可用于充入温度较高的热水或升高温度的温水;第二进出水口122为冷水进水口,记为D,该口可用于充入冷水或排出温度较低的水;第三进出水口132为冷水出水口,记为C,该口可用于流出冷水或排出温水;第四进出水口142为热水出水口,记为B,该口可用于排出热水,在适当场合热水出水口还可以被封堵。
那么在上述示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回水阀1000靠近用水端2020设置,当单向阀200关闭时,热水进水口中的热水可直接向着热水出水口流动从而排出热水,供用户使用热水;而冷水进水口中的冷水则可直接向着冷水出水口排出,供用户使用冷水,从而满足用水端2020的冷水和热水的需求。当单向阀200打开时,热水进水口中的热水可通过冷水进水口而进一步回流至热水器2010加热,形成零冷水的循环加热和充足的供应。
又如在上述示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回水阀1000靠近热水器2010设置,当单向阀200关闭时,冷水进水口中的冷水可直接向着冷水出水口排出,并经热水器2010加热后送入到用水端2010。当单向阀200打开时,回水管2043中的水通过热水进水口进入到阀体100中,并经由单向阀200而通入到冷水出水口中,冷水出水口中的水经热水器2010加热后再次送入到热水管2041和回水管2043中,形成零冷水的循环加热和充足的供应。
有利地,上述热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作为热水端,而冷水进水口和冷水出水口作为冷水端,单向阀200设在热水端和冷水端中间,以在用水端2020需要用水的情况下,能保证热水和冷水隔离、互不干扰,确保回水阀1000满足基础的功能。也就是指,前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用水端2020需要用水时,两通道之间的水不相混。
可选地,第一进出水口112的第一轴线与第二进出水口122的第二轴线不相平行,也就是说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具有一定的夹角,可以为锐角、直角或钝角。从而使与第一进出水口112连接的管道和与第二进出水口122连接的管道可分别朝向不同的方位,方便适应多种安装场合,也方便布管和走管。
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也就是说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相垂直,从而使第一进出水口112和第二进出水口122可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连接相应的管道,为各个管道的接入提供充足的空间,防止各管道挤在一起。与此同时,当单向阀200打开时,从第一进出水口112中进入阀体100中的水流需要经过换向才能进一步进入到第二进出水口122中,使单向阀200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单向阀200的两侧水压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满足充足的压差,能有效封堵第一进出水口112向第二进出水口122的通道。
可选地,第一进出水口112的第一轴线与第四进出水口142的第四轴线之间存在夹角,这里的夹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例如在具体示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轴线和第四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如此,使第一进出水口112和第四进出水口142也可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连接相应的管道,为各个管道的接入提供充足的空间,并能使单向阀200的上游侧积累足够的水压。
有利地,第二进出水口122的第二轴线与第四进出水口142的第四轴线共轴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轴线和第四轴线共线,从而使第二进出水口122和第四进出水口142朝向相反的方向,例如当第二进出水口122朝下时,则第四进出水口142则朝上,反之亦可;又例如当第二进出水口122朝左时,则第四进出水口142则朝右,反之亦可;再例如,当第二进出水口122朝前时,则第四进出水口142则朝后,反之亦可。如此,与第二进出水口122连接的管道和第四进出水口142连接的管道则可平行设置,方便布管、利用安装空间。当然本申请中的各个进出水口的朝向可根据实际的管道所需安装位置或预留的安装空间而做相应的调整。
在具体示例中,第一轴线与第一接口部的轴线重合,从而使第一进出水口112设在第一接口部的中部,防止第一接口部局部强度不足,确保第一接口部各处结构均匀、稳定,充水后第一接口部内壁受到的水压稳定内壁不易破裂。第二轴线与第二接口部的轴线重合,从而使第二进出水口122设在第二接口部的中部,防止第二接口部局部强度不足,确保第二接口部各处结构均匀、稳定,充水后第二接口部内壁受到的水压稳定内壁不易破裂。第三轴线与第三接口部的轴线重合,从而使第三进出水口132设在第三接口部的中部,防止第三接口部局部强度不足,确保第三接口部各处结构均匀、稳定,充水后第三接口部内壁受到的水压稳定内壁不易破裂。第四轴线与第四接口部的轴线重合,从而使第四进出水口142设在第四接口部的中部,防止第四接口部局部强度不足,确保第四接口部各处结构均匀、稳定,充水后第四接口部内壁受到的水压稳定内壁不易破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100内设有第一流道110(与第一进出水口112连通)、第二流道120(与第二进出水口122连通)、第三流道130(与第三进出水口132连通)和第四流道140(与第四进出水口142连通),第一流道110和第四流道140交汇并连通,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交汇并连通,阀体100具有回水状态和用水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水状态,对应后文热水器2010的回水;而这里的用水状态,对应后文供水系统中用水端2020的用水。
单向阀200设在第二流道120靠近第一流道110的一侧,单向阀200可在截止位置和流通位置之间切换,在截止位置时单向阀200关闭,单向阀200将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截断;在流通位置时单向阀200打开,单向阀200将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阀200可控制水流的流动方向为设定方向,而不能为设定方向的反方向。
阀体100从用水状态切换至回水状态时,单向阀200从截止位置切换至流通位置,从而从关闭切换为打开,以使第一流道110中的水流入到第二流道120或第三流道130中。也就是说,当阀体100切换至回水状态时,单向阀200被触发切换位置,在阀体100位于用水状态时,单向阀200处于截止位置,此时第一流道110中的水无法流入到第二流道120或第三流道130中;在阀体100位于回水状态时,单向阀200处于流通位置,在流通位置,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可流入到第二流道120或第三流道13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阀1000,在回水状态下,在外力的驱使下,例如可以是电信号驱动,或为水压差驱动,单向阀200切换至流通位置,使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冲向第二流道120或进一步从第二流道120进入到第三流道130中,从而使热水经由回水阀1000的引导进入到循环流路中,实现热水的循环和零冷水的功能。
在用水状态下,单向阀200处于截止位置,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之间独立工作不连通,第一流道110和第三流道130之间也同样独立工作不连通,因此,第一流道110中的水不会流入第二流道120或第三流道130中,而冷水或储存的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则可从第二流道120流向第三流道130中,或者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可从第一流道110流向用水端2020,从而使用水系统正常工作,并实现用水即开即热。
本实用新型的回水阀1000整体结构小巧,加工制造容易,便于安装,可用于需要提供零冷水的系统中。
可选地,单向阀200设在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的交汇处,阀体100处于用水状态时,单向阀200封堵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水流在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之间流动时,至少部分经过单向阀200。在这些示例中,无论单向阀200的状态如何,单向阀200始终不会对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的连通形成阻碍,两者之间的水始终连通。而单向阀200的状态则会对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的连通与否形成一定的改变,使水流在单向阀200打开时能从第一流道110流入第二流道120,而在单向阀200关闭时则水流无法从第一流道110向第二流道120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100内设有过渡腔150,第一流道110的一端和第二流道120的一端均连通至过渡腔150,第三流道130连接在第二流道120的侧壁上,单向阀200设在第二流道120靠近过渡腔150的一端。在这些示例中,通过设置过渡腔150,使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连通更加方便,并使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得以向过渡腔150进一步流动,为打开单向阀200提供一定的水流压差,从而在阀体100位于回水状态下,单向阀200能被触发切换至流通状态,使过渡腔150中的水流入到第二流道120中。
在部分示例中,上述的过渡腔150为独立的开设于阀体100中的腔体,使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向着第二流道120中流动时水量充足,可形成一定的水压,并能使水流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有利地,第一流道110、第二流道120、第三流道130和第四流道140均为直流道,并且第一流道110的流道内径与第一进出水口112的孔径相同、第二流道120的流道内径与第二进出水口122的孔径相同、第三流道130的流道内径与第三进出水口132的孔径相同、第四流道140的流道内径与第四进出水口142的孔径相同。从而使各个流道的过流面积保持在预设范围内,并方便加工制造;当水流在各个流道中流动时,直流道还可减轻液体对流道壁的冲刷,从而有利于回水阀1000长久的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流道110的部分构造成过渡腔150,第二流道120的端部与第一流道110相垂直连通,并在第二流道120与第一流道110之间的交汇口处设有单向阀200进行截止。从而使阀体100在用水状态下,第一流道110中的水不流入第二流道120中;而阀体100在回水状态下,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则会流入到第二流道120中,或进一步流入到第三流道130中。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流道120的部分构造成过渡腔150,第一流道110的端部与第一流道110相垂直交汇,并在靠近第二流道120与第一流道110之间的交汇口的第二流道120中设有单向阀200进行截止。从而使阀体100在用水状态下,第一流道110中的水不流入第二流道120中;而阀体100在回水状态下,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则会流入到第二流道120中,或进一步流入到第三流道130中。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流道110靠近过渡腔150的一端形成第一交汇口111,第二流道120的流道壁伸出至第一交汇口111,第二流道120靠近过渡腔150的一端形成第二交汇口121,在截止位置,单向阀200封堵第二交汇口121。也就是说,单向阀200是不会伸入到过渡腔150中的,单向阀200不会占用过渡腔150的空间,而是在第一流道110中有充足的水流入到过渡腔150后,单向阀200才切换至流通位置,从而使第一流道110中的水能稳定地流向第二流道120中。在具体示例中,第一交汇口111的口径小于第一进出水口112,也就是说,第一流道110的出口处部分被第二流道的流道壁所遮蔽,可增加从第一交汇口111流入到过渡腔150中的水压和水流速度。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流道130在第二流道120上的连通口131与单向阀200的阀身至少部分重叠,单向阀200朝向第二进出水口122的一端敞开,在这些示例中,单向阀200的一端是半开的,而另一端则是既可封闭又可打开的。朝向第二进出水口122敞口的一侧可使水流顺利通过,而不会阻塞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之间的水流流动,确保了流道的过流截面积足够大,有利于回水阀1000整体尺寸的大幅缩小,从而不论在单向阀200处于截止位置或流通位置,均不会影响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之间的水流连通状态。第三流道130的部分被单向阀200所遮挡,从而在单向阀200处于截止位置时,第一流道110中的水流不会流入到第二流道120中。
有利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流道130与第一流道110在垂直于单向阀200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相重叠。也就是说,第三流道130与第一流道110的轴线共线,此时整个阀体100的外观呈十字交叉设置;或者第三流道130与第一流道110的轴线平行从而使两个流道错开设置,此时整个阀体100的外观呈大致十字形,但非严格的十字形。
第三流道130和第一流道110无论是上述的哪种设置形式,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流道130在靠近单向阀200一侧的流道侧壁上设有沿单向阀200的打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133;第一流道110在靠近单向阀200一侧的流道侧壁上设有沿单向阀200的关闭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123。
这里的第一凸筋133和第二凸筋123可以使第三流道130和第一流道110不论如何布置都不会直接连通,而是由单向阀200隔开。也就是说,单向阀200可通过相对于第一凸筋133和第二凸筋123移动而切换为不同的位置,例如前述提到的截止位置和流通位置,而单向阀200位于截止位置时,第一凸筋133、第二凸筋123和单向阀200共同将第三流道130和第一流道110形成阻隔,使第一流道110中的水流不会流入到第二流道120,也更不会流入到第三流道130中。
单向阀200位于流通位置时,第一凸筋133、第二凸筋123进一步引导水流,使水流通过单向阀200而进入到第三流道130或第二流道120中,从而形成不同形式的进出水方式。
与此同时,在上述示例中,第三流道130可更靠近过渡腔150且与第一流道110更加趋近于共轴,此时的回水阀1000整体更加紧凑、结构小巧,并能通过调节第一凸筋133和第二凸筋123的长度而使单向阀200打开时水流更快地流入到第三流道130中,而不会在第二流道120中停留过多的时间,从而可在部分进出水循环流路中有效防止第二流道120中的冷水与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形成较多的掺混(例如在有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的热水器2010回水状态的示例中,可使热水器2010中进行循环加热的零冷水较快地由第一流道110进入到第三流道130中,而不与第二流道120中的冷水进行过多的掺混)。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凸筋133、第二凸筋123均设在靠近过渡腔150的一侧,且位于单向阀200的同一侧,作为单向阀200封堵时的部分通道,从而使单向阀200更加方便布置,且单向阀200更容易对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以及第一流道110和第三流道130进行封堵。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凸筋133为第四流道140的部分流道壁的延伸,第二凸筋123为第二流道120的部分流道壁的延伸,且第一凸筋133和第二凸筋123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凸筋133和第二凸筋123在垂直于单向阀200的轴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相重叠,从而使第一凸筋133遮挡在第三流道130与第二流道120的连通口131处,此时的连通口131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三流道130的流道横截面尺寸;使第二凸筋123遮挡在第一流道110与过渡腔150的第一交汇口1111处,此时的第一交汇口1111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一流道110的流道横截面尺寸,确保回水阀1000整体紧凑的情况下,第一流道110中的水能顺利向着过渡腔150流出,第二流道120中的水能顺利向着第三流道130流动,且单向阀200始终不遮挡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之间的水流的流动。
有利地,第一凸筋133和第二凸筋123朝向彼此的一侧设有凹槽,该凹槽中卡接单向阀200的端面,可使单向阀200的一端不发生轴向移动。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回水阀1000还包括卡件300,单向阀200远离第二交汇口121的一端通过卡件300连接在第二流道120中,从而使单向阀200的部分相对于第二流道120位置固定,而不会被流经的水流冲到其他位置,确保单向阀200的工作始终保持有效。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卡件300为卡簧,卡簧装配在单向阀200的一端,并卡接在第二流道120的流道壁中。例如流道壁上可设置配合槽或凸台,使卡簧被限定在特定位置。在其他示例中,卡件300还可为设在单向阀200一端的卡扣,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单向阀200包括封堵部210、容置部220和弹性件230,封堵部210和容置部220之间套设有弹性件230,以使封堵部210可伸缩地连接在容置部220上,容置部220朝向第二进出水口122设置。容置部220用于支撑弹性件230,并限定封堵部210的最大可移动位置;封堵部210则为主要的封堵部件,可在弹性件230的作用下封堵或释放第一进出水口112和第二进出水口122之间的通道。
进一步地,弹性件230可驱动封堵部210朝向远离容置部220的方向运动,以使封堵部210封堵在第一进出水口112和第二进出水口122之间。弹性件230朝向远离容置部220的方向运动时,弹性件230伸长或复位,封堵部210带动并封堵第一进出水口112和第二进出水口122之间的通道;在弹性件230受力压缩时弹性件230朝向靠近容置部220的方向运动,封堵部210则打开第一进出水口112和第二进出水口122之间的通道。
更具体的,容置部220连接在第二流道120中。也就是说,当封堵部210受到水流的驱动力时,弹性件230收缩,使得封堵部210相对于容置部220收缩并蓄力,此时封堵部210避开第二交汇口121,单向阀200处于流通位置。而当封堵部210失去水流的驱动力时,收缩后的弹性件230释力从而将封堵部210重新推向至第二交汇口121处,此时单向阀200处于截止位置。在封堵部210伸缩移动的过程中,容置部220始终稳定地限定在第二流道120中,并支撑着弹性件230。
可选地,弹性件230为矩形弹簧,封堵部210朝向第二交汇口121的一侧形成锥形面,封堵部210朝向容置部220的一侧设有连接杆211,连接杆211位于容置部220中,连接杆211上套设有弹性件230,弹性件230的一端连接封堵部210的底部,弹性件230的另一侧接触封堵部210,当封堵部210朝向容置部220移动时,弹性件230则被压缩。设在连接杆211上的弹性件230收缩稳定,使得弹性件230传力稳定,有利于封堵部210对第二交汇口121进行紧密的封堵以及稳定的连通。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弹性件230还可以为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封堵部210,扭簧的另一端连接容置部220,在封堵部210向着容置部220移动时,扭簧蓄力;并在封堵部210失去外部驱动力时,扭簧释力带动封堵部210回到第二交汇口121处,使单向阀200处于截止位置。再或者,弹性件230可以为弹片,弹片的一端连接容置部220,弹片的另一端连接封堵部210。
有利地,第二交汇口121处朝向封堵部210的一侧设有密封圈,封堵部210配合在密封圈上以提升单向阀200位于截止位置处的密封性能。
有利地,容置部220至少部分外径小于第二流道120的内径,第二流道120中的水可绕过容置部220进入第三流道130中,也就是说,设置单向阀200不会干扰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的连通关系,只要第三流道130需要出水时,第二流道120中的水始终可以进入到第三流道130中。
更具体的,容置部220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小于封堵部210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单向阀200朝向第二进出水口122的一侧半敞开,第二进出水口122中的水可绕过容置部220与第三进出水口132中的水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上述设置的单向阀200可极大地提升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之间水流通的便利性,并使单向阀200、第三流道130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有助于提升整个回水阀1000的结构紧凑性、增加进出水形式的多样性、提高进出水控制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容置部220上开设有避让通道,避让通道连通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从而使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始终连通。
可选地,单向阀200采用半流量调节阀,单向阀200的一端可实现第二流道120的截止,而单向阀200的另一端则与第二流道120完全连通,不会干扰内部的水流动。还可以保证充足的过水流量,使阀体100整体的尺寸更小,用料更少,便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回水阀1000还包括过滤件400,过滤件400设在第一流道110中,当第一流道110中进水后,过滤件400可对流经第一流道110中的水中的杂质进行截留,从而提升循环流路中的水的品质或提高流向热水器2010中的水的品质,防止杂质堵塞内部部件而影响过水流量。过滤件400还可将进入到过渡腔150中的水分散为多股细流,有利于水流移动更加平缓稳定。
可选地,过滤件400为滤水网,过滤件400的轴线与第一流道110的轴线重合,过滤件400呈一侧凸出的网状结构,从而增大过滤件400的滤水面积,且不影响第一流道110中的过水流量。
可选地,过滤件400为顶部为球状的柱体结构,过滤件400的一端抵接在第一交汇口111处,过滤件400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流道110的内壁上,方便布置在第一流道110中,并实现第一流道110中进水的最大效率净化。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当第二流道120的部分流道壁伸入至第一交汇口111处(这里的部分流道壁也可以为前述的第二凸筋123),此时可将过滤件400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流道120的该部分流道壁上,实现过滤件400一端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回水阀1000还包括稳流件500,稳流件500设在设有第三进出水口132的接口部中,更具体的,稳流件500设在第三流道130中,在这里设置稳流件500,可在不同水压下,有效控制流经第三流道130中水的流量、流速,防止第三流道130中的水压过大造成系统的误判。当应用于无回水管供水系统2100中时,稳流件500可使第三流道130中的水流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热水器2010检测到的流量低于其启动流量,从而可有效控制用水端2020中在使用冷水时,开冷水使水压过大而造成热水器2010误启动。与此同时,稳流件500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用水端2020的冷水出水时的水流噪声。在这些示例中,回水阀1000适于设在靠近用水端2020的部位。
可选地,在其他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流道130中也可以不设置稳流件500,而使热水器2010的进出水水量具有可靠的保证。在这些示例中,回水阀1000适于设在靠近热水器2010的部位。
可选地,稳流件500可选用稳流环,稳流环内的稳流芯的流量为6~8L/min,可使水量稳定在6±1L/min的范围内,冷水流量不会过高,冷水端压力不会过低,也就不会形成压差而使热水端流入冷水端的水流过大,从而可靠保证稳流效果,避免热水器2010误启动。
本实用新型中稳流件500的结构、工作原理均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四流道140与第一流道110始终连通。也就是说,当单向阀200位于截止位置时,第一流道110中的水可进入到第四流道140中,例如热水可直接经由第一流道110而流入到第四流道140中,再由第四流道140流向用水端2020。
而在不需要第四流道140向外通水的示例中,如图4所示,回水阀1000还包括堵盖600,堵盖600盖设在第四进出水口142处,更具体的,堵盖600盖设在第四流道140远离第一流道110的一端的第四进出水口142上,从而使第一流道110和第四流道140之间可形成一定的储水空间,例如可形成前述的过渡腔150,更有利于单向阀200的开启。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四流道140朝向过渡腔150的一侧形成第三交汇口141,第三交汇口141正对第二交汇口121,有利于过渡腔150中的水进一步流入到第二流道120中。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第四流道140的一部分形成过渡腔150,第一流道110与第四流道140垂直相连,第四流道140的一部分流道壁连接至第二流道120的流道壁处,从而无需在阀体100中单独开设过渡腔150。
有利地,第一流道110和第二流道120垂直布置,第三流道130和第二流道120垂直交叉布置,第四流道140和第一流道110垂直交叉连接,第四流道140的轴线与第二流道120的轴线相重合,第一流道110的轴线和第三流道130的轴线相平行,也就是说第一流道110的第一交汇口111并不正对第三流道130与第二流道120的交汇口,而是完全错开设置,最终形成的回水阀1000为大致的十字形结构,整体结构小巧,便于安装,水流流动方便,控制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阀1000,优化了阀体100的内部流道结构,并优化了阀体100的外观结构,保证回水阀1000耐压、便于安装的前提下,大幅缩减尺寸、减少材料用料,优化了配件,提升了回水阀1000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说明书附图中所标的A、B、C、D的位置相同,可方便识别回水阀1000的各个流道分别接入到无回水管供水系统2100或有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的哪个位置,也方便识别水流的流向。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回水管供水系统2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回水管供水系统2100,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热水器2010、用水端2020、回水阀1000和冷水水源2030,回水阀1000为前述带有第四流道140的回水阀1000的实施例。
如图5和图6所示,热水器2010包括进水管2011和出水管2012,其中进水管2011可用于向热水器2010进水,而出水管2012可将热水器2010经过加热的热水向着外部排出。
用水端2020连接热水用水管2021和冷水用水管2022。这里的用水端2020可以为家庭用洗脸池、淋浴设备、洗浴设备等终端用水设备。其中的热水用水管2021可为用水端2020提供热水,而冷水用水管2022可为用水端2020提供冷水。
结合图2和图5所示,第四进出水口142连通热水用水管2021,第三进出水口132连通冷水用水管2022;第一进出水口112通过热水管2041连通出水管2012,第二进出水口122通过冷水管2042连通进水管2011。
冷水水源2030分别连通进水管2011和冷水管2042,这里的冷水水源2030可以为自来水主水管或储水罐或再生水罐,只要可提供生活和洗浴用的足够量的水则可。
如图5所示,热水器1000在回水时,单向阀200打开,出水管2012的热水从第一进出水口112向第二进出水口122流动,并通过冷水管2042返回进水管2011。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回水管供水系统2100,热水器2010回水时,在热水器2010相关部件的驱动下(具体可以为图5或图6中示出的设置在热水器2010中的驱动泵2013),出水管2012中的热水通过热水管2041流向第一进出水口112中,并通过第一进出水口112流入到第一流道110中,而用水端2020此时不用水,那么第四流道140(与第四进出水口142连通)和第三流道130(与第三进出水口132连通)中的水此时均不向外流动,此时流入到第一进出水口112中的热水会继续向着第一流道110流动,而第一流道110中的热水则会继续冲向第二流道120,产生的压差会使单向阀200由关闭切换为打开,也就是说,单向阀200从截止位置切换为流通位置,从而使热水进一步经第二流道120而通过冷水管2042回流至进水管2011处并进一步送入到热水器2010中加热,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实现一定的零冷水储备。
如图6所示,在用水状态下,单向阀200关闭并处于截止位置,此时由于冷水管2042和热水管2041中已经储存了一部分热水,当用水端2020需要用水时,水从冷水管2042流向第二进出水口122,再进入到第二流道120,再经由第三流道130流向第三进出水口132,之后从第三进出水口132中进入到冷水用水管2022,最后进入到用水端2020;水也从热水管2041进入到第一进出水口112中,之后从第一进出水口112进入到第一流道110,并从第一流道110流向第四流道140后进入到热水用水管2021,最后进入到用水端2020,从而实现用水端2020的热水的即开即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图5和图6的示例中,回水阀1000靠近用水端2020布置,那么在用水端2020单独取用冷水时,容易造成冷水流量过大而导致热水器2010误启动,此时可采用前述的具有稳流件500的回水阀1000,稳流件500作为配件设在设有第三进出水口132的第三接口部中,并进一步设置在第三流道130中,从而可有效解决用水端2020取用冷水时热水器2010误启动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靠近用水端2020的位置还设有混水阀2023,混水阀2023分别连通冷水用水管2022和热水用水管2021,从而使流向用水端2020的热水和冷水混合均匀,用水温度舒适、便于控制。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有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热水器2010、用水端2020、前述示例中的回水阀1000和冷水水源2030,回水阀1000的结构可参见前文,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7和图8所示,热水器2010包括进水管2011和出水管2012,其中进水管2011可用于向热水器2010进水,而出水管2012可将热水器2010经过加热的热水向着外部排出。
用水端2020连接热水用水管2021和冷水用水管2022,热水用水管2021通过热水管2041连通出水管2012,这里的用水端2020可以为家庭用洗脸池、淋浴设备、洗浴设备等终端用水设备。其中的热水用水管2021可为用水端2020提供热水,而冷水用水管2022可为用水端2020提供冷水。
结合图4和图7所示,第三进出水口132连通进水管2011,第一进出水口112通过回水管2043连通热水管2041。
冷水水源2030连通第二进出水口122,冷水水源2030通过冷水管2042连通冷水用水管2022,这里的冷水水源2030可以为自来水主水管或储水罐或再生水罐,只要可提供生活和洗浴用的足够量的水则可。
如图7所示,在热水器2010回水时,回水管2043的水通过第一进出水口112向第三进出水口132流动,从而使水回到热水器2010中。
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如图7所示,热水器2010回水时,在热水器2010相关部件的驱动下(具体可以为图7或图8中示出的设置在热水器2010中的驱动泵2013),出水管2012中的热水进入到热水管2041中,并由热水管2041流入至回水管2043中,之后从回水管2043进入到第一进出水口112后,再由第一进出水口112通入到第一流道110中,由于第二进出水口122中的水此时不向外流动,而第三进出水口132连通进水管2011,因此会在第一流道110(与第一进出水口112连通)、第二流道120(与第二进出水口122连通)和第三流道130(与第三进出水口132连通)之间产生压差,使单向阀200由关闭切换为打开,进而从截止位置切换为流通位置,从而使热水进一步经第二流道120进入第三流道130,再经第三进出水口132回流至进水管2011处,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实现一定的零冷水储备。
如图8所示,在用水状态下,单向阀200关闭并处于截止位置,此时由于热水管2041中已经储存了一部分热水,当用水端2020需要用水时,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从热水管2041流入到热水用水管2021中,最后进入到用水端2020,从而实现用水端2020热水的即开即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图7和图8的示例中,回水阀1000靠近热水器2010布置,此时的回流阀1000不需要第四流道140向外通水,那么可通过前述的堵盖600而将第四流道140进行封堵。此外,在第三流道130中,图7和图8所示的回水阀1000也无需设置稳流件500,则可保证从第三流道130流出的水的水量足够大,并使回水阀1000的结构更加简单,保证过水流量。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器2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热水器2010,包括前述具有堵盖600的回水阀1000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水器2010,通过在靠近热水器2010的管路上设置上述具有堵盖600的回水阀1000,可使热水器2010具有零冷水供给功能,可参见前述的有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中的相关零冷水提供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或者,在热水器2010内部设置上述具有堵盖600的回水阀1000,在第三流道130中不设置稳流件500,从而可实现具有回水管2043的热水器2010的大流量回水,保证热水量充足,并实现热水的即开即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2010为燃气热水器,燃气壁挂炉,储热式燃气热水器等带有零冷水预热循环功能的产品,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水阀1000、无回水管供水系统2100、有回水管供水系统2200、热水器2010中热水器2010对水的加热原理、驱动泵2013的驱动原理,以及单向阀200的单向截止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回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包括四个端部交汇的接口部,四个所述接口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进出水口、第二进出水口、第三进出水口和第四进出水口,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与所述第三进出水口始终连通,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始终连通;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之间,所述单向阀打开时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中的水可单向流动至所述第二进出水口;所述单向阀在关闭时,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中的水可流向所述第四进出水口,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中的水可流向所述第三进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为热水进水口,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为冷水进水口;所述第三进出水口为冷水出水口,所述第四进出水口为热水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第二轴线不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的第一轴线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的第四轴线之间存在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的第四轴线共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接口部一体成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连通的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进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进出水口连通的第三流道和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连通的第四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交汇并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交汇并连通;所述阀体具有回水状态和用水状态;
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流道中靠近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所述单向阀可在截止位置和流通位置切换,在所述截止位置时所述单向阀关闭,所述单向阀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截断;在所述流通位置时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单向阀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阀体从所述用水状态切换至所述回水状态时,所述单向阀从所述截止位置切换至所述流通位置,以使所述第一流道中的水流入到所述第二流道或所述第三流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交汇处,所述阀体处于用水状态时,所述单向阀封堵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水流在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之间流动时,至少部分经过所述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过渡腔,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均连通至所述过渡腔,所述第三流道连接在所述第二流道的侧壁上,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过渡腔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靠近所述过渡腔的一端形成第一交汇口,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道壁伸出至所述第一交汇口,所述第二流道靠近所述过渡腔的一端形成第二交汇口,在所述截止位置,所述单向阀封堵所述第二交汇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在所述第二流道上的连通口与所述单向阀的阀身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单向阀朝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一端敞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在垂直于所述单向阀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相重叠,所述第三流道在靠近所述单向阀一侧的流道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单向阀的打开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流道在靠近所述单向阀一侧的流道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单向阀的关闭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件,所述单向阀远离所述第二交汇口的一端通过卡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流道中。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在所述第一流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封堵部、容置部和弹性件,所述封堵部和所述容置部之间套设有所述弹性件,以使所述封堵部可伸缩地连接在所述容置部上,所述容置部朝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可驱动所述封堵部朝向远离所述容置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封堵部封堵在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封堵部的最大横截面尺寸,所述单向阀朝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一侧半敞开,所述第二进出水口中的水可绕过所述容置部与所述第三进出水口中的水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从所述第四进出水口到所述第二进出水口的方向上,所述容置部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流件,所述稳流件设在设有所述第三进出水口的接口部中,所述稳流件包括流量为6~8L/min的稳流芯。
21.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盖,所述堵盖盖设在所述第四进出水口处。
22.一种无回水管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
用水端,所述用水端连接热水用水管和冷水用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回水阀,所述第四进出水口连通所述热水用水管,所述第三进出水口连通所述冷水用水管;所述第一进出水口通过热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所述第二进出水口通过冷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
冷水水源,所述冷水水源分别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冷水管;
所述热水器在回水时,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出水管的热水从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向所述第二进出水口流动,并通过所述冷水管返回所述进水管。
23.一种有回水管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
用水端,所述用水端连接热水用水管和冷水用水管,所述热水用水管通过热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回水阀,所述第三进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进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通所述热水管;
冷水水源,所述冷水水源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水口,所述冷水水源通过冷水管连通所述冷水用水管;
所述热水器在回水时,所述单向阀打开,所述回水管的水通过所述第一进出水口向所述第三进出水口流动。
24.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回水阀。
CN202122651282.XU 2021-10-29 2021-10-29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Active CN216643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282.XU CN216643181U (zh) 2021-10-29 2021-10-29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282.XU CN216643181U (zh) 2021-10-29 2021-10-29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3181U true CN21664318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4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1282.XU Active CN216643181U (zh) 2021-10-29 2021-10-29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31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526A (zh) * 2021-10-29 2022-03-1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8526A (zh) * 2021-10-29 2022-03-18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CN114198526B (zh) * 2021-10-29 2024-05-24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43181U (zh)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CN113324071A (zh) 进水阀及采暖热水器
CN114198526B (zh) 回水阀、无回水管供水系统、有回水管供水系统、热水器
CN112556169A (zh) 一种速热电热水器
CN113513627A (zh) 换向阀和供水系统
CN112923098B (zh) 控制阀及热水器循环系统
CA2839810A1 (en) Water heating system
CN212318860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115264124A (zh) 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
CN211315453U (zh) 集回水和补水功能于一体的接头及热水器
CN208919401U (zh) 阀及其热水系统
CN218094413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211695446U (zh) 热水终端的冷水回收装置
CN218152481U (zh) 调温混水阀
CN209925690U (zh) 一种能防烫的双路出水恒温水龙头
CN210830603U (zh) 一种置物防烫恒温龙头
CN216897842U (zh) 热水器
CN217381751U (zh) 一种多功能水龙头
CN112128982B (zh) 用于热水器的混水装置和具有其的热水器
KR20190066278A (ko) 온수순환구조를 구비한 수전
CN111365494A (zh) 一种自动开关阀芯
CN219656318U (zh) 电热水器
CN218761595U (zh) 一种温控阀及热水器
CN220118710U (zh) 一种多功能厨房龙头
CN218326366U (zh) 防冻水龙头及房车防冻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