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9582U -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9582U
CN216639582U CN202122468474.7U CN202122468474U CN216639582U CN 216639582 U CN216639582 U CN 216639582U CN 202122468474 U CN202122468474 U CN 202122468474U CN 216639582 U CN216639582 U CN 216639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fixedly connected
lateral
cooling liquid
crank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84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unxi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unxi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unxi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unxi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684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9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9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9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淬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通过曲轴零件在淬火台上方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以涡流形式将零件表面快速加热,在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由推送构件从淬火台上推向侧向滑板,通过推送构件继续至冷却液箱内,通过导轨使得滑块能沿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滑动,升降台焊接在滑块上,在滑块沿导轨滑动时能够使升降台也能沿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夹持架能够将加热完成后的曲轴夹持推送至侧向滑板并最后到达液压液箱的升降台上,使得加热过后的曲轴直接推送入冷却液箱进行淬火冷却,避免了操作人员与高温的零件的接触,减少了人身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淬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淬火冷却技术是指金属材料与构件被加热到某一温度后,按预定的方式和速率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与性能的技术,在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达到使用的标准,就会对其淬火加工消除其内应力,现有的是将曲轴放置在淬火台上加热过后,操作人员夹持零件快速放入冷却液中,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失误都将造成高温的零件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造成人身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淬火台上加热过后,操作人员夹持零件快速放入冷却液中,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失误都将造成高温的零件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造成人身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包括淬火台、侧向支架、侧向滑板和冷却组件;
所述侧向支架与所述淬火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侧向滑板与所述淬火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淬火台远离所述侧向支架的一侧;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液箱、导轨、滑块、升降台、夹持架、液压构件和推送构件,所述冷却液箱与所述侧向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滑板远离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导轨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液箱靠近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冷却液箱的一侧,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冷却液箱的一侧,所述夹持架与所述侧向支架通过所述推送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靠近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液压构件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构件与所述侧向支架固定连接。
通过所述曲轴零件在所述淬火台上方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以涡流形式将零件表面快速加热,所述侧向支架与所述淬火台固定连接,以对所述推送构件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所述侧向滑板与所述淬火台固定连接,在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由所述推送构件从所述淬火台上推向所述侧向滑板,所述冷却液箱与所述侧向滑板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推送构件继续通过至所述冷却液箱内,所述导轨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内,通过所述导轨使得所述滑块能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动时能够使得所述升降台也能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夹持架通过所述推送构件连接在所述侧向支架上,所述夹持架能够将加热完成后的曲轴夹持推送至所述侧向滑板并最后到达所述液压液箱的所述升降台上,所述液压构件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为所述升降台的升降提供相应的动力,所述推送构件与所述侧向支架固定连接,为所述夹持架的推送提供相应的动力,实现了通过曲轴零件在所述淬火台上方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以涡流形式将零件表面快速加热,在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由所述推送构件从所述淬火台上推向所述侧向滑板,通过所述推送构件继续至所述冷却液箱内,通过所述导轨使得所述滑块能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升降台焊接在所述滑块上,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动时能够使得所述升降台也能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夹持架能够将加热完成后的曲轴夹持推送至所述侧向滑板并最后到达所述液压液箱的所述升降台上,使得加热过后的曲轴直接推送入所述冷却液箱进行淬火冷却,避免了操作人员与高温的零件的接触,减少了人身安全隐患。
其中,所述液压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液箱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滑块之间。
所述第一液压缸焊接在所述冷却液箱上,所述第一液压缸在伸缩的过程中提供对所述第一液压杆伸缩的动力,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焊接,所述第一液压杆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滑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液压缸提供的输出动力使所述第一液压杆伸缩来实现对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推送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侧向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靠近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夹持架之间。
所述第二液压缸焊接在所述侧向支架上,所述第二液压缸在伸缩的过程中提供对所述第二液压杆伸缩的动力,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架焊接,所述第二液压杆在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夹持架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液压缸提供的输出动力使所述第二液压杆伸缩来实现对所述夹持架向侧向滑板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冷却液箱具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位于所述冷却液箱靠近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
所述冷却液箱通过所述冷却槽装入冷却液,从而使得推送来的零件落入所述冷却槽中,通过冷却液进行快速冷却。
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侧向挡板,所述侧向挡板与所述侧向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
防止了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在推送过程中的位置进行偏移而掉出装置。
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工件固定架,所述工件固定架与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台的一侧。
通过所述工件固定架防止在曲轴工件在入冷却液的时候由冷却液产生的浮力对曲轴零件产生位置的偏移,从而导致曲轴工件掉出所述升降台上。
其中,所述淬火台包括底座和加热盘,所述底座与所述侧向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侧向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靠近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所述加热盘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
所述底座的右侧与所述侧向支架焊接,所述底座的左侧与所述侧向滑板焊接,所述加热盘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方,通过所述加热盘对曲轴工件进行淬火感应加热。
其中,所述曲轴加工淬火装置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加热盘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加热盘的一侧。
通过所述控制台焊接在所述底座上,通过所述控制台对所述加热盘输入一定的参数,以达到对曲轴更好的淬火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通过曲轴零件在所述淬火台上方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以涡流形式将零件表面快速加热,在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由所述推送构件从所述淬火台上推向所述侧向滑板,通过所述推送构件继续至所述冷却液箱内,通过所述导轨使得所述滑块能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升降台焊接在所述滑块上,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滑动时能够使得所述升降台也能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夹持架能够将加热完成后的曲轴夹持推送至所述侧向滑板并最后到达所述液压液箱的所述升降台上,使得加热过后的曲轴直接推送入所述冷却液箱进行淬火冷却,避免了操作人员与高温的零件的接触,减少了人身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淬火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淬火台、2-侧向支架、3-侧向滑板、4-冷却组件、5-控制台、11-底座、12-加热盘、41-冷却液箱、42-导轨、43-滑块、44-升降台、45-夹持架、46-液压构件、47-推送构件、48-侧向挡板、49-工件固定架、411-冷却槽、461-第一液压缸、462-第一液压杆、471-第二液压缸、472-第二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台1、侧向支架2、侧向滑板3和冷却组件4;所述侧向支架2与所述淬火台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淬火台1的一侧;所述侧向滑板3与所述淬火台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淬火台1远离所述侧向支架2的一侧;所述冷却组件4包括冷却液箱41、导轨42、滑块43、升降台44、夹持架45、液压构件46和推送构件47,所述冷却液箱41与所述侧向滑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滑板3远离所述淬火台1的一侧,所述导轨42与所述冷却液箱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液箱41靠近所述侧向滑板3的一侧,所述滑块43与所述导轨42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导轨42靠近所述冷却液箱41的一侧,所述升降台44与所述滑块4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块43靠近所述冷却液箱41的一侧,所述夹持架45与所述侧向支架2通过所述推送构件47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2靠近所述淬火台1的一侧,所述液压构件46与所述冷却液箱41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构件47与所述侧向支架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曲轴零件在所述淬火台1上方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以涡流形式将零件表面快速加热,所述侧向支架2焊接在所述淬火台1的右侧,以对所述推送构件47的支撑和固定的作用,所述侧向滑板3焊接在所述淬火台1的左侧,在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由所述推送构件47从所述淬火台1上推向所述侧向滑板3,所述冷却液箱41焊接在所述侧向滑板3的左侧,通过所述推送构件47继续通过至所述冷却液箱41内,所述导轨42焊接在所述冷却液箱41内,所述滑块43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42内,通过所述导轨42使得所述滑块43能沿所述导轨42的长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升降台44焊接在所述滑块43上,在所述滑块43沿所述导轨42滑动时能够使得所述升降台44也能沿所述导轨42的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夹持架45通过所述推送构件47连接在所述侧向支架2上,所述夹持架45能够将加热完成后的曲轴夹持推送至所述侧向滑板3并最后到达所述液压液箱的所述升降台44上,所述液压构件46焊接在所述冷却液箱41内,为所述升降台44的升降提供相应的动力,所述推送构件47焊接在所述侧向支架2上,为所述夹持架45的推送提供相应的动力,实现了通过曲轴零件在所述淬火台1上方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以涡流形式将零件表面快速加热,在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由所述推送构件47从所述淬火台1上推向所述侧向滑板3,通过所述推送构件47继续至所述冷却液箱41内,通过所述导轨42使得所述滑块43能沿所述导轨42的长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升降台44焊接在所述滑块43上,在所述滑块43沿所述导轨42滑动时能够使得所述升降台44也能沿所述导轨42的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所述夹持架45能够将加热完成后的曲轴夹持推送至所述侧向滑板3并最后到达所述液压液箱的所述升降台44上,使得加热过后的曲轴直接推送入所述冷却液箱41进行淬火冷却,避免了操作人员与高温的零件的接触,减少了人身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液压构件46包括第一液压缸461和第一液压杆462,所述第一液压缸461与所述冷却液箱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液箱41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杆46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4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46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462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461和所述滑块4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压缸461焊接在所述冷却液箱41上,所述第一液压缸461在伸缩的过程中提供对所述第一液压杆462伸缩的动力,所述第一液压杆4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46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液压杆46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43焊接,所述第一液压杆462在所述第一液压缸461和所述滑块4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液压缸461提供的输出动力使所述第一液压杆462伸缩来实现对所述滑块43沿所述导轨42的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推送构件47包括第二液压缸471和第二液压杆472,所述第二液压缸471与所述侧向支架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2靠近所述淬火台1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杆47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4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47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472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缸471和所述夹持架45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液压缸471焊接在所述侧向支架2上,所述第二液压缸471在伸缩的过程中提供对所述第二液压杆472伸缩的动力,所述第二液压杆47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47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液压杆47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架45焊接,所述第二液压杆472在所述第二液压缸471和所述夹持架45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液压缸471提供的输出动力使所述第二液压杆472伸缩来实现对所述夹持架45向侧向滑板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冷却液箱41具有冷却槽411,所述冷却槽411位于所述冷却液箱41靠近所述侧向滑板3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槽411的槽口向上,所述冷却液箱41通过所述冷却槽411装入冷却液,从而使得推送来的零件落入所述冷却槽411中,通过冷却液进行快速冷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冷却组件4还包括侧向挡板48,所述侧向挡板48与所述侧向滑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滑板3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向挡板48焊接在所述侧向滑板3的上方两侧,防止了曲轴零件加工完成后在推送过程中的位置进行偏移而掉出装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冷却组件4还包括工件固定架49,所述工件固定架49与所述升降台4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台44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件固定架49焊接在所述升降台44的上方,通过所述工件固定架49防止在曲轴工件在入冷却液的时候由冷却液产生的浮力对曲轴零件产生位置的偏移,从而导致曲轴工件掉出所述升降台44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淬火台1包括底座11和加热盘12,所述底座11与所述侧向支架2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侧向滑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2靠近所述侧向滑板3的一侧;所述加热盘12与所述底座1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11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的右侧与所述侧向支架2焊接,所述底座11的左侧与所述侧向滑板3焊接,所述加热盘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11上方,通过所述加热盘12对曲轴工件进行淬火感应加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曲轴加工淬火装置还包括控制台5,所述控制台5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加热盘12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11靠近所述加热盘1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台5采用型号SPZ-15型号,通过所述控制台5焊接在所述底座11上,通过所述控制台5对所述加热盘12输入一定的参数,以达到对曲轴更好的淬火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台、侧向支架、侧向滑板和冷却组件;
所述侧向支架与所述淬火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侧向滑板与所述淬火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淬火台远离所述侧向支架的一侧;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液箱、导轨、滑块、升降台、夹持架、液压构件和推送构件,所述冷却液箱与所述侧向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滑板远离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导轨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液箱靠近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冷却液箱的一侧,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冷却液箱的一侧,所述夹持架与所述侧向支架通过所述推送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靠近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液压构件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所述推送构件与所述侧向支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冷却液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冷却液箱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位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滑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送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侧向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靠近所述淬火台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位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夹持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液箱具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位于所述冷却液箱靠近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侧向挡板,所述侧向挡板与所述侧向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工件固定架,所述工件固定架与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升降台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淬火台包括底座和加热盘,所述底座与所述侧向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侧向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侧向支架靠近所述侧向滑板的一侧;所述加热盘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加工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加工淬火装置还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加热盘电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加热盘的一侧。
CN202122468474.7U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Active CN216639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8474.7U CN216639582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8474.7U CN216639582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9582U true CN216639582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0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8474.7U Active CN216639582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9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39582U (zh) 一种曲轴加工淬火装置
CN210703057U (zh) 一种支架自动点焊装置
CN205600127U (zh) 高频焊接机
CN214236893U (zh) 一种新型焊接设备精密组合机构
CN208292229U (zh) 自动下料装置
CN208691113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加热热套设备
CN208051194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轻量化高强度龙门式横梁
CN220592044U (zh) 一种具备加热和行车功能的焊接平台装置
CN217965306U (zh) 一种精准度高的激光表面处理装置
CN109604794A (zh) 一种加热器固定架焊接装置
CN219358200U (zh) 一种高频感应钎焊设备
CN216337839U (zh) 车架连接板加工用高频淬火装置
CN215286999U (zh) 一种自动送料工装
CN218135890U (zh) 一种用于金属复合板加工的新型焊接装置
CN204752794U (zh) 一种无缝钢管的电加热装置
CN113369656B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用高频感应加热焊接设备
CN218612199U (zh) 一种带有照明设备的闪光对焊机
CN218694888U (zh) 一种集成式的数控加工设备
CN215238674U (zh) 一种激光切割装置
CN214563084U (zh) 一种塑料管自动热熔焊接设备
CN220073560U (zh) 一种高效双工位智能激光焊接机
CN212264490U (zh) 一种铝合金生产用竖式半连续铸造机
CN218059087U (zh) 螺杆辅助退火工装
CN218089714U (zh) 一种销轴加工用淬火装置
CN217750172U (zh) 一种隔热板焊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