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6395U - 后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后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6395U
CN216636395U CN202123349748.7U CN202123349748U CN216636395U CN 216636395 U CN216636395 U CN 216636395U CN 202123349748 U CN202123349748 U CN 202123349748U CN 216636395 U CN216636395 U CN 216636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bumper reinforcement
vehicle body
hook
rea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97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497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6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6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6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车身结构,易于组装且不易变形。后车身结构包括:后面板,配置于车身的后部且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保险杠,从车身的后方安装在后面板上且沿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后面板与保险杠之间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其中保险杠加强件具有至少一孔、至少一第一勾部及至少一第二勾部,孔具有在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第一勾部连接于两边缘的其中之一且往车身的前方延伸,第二勾部连接于两边缘的其中之另一且往车身的后方延伸,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以保持保险杠加强件,第二勾部勾住保险杠以保持保险杠,后面板、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通过螺栓而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后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后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车辆的后车身结构的刚性,在车身的后面板与保险杠之间设置了保险杠加强件,并通过螺栓将后面板、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固定在一起。然而,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且重量大,因此在将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组装至后面板时较为困难。因此,有必要设计组装结构来减少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的组装时的困难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17-77853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车身结构,易于组装且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车身结构,包括:后面板,配置于车身的后部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保险杠,从所述车身的后方安装在所述后面板上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所述后面板与所述保险杠之间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具有至少一孔、至少一第一勾部及至少一第二勾部,所述至少一孔具有在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前方延伸,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另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勾住所述后面板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件,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勾住所述保险杠以保持所述保险杠,所述后面板、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及所述保险杠通过螺栓而相互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末端具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与所述后面板相互重叠且通过所述螺栓而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及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形成于所述平坦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包括两第一勾部,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包括两第二勾部,所述两第一勾部及所述两第二勾部对称地形成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上,所述两第一勾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两第二勾部的外侧。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后车身结构中,保险杠加强件具有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在组装过程中,可先将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以使保险杠加强件保持在后面板上,接着将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二勾部勾住保险杠以使保险杠保持在保险杠加强件上,然后再利用螺栓对后面板、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进行锁附组装。据此,当进行所述锁附组装作业时,用户不需以自身的力量托住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而可大幅降低组装的困难度。此外,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连接于保险杠加强件的孔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故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亦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可有效避免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因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在上下方向的重量而变形。另外,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可由保险杠加强件的孔处的既有的结构弯折而形成,而不需为了形成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而额外增加保险杠加强件的母材的尺寸。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部分区段俯视图;
图6示出图4的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的孔;
图7是图1的后面板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图1的保险杠的局部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螺栓;
100:后车身结构;
110:后面板;
110a、120a、130a:孔;
120:保险杠;
130:保险杠加强件;
1301:第一勾部;
1302:第二勾部;
130a1、130a2:边缘;
132:平坦部;
A1、A2:局部区域;
d1、d2:距离;
X:宽度方向;
Y:前后方向;
Z: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车身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部分构件立体图。图3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 至图3,本实施例的后车身结构100包括后面板110、保险杠120及保险杠加强件130。后面板110用以配置于车辆的车身的后部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保险杠120从所述车身的后方安装在后面板110上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保险杠120用以在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抑制所述车身变形。保险杠加强件130配置于后面板110与保险杠120之间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延伸,保险杠加强件130用以提升后车身结构100的刚性。后面板110、保险杠加强件130及保险杠120通过螺栓50而相互连接。
图4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局部放大图,其对应于图3所示的局部区域A1。图5是图3的保险杠加强件的部分区段俯视图。请参考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保险杠加强件130具有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孔130a具有在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Z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130a1、130a2,第一勾部1301连接于孔130a的边缘130a1且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Y上往所述车身的前方延伸,第二勾部1302连接于孔130a的边缘130a2且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Y上往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第一勾部1301用以勾住后面板 110(示出于图1及图3)以保持保险杠加强件130,第二勾部1302用以勾住保险杠120(示出于图1至图3)以保持保险杠120。
基于上述的配置方式,在组装过程中,可先将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一勾部1301勾住后面板110以使保险杠加强件130保持在后面板110上,接着将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二勾部1302勾住保险杠120以使保险杠120保持在保险杠加强件130上,然后再利用螺栓50对后面板110、保险杠加强件130 及保险杠120进行锁附组装。据此,当进行所述锁附组装作业时,用户不需以自身的力量托住保险杠加强件130及保险杠120,而可大幅降低组装的困难度。此外,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如上述般分别连接于保险杠加强件130的孔130a的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边缘130a1、130a2,故第一勾部 1301及第二勾部1302亦沿上下方向Z延伸,从而可有效避免第一勾部1301 及第二勾部1302因保险杠加强件130及保险杠120在上下方向的重量而变形。另外,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可由保险杠加强件130的孔130a处的既有的结构弯折而形成,而不需为了形成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而额外增加保险杠加强件130的母材的尺寸。
图6示出图4的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的孔。图7是图1 的后面板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图1的后车身结构的局部立体图。请参考图 6至图7,本实施例的后面板110具有孔110a,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一勾部 1301如图6及图8所示勾住面板110的孔110a,以将保险杠加强件130保持于后面板110。在其他实施例中,后面板110可具有其他形式的结构供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一勾部1301勾设,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图9是图1的保险杠的局部立体图。请参考图9,类似地,本实施例的保险杠120亦具有孔120a,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二勾部1302可勾住保险杠120的孔120a,以将保险杠120保持于保险杠加强件130。在其他实施例中,保险杠120可具有其他形式的结构供保险杠加强件130的第二勾部1302勾设,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的数量皆为两个,两孔130a、两第一勾部1301及两第二勾部1302对称地形成在保险杠加强件130上。即,保险杠加强件130除了如上述般在图3所示的局部区域A1 具有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其在图3所示的另一局部区域A2也具有以相同方式设置的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以稳固地通过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分别勾住后面板110及保险杠120。并且,两第一勾部1301在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X上位于两第二勾部1302的外侧,使得两第一勾部1301之间的距离d1(标示于图2)大于两第二勾部1302 之间的距离d2(标示于图2),而可让保险杠加强件130通过两第一勾部1301 更稳固地勾设于后面板110,进一步提高组装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保险杠加强件130在所述宽度方向X上的两末端具有平坦部132,平坦部132与后面板110相互重叠且通过螺栓50而相互连接,且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形成于平坦部132。保险杠加强件 130如上述般借其平坦部132重叠于后面板110而在该处具有高结构强度,故即使在该处形成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仍可维持足够的结构强度。此外,由于孔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如上述般是位于保险杠加强件130在所述宽度方向X上的两末端处,而非位于保险杠加强件130在所述宽度方向X上的中间部分,故当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孔 130a、第一勾部1301及第二勾部1302不会妨碍保险杠加强件130的所述中间部分对碰撞负荷的吸收。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后车身结构中,保险杠加强件具有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在组装过程中,可先将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一勾部勾住后面板以使保险杠加强件保持在后面板上,接着将保险杠加强件的第二勾部勾住保险杠以使保险杠保持在保险杠加强件上,然后再利用螺栓对后面板、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进行锁附组装。据此,当进行所述锁附组装作业时,用户不需以自身的力量托住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而可大幅降低组装的困难度。此外,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连接于保险杠加强件的孔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故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亦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可有效避免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因保险杠加强件及保险杠在上下方向的重量而变形。另外,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可由保险杠加强件的孔处的既有的结构弯折而形成,而不需为了形成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而额外增加保险杠加强件的母材的尺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后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面板,配置于车身的后部且沿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
保险杠,从所述车身的后方安装在所述后面板上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以及
保险杠加强件,配置于所述后面板与所述保险杠之间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具有至少一孔、至少一第一勾部及至少一第二勾部,所述至少一孔具有在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相对的两边缘,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前方延伸,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连接于所述两边缘的其中之另一且往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
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勾住所述后面板以保持所述保险杠加强件,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勾住所述保险杠以保持所述保险杠,所述后面板、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及所述保险杠通过螺栓而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加强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末端具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与所述后面板相互重叠且通过所述螺栓而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及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形成于所述平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第一勾部包括两第一勾部,所述至少一第二勾部包括两第二勾部,所述两第一勾部及所述两第二勾部对称地形成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上,所述两第一勾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两第二勾部的外侧。
CN202123349748.7U 2021-12-28 2021-12-28 后车身结构 Active CN216636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9748.7U CN216636395U (zh) 2021-12-28 2021-12-28 后车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9748.7U CN216636395U (zh) 2021-12-28 2021-12-28 后车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6395U true CN21663639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9748.7U Active CN216636395U (zh) 2021-12-28 2021-12-28 后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6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7627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part structure
US7950705B2 (en) Underrun prot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9190559A (ja) トレーラヒッチ及び該トレーラヒッチを備えた車体後部構造
US8020925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KR20110033827A (ko) 자동차 차체의 후방부 구조
US20110121613A1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art
CN110304146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车架连接件、车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16636395U (zh) 后车身结构
JP4172339B2 (ja) 鋳造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構造
US20160244014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JP5240324B2 (ja) 車両のフード構造
CN110341801A (zh) 车辆骨架构造
US7410210B2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roof corner for large vehicle
US20220001819A1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11318997B2 (en) Hood structure
CN111746660B (zh) 前围上盖板构造
CN220535589U (zh) 车辆负载接收结构
CN213565774U (zh) 保险杠固定结构
CN218662080U (zh) 翼子板支架组件及车辆
JP2000318655A (ja) 牽引フック構造
CN219601175U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组件及车辆
CN217259520U (zh) 车门限位器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CN212148754U (zh)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CN214355891U (zh) 车体前部结构
CN220640007U (zh) 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Nakamura Takashi

Inventor after: Quan Rongde

Inventor before: Nakamura Taka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