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2040U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92040U CN216592040U CN202123346706.8U CN202123346706U CN216592040U CN 216592040 U CN216592040 U CN 216592040U CN 202123346706 U CN202123346706 U CN 202123346706U CN 216592040 U CN216592040 U CN 2165920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ir conditioner
- ice
- humidifying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空调子机包括:蓄冰水箱,蓄冰水箱具有第一出水口和回水口;加湿水箱,加湿水箱具有第二出水口;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流道和换热器,换热流道具有第一进水口,换热流道的出水口连接至回水口;加湿组件,加湿组件包括加湿件和供水流道,供水流道具有第二进水口;泵水系统,泵水系统包括切换组件,切换组件用于切换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水泵的入口连通,以及切换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水泵的出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子机,通过设置切换组件与水泵连接,简化了空调子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方便了装配,减少了制造工序,同时丰富了适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家用电器已经得到普及,其中子母机形式的空调适用于空间较大的场景,空调子机可以移动至目标区域对目标区域进行针对性地调节,从而提高用于体验,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子机内部具有两个水泵,导致空调子机整体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子机,简化了构造、降低了成本、方便了装配、节省了空间、简化了控制,同时丰富了适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子机的空调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子机,空调子机包括:蓄冰水箱,所述蓄冰水箱内具有蓄冰腔,所述蓄冰水箱上具有与所述蓄冰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回水口;加湿水箱,所述加湿水箱内具有储水腔,所述加湿水箱上具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流道和设于所述换热流道的换热器,所述换热流道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游且为第一进水口,所述换热流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且连接至所述回水口;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加湿件和向所述加湿件供水的供水流道,所述供水流道的进水口为第二进水口;泵水系统,所述泵水系统包括水泵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水泵的入口连通,以及切换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水泵的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子机,通过设置切换组件与水泵连接,简化了空调子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方便了装配,减少了制造工序,而且可实现多种模式,丰富了适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至所述水泵的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二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包括第四接口、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所述第四接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至所述水泵的出口,所述第五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六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进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蓄冰水箱的下部侧面,所述回水口位于所述蓄冰水箱的顶面或上部侧面;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加湿水箱的下部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冰水箱、所述加湿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切换组件组成下层组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湿件组成上层组件,所述上层组件位于所述下层组件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水箱位于所述蓄冰水箱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水泵和所述切换组件均位于所述蓄冰水箱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子机还包括: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所述下层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边缘且围绕所述下层组件设置的围板,所述加湿水箱相对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水泵和所述切换组件的方向可抽拉,所述围板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加湿水箱抽拉的避让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子机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湿件均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通风路径上,所述通风路径包括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路径和/或出风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离心风机,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换热器,且两个所述换热器分别位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轴向两侧,至少一个所述换热器的靠近和/或远离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设有所述加湿件,所述加湿件包括湿膜,所述供水流道向所述湿膜的顶部供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子机还包括: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接水盘和排水流道,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湿件中至少一个的下方,所述排水流道将所述接水盘连接至所述加湿水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组件,包括空调母机,所述空调母机包括空气温度调节组件,所述空调母机内具有机舱;空调子机,所述空调子机为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子机,所述空调子机具备收纳于所述机舱的收纳状态和位于所述机舱外的独立状态,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空调母机可为所述空调子机充电和/或蓄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组件,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子机,简化了空调子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方便了装配,减少了制造工序,而且可实现多种模式,丰富了适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母机包括制冰系统,所述蓄冰水箱上具有与所述蓄冰腔连通的输水口和注冰口,所述空调子机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输水口连通的第一对接口、以及与所述注冰口连通的第二对接口,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对接口和所述第二对接口均与所述制冰系统对接,所述制冰系统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对接口从所述蓄冰腔取水且通过所述第二对接口向所述蓄冰腔供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子机的示意图,图未示出外壳;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子机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子机的部分组成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蓄水冰水箱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接水盘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外框架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所示的加湿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I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子机;F1、第一方向;F2、第二方向;
10、蓄冰水箱;12、第一出水口;13、回水口;14、输水口;15、注冰口;
20、加湿水箱;22、第二出水口;
30、换热组件;31、换热流道;31a、第一进水口;32、换热器;42a、第二进水口;
40、加湿组件;41、加湿件;411、湿膜;412、内框架;413、第二上框;414、第二下框;415、分水槽;416、分水孔;417、敞开口;42、供水流道;43、外框架;431、第一上框;432、第一下框;434、透水孔;435、漏水口;
50、泵水系统;51、水泵;51a、入口;51b、出口;52、切换组件;521、第一切换装置;5211、第一接口;5212、第二接口;5213、第三接口;522、第二切换装置;5221、第四接口;5222、第五接口;5223、第六接口;53、第一管路;54、第二管路;55、第三管路;56、第四管路;
60、底座组件;61、底座;610、底板;611、围板;612、避让缺口;62、轮子;63、底盘;
70、风机组件;71、离心风机;
81、接水盘;811、排水口;812、接水部;8121、接水槽;8122、第一子槽;8123、第二子槽;8124、连通口;813、连通部;8131、连通槽;814、通风空间;815、隔架部;82、排水流道;83、水处理装置;
90、外壳;91、第一对接口;92、第二对接口;
1000、空调器组件;200、空调母机;202、机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空调子机100,空调子机100包括:蓄冰水箱10、加湿水箱20、换热组件30、加湿组件40、泵水系统50。
蓄冰水箱10内具有蓄冰腔,蓄冰水箱10上具有与蓄冰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2和回水口13。蓄冰腔用于存储冰水混合物,例如可以向蓄冰腔直接注入冰块,也可以通过在蓄冰腔内设置蒸发器,将蓄冰腔内的部分水冻成冰块,空调子机100利用冰块储蓄的冷量对空调子机100周围的空间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目标区域针对性地温度调节,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冰块较易取得,例如可以从空调母机200获得,或者用户直接向空调子机100中注入,从而方便了空调子机100的使用。同时,由水冻制而成的冰块为易制的蓄冷物品,冰块只需要使用原材料水便可以,冰块在融化后只会产生水,无需考虑污染的问题,从而无需考虑空调子机100的密封性问题。且原材料水也为易得的材料,用户可以从冰箱中取得,或者用户可以从冰柜中取得。或者用户可以购买水或其他液体冻制的冰袋或冰盒使用,用户较易取得,提高用户体验。
加湿水箱20内具有储水腔,加湿水箱20上具有与储水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22。储水腔用于储存水或水的混合液体等。
换热组件30包括换热流道31和设于换热流道31的换热器32,换热流道31的进水口位于换热器32的上游且为第一进水口31a,换热流道31的出水口位于换热器32的下游且连接至回水口13。其中,上游、下游是相对换热流道31内液体的流动方向而言的,换热流道31的进水口位于换热器32的上游即液体从进水口进入换热流道31然后流动至换热器32内,换热流道31的出水口位于换热器32的下游即液体从换热器32内流出的液体进入换热流道31内然后从出水口流出。可以理解,换热器32与周围空间的接触面积相对于管道来说较大,从而增加了换热效果。
加湿组件40包括加湿件41和向加湿件41供水的供水流道42,供水流道42的进水口为第二进水口42a。加湿件41提高周围空间的水汽密度,从而提高湿度,为空调子机100增加加湿功能,空调子机100可移动至目标区域先对目标区域进行加湿,提高用户体验。
泵水系统50包括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切换组件52用于切换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22中的至少一个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以及切换第一进水口31a和第二进水口42a中的至少一个与水泵51的出口51b连通。
可以理解,蓄冰水箱10内存在液体,例如水等,液体在蓄冰水箱10内与冰块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液体在水泵51的作用下流动至换热器32,从而与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的降温。
其中,切换组件52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22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同时控制第一进水口31a、第二进水口42a与水泵51的出口51b连通,实现蓄冰水箱10、加湿水箱20与换热组件30、加湿组件40的多种组合连接,实现多种模式,从而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例如在第一模式下,切换组件52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2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水泵51的出口51b与第一进水口31a连通,蓄冰水箱10与换热器32连接,蓄冰水箱10内的液体在水泵51的作用下流动至换热器32中,对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进行温度控制,起到降温的效果。
例如在第二模式下,切换组件52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2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水泵51的出口51b与第二进水口42a连通,蓄冰水箱10与加湿件41连接,蓄冰水箱10内的液体流动至加湿件41,加湿件41为周围空间提供较低温度的水汽,从而起到加湿的效果,并附带轻微的降温效果。
例如在第三模式下,切换组件52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2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水泵51的出口51b与第一进水口31a、第二进水口42a同时连通,蓄冰水箱10与换热器32、加湿件41同时连接,空调子机100在对周围空间进行温度调节的同时提供较低温度的水汽,从而起到加湿和降温的效果。
例如在第四模式下,切换组件52可以控制第二出水口22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水泵51的出口51b与第二进水口42a连通,加湿水箱20与加湿件41连接,加湿水箱20的液体流动至加湿件41,加湿件41为周围空间提供正常温度的水汽,从而起到加湿的效果。
例如在第五模式下,切换组件52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22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水泵51的出口51b与第一进水口31a连通,蓄冰水箱10、加湿水箱20与换热器32同时连接,可以实现加湿水箱20对蓄冰水箱10的补水,减少蓄冰水箱10从外部补水的次数,提高用户体验。
当然,在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22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水泵51的出口51b与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进水口42a同时连通时,也起到了补水的效果。当然,还可以具有其他更多的模式,这里不再赘述。
现有技术中空调子机通常使用两条回路单独控制换热组件、加湿组件,两条回路中使用两个水泵,而水泵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切换组件52,使单个水泵51便可以实现对换热组件30、加湿组件40的供应,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空调子机100的制造工序,方便了装配,节省了水泵51的空间,相应的蓄冰水箱10可以适当地增大,提高了空调子机100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子机100,通过设置切换组件52与水泵51连接,单个水泵51便可以控制空调子机100实现多种模式,简化了空调子机100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方便了装配,减少了制造工序,同时丰富了适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2、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组件52包括:第一切换装置521,第一切换装置521包括第一接口5211、第二接口5212和第三接口5213,第一接口5211通过第一管路53连接至第一出水口12,第二接口5212通过第二管路54连接至第二出水口22,第三接口5213通过第三管路55连接至水泵51的入口51a,通过设置第一切换装置521简化了结构,方便了设置和控制,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具体而言,第一切换装置521包括第一接口5211、第二接口5212及第三接口5213,第一接口5211通过第一管路53与第一出水口12连接、第二接口5212通过第二管路54与第二出水口22连接、第三接口5213通过第三管路55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接,第一接口5211、第二接口5212及第三接口5213三个接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管路,实现对不同管路的分开控制,避免不同接口连接相同管路可能造成的误操作,提高控制可靠性。
例如可选地,第一切换装置521可以为三通阀,三通阀具有第一接口5211、第二接口5212和第三接口5213,第一接口5211通过第一管路53连接至第一出水口12,第二接口5212通过第二管路54连接至第二出水口22,第三接口5213通过第三管路55连接至水泵51的入口51a,通过设置三通阀简化了结构,方便了设置和控制,提高了控制可靠性。三通阀具有第一接口5211、第二接口5212及第三接口5213,第一接口5211通过第一管路53与第一出水口12连接、第二接口5212通过第二管路54与第二出水口22连接、第三接口5213通过第三管路55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接,第一接口5211、第二接口5212及第三接口5213三个接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管路,实现对不同管路的分开控制,避免不同接口连接相同管路可能造成的误操作,提高控制可靠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不采用第一切换装置521,例如在另一些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切换组件52包括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第一开关阀设在第一出水口12上,第一开关阀通过第一管路53连接至水泵51的入口51a;第二开关阀设在第二出水口22上,第二开关阀通过第二管路54连接至水泵51的入口51a,通过设置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实现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22中的至少一个与水泵51的入口51a连通。
如图2、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组件52包括:第二切换装置522,第二切换装置522包括第四接口5221、第五接口5222和第六接口5223,第四接口5221通过第四管路56连接至水泵51的出口51b,第五接口5222连接至第一进水口31a,第六接口5223连接至第二进水口42a,通过设置第二切换装置522简化了结构,方便了设置和控制,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具体而言,第二切换装置522包括第四接口5221、第五接口5222及第六接口5223,第四接口5221通过第四管路56与水泵51的出口51b连接、第五接口5222与第一进水口31a连接、第六接口5223与第二进水口42a连接,第四接口5221、第五接口5222及第六接口5223三个接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管路,实现对不同管路的分开控制,避免不同接口连接相同管路可能造成的误操作,提高控制可靠性。
例如可选地,第二切换装置522可以为三通阀,三通阀具有第四接口5221、第五接口5222和第六接口5223,第四接口5221通过第四管路56连接至水泵51的出口51b,第五接口5222连接至第一进水口31a,第六接口5223连接至第二进水口42a,通过设置三通阀简化了结构,方便了设置和控制,提高了控制可靠性。三通阀具有第四接口5221、第五接口5222及第六接口5223,第四接口5221通过第四管路56与水泵51的出口51b连接、第五接口5222与第一进水口31a连接、第六接口5223与第二进水口42a连接,第四接口5221、第五接口5222及第六接口5223三个接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管路,实现对不同管路的分开控制,避免不同接口连接相同管路可能造成的误操作,提高控制可靠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不采用第一切换装置521,例如在另一些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切换组件52包括第三开关阀与第四开关阀,第三开关阀设在第一进水口31a上,第三开关阀通过管路连接至水泵51的出口51b;第四开关阀设在第二进水口42a上,第四开关阀通过管路连接至水泵51的出口51b,通过设置第三开关阀与第四开关阀实现第一进水口31a、第二进水口42a中的至少一个与水泵51的出口51b连通。
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水口12位于蓄冰水箱10的下部侧面,回水口13位于蓄冰水箱10的顶面或上部侧面;和/或,第二出水口22设于加湿水箱20的下部侧面,通过设置第一出水口12位于蓄冰水箱10的下部侧面降低对蓄冰腔内的液位高度的要求,避免蓄冰水箱10内液位较低而液体不流出的问题;通过设置回水口13位于蓄冰水箱10的顶面或上部侧面使回水口13的高度较高,避免蓄冰腔内的液体从回水口13流出;通过设置第二出水口22位于加湿水箱20的下部侧面降低对储水腔内的液位高度的要求,避免加湿水箱20内液位较低而液体不流出的问题。
例如,蓄冰腔内存储有冰块,冰块处于上浮状态,回水口13位于蓄冰水箱10的顶面上,回水口13的高度较高使蓄冰腔内的液体不会流出,从换热器32流至蓄冰腔内的液体温度较高,较高温度的液体与蓄冰腔内上浮的冰块进行热交换,第一出水口12设在蓄冰水箱10的下部侧面使较高温度的液体与冰块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同时第一出水口12较低的高度降低对蓄冰腔内液位高度的要求,即使是很少的液体也可以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同时,第二出水口22设在加湿水箱20的下部侧面,第二出水口22较低的高度降低对储水腔内液位高度的要求,即使是很少的液体也可以从第二出水口22流出。
当然,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22不限于设在下部侧面,凡是使第一出水口12、第二出水口22处于较低的高度均可以达到相同效果,例如第一出水口12位于蓄冰水箱10的底面,第二出水口22位于加湿水箱20的底面,相同的效果这里不再赘述;回水口13不限于设在蓄冰水箱10的顶面,凡是使回水口13处于较高的高度均可以达到相同效果,例如回水口13位于蓄冰水箱10的上部侧面,其他不再赘述。
如图1、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蓄冰水箱10、加湿水箱20和、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组成下层组件,换热器32和加湿件41组成上层组件,上层组件位于下层组件的上方,通过设置换热器32、加湿件41处于蓄冰水箱10、加湿水箱20及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的上方,使换热器32、加湿件41处于较高的高度,提高空调子机100温度、湿度调控的能力,同时使空调子机100的重心处于较低的位置,提高空调子机100的稳定性。可以理解,蓄冰水箱10内存储有冰块与液体,加湿水箱20内存储有液体,蓄冰水箱10与加湿水箱20的重量大,同时空调子机100在移动的过程中液体必定会晃动导致重心改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蓄冰水箱10与加湿水箱20设置在较低的高度,使空调子机100的重心处于较低的高度,提高了空调子机100的稳定性。
如图1、图3所示,具体地,加湿水箱20位于蓄冰水箱10在第一方向F1上的一侧,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位于蓄冰水箱10在第二方向F2上的同侧,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垂直,通过设置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处于蓄冰水箱10的同侧使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整体集中在同一处,便于装配和维修,同时缩短了相互连接的管路的长度。
例如,第一方向F1为左右方向,加湿水箱20位于蓄冰水箱10的左侧,第二方向F2为前后方向,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位于蓄冰水箱10的前侧,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整体集中处在空调子机100的一处,切换组件52、水泵51、蓄冰水箱10及加湿水箱20之间没有阻隔,方便了切换组件52、水泵51、蓄冰水箱10及加湿水箱20之间的连接,缩短空调子机100中的管路总长度。
如图8所示,更具体地,空调子机100还包括:底座组件60,底座组件60包括底座61,下层组件设于底座61上,结合图1和图3所示,底座61包括底板610和设于底板610边缘且围绕下层组件设置的围板611,加湿水箱20相对底座61沿第二方向F2朝向远离水泵51和切换组件52的方向(例如图1和图3中所示的后侧)可抽拉,围板611上具有用于避让加湿水箱20抽拉的避让缺口612,通过设置加湿水箱20相对底座61可抽拉方便了对加湿水箱20进行更换、补水。下层组件设在底座61上,底座61上设有围绕下层组件的围板611,从而形成对下层组件的限位,方便了对空调子机100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组件60还可以包括底盘63和支撑在底盘63下方的轮子62,底座61可以设置在底盘63上,以获得底盘63的支撑。可以理解,通过设置轮子62方便了空调子机100的移动,轮子62可以连接电机以驱动空调子机100自动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1、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子机100还包括:风机组件70,换热器32和加湿件41均设于风机组件70的通风路径上,通风路径包括风机组件70的进风路径和/或出风路径,通过设置风机组件70增加换热器32、加湿件41周围环境空气的流动速率,提高空调子机100温度、湿度调节的速度。
例如,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均设在进风路径上,换热器32对自身周围空间进行制冷,加湿件41对自身周围空间进行加湿,在风机组件70工作时,因为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均处在进风路径上,风机组件70将换热器32周围空间上制冷后的空气、加湿件41周围空间上加湿后的空气吸入,或者说,风机组件70引发气流先流经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以获得降温和加湿,然后风机组件70将制冷、加湿后的空气吹到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内,从而实现对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的制冷与加湿。
再例如,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均设在出风路径上,换热器32对自身周围空间进行制冷,加湿件41对自身周围空间进行加湿,在风机组件70工作时风机组件70向外吹出气流,因为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均处在出风路径上,风机组件70吹出的气流带动换热器32制冷后的空气、加湿件41加湿后的空气,或者说,风机组件70引发气流送向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以获得降温和加湿,再将制冷、加湿后的空气被带动到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从而实现对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的制冷与加湿。
又例如,进风路径与出风路径上均设有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换热器32对自身周围空间进行制冷,加湿件41对自身周围空间进行加湿,在风机组件70工作时,风机组件70将换热器32周围空间上制冷后的空气、加湿件41周围空间上加湿后的空气吸入,然后风机组件70吹出的气流带动换热器32制冷后的空气、加湿件41加湿后的空气,最后风机组件70将制冷、加湿后的空气吹到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内,从而实现对空调子机100周围空间的制冷与加湿。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换热器32和加湿件41中的一个设置在风机组件70的进风路径上,将换热器32和加湿件41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出风路径上。再或者,风机组件70的进风路径和出风路径中的一个上同时设有换热器32和加湿件41,而风机组件70的进风路径和出风路径中的另一个上仅设有换热器32或加湿件41。等等,这里不再举例。
如图1、图2所示,风机组件70可以包括:离心风机71,换热组件30包括两个换热器32,且两个换热器32分别位于离心风机71的轴向两侧,至少一个换热器32的靠近和/或远离离心风机71的一侧设有加湿件41,加湿件41包括湿膜411,供水流道42向湿膜411的顶部供液。例如可选地,每个换热器32的远离离心风机71的一侧分别设有加湿件41,通过设置两个换热器32、两个加湿件41,离心风机71的轴向两侧各设置有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使结构紧凑的同时提高空调子机100的性能。其中,离心风机71为双吸离心风机,离心风机71的轴向两侧通常为离心风机71的吸入口,本实用新型在离心风机71的轴向两侧各设置有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充分利用离心风机71的特性,充分发挥离心风机71的作用,相比较只在离心风机71的单侧设置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在相同效果的情况下缩小整体体积。其中,加湿件41可以包括湿膜411,供水流道42向湿膜411的顶部供液,湿膜411顶部的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在湿膜411上自上而下流动,并在流动的过程中蒸发出水汽对周围空间进行加湿,本实用新型设置供水流道42向湿膜411的顶部供液延长了液体流动的路径,提高了加湿件41加湿的效果。
如图1、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子机100还包括:集水组件,集水组件包括接水盘81和排水流道82,接水盘81位于换热器32和加湿件41中至少一个的下方,排水流道82将接水盘81连接至加湿水箱20,通过设置集水组件回收液体并将液体导至加湿水箱20中,减少空调子机100从外部补水的次数。需要说明的是,空气中存在灰尘,集水组件回收的液体已被灰尘污染,本实用新型设置接水盘81连接至加湿水箱20,将回收的液体导至加湿水箱20内,相比较将接水盘81连接至蓄冰水箱10,蓄冰水箱10为了保存住冷量其密封性要求较高,若将接水盘81连接至蓄冰水箱10,经常打开蓄冰水箱10对蓄冰腔进行清洗必定会破坏蓄冰水箱10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将接水盘81连接至加湿水箱20,加湿水箱20无密封需求,加湿水箱20可以经常打开清洁,提高使用寿命。
例如,接水盘81位于换热器32的下方,换热器32与周围空间具有温度差,可以理解,在换热器32上可能存在冷凝水,接水盘81设置在换热器32的下方接住滴落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回收到加湿水箱20中对储水腔内的液体进行补充,减少储水腔从外部空间补水的次数。或者,接水盘81处于加湿件41的下方,加湿件41在对周围空间进行加湿时可能有部分液体未蒸发,接水盘81设在在加湿件41的下方接住未蒸发的液体,并将未蒸发的液体回收到加湿水箱20中对储水腔内的液体进行补充,减少储水腔从外部空间补水的次数。再或者,接水盘81处于换热器32与加湿件41的下方,换热器32与周围空间具有温度差,在换热器32上可能存在冷凝水,加湿件41在对周围空间进行加湿时可能有部分液体未蒸发,接水盘81设置在换热器32加湿件41的下方接住滴落的冷凝水与未蒸发的液体,并将冷凝水与未蒸发的液体回收到加湿水箱20中对储水腔内的液体进行补充,进一步减少储水腔从外部空间补水的次数。
如图2、图3所示,集水组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水处理装置83,水处理装置83设于排水流道82上,通过设置水处理装置83对排水流道82上的液体进行处理,避免污染储水腔,减少清洁次数。现在环境中基本都存在灰尘,加湿件41上的湿膜411因为需要与空气充分接触以使水汽弥散到空气中,湿膜411必定会接触灰尘,尤其是湿膜411上存在液体时,液体更是吸附灰尘,未蒸发完的液体存在灰尘,本实用新型设置水处理装置83对此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灰尘污染储水腔,减少了对储水腔的清洁次数。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加湿水箱20内设置水过滤装置等,替代设于排水流道82上的水处理装置83,以实现对水循环的净化处理。
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81上设有排水口811,排水流道82的进水口连接至排水口811,排水流道82的出水口连接至加湿水箱20,通过设置排水口811连接排水流道82的进水口,将接水盘81内液体导至加湿水箱20内。
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81包括间隔开设置的两个接水部812和连接在两个接水部812的端部之间的连通部813,两个接水部812和连通部813之间限定出通风空间814,每个接水部812均限定出接水槽8121,连通部813限定出连通槽8131,两个接水槽8121通过连通槽8131相连,排水口811设于其中一个接水槽8121的底壁上,通过将排水口811设于接水槽8121的底壁上,使各接水槽8121内的液体均可以流至排水流道82内,避免液体一直滞留在接水槽8121内滋生细菌;通过设置连通部813连通接水部812,将接水盘81中的液体统一在一个排水口811排出,避免设置多个排水流道82,使管道排布简洁。
如图1、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接水部812上均设有加湿件41与换热器32;或者,一个接水部812上设有加湿件41,另一个接水部812上设有换热器32,再或者,一个接水部812上设有加湿件41和换热器32,另一个接水部812上设有换热器32或加湿件41,等等。例如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每个接水部812上均设有加湿件41与换热器32,两个接水部812上共设有两个加湿件41与两个换热器32,增加空调子机100的调节温度、加湿的效果;或者,一个接水部812上设有加湿件41,另一个接水部812上设有换热器32,简化空调子机100的结构,方便维修。
如图5所示,离心风机71可以设在通风空间814,两个接水部812分别设于离心风机71的轴向两侧,每个接水槽8121均包括沿接水部8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子槽8122和第二子槽8123,第二子槽8123设于第一子槽8122的远离通风空间814的一侧,每个第一子槽8122的上方均设有换热器32,每个第二子槽8123的上方均设有加湿件41,通过设置第一子槽8122承接换热器32上的冷凝水、第二子槽8123承接加湿件41上未蒸发的液体,使接水槽8121的功能更加明确清晰,方便后期清洁。
如图5所示,更具体地,每个第一子槽8122的长度方向上的靠近连通部813的一端的侧壁上均具有与相应侧的第二子槽8123连通的连通口8124,其中一个第二子槽8123的长度方向上的靠近连通部813的一端的底壁上形成有排水口811,通过设置连通口8124将第一子槽8122与第二子槽8123连通,使第一子槽8122内的液体可以流至第二子槽8123内,实现接水槽8121内液体的流动;通过将排水口811设在第二子槽8123靠近连通部813的一端,减少液体从另一个第二子槽8123流至排水口811的路径长度,方便排出液体。
如图5所示,可选地,接水盘81为一体件且还包括设于每个接水部812上方的隔架部815,隔架部815设于离心风机71与换热器32之间,通过设置接水盘81为一体件,减少制造工序,降低成本。
如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组件40还可以包括:外框架43,外框架43包括位于加湿件41上方的第一上框431和位于加湿件41下方的第一下框432,第一上框431上具有盛水槽和位于盛水槽的底壁上的透水孔434,第一下框432上具有漏水口435,供水流道42向盛水槽供水,通过设置透水孔434方便液体均匀流至加湿件41上,提高加湿件41加湿效果;通过设置漏水口435实现加湿件41上未蒸发的液体的回收,提高液体的利用率。
如图7所示,加湿件41还可以包括:内框架412,内框架412包括位于湿膜411上方的第二上框413和位于湿膜411下方的第二下框414,第二上框413上具有分水槽415和位于分水槽415的底壁上的分水孔416,第二下框414上具有敞开口417,其中,透水孔434和分水孔416均为多个且沿湿膜411的顶部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透水孔434向分水槽415滴水,分水孔416向湿膜411滴水,通过设置多个透水孔434、多个分水孔416使液体在湿膜411上分布的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加湿件41的加湿效果;通过设置敞开口417使漏水口435漏出的液体进一步向下滴落,实现接水盘81的承接功能,提高液体的利用率。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空调器组件1000,空调器组件1000包括空调母机200、空调子机100。
空调母机200包括空气温度调节组件,空调母机200内具有机舱202。空调母机200自身具有空气温度调节组件,空调母机200通过空气温度调节组件对周围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
空调子机100为上述的空调子机100,空调子机100具备收纳于机舱202的收纳状态和位于机舱202外的独立状态,在收纳状态下,空调母机200可为空调子机100充电和/或蓄冰。
空调母机200对周围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但是空调母机200一般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整个空间的温度调节到目标温度需要一定时间,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空调子机100具有独立状态,空调子机100在独立状态时可移出空调母机200,将空调子机100移动到需要快速调节温度的区域,从而对此区域的温度快速调节,提高用户体验。
在空调子机100处于收纳状态下,空调母机200可以为空调子机100充电,或者,空调母机200可以为空调子机100蓄冰,或者,空调母机200还可以对空调子机100同时进行充电和蓄冰,等等。
空调子机100在独立状态时可以在快消耗完电量后返回空调母机200的机舱202内进行充电;空调子机100在独立状态时可以在快消耗完冷量后返回空调母机200的机舱202内进行蓄冰;即使空调子机100的电量较为充足,空调子机100也可以在无需继续工作时返回空调母机200的机舱202内;即使空调子机100的冷量较为充足,空调子机100也可以在无需继续工作时返回空调母机200的机舱202内,从而避免空调子机100对室内空间的占用。
现有技术中空调子机,通常使用两条回路单独控制换热组件、加湿组件,两条回路中使用两个水泵51,而水泵51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切换组件52使单个水泵51便可以实现对换热组件30、加湿组件40的供应,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空调子机100的制造工序,方便了装配,节省了水泵51的空间,相应的蓄冰水箱10可以适当地增大,提高了空调子机100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组件10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空调子机100,单个水泵51便可以控制空调子机100实现多种模式,简化了空调子机100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方便了装配,减少了制造工序,同时丰富了适用场景,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图9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母机200包括制冰系统,蓄冰水箱10上具有与蓄冰腔连通的输水口14和注冰口15,空调子机100的外壳90上设有与输水口14连通的第一对接口91、以及与注冰口15连通的第二对接口92,在收纳状态下,第一对接口91和第二对接口92均与制冰系统对接,制冰系统适于通过第一对接口91从蓄冰腔取水且通过第二对接口92向蓄冰腔供冰,更直白地说,空调母机200内的制冰系统可以从输水口14抽取蓄冰腔内冰融化的水以进行制冰,制冰获得的冰块可以送回通过注冰口15送回到空调子机100的蓄冰腔内,通过在空调母机200上设置制冰系统,方便了对空调子机100供冰,无需用户单独制冰,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空调器组件1000的自动化程度。
可以理解,由水冻制而成的冰块为易制的蓄冷物品,冰块只需要使用原材料水便可以,冰块在融化后只会产生水,无需考虑污染的问题,从而无需考虑第一对接口91和第二对接口92与制冰系统对接时的密封性问题。且原材料水也为易得的材料,用户较易取得,同时空调母机200在制冷时也会产生冷凝水,可对冷凝水收集减少用户手动补充水的次数,提高用户体验。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未示出该实施例,空调母机200包括供水系统和制冷系统,蓄冰水箱10上具有与蓄冰腔连通的输水口14、第一冷媒管口和第二冷媒管口,蓄冰腔内设有连接在第一冷媒管口和第二冷媒管口之间的蒸发器,空调子机100的外壳90上设有第一对接口91与第三对接口、第四对接口,第一对接口91与输水口14连通,第三对接口与第一冷媒管口连通,第四对接口与第二冷媒管口连通,在收纳状态下,第一对接口91与供水系统对接,供水系统适于通过第一对接口91向蓄冰腔补水,第三对接口和第四对接口分别与制冷系统对接,以使蒸发器接入制冷系统。由此,通过在蓄冰腔内设置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空调母机200传输的冷媒在蓄冰腔内制冰,减少冰块在从空调母机200传输至空调子机100中间冷量的消耗。当然,蒸发器也可以利用冷媒在蓄冰腔内制得冷水。
可以理解,空调母机200自身具有空气温度调节组件,空气温度调节组件通常使用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制冷,本实用新型中空调母机200具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接入第三对接口与第四对接口传输冷媒,冷媒进入蓄冰腔内的蒸发器内,冷媒与蒸发器周围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得冰块,制冷系统可以与空气温度调节组件共同使用冷媒,提高了冷媒的利用率。当然,制冷系统与空气温度调节组件还可以分别独立,制冷系统包括独立的冷凝器、压缩机、节流元件等,这里不作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子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冰水箱,所述蓄冰水箱内具有蓄冰腔,所述蓄冰水箱上具有与所述蓄冰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回水口;
加湿水箱,所述加湿水箱内具有储水腔,所述加湿水箱上具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流道和设于所述换热流道的换热器,所述换热流道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游且为第一进水口,所述换热流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且连接至所述回水口;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加湿件和向所述加湿件供水的供水流道,所述供水流道的进水口为第二进水口;
泵水系统,所述泵水系统包括水泵和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切换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水泵的入口连通,以及切换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水泵的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三接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至所述水泵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第二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包括第四接口、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所述第四接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至所述水泵的出口,所述第五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六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蓄冰水箱的下部侧面,所述回水口位于所述蓄冰水箱的顶面或上部侧面;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加湿水箱的下部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水箱、所述加湿水箱、所述水泵和所述切换组件组成下层组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湿件组成上层组件,所述上层组件位于所述下层组件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水箱位于所述蓄冰水箱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水泵和所述切换组件均位于所述蓄冰水箱在第二方向上的同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所述下层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边缘且围绕所述下层组件设置的围板,所述加湿水箱相对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水泵和所述切换组件的方向可抽拉,所述围板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加湿水箱抽拉的避让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组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湿件均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通风路径上,所述通风路径包括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路径和/或出风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离心风机,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换热器,且两个所述换热器分别位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轴向两侧,至少一个所述换热器的靠近和/或远离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设有所述加湿件,所述加湿件包括湿膜,所述供水流道向所述湿膜的顶部供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接水盘和排水流道,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加湿件中至少一个的下方,所述排水流道将所述接水盘连接至所述加湿水箱。
11.一种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母机,所述空调母机包括空气温度调节组件,所述空调母机内具有机舱;
空调子机,所述空调子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子机,所述空调子机具备收纳于所述机舱的收纳状态和位于所述机舱外的独立状态,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空调母机可为所述空调子机充电和/或蓄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母机包括制冰系统,所述蓄冰水箱上具有与所述蓄冰腔连通的输水口和注冰口,所述空调子机的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输水口连通的第一对接口、以及与所述注冰口连通的第二对接口,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对接口和所述第二对接口均与所述制冰系统对接,所述制冰系统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对接口从所述蓄冰腔取水且通过所述第二对接口向所述蓄冰腔供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46706.8U CN216592040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46706.8U CN216592040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92040U true CN216592040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28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46706.8U Active CN216592040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92040U (zh)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23346706.8U patent/CN2165920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78885A (zh) | 具有制冰室的冰箱 | |
JP2731498B2 (ja) | 気体冷却装置 | |
CN216592040U (zh)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
CN212870380U (zh) | 一种宽温区宽湿区的储物柜 | |
CN213480682U (zh) | 冰箱 | |
CN216592039U (zh)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
CN216591972U (zh)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
CN210688498U (zh) | 空调器 | |
CN219640367U (zh) | 除湿器 | |
CN113124605B (zh) | 一种具有减霜模块的冷柜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0425710U (zh) |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 |
CN116358075A (zh)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
CN215373129U (zh) | 一种冰箱 | |
CN112644254B (zh) | 车载蓄冷系统及冷链运输车 | |
CN210425712U (zh) |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 |
CN114234524A (zh) | 冰箱 | |
CN116465133A (zh) | 冰箱 | |
CN102954652A (zh) | 制冷器具 | |
CN115046341B (zh) |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9178072U (zh) | 冰箱 | |
WO2020107602A1 (zh) | 冰箱 | |
CN220017537U (zh) | 空气调节设备 | |
WO2023083219A1 (zh) | 包括用于冰模具外部的副供水系统的自动制冰机 | |
CN212390600U (zh) | 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8410369U (zh) | 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