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0525U -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0525U
CN216610525U CN202120733278.5U CN202120733278U CN216610525U CN 216610525 U CN216610525 U CN 216610525U CN 202120733278 U CN202120733278 U CN 202120733278U CN 216610525 U CN216610525 U CN 216610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cold air
pipe
refrigerating
printed ma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32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坤东
矣开东
苏冠兴
孙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 Globe Colour Printing Paper Bo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xi Globe Colour Printing Paper B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 Globe Colour Printing Paper B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xi Globe Colour Printing Paper Bo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32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0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0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0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包括接触冷却机构以及环境冷却机构;接触冷却机构设置在隧道式输纸单元中,包括控制器、电源、分路器、制冷晶片、测温仪、模数转换器;环境冷却机构设置在隧道式输纸单元的上半部分,包括制冷装置、冷风出管、热风进管、半密封冷却箱、多向间接出风帘;多向间接出风帘包括主风管以及毛细风管,毛细风管下端均匀设置出风孔;主风管上设有进风口,分别与冷风出管连接;在主风管和毛细风管下方设置冷风导向层,并设置可转动冷风导向片。本申请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印刷品正面和背面的热量释放,保证温度变化一致,并保持印刷品水分适中,防止卷曲,提高质量以及方便后续工艺的进行。

Description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胶印机在印刷时印刷图文从印版先印到橡皮滚筒上,然后再由橡皮滚筒转印到纸张上,胶印机在印刷使用过程中,由于辊筒转速快,压印工作负荷大,辊筒在工作时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而且辊筒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散热状态不好,所以热量大部分集中在辊筒上,辊筒转动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辊筒温度的过度升高影响印刷,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针对胶印机辊筒设置了循环水冷却系统,用于降低辊筒温度。例如“CN201821950796.7一种胶印机冷却装置”、“CN201820837919.X一种胶印机冷却水处理装置”以及“CN202020585857.5一种胶印机冷却装置”。
另外,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现有的胶印机上也增加了更多的新功能,例如UV印刷,随着而来的就包括紫外线固化装置,固化设备本身属于能耗较高的设备,会释放大量热量,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保护胶印机中UV印刷的正常进行,又增加了固化装置的冷却设施,例如“CN201610994141.9一种胶印机用水冷式UV干燥装置”、“CN201020550661.9胶印机UV干燥装置水冷却系统”。
上述两类胶印机的冷却装置,分别针对胶印机的辊筒以及UV印刷的紫外线固化装置进行冷却,但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紫外线主要是产生化学效应,理论上不会产生热效应,但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紫外线固化设备无法单纯产生紫外线而完全屏蔽红外线,因此,胶印机中经过紫外线固化设备照射后的印刷品表面依然会聚集较多热量,如果短时间内不将热量释放,会导致印刷品整体温度升高,目前的胶印设备没有针对该情况设置高效的冷却手段,基本上都是让印刷品在输送通道内运行的同时进行自然冷却,造成了印刷品中水分过低,引起纸张卷曲,影响了后续工艺以及印刷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应用于胶印机UV固化工位后,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冷却机构4以及环境冷却机构5;
所述接触冷却机构4设置在胶印机印后隧道式输纸单元1中,所述隧道式输纸单元1包括移动输纸带2和固定托纸板3,移动输纸带2采用回转结构,固定托纸板3与移动输纸带2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接触冷却机构4设置在托纸板3下方,其结构包括控制器401、电源402、分路器403、制冷晶片404、测温仪405、模数转换器406;控制器401与电源402相连,分路器403与电源402连接,多路制冷晶片404并联连接在分路器403上,其制冷面朝上贴合在托纸板3下方,测温仪405同样设置在托纸板3底面,电源402接通后制冷晶片404开始制冷,测温仪405与模数转换器406相连后连接到显示器407,将实测温度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实时显示;同时,测温仪405上还设置有另一条通路直接连接至控制器401,控制器401根据温度信号确定电源402的工作状态,从而确定制冷晶片404的冷却工作状态。
所述环境冷却机构5设置在隧道式输纸单元1的上半部分,包括制冷装置501、冷风出管502、热风进管503、半密封冷却箱504、多向间接出风帘505;
所述冷风出管502和热风进管503分别与制冷装置501的对应接口相连,冷风出管50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半密封冷却箱504的顶部,热风进管503的另一端连接在半密封冷却箱504的底部,所述多向间接出风帘505设置在半密封冷却箱504内部顶端,与冷风出管502相连通,所述多向间接出风帘505包括相互连通的“田”字形主风管506,以及均匀分布在主风管506各个方形区域内的毛细风管507,毛细风管507下端均匀设置出风孔;所述主风管506上设有至少三个进风口508,分别与冷风出管502连接,均衡出风量和风速,能够避免多向间接出风帘505的末端出现风力不足的情况;在所述主风管506和毛细风管507下方,设置冷风导向层,并对应多向间接出风帘505的各个区域分别设置按区域划分的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根据输送纸张的克重、输送速度进行冷却风风向的调节,提高纸张表面冷却效率的同时防止纸张移位。
优选的,所述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的任意一端设置转动旋钮510,转动旋钮510能够带动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倾斜特定的角度并定位。
优选的,在隧道式输纸单元1的出纸口上方,设置红外温度检测机构6,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501的制冷功率调节模块相连,根据印刷品正面温度协调冷风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经过紫外线固化装置固化后的印刷品被前端的牙排体送至隧道式输纸单元1,印刷品的背面与托纸板3和移动输纸带2短时间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其背面的热量被制冷晶片404降温后的托纸板3所吸收,温度得以降低;同时,印刷品的正面的热量则被其上方的冷风导向层吹出的冷风所吹走,并随着热风进管503带至制冷装置501中,温度也降低至合适数值,之后,印刷品被移动输纸带2迅速送至收纸台堆放。
本实用新型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胶印机冷却装置的优势在于,有效解决现有冷却装置主要针对胶印机辊筒以及紫外线固化装置进行降温,而对于经过固化后表面温度较高的印刷品只能自然冷却,并且正面和背面冷却速率不一致导致纸张卷曲的不足,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印刷品正面和背面的热量释放,最大程度保证印刷品整体温度变化的一致性,同时保持印刷品中水分适中,防止纸张卷曲,提高印刷品质量以及方便后续工艺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 是所述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接触冷却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环境冷却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环境冷却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隧道式输纸单元1、移动输纸带2、固定托纸板3、接触冷却机构4、控制器401、电源402、分路器403、制冷晶片404、测温仪405、模数转换器406、显示器407、环境冷却机构5、制冷装置501、冷风出管502、热风进管503、半密封冷却箱504、多向间接出风帘505、主风管506、毛细风管507,毛细风管507、进风口508、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转动旋钮510、红外温度检测机构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包括接触冷却机构4以及环境冷却机构5。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包括接触冷却机构4以及环境冷却机构5。
所述接触冷却机构4设置在胶印机印后隧道式输纸单元1中,所述隧道式输纸单元1包括移动输纸带2和固定托纸板3,移动输纸带2采用回转结构,固定托纸板3与移动输纸带2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接触冷却机构4设置在托纸板3下方,其结构包括控制器401、电源402、分路器403、制冷晶片404、测温仪405、模数转换器406;控制器401与电源402相连,分路器403与电源402连接,多路制冷晶片404并联连接在分路器403上,其制冷面朝上贴合在托纸板3下方,测温仪405同样设置在托纸板3底面,电源402接通后制冷晶片404开始制冷,测温仪405与模数转换器406相连后连接到显示器407,将实测温度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实时显示;同时,测温仪405上还设置有另一条通路直接连接至控制器401,控制器401根据温度信号确定电源402的工作状态,从而确定制冷晶片404的冷却工作状态。
所述环境冷却机构5设置在隧道式输纸单元1的上半部分,包括制冷装置501、冷风出管502、热风进管503、半密封冷却箱504、多向间接出风帘505;
所述冷风出管502和热风进管503分别与制冷装置501的对应接口相连,冷风出管50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半密封冷却箱504的顶部,热风进管503的另一端连接在半密封冷却箱504的底部,所述多向间接出风帘505设置在半密封冷却箱504内部顶端,与冷风出管502相连通,所述多向间接出风帘505包括相互连通的“田”字形主风管506,以及均匀分布在主风管506各个方形区域内的毛细风管507,毛细风管507下端均匀设置出风孔;所述主风管506上设有至少三个进风口508,分别与冷风出管502连接,均衡出风量和风速,能够避免多向间接出风帘505的末端出现风力不足的情况;在所述主风管506和毛细风管507下方,设置冷风导向层,并对应多向间接出风帘505的各个区域分别设置按区域划分的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根据输送纸张的克重、输送速度进行冷却风风向的调节,提高纸张表面冷却效率的同时防止纸张移位。
实施例3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2所述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所述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的任意一端设置转动旋钮510,转动旋钮510能够带动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倾斜特定的角度并定位;另外,在隧道式输纸单元1的出纸口上方,设置红外温度检测机构6,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501的制冷功率调节模块相连,根据印刷品正面温度协调冷风的温度。

Claims (3)

1.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应用于胶印机UV固化工位后,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冷却机构(4)以及环境冷却机构(5);
所述接触冷却机构(4)设置在胶印机印后隧道式输纸单元(1)中,所述隧道式输纸单元(1)包括移动输纸带(2)和固定托纸板(3),移动输纸带(2)采用回转结构,固定托纸板(3)与移动输纸带(2)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接触冷却机构(4)设置在托纸板(3)下方,其结构包括控制器(401)、电源(402)、分路器(403)、制冷晶片(404)、测温仪(405)、模数转换器(406);控制器(401)与电源(402)相连,分路器(403)与电源(402)连接,多路制冷晶片(404)并联连接在分路器(403)上,其制冷面朝上贴合在托纸板(3)下方,测温仪(405)同样设置在托纸板(3)底面,电源(402)接通后制冷晶片(404)开始制冷,测温仪(405)与模数转换器(406)相连后连接到显示器(407),将实测温度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实时显示;同时,测温仪(405)上还设置有另一条通路直接连接至控制器(401);
所述环境冷却机构(5)设置在隧道式输纸单元(1)的上半部分,包括制冷装置(501)、冷风出管(502)、热风进管(503)、半密封冷却箱(504)、多向间接出风帘(505);
所述冷风出管(502)和热风进管(503)分别与制冷装置(501)的对应接口相连,冷风出管(50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半密封冷却箱(504)的顶部,热风进管(503)的另一端连接在半密封冷却箱(504)的底部,所述多向间接出风帘(505)设置在半密封冷却箱(504)内部顶端,与冷风出管(502)相连通,所述多向间接出风帘(505)包括相互连通的“田”字形主风管(506),以及均匀分布在主风管(506)各个方形区域内的毛细风管(507),毛细风管(507)下端均匀设置出风孔;所述主风管(506)上设有至少三个进风口(508),分别与冷风出管(502)连接;在所述主风管(506)和毛细风管(507)下方,设置冷风导向层,并对应多向间接出风帘(505)的各个区域分别设置按区域划分的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的任意一端设置转动旋钮(510),转动旋钮(510)能够带动可转动冷风导向片(509)倾斜并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隧道式输纸单元(1)的出纸口上方,设置红外温度检测机构(6),通过导线与制冷装置(501)的制冷功率调节模块相连,根据印刷品正面温度协调冷风的温度。
CN202120733278.5U 2021-04-12 2021-04-12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Active CN216610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3278.5U CN216610525U (zh) 2021-04-12 2021-04-12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3278.5U CN216610525U (zh) 2021-04-12 2021-04-12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0525U true CN21661052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3278.5U Active CN216610525U (zh) 2021-04-12 2021-04-12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0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7632U (zh) 一种防水卷材的进料反应装置
CN109572166A (zh) 一种具有快速烘干的印刷生产线
CN108582981A (zh) 一种锥度产品专用热转印机
CN216610525U (zh) 胶印机印刷品冷却装置
CN103568539A (zh) 一种印刷机干燥箱
CN210026582U (zh) 一种铝波纹芯复合铝板生产用覆膜装置
CN201592543U (zh) 多组凹版圆网同步印刷机
CN202242278U (zh) 一种悬臂型组合式双面平网印带机
CN208543929U (zh) 一种锥度产品专用热转印机
CN208829918U (zh) 印染烘干定型设备
CN109203669A (zh) 一种毛笔盒子生产加工用覆膜装置
CN210234352U (zh) 一种pvc装饰贴膜的烘干装置
CN211416627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的烘干装置
CN208020965U (zh) 柔性版印刷机加热装置
CN210946292U (zh) 一种预浸渍纸的冷却装置
CN211075113U (zh) 一种全自动印刷系统
CN208038864U (zh) 一种可多角度晾晒的纺织布用晾晒架
CN206477038U (zh) 一种生箔机在线调节装置
CN207901842U (zh) 一种烫印裁切一体机
CN216282587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布料的生产装置
CN212925477U (zh) 一种印花装饰面料的防皱褶机构
CN210049032U (zh) 一种超压纸加工的烘干装置
CN205291918U (zh) 一种印刷机风干装置
CN110605912A (zh) 一种烫金机
CN208855230U (zh) 一种水转印用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