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9899U -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9899U
CN216609899U CN202123336633.4U CN202123336633U CN216609899U CN 216609899 U CN216609899 U CN 216609899U CN 202123336633 U CN202123336633 U CN 202123336633U CN 216609899 U CN216609899 U CN 216609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die
assembly
cooling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366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秋平
惠肖屏
李洪根
蔡一鸣
刘婷
魏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366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9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9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9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包括有工作台、模具安装座、前模组件、后模仁、防偏心组件以及冷却组件,模具安装座通过多组呈矩阵式分布的支撑柱设置在工作台的顶部,前模组件通过开槽设置在模具安装座上,后模仁设置在前模组件的顶部,防偏心组件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一侧,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防偏心组件的作用下,防止产品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型芯会出现冲偏现象,而导致数据不合格的问题,在冷却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加快产品的冷却成型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一种常用的方式,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然而现有的技术在对比较长的型芯进行加工时仍存在如下问题:
(1)在对较长的产品进行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产品会出现冲偏现象,导致数据不合格。
(2)产品的冷却成型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包括有:
工作台;
模具安装座,模具安装座通过多组呈矩阵式分布的支撑柱设置在工作台的顶部;
前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通过开槽设置在模具安装座上;
后模仁,所述后模仁设置在前模组件的顶部;
防偏心组件,所述防偏心组件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一侧;
冷却组件,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下方;
其中,防偏心组件包括有油缸、油缸板、行位以及行位镶件,所述油缸通过所述油缸板设置在模具安装座的底部,所述行位设置在所述油缸的输出轴上,所述行位镶件的一端与所述行位远离油缸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模组件包括有前模仁、后模镶针、第一模具块、第二模具块以及第三模具块,所述前模仁设置在所述模具安装座内,且前模仁与后模仁在竖直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后模镶针设置在所述后模仁上,且后模镶针延伸至前模仁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块、第二模具块以及第三模具块分别沿着后模镶针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前模仁的顶部,所述第一模具块、第二模具块以及第三模具块之间形成一块圆柱形空腔供所述后模镶针通过。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块、第二模具块以及第三模具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空腔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块的底部开设有与行位镶件滑动配合的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有两组螺旋冷却槽、螺旋冷却管道、冷却液加注口、排液管,两组所述螺旋冷却槽分别设置在后模仁以及前模仁的内部,两组螺旋冷却槽相互连通,所述螺旋冷却管道依次贯穿第一模具块、第二模具块以及第三模具块,前模仁内部的螺旋冷却槽与螺旋冷却管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却液加注口设置在所述后模仁的顶部,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前模仁的底部,且所述冷却液加注口的输出端与后模仁中的螺旋冷却槽的顶部连通,排液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与螺旋冷却导管的输出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有循环箱、连接管道、循环管道以及微型水泵,所述循环箱设置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道与循环箱连通,排液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箱连通,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循环管道与冷却液加注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在防偏心组件的作用下,防止产品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由于产品过长而出现冲偏现象,而导致数据不合格的问题,具体的,前模仁和后模仁在开模状态油缸带动行位运动,使行位镶件沿着滑动槽移动,使得行位镶件与后模镶针碰穿,之后前模仁与后模仁合模并注塑,当产品注塑成型98%时,油缸带动反向移动,使得行位镶件脱离后模镶件,使得产品成型,此时再转保压打满产品,该过程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发生偏心现象。
其二:本实用新型在冷却组件的作用下,能够加快产品的冷却成型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的,工作人员将冷却液从冷却液加注口注入,冷却液依次经过两组螺旋冷却槽,对后模仁以及前模仁进行冷却,之后经过螺旋冷却管道依次对第一模具块、第二模具块以及第三模具块进行冷却,冷却液最终流入循环箱内,之后微型水泵工作,通过循环管道将冷却液导入到冷却液加注口,重复上述冷却过程,使得冷却过程持续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模具安装座;3、后模仁;4、防偏心组件;5、前模组件;6、冷却组件;9、前模仁;11、循环箱;12、连接管道;13、微型水泵;14、循环管道;15、油缸;16、油缸板;17、行位;18、排液管;19、行位镶件;20、滑动槽;21、后模镶针;22、第一第一模具块;23、第二模具块;24、第三模具块;25、空腔块;26、螺旋冷却管道;27、螺旋冷却槽;28、冷却液加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包括有:
工作台1;
模具安装座2,模具安装座2通过多组呈矩阵式分布的支撑柱设置在工作台1的顶部;
前模组件5,所述前模组件5通过开槽设置在模具安装座2上;
后模仁3,所述后模仁3设置在前模组件5的顶部;
防偏心组件4,所述防偏心组件4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一侧;
冷却组件6,冷却组件6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
其中,防偏心组件4包括有油缸15、油缸板16、行位17以及行位镶件19,所述油缸15通过所述油缸板16设置在模具安装座2的底部,所述行位17设置在所述油缸15的输出轴上,所述行位镶件19的一端与所述行位17远离油缸15的一端固定连接;油缸15的作用是为了驱动行位17移动,行位17继续驱动行位镶件19移动,行位镶件19与后模镶针21碰穿,以达到防止产品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发生偏心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前模组件5包括有前模仁9、后模镶针21、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所述前模仁9设置在所述模具安装座2内,且前模仁9与后模仁3在竖直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后模镶针21设置在所述后模仁3上,且后模镶针21延伸至前模仁9的上方;前模组件5与后模组件卡接配合,形成密闭的模具空间,使得产品在模具中注塑成型。
具体的,所述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分别沿着后模镶针21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前模仁9的顶部,所述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之间形成一块圆柱形空腔供所述后模镶针21通过;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之间形成一块圆柱形空腔使得产品能够在冷却后达到需要的尺寸和形状。
具体的,所述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空腔块25;空腔块25用于给产品的顶部留有适当的成型空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模具块22的底部开设有与行位镶件19滑动配合的滑动槽20;具体的,前模仁9和后模仁3在开模状态油缸15带动行位17运动,使行位镶件19沿着滑动槽20移动,使得行位镶件19与后模镶针21碰穿,之后前模仁9与后模仁3合模并注塑,当产品注塑成型98%时,油缸15带动反向移动,使得行位镶件19脱离后模镶件,使得产品成型,此时再转保压打满产品,该过程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发生偏心现象。
具体的,所述冷却组件6包括有两组螺旋冷却槽27、螺旋冷却管道26、冷却液加注口28、排液管18,两组所述螺旋冷却槽27分别设置在后模仁3以及前模仁9的内部,两组螺旋冷却槽27相互连通,所述螺旋冷却管道26依次贯穿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前模仁9内部的螺旋冷却槽27与螺旋冷却管道26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却液加注口28设置在所述后模仁3的顶部,所述排液管18设置在所述前模仁9的底部,且所述冷却液加注口28的输出端与后模仁3中的螺旋冷却槽27的顶部连通,排液管18的输入端与所述与螺旋冷却导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两组螺旋冷却槽27以及螺旋冷却管道26用于对后模仁3以及前模组件5进行冷却,加快产品成型。
具体的,所述冷却组件6还包括有循环箱11、连接管道12、循环管道14以及微型水泵13,所述循环箱11设置在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微型水泵13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道12与循环箱11连通,排液管18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箱11连通,所述微型水泵1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循环管道14与冷却液加注口28连通;工作人员将冷却液从冷却液加注口28注入,冷却液依次经过两组螺旋冷却槽27,对后模仁3以及前模仁9进行冷却,之后经过螺旋冷却管道26依次对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进行冷却,冷却液最终流入循环箱11内,之后微型水泵13工作,通过循环管道14将冷却液导入到冷却液加注口28,重复上述冷却过程,使得冷却过程持续进行。
工作原理:前模仁9和后模仁3在开模状态下油缸15带动行位17运动,使行位镶件19沿着滑动槽20移动,使得行位镶件19与后模镶针21碰穿,之后前模仁9与后模仁3合模并注塑,当产品注塑成型98%时,油缸15带动反向移动,使得行位镶件19脱离后模镶件,使得产品成型,此时再转保压打满产品,该过程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发生偏心现象。
工作人员将冷却液从冷却液加注口28注入,冷却液依次经过两组螺旋冷却槽27,对后模仁3以及前模仁9进行冷却,之后经过螺旋冷却管道26依次对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进行冷却,冷却液最终流入循环箱11内,之后微型水泵13工作,通过循环管道14将冷却液导入到冷却液加注口28,重复上述冷却过程,使得冷却过程持续进行。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工作台(1);
模具安装座(2),模具安装座(2)通过多组呈矩阵式分布的支撑柱设置在工作台(1)的顶部;
前模组件(5),所述前模组件(5)通过开槽设置在模具安装座(2)上;
后模仁(3),所述后模仁(3)设置在前模组件(5)的顶部;
防偏心组件(4),所述防偏心组件(4)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一侧;
冷却组件(6),冷却组件(6)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
其中,防偏心组件(4)包括有油缸(15)、油缸板(16)、行位(17)以及行位镶件(19),所述油缸(15)通过所述油缸板(16)设置在模具安装座(2)的底部,所述行位(17)设置在所述油缸(15)的输出轴上,所述行位镶件(19)的一端与所述行位(17)远离油缸(15)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组件(5)包括有前模仁(9)、后模镶针(21)、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所述前模仁(9)设置在所述模具安装座(2)内,且前模仁(9)与后模仁(3)在竖直方向上卡接配合,所述后模镶针(21)设置在所述后模仁(3)上,且后模镶针(21)延伸至前模仁(9)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分别沿着后模镶针(21)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前模仁(9)的顶部,所述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之间形成一块圆柱形空腔供所述后模镶针(21)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空腔块(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块(22)的底部开设有与行位镶件(19)滑动配合的滑动槽(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6)包括有两组螺旋冷却槽(27)、螺旋冷却管道(26)、冷却液加注口(28)、排液管(18),两组所述螺旋冷却槽(27)分别设置在后模仁(3)以及前模仁(9)的内部,两组螺旋冷却槽(27)相互连通,所述螺旋冷却管道(26)依次贯穿第一模具块(22)、第二模具块(23)以及第三模具块(24),前模仁(9)内部的螺旋冷却槽(27)与螺旋冷却管道(26)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却液加注口(28)设置在所述后模仁(3)的顶部,所述排液管(18)设置在所述前模仁(9)的底部,且所述冷却液加注口(28)的输出端与后模仁(3)中的螺旋冷却槽(27)的顶部连通,排液管(18)的输入端与所述与螺旋冷却导管的输出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6)还包括有循环箱(11)、连接管道(12)、循环管道(14)以及微型水泵(13),所述循环箱(11)设置在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微型水泵(13)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道(12)与循环箱(11)连通,排液管(18)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箱(11)连通,所述微型水泵(13)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循环管道(14)与冷却液加注口(28)连通。
CN202123336633.4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Active CN216609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6633.4U CN216609899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6633.4U CN216609899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9899U true CN216609899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36633.4U Active CN216609899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9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1390A (zh) 一种汽车用套筒的冷镦成型方法及套筒成型的模具结构
CN216609899U (zh) 一种预防偏心的模具
CN203945584U (zh) 一种基于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侧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CN104118095A (zh) 一种提高成型和拔模效率的侧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CN218083930U (zh) 一种支撑扣注塑模具
CN215279781U (zh) 一种铝用整体合金铣刀加工用成型模具
CN115352003A (zh) 一种支撑扣注塑模具
CN115230086A (zh) 一种支撑扣注塑模具
CN211467147U (zh)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装置
CN209794353U (zh) 一种马拉松鞋底的模具
CN108819154B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汽车内饰件模具
CN216465979U (zh) 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
CN2189461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内侧成型机构
CN219464688U (zh) 一种高密封型金属件制备用型腔条
CN210283083U (zh) 具有集成模块的乘用车行李箱盖板注塑模
CN220841256U (zh) 一种复杂多芯模具模胚预成型装置
CN215242619U (zh) 具有多脱模块的车篮注塑模具
CN215039823U (zh) 一种多层台阶体结构件的注塑模具
CN214605694U (zh) 一种汽车气管接头的注塑模具
CN215550597U (zh) 一种汽车壳体类零件的模具成型结构
CN209738188U (zh) 一种圆筒式空调后壳成型模具
CN216606906U (zh) 一种金属件加工用制造模具
CN216506551U (zh) 一种可快速卸料的电视机后壳模具
CN220973156U (zh) 一种保险杠注塑成型模具
CN215434871U (zh) 一种具有防偏移功能的快速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