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4150U -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4150U
CN216624150U CN202122673603.6U CN202122673603U CN216624150U CN 216624150 U CN216624150 U CN 216624150U CN 202122673603 U CN202122673603 U CN 202122673603U CN 216624150 U CN216624150 U CN 216624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hole
conductive system
mutual inductor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36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仁旦
王文贵
郭德鑫
黎佳财
高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36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4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4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4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互感器模块,在互感器通孔内安装有绝缘组件,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和第三绝缘件,第四连接件N从互感器通孔的下侧穿过互感器通孔,第一绝缘件安装在互感器通孔内位于第四连接件N上方,第二绝缘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绝缘侧壁和连接在两个绝缘侧壁一端的绝缘顶壁,第二绝缘件通过两个绝缘侧壁安装在第一绝缘件上,第二连接件B位于绝缘顶壁和第一绝缘件之间,第一连接件A位于一个绝缘侧壁和对应的互感器通孔一侧侧壁之间,第三连接件C位于另一个绝缘侧壁和互感器通孔另一侧侧壁之间;第三绝缘件设置在互感器模块一侧,插装在第二绝缘件上且与底座连接,方便穿心连接件的装配。

Description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领域,涉及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三极或四极(带有N相)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各相导电系统均通过缠绕绝缘胶带(或套热收缩管)的方式防止相间短路;然而由于缠绕绝缘胶带(或套热收缩管)在生产装配以及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绝缘破损或脱落现象,这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相间短路,引起产品内部烧毁,威胁到人身或财产安全。虽然部分产品也考虑到增加相间隔板,但现有相间隔板结构复杂,成本高,或者是装配难度较大,或者没有与穿心连接件装配为一个模块。
而且现有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对抗干扰的要求越来越高,亦对断路器中零序互感器抗干扰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需加大零序互感器的外形;断路器(尤其是400以上壳架产品)内部空间的不足制约了零序互感器的外形的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简单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的四极导电系统和互感器模块,每极导电系统包括穿过互感器模块的互感器通孔的穿心连接件,四极导电系统分别为与电源的A相连接的A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B相连接的B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C相连接的C极导电系统和与电源的N相连接的N极导电系统,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C极导电系统和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分别为第一连接件A、第二连接件B、第三连接件C和第四连接件N,在互感器通孔内安装有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和第三绝缘件,所述第四连接件N从互感器通孔的下侧穿过互感器通孔,所述第一绝缘件安装在互感器通孔内位于第四连接件N上方,所述第二绝缘件成倒置的U字型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绝缘侧壁和连接在两个绝缘侧壁一端的绝缘顶壁,所述第二绝缘件通过两个绝缘侧壁安装在第一绝缘件上,绝缘顶壁与互感器通孔上侧壁对应,两个绝缘侧壁分别与互感器通孔两侧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B从互感器通孔的上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绝缘顶壁和第一绝缘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A从互感器通孔一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一个绝缘侧壁和对应的互感器通孔一侧侧壁之间,第三连接件C从互感器通孔另一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另一个绝缘侧壁和互感器通孔另一侧侧壁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设置在互感器模块一侧,插装在第二绝缘件上且与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互感器模块包括互感器壳体和设置在互感器壳体内的互感器,互感器壳体将互感器包裹,且互感器壳体上设有与互感器的空心孔对应的互感器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下绝缘板,第一下绝缘板的下侧面与第四连接件N相对,第一下绝缘板的上侧面上设有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筋条,第二绝缘件的绝缘侧壁与第一限位筋条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穿心连接件包括穿过互感器通孔的穿心段,以及分别与穿心段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用于与第一接线端和触头系统电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与穿心段弯折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下绝缘板的两端伸出互感器通孔外,且向下弯折凸起用于遮盖第四连接件N的穿心段两端与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弯折连接的连接处。
优选的,在绝缘顶壁至少一端的上侧面上凸起设有第二限位筋条,第二绝缘件安装到互感器通孔内时,第二限位筋条位于互感器通孔外,用于与互感器模块的侧壁限位配合。
优选的,在绝缘顶壁的至少一端的上侧面上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断路器的底座内设有第三插接槽,第三绝缘件插装在第二插接槽内,且插装在第三插接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绝缘件的下侧边开设有第一装配槽,第一装配槽成倒置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边插装在所述的第二插接槽内,U型结构的两侧侧边夹持在第二绝缘件的绝缘侧壁和第一绝缘件的第一限位筋条外,所述U型结构的两侧侧边的外侧向远离绝缘组件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三固定凸筋,插装在底座的第三插接槽内。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纳互感器模块的互感器装配槽,所述互感器装配槽垂直且贯穿多个极安装槽,在相间隔板与互感器装配槽连通的端部上形成所述第三插接槽,用于与第三绝缘件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穿心连接件包括穿过互感器通孔的穿心段,以及分别与穿心段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用于与第一接线端和触头系统电连接;所述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均包括过载脱扣器,所述过载脱扣器包括发热元件和与发热元件连接的双金属片,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发热元件沿竖直方向并排间隔设置,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穿过互感器通孔后第二连接段与发热元件连接;所述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一接线端和过载脱扣器的发热元件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和对应的N相第一接线端N分体设置,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均包括过载脱扣器,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穿过互感器通孔后与过载脱扣器连接,在过载脱扣器上方设有转动设置的一个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过载脱扣器对应,过载时过载脱扣器的双金属片受热弯曲驱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的转动驱动操作机构脱扣;在互感器模块与传动件之间,且过载脱扣器的上方还设有漏电脱扣器,在漏电脱扣器上方和操作机构的一侧设有电路板,互感器模块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与漏电脱扣器连接,当电路板检测到漏电时,通过漏电脱扣器驱动传动件转动,传动件的转动驱动操作机构脱扣。
优选的,在互感器壳体内还设有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成环形将互感器环绕。
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互感器模块的互感器通孔内安装有绝缘组件,绝缘组件用于分隔穿过互感器的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可有效保证导电系统的爬电距离,提高导电系统的可靠性,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和第三绝缘件,所述第四连接件N从互感器通孔的下侧穿过互感器通孔,第一绝缘件安装在互感器通孔内位于第四连接件N上方,所述第二绝缘件通过两个绝缘侧壁安装在第一绝缘件上,所述第三绝缘件设置在互感器模块一侧,插装在第二绝缘件上且与底座连接,将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定位且将绝缘组件与底座固定,绝缘组件的设计能够方便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的装配,操作简单。
此外,所述互感器模块在互感器外设有包裹互感器的互感器壳体,将互感器封闭起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绝缘组件与互感器模块配合用于分隔穿过互感器的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而且,在互感器模块内设有屏蔽结构,可以屏蔽电磁干扰,提高采样精度。
此外,所述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与对应的第一接线端和过载脱扣器的发热元件一体成型,使得穿心连接件和过载脱扣器布局紧凑,占用的空间小,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增加互感器模块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互感器模块、绝缘组件和穿心连接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组件和穿心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组件和穿心连接件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内的各极导电系统,每极导电系统包括触头系统和分别设置在底座1两端的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连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安装在触头支持转轴上,静触头固定安装在底座1内,动触头上的动触点与静触头上的静触点相对应设置,在静触头上设有灭弧室,断路器的操作机构2带动触头支持转轴转动使动触头的动触点与静触头的静触点的接触和分离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所述第一接线端6通过穿心连接件5与触头系统连接,一个互感器模块3设置在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之间,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均穿过所述互感器模块3后与对应极的触头系统连接;当断路器接入的电路中有故障电流或人身触电时,只要故障电流达到整定动作电流值,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输出信号就触发,并通过漏电脱扣器使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动作,从而切断电源起到故障电流和触电保护作用。
如图1-2所示,所述互感器模块3包括互感器壳体31和设置在互感器壳体31内的互感器,互感器壳体31将互感器包裹,且互感器壳体31上设有与互感器的空心孔对应的互感器通孔。本实施例中,所述互感器壳体31成一个扁的平行六面体,互感器通孔贯穿平行六面体中相对的两个侧面,互感器壳体31的顶侧成平面状,便于支撑放置其他元件。优选的,在互感器壳体31内还设有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成环形将互感器环绕,用于屏蔽电磁干扰,提高采样精度,所述屏蔽结构为圆环形硅钢片或其他磁场屏蔽材质制成的圆环形片状结构。例如由一个内环形片,一个外环形片,两个侧环形片构成的圆环形屏蔽腔体,外环形片设置在内环形片外侧,两者所在的平面平行;两个侧环形片分别设置在外环形片和内环形片两侧,且外环形片和内环形片的侧边与两个两个侧环形片所在的平面垂直连接,构成一个圆环形屏蔽腔体,互感器安装在所述的圆环形屏蔽腔体内。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为四极断路器,包括四极导电系统,分别为与电源的A相连接的A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B相连接的B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C相连接的C极导电系统和与电源的N相连接的N极导电系统,各极导电系统的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之间通过穿心连接件5连接,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均穿过所述互感器模块3后与对应极的触头系统的动触头或静触头连接。本实施例的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C极导电系统和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分别为第一连接件5A、第二连接件5B、第三连接件5C和第四连接件5N,第四连接件5N从互感器通孔的下侧穿过互感器通孔,第一连接件5A和第三连接件5C分别从互感器通孔的两侧穿过互感器通孔,第二连接件5B从互感器通孔的上侧穿过互感器通孔。各极导电系统的第一接线端分别为与电源的A相连接的A相第一接线端6A、与B相连接的B相第一接线端6B、与C相连接的C相第一接线端6C和与N相连接的N相第一接线端6N;A相第一接线端6A、B相第一接线端6B、C相第一接线端6C和N相第一接线端6N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5A、第二连接件5B、第三连接件5C和第四连接件5N与对应极的触头系统连接。
如图3-4所示,所述穿心连接件5包括穿过互感器通孔的穿心段51,以及分别与穿心段51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分别用于与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电连接,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与穿心段51弯折垂直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穿心连接件5穿过互感器通孔后第二连接段53与触头系统的动触头连接。
如图5-8所示,在互感器模块3的互感器通孔内安装有绝缘组件4,所述绝缘组件4包括第一绝缘件41、第二绝缘件42和第三绝缘件43。
所述第四连接件5N从互感器通孔的下侧穿过互感器通孔,所述第一绝缘件41安装在互感器通孔内位于第四连接件5N上方,所述第二绝缘件42成倒置的U字型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绝缘侧壁421和连接在两个绝缘侧壁421一端的绝缘顶壁422,所述第二绝缘件42通过两个绝缘侧壁421安装在第一绝缘件41,绝缘顶壁422与互感器通孔上侧壁对应,两个绝缘侧壁421分别与互感器通孔两侧侧壁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5B从互感器通孔的上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绝缘顶壁422和第一绝缘件4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5A从互感器通孔一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一个绝缘侧壁421和对应的互感器通孔一侧侧壁之间,第三连接件5C从互感器通孔另一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另一个绝缘侧壁421和互感器通孔另一侧侧壁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43设置在互感器模块3一侧,插装在第二绝缘件42上且与底座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互感器外设有包裹互感器的互感器壳体31,将互感器封闭起来起到保护作用,四极导电系统穿过互感器壳体31上与互感器的空心孔对应的互感器通孔,在互感器壳体31的互感器通孔内安装有绝缘组件4,绝缘组件4与互感器壳体31配合用于分隔穿过互感器的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可有效保证导电系统的爬电距离,提高导电系统的可靠性,所述绝缘组件4包括第一绝缘件41、第二绝缘件42和第三绝缘件43,所述第四连接件5N从互感器通孔的下侧穿过互感器通孔,第一绝缘件41安装在互感器通孔内位于第四连接件5N上方,所述第二绝缘件42通过两个绝缘侧壁421安装在第一绝缘件41上,所述第三绝缘件43设置在互感器模块3一侧,插装在第二绝缘件42上且与底座1连接,将第一绝缘件41和第二绝缘件42定位且将绝缘组件4与底座1固定,绝缘组件4的设计能够方便各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的装配,操作简单。
如图5-6所示,所述第一绝缘件41包括第一下绝缘板411,第一下绝缘板411的下侧面与第四连接件5N相对,第一下绝缘板411的上侧面上设有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筋条412,第二绝缘件42的绝缘侧壁421与第一限位筋条412连接,第二绝缘件42的绝缘侧壁421与第一限位筋条412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绝缘侧壁421和第一限位筋条412之间的限位槽和或限位凸筋。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限位筋条412的侧边内侧设有第一限位缺口,在绝缘侧壁421的侧边外侧设有第二限位缺口,第二限位缺口和第一限位缺口错位插接使得绝缘侧壁421的侧边定位安装在第一限位筋条412的侧边内侧。当然,第一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例如在第一限位筋条412的侧边上设置限位槽,在绝缘侧壁421的侧边对应凸起设置限位凸筋,限位凸筋插装在限位槽内。
优选的,第一下绝缘板411的两端伸出互感器通孔外,且向下弯折凸起用于遮盖第四连接件5N的穿心段51两端与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弯折连接的连接处。进一步,在两个第一限位筋条41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414,加强筋41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限位筋条412的延伸方向。
如图5-7所示,所述第二绝缘件42成倒置的U字型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绝缘侧壁421和连接在两个绝缘侧壁421一端的绝缘顶壁422,所述绝缘顶壁422与互感器通孔上侧壁对应。优选的,在绝缘顶壁422至少一端的上侧面上凸起设有第二限位筋条423,第二绝缘件42安装到互感器通孔内时,第二限位筋条423位于互感器通孔外,用于与互感器模块3的互感器壳体31的侧壁限位配合。
进一步,在绝缘顶壁422的至少一端的上侧面上还设有第二插接槽424,所述断路器的底座1内设有第三插接槽12(参见图9),第三绝缘件43插装在第二插接槽424内,且插装在第三插接槽12内,将绝缘组件4固定在底座1内。
优选的,如图5、8所示,所述第三绝缘件43整体成板状结构,所述第三绝缘件43的下侧边开设有第一装配槽431,第一装配槽431成倒置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边433插装在所述的第二插接槽424内,U型结构的两侧侧边434夹持在第二绝缘件42的绝缘侧壁421和第一绝缘件41的第一限位筋条412外,将两者固定,所述U型结构的两侧侧边434的外侧向远离绝缘组件4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三固定凸筋432,插装在底座1的第三插接槽12内。
如图1、9所示,底座1内设有多个平行的相间隔板将底座1分隔成多个安装各极导电系统的极安装槽13,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连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极安装槽13的两端形成用于安装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的第一接线槽11和第二接线槽,在所述底座1内设有容纳互感器模块3的互感器装配槽10,所述互感器装配槽10垂直且贯穿多个极安装槽13,在相间隔板与互感器装配槽10连通的端部上形成所述第三插接槽12,用于与第三绝缘件43插接配合。所述互感器装配槽10的一侧与第一接线槽11联通,另一侧与极安装槽13连通。
具体的,装配时,将第四连接件5N穿过互感器通孔后,将第一绝缘件41安装在第四连接件5N上,然后将第一连接件5A、第三连接件5C和第二连接件5B装入互感器通孔,第二绝缘件42装入互感器通孔内位于第一绝缘件41上方,分隔各极穿心连接件5,然后第三绝缘件43从互感器模块3一侧插入,插装在第二绝缘件42一端的第二插接槽424上,且第二绝缘件42的两侧侧边434夹持在第二绝缘件42的绝缘侧壁421和第一绝缘件41的第一限位筋条412外,再将各极穿心连接件5和互感器模块3装入互感器装配槽10时,第一接线端6也对应装入第一接线槽11内,第三绝缘件43也插装在底座1的第三插接槽12内,将绝缘组件4固定在底座1内。
优选的,第一绝缘件41、第二绝缘件42和第三绝缘件43由耐高温以及绝缘性能良好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第一绝缘件41和第二绝缘件42分别一体注塑成型,使得穿心连接件5上无需缠绕绝缘胶带,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缠绕绝缘胶带(或套热收缩管)的方式防止相间短路容易在生产装配以及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绝缘破损或脱落问题。
优选的,如图1所示,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均还包括过载脱扣器7,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穿过互感器通孔后第二连接段53与过载脱扣器7连接,通过过载脱扣器7与对应的动触头连接电连接。在过载脱扣器7上方设有一个转动设置的传动件17,所述传动件17与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过载脱扣器7对应,所述过载脱扣器7包括发热元件71和与发热元件71连接的双金属片,当对应的导电系统发生过载时,对应的过载脱扣器7的双金属片受热弯曲驱动传动件17转动,传动件17的转动驱动操作机构2脱扣,使断路器脱扣分闸。
优选的,如图10所示,在互感器模块3与传动件17之间,且过载脱扣器7的上方还设有漏电脱扣器18,在漏电脱扣器18上方和操作机构2的一侧设有电路板19,互感器模块3与电路板19连接,电路板19与漏电脱扣器18连接,当电路板19根据互感器模块3采样的信号检测到漏电时,通过漏电脱扣器18驱动传动件17转动,传动件17的转动驱动操作机构2脱扣,使断路器脱扣分闸,整体布局紧凑,暂用空间小。
优选的,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的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穿过互感器通孔后第二连接段53与发热元件71连接,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与对应的第一接线端6和过载脱扣器7的发热元件71一体成型,使得穿心连接件5和过载脱扣器7布局紧凑,占用的空间小,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增加互感器模块3的厚度。具体的,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发热元件71沿竖直方向并排间隔设置,A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的穿心段51穿过互感器通孔后,第二连接段53分别向两侧弯折,然后第二连接段53的上侧边弯折与竖直设置的发热元件71一体成型。所述B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的穿心段51穿过互感器通孔后,第二连接段53直接向上弯折形成发热元件71,即所述B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的第二连接段53即为发热元件71。
N极导电系统不设置过载脱扣器7,即其穿心连接件5不与发热元件71连接。优选的,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和对应的N相第一接线端6N分体设置,通过螺钉连接。本实施例的第四连接件5N和N相第一接线端6N通过两个螺钉连接,两个螺钉呈对角分布,有效保证第四连接件5N和N相第一接线端6N的有效连接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内的四极导电系统和互感器模块(3),每极导电系统包括穿过互感器模块(3)的互感器通孔的穿心连接件(5),四极导电系统分别为与电源的A相连接的A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B相连接的B极导电系统、与电源的C相连接的C极导电系统和与电源的N相连接的N极导电系统,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C极导电系统和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分别为第一连接件(5A)、第二连接件(5B)、第三连接件(5C)和第四连接件(5N),其特征在于:
在互感器通孔内安装有绝缘组件(4),所述绝缘组件(4)包括第一绝缘件(41)、第二绝缘件(42)和第三绝缘件(43),
所述第四连接件(5N)从互感器通孔的下侧穿过互感器通孔,所述第一绝缘件(41)安装在互感器通孔内位于第四连接件(5N)上方,
所述第二绝缘件(42)成倒置的U字型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绝缘侧壁(421)和连接在两个绝缘侧壁(421)一端的绝缘顶壁(422),
所述第二绝缘件(42)通过两个绝缘侧壁(421)安装在第一绝缘件(41)上,绝缘顶壁(422)与互感器通孔上侧壁对应,两个绝缘侧壁(421)分别与互感器通孔两侧侧壁对应;
所述第二连接件(5B)从互感器通孔的上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绝缘顶壁(422)和第一绝缘件(4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5A)从互感器通孔一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一个绝缘侧壁(421)和对应的互感器通孔一侧侧壁之间,第三连接件(5C)从互感器通孔另一侧穿过互感器通孔,位于另一个绝缘侧壁(421)和互感器通孔另一侧侧壁之间;
所述第三绝缘件(43)设置在互感器模块(3)一侧,插装在第二绝缘件(42)上且与底座(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模块(3)包括互感器壳体(31)和设置在互感器壳体(31)内的互感器,互感器壳体(31)将互感器包裹,且互感器壳体(31)上设有与互感器的空心孔对应的互感器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41)包括第一下绝缘板(411),第一下绝缘板(411)的下侧面与第四连接件(5N)相对,第一下绝缘板(411)的上侧面上设有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筋条(412),第二绝缘件(42)的绝缘侧壁(421)与第一限位筋条(412)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连接件(5)包括穿过互感器通孔的穿心段(51),以及分别与穿心段(51)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分别用于与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电连接,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与穿心段(51)弯折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下绝缘板(411)的两端伸出互感器通孔外,且向下弯折凸起用于遮盖第四连接件(5N)的穿心段(51)两端与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弯折连接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顶壁(422)至少一端的上侧面上凸起设有第二限位筋条(423),第二绝缘件(42)安装到互感器通孔内时,第二限位筋条(423)位于互感器通孔外,用于与互感器模块(3)的侧壁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顶壁(422)的至少一端的上侧面上设有第二插接槽(424),所述断路器的底座(1)内设有第三插接槽(12),第三绝缘件(43)插装在第二插接槽(424)内,且插装在第三插接槽(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件(43)的下侧边开设有第一装配槽(431),第一装配槽(431)成倒置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边(433)插装在所述的第二插接槽(424)内,U型结构的两侧侧边(434)夹持在第二绝缘件(42)的绝缘侧壁(421)和第一绝缘件(41)的第一限位筋条(412)外,所述U型结构的两侧侧边(434)的外侧向远离绝缘组件(4)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三固定凸筋(432),插装在底座(1)的第三插接槽(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内设有容纳互感器模块(3)的互感器装配槽(10),所述互感器装配槽(10)垂直且贯穿多个极安装槽(13),在相间隔板与互感器装配槽(10)连通的端部上形成所述第三插接槽(12),用于与第三绝缘件(43)插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连接件(5)包括穿过互感器通孔的穿心段(51),以及分别与穿心段(51)两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第一连接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分别用于与第一接线端(6)和触头系统电连接;所述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均包括过载脱扣器(7),所述过载脱扣器(7)包括发热元件(71)和与发热元件(71)连接的双金属片,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发热元件(71)沿竖直方向并排间隔设置,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穿过互感器通孔后第二连接段(53)与发热元件(71)连接;所述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与对应的第一接线端(6)和过载脱扣器(7)的发热元件(71)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和对应的N相第一接线端(6N)分体设置,通过螺钉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均包括过载脱扣器(7),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穿心连接件(5)穿过互感器通孔后与过载脱扣器(7)连接,在过载脱扣器(7)上方设有转动设置的一个传动件(17),所述传动件(17)与A极导电系统、B极导电系统和C极导电系统的过载脱扣器(7)对应,过载时过载脱扣器(7)的双金属片受热弯曲驱动传动件(17)转动,传动件(17)的转动驱动操作机构(2)脱扣;
在互感器模块(3)与传动件(17)之间,且过载脱扣器(7)的上方还设有漏电脱扣器(18),在漏电脱扣器(18)上方和操作机构(2)的一侧设有电路板(19),互感器模块(3)与电路板(19)连接,电路板(19)与漏电脱扣器(18)连接,当电路板(19)检测到漏电时,通过漏电脱扣器(18)驱动传动件(17)转动,传动件(17)的转动驱动操作机构(2)脱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互感器壳体(31)内还设有屏蔽结构,所述屏蔽结构成环形将互感器环绕。
CN202122673603.6U 2021-11-03 2021-11-03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Active CN216624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3603.6U CN216624150U (zh) 2021-11-03 2021-11-03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3603.6U CN216624150U (zh) 2021-11-03 2021-11-03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4150U true CN216624150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5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3603.6U Active CN216624150U (zh) 2021-11-03 2021-11-03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4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52975A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circuit breaker current sensing transformers
EP1975966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interlocking phase barrier therefor
CN1044049C (zh) 电路断路器的磁驱动铁心绝缘装置
RU2505876C2 (ru) Низковольт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CN110867355A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磁脱扣系统
CN216624150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6902772U (zh) 一种固定式漏电保护断路器
CN216624149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6624148U (zh)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211350542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磁脱扣系统
CN217280606U (zh) 电压保护器
CN112582237A (zh) 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
CN214012723U (zh) 一种塑壳式漏电断路器互感器模块相间绝缘结构
CN217333980U (zh) 断路器
CN218939562U (zh) 断路器
CN221407201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支架及断路器
CN219180440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热磁固定脱扣器模块
US6459054B1 (en) Adjustable secondary contact assemblies for circuit breakers
CN221175949U (zh) 互感器装置及断路器
EP3968351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0403622U (zh) 断路器
CN221124641U (zh) 分断测试连接器及箱式变电站
CN218215158U (zh) 漏电保护模块
CN116682700A (zh) 磁保持继电器和电压保护器
KR101651749B1 (ko) 회로 차단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