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5710U -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5710U
CN210425710U CN201920917434.6U CN201920917434U CN210425710U CN 210425710 U CN210425710 U CN 210425710U CN 201920917434 U CN201920917434 U CN 201920917434U CN 210425710 U CN210425710 U CN 210425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humidification
cold
pipe section
airflow
phase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74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雯雯
李靖
刘煜森
臧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74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5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5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5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气流除湿模块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气管段、传冷除湿管段和出气管段,进气管段与外部环境连通,出气管段与储物间室连通。传冷除湿管段具有设置在其管体外侧的相变储能材料,以允许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传递至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内部,从而对由外部环境流向储物间室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以使得经流向储物间室的气流为干燥气流,从而高效持久地预防了冷藏冷冻装置内部因通入高湿气流而产生大量的结霜,减少了其结霜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还可有效地避免相变储能材料上产生冷凝水或结霜而影响其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冷藏冷冻装置,例如冰箱、冰柜及冷藏柜等,是用于存储各种需要冷藏或冷冻物品的常见电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超市及其他各行业。冷藏冷冻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其内壁上形成结霜(尤其是冷柜,其产生的结霜量更加明显)。产生结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压缩机开停机时,冷藏冷冻装置内部的压力产生变化,外部环境的湿空气会通过门缝处进入到冷藏冷冻装置的内部,然后湿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成霜。结霜量大不但会导致冷藏冷冻装置的用电量增大,而且还会导致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极差。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降低结霜量的方法是在冷藏冷冻装置的箱体上开孔,利用通气管与外界连接,通气管内添加干燥剂,通气管的通气量大于门缝处的通气量。当压缩机在工作时,让外界空气通过预装的通气管经过干燥剂除湿后进入冷藏冷冻装置内,达到除霜的目的。但该种方法存在问题是通气管内的干燥剂使用寿命很短,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另外直接将热空气导入到冷藏冷冻装置内,增加了冷藏冷冻装置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高效持久地对气流进行除湿的气流除湿模块,以减少具有该气流除湿模块的冷藏冷冻装置内的结霜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将气流除湿模块的相变储能材料和其结霜区域分开,避免相变储能材料上产生结霜而影响其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确保相变储能材料的蓄冷更加集中和迅速。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气流本身的热量或气流除湿模块化霜时的热量传递至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间室导致能耗增加。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气流除湿模块的冷藏冷冻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所述气流除湿模块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气管段、传冷除湿管段和出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出气管段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且
所述传冷除湿管段具有设置在其管体外侧的相变储能材料,以允许所述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传递至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内部,从而对由外部环境依次经所述进气管段、所述传冷除湿管段和所述出气管段流向所述储物间室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具有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内胆、外壳和形成在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发泡保温层;且
所述出气管段、所述传冷除湿管段和所述进气管段的至少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相连的部分均设置在所述发泡保温层中,所述传冷除湿管段与所述内胆直接接触,所述相变储能材料处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管体外的朝向所述内胆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为固体形式的相变储能块,所述相变储能块的一侧与所述内胆贴合以储存来自所述内胆的冷量,另一侧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贴合。
可选地,所述传冷除湿管段还包括固定在其管体外侧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内胆贴合,另一侧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
所述相变储能材料设置或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以储存通过所述盖板传递的来自所述内胆的冷量。
可选地,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用于与所述内胆直接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导热材料。
可选地,所述传冷除湿管段还包括:
翅片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中,以允许所述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经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传递至所述翅片组件,从而促使流经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气流中的水分在所述翅片组件上冷凝。
可选地,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由多个间隔排布的冷凝翅片分隔形成的多个翅片通道,每个所述翅片通道的气流量均相同;其中
每个所述冷凝翅片均沿所述气流除湿模块中的气流流动方向平直地延伸;或者,每个所述冷凝翅片在所述翅片组件的气流入口处均设有第一导流片,多个所述冷凝翅片的所述第一导流片共同形成用于对流向所述翅片组件的气流进行导向分流的第一导流机构。
可选地,所述气流除湿模块还包括:
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用于促使所述翅片组件产生的结霜融化。
可选地,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包括相对设置的正向表面和反向表面、以及连接在所述正向表面和所述反向表面之间的两个侧向表面;其中
所述相变储能材料设置于所述反向表面,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两个所述侧向表面的除与所述相变储能材料邻近的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和所述正向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还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所述气流除湿模块连通外部环境和所述储物间室,以对由外部环境进入所述气流除湿模块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后送往所述储物间室。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连通外部环境和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空间,并且其传冷除湿管段设有相变储能材料,可利用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对流经传冷除湿管段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以使得流向储物间室的气流为干燥气流,从而预防了冷藏冷冻装置内部因通入高湿气流而产生大量的结霜,减少了其结霜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相变储能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将其储存的冷量释放,利用该冷量促使传冷除湿管段中流通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从而达到对气流进行除湿的目的。由于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因此不需要定期更换便可长期有效地达到除湿的目的,从而高效持久地预防结霜。
同时,由于相变储能材料设置在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侧,其储存的冷量通过管体传递至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内部,从而对管体内部流通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可见,传冷除湿管段产生的冷凝水或结霜都是位于其管体内部的。也就是说,气流除湿模块的相变储能材料和结霜区域是分隔开的,来自外部环境的高湿气流不会与相变储能材料接触,可有效地避免相变储能材料上产生冷凝水或结霜而影响其性能。
进一步地,具有相变储能材料的传冷除湿管段与冷藏冷冻装置的箱体内胆直接接触,一方面,有利于相变储能材料直接通过内胆吸收冷量并储存,从而使相变储能材料的蓄冷更加集中和快速;另一方面,相变储能材料还可吸收外界向内胆辐射或传递的热量(该热量可以为气流本身的热量或气流除湿模块化霜时的热量),避免热量通过内胆传递至储物间室,从而避免了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和因此导致的能耗增加。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除湿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部分结构示意性正视图;
图9至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不同实施例的气流除湿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箱体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该冷藏冷冻装置可以为冰箱、冰柜、冷藏柜等常见的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储物装置。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优选为具有单个储物间室且取放口位于顶部的冷柜。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1具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11。具体地,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限定有储物间室11和用于放置压缩机70的压缩机仓12,压缩机仓12与外部环境连通。通常情况下,压缩机仓12位于箱体10内的底部后侧。进一步地,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用于打开和/或封闭其储物间室11的门体(例如当冷藏冷冻装置1为冰箱时)或箱盖90(例如当冷藏冷冻装置1为冷柜或冰柜时)。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流除湿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实用新型的气流除湿模块20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气管段21、传冷除湿管段22和出气管段23,进气管段21与外部环境连通,出气管段23与储物间室11连通,从而允许外部环境中的气流经气流除湿模块20流向储物间室11。具体地,进气管段21与传冷除湿管段22之间、传冷除湿管段22与出气管段23之间、以及出气管段23与储物间室11之间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机构实现完全密封,以避免气流除湿模块20中的气流向外泄露。该密封结构例如可以为密封胶、密封圈和/或胶带等。
进一步地,传冷除湿管段22具有设置在其管体221外侧的相变储能材料,以允许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传递至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内部,从而对由外部环境依次经进气管段21、传冷除湿管段22和出气管段23流向储物间室11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在压缩机70开机时,储物间室11内产生负压。由于呼吸效应而从外部环境吸入储物间室11的气流通过传冷除湿管段22时,气流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或霜而除去,使得流向储物间室11的气流为干燥气流,从而预防了冷藏冷冻装置1内部(尤其是储物间室11)因通入高湿气流而产生大量的结霜,减少了其结霜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变储能材料可在其一种相变过程中从冷藏冷冻装置1中吸收并储存冷量,在其另一种相变过程中将其储存的冷量释放,利用释放的冷量促使传冷除湿管段22中流通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从而达到对气流进行除湿的目的。由于相变储能材料的两种相变过程是持续进行的,因此不需要定期更换便可长期有效地对气流进行冷凝除湿,从而高效持久地预防结霜。
同时,由于相变储能材料设置在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外侧,其储存的冷量通过管体221传递至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内部,从而对管体221内部流通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可见,传冷除湿管段22产生的冷凝水或结霜都是位于其管体221内部的。也就是说,气流除湿模块20的相变储能材料和结霜区域是分隔开的,来自外部环境的高湿气流不会与相变储能材料接触,可有效地避免相变储能材料上产生冷凝水或结霜而影响其性能。具体地,若相变储能材料上产生结霜,会阻碍其内储存的冷量向外部的传递,从而影响除湿效果;在化霜时,相变储能材料也会吸收部分热量而影响化霜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的箱体10可包括内胆13、外壳14和形成在内胆13和外壳14之间的发泡保温层(图中未示出)。出气管段23、传冷除湿管段22和进气管段21的至少与传冷除湿管段22相连的部分均设置在发泡保温层中,传冷除湿管段22与内胆13直接接触,相变储能材料处于传冷除湿管段22管体外的朝向内胆13的一侧。一方面,有利于相变储能材料直接通过内胆13吸收冷量并储存,蓄冷更加集中和快速;另一方面,相变储能材料还可吸收外界向内胆辐射或传递的热量(该热量可以为来自外部环境的气流本身的热量或除湿模块化霜时的热量),避免热量通过内胆传递至储物间室,从而避免了储物间室的温度波动和因此导致的能耗增加。传冷除湿管段22的相变储能材料可位于布置在内胆13外侧的相邻两个蒸发管60之间的间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过程可以是固固相变,也可以是固液相变。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剖视图。当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过程是固固相变时,参见图4,相变储能材料可以为固体形式的相变储能块31,相变储能块31的一侧与内胆13贴合以储存来自内胆13的冷量,另一侧与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外壁贴合,以将其储存的冷量通过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传递至传冷除湿管段22的内部,从而促使流经传冷除湿管段22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传递效率高、冷量损失少。相变储能块31可与内胆13完全贴合,以直接快速地吸收内胆13的冷量并储存,进一步提高了其蓄冷的集中性和快速性。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剖视图。当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过程是固固相变或固液相变时,参见图5,传冷除湿管段22还包括固定在其管体221外侧的盖板222,盖板222的一侧与内胆13贴合,另一侧与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223。相变储能材料为设置在该容纳空间223中的固态储能材料或填充在该容纳空间223中的液态储能材料,以储存通过盖板222传递的来自内胆13的冷量。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通过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直接传递至传冷除湿管段22的内部,从而促使流经传冷除湿管段22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传递效率高、冷量损失少。盖板222可与内胆13完全贴合,以便于相变储能材料快速地吸收内胆13的冷量并储存,进一步提高了其蓄冷的集中性和快速性。盖板222的设置提高了固态的相变储能材料装配固定的便利性,同时也为固液相变的相变储能材料提供了容装空间,以允许使用固液相变的相变储能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冷除湿管段22的用于与内胆13直接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导热材料224,以保证冷量可靠稳定地传递。该导热材料224例如可以为导热脂或其他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材料。具体地,当相变储能材料为固体形式的相变储能块31时,导热材料224可涂附在相变储能块31的与内胆13贴合的表面,以确保相变储能块31与内胆13完全贴合。当相变储能材料设置或填充在盖板222与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223中时,导热材料224可涂附在盖板222的与内胆13贴合的表面,以确保盖板222与内胆13完全贴合。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6中的直线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冷除湿管段22还包括翅片组件225,翅片组件225设置于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中,以允许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经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传递至翅片组件225,从而促使流经传冷除湿管段22的气流中的水分在翅片组件225上冷凝。翅片组件225的设置能够增大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使得气流中的水分更加充分地、彻底地得到冷凝,从而使得流向储物间室11的气流为湿度很低的干燥气流,进一步减少了储物间室11内的结霜量。具体地,进气管段21和出气管段23均可以为内径较小的细管段,传冷除湿管段22中由于设有翅片组件225,其内径要稍大。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气流阻力、尽量减小各管段的内径不同给气流的流动速度带来的影响,进气管段21和出气管段23均与传冷除湿管段22在垂直于气流流动方向上的中间连通,以使得传冷除湿管段22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均处于其在垂直于气流流动方向上的中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翅片组件225可包括由多个间隔排布的冷凝翅片2251分隔形成的多个翅片通道2252,且多个冷凝翅片2251设置成使得通过各个翅片通道2252的气流量均相同。由此,可更加充分地对每个分支气流进行充分地冷凝除湿。
可以理解的是,实现各个翅片通道2252的气流量均相同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方式可通过多个冷凝翅片2251的结构和排布来实现。
具体地,每个冷凝翅片2251均沿传冷除湿管段22中的气流流动方向平直地延伸,以便于冷凝翅片2251上产生的结霜滑落。多个冷凝翅片2251在垂直于该气流流动方向上间隔排布且相互平行。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均处于翅片组件225在多个冷凝翅片2251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多个冷凝翅片2251布置成:使得自翅片组件225的中间向其两侧排布的多个翅片通道2252的宽度逐渐增大,且使得自翅片组件225的中间向其两侧排布的多个翅片通道2252的进气口与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的距离逐渐增大。例如,当气流除湿模块20沿上下方向延伸时,其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也为上下方向。每个冷凝翅片2251均沿上下方向平直地延伸,多个冷凝翅片2251沿横向间隔排布。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均处于翅片组件225在横向上的中间。自翅片组件225的中间向其横向两侧排布的多个翅片通道2252的宽度逐渐增大,自翅片组件225的中间向其横向两侧排布的多个翅片通道2252的进气口与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的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说,与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正对的翅片通道2252的宽度最小,距离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最近。越偏离翅片组件225气流入口的翅片通道2252的宽度越大,距离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越远。由此,可确保各个翅片通道2252的气流量均一致。
进一步地,自翅片组件225的中间向其两侧排布的多个翅片通道2252的出气口与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出口的距离逐渐增大,以减小从各翅片通道2252流出的气流流动阻力。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传冷除湿管段的部分结构示意性正视图,图7和图8中的直线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参见图7和图8,另一种实现各个翅片通道2252的气流量均相同的方式为在翅片通道2252的气流入口处设置用于导向分流的第一导流机构2253。具体地,每个冷凝翅片2251在翅片组件225的气流入口处均设有第一导流片22521,多个冷凝翅片2251的第一导流片22521共同形成用于对流向翅片组件225的气流进行导向分流的第一导流机构2253,从而使得流向各个翅片通道2252的气流量均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除湿模块20还包括加热装置24,加热装置24设置于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外壁,用于促使翅片组件225产生的结霜融化。具体地,加热装置24可在压缩机70关机后受控地启动,以促使翅片组件225产生的结霜融化,从而使得翅片组件225重新具备良好的冷凝除湿的功能。具体地,加热装置24可以为加热丝、加热管或其他合适的加热部件。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24在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外壁各区域的密集程度与翅片组件225在传冷除湿管段22中相应区域内的结霜量正向相关。也就是说,结霜量越大的翅片组件225对应的加热装置24布置的密集程度越高,由此,可使得加热装置24产生的热量与翅片组件225实际产生的结霜量相匹配,在避免加热装置24产生过多热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翅片组件225化霜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24至少设置在传冷除湿管段22管壁外侧的除相变储能材料所在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可避免加热装置24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相变储能材料,进而通过相变储能材料传递至冷藏冷冻装置1的内部造成储物间室11温度波动或能耗增加。
具体地,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外壁包括相对设置的正向表面2211和反向表面2212、以及连接在正向表面2211和反向表面2212之间的两个侧向表面2213。相变储能材料设置于与内胆13相对设置的反向表面2212,加热装置24布置在两个侧向表面2213的除与相变储能材料邻近的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和正向表面2211上。也就是说,管体221外壁的反向表面2212上以及两个侧向表面2213的与相变储能材料邻近的区域内不设置加热装置24,避免加热装置24产生的热量通过相变储能材料传递至内胆13。为了便于布置翅片组件225,传冷除湿管段22的管体221可包括密封连接在一起的主体221a和盖体221b,盖体221b的外侧表面形成正向表面2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冷除湿管段22的与进气管段21相连的最底部设有排水口226,以用于向进气管段21排出冷凝水。加热装置24还设置在进气管段21的与传冷除湿管段22相连的区段外侧,以防止排水口226产生冰堵影响冷凝水的排出。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24还设置在出气管段23的与储物间室11相连的端部外侧,可防止翅片组件225化霜时产生的水蒸气在储物间室11的气流入口111处遇冷凝结成霜将气流入口111堵塞,从而避免气流入口111堵塞后无法继续向储物间室11内通入干燥气流而影响预防结霜的功能。处于出气管段23的与储物间室11相连的端部和传冷除湿管段22之间的加热装置24可大螺旋缠绕在出气管段23的外壁上或直线贴设于出气管段23的外壁。
传冷除湿管段22的数量可根据冷藏冷冻装置1的进气量和结霜量的需求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冷除湿管段2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每个传冷除湿管段22中的相变储能材料可以设置为一处或两处以上,以提高除湿效果。例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传冷除湿管段22的数量为一个,其上设置一处相变储能材料。
图9至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不同实施例的气流除湿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段23的与储物间室11连通的一端形成气流除湿模块20的出气端26,进气管段21的与外界环境连通的一端形成气流除湿模块20的进气端27。进气管段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该进气管段21同时与多个传冷除湿管段22相连,以使得气流除湿模块20仅具有一个进气端27(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或者,进气管段21与传冷除湿管段22为相同数量的多个,每个进气管段21均与相应的一个传冷除湿管段22相连,以使得气流除湿模块20具有多个进气端27(参见图11所示实施例)。该多个进气端27可处于压缩机仓12的不同位置处。在这些实施例中,当进气管段21的数量为一个时,进气管段21为竖向延伸的双通管;当进气管段21的数量为多个时,进气管段21为至少具有三个分支的多通管。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段23的数量为一个,该出气管段同时与多个传冷除湿管段22相连,以使得气流除湿模块20仅具有一个出气端26(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或者,出气管段23与传冷除湿管段22为相同数量的多个,每个出气管段23均与相应的一个传冷除湿管段22相连,以使得气流除湿模块20具有多个出气端26(参见图9所示实施例)。该多个出气端26可与储物间室11的不同位置处连通。在这些实施例中,当出气管段23的数量为一个时,出气管段23为竖向延伸的双通管;当出气管段23的数量为多个时,出气管段23为至少具有三个分支的多通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1,其具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11。该冷藏冷冻装置可以为冰箱、冰柜、冷藏柜等常见的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储物装置。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优选为具有单个储物间室且取放口位于顶部的冷柜。
进一步地,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气流除湿模块20。气流除湿模块20连通外部环境和储物间室11,以对由外部环境进入气流除湿模块20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后送往储物间室11,从而确保进入储物间室11的气流为干燥气流,从而预防了冷藏冷冻装置1内部(尤其是储物间室11)因通入高湿气流而产生大量的结霜,减少了其结霜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除湿模块20的进气管段21可延伸至压缩机仓12,并通过压缩机仓12与外部环境连通。由此,传冷除湿管段22在冷凝和/或化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可沿进气管段21流向压缩机仓12。由于压缩机仓12通常位于冷藏冷冻装置1的底部,因此便于冷凝水排出气流除湿模块20,从而避免对气流的流通产生影响。同时,压缩机仓12中通常设有接水盘,可通过接水盘容纳经进气管段21排出的冷凝水,避免额外设置冷凝水容纳结构或冷凝水直接流向地面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等。
图12是根据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箱体的部分结构分解图。进一步地,储物间室11可开设有用于与气流除湿模块20连通的气流入口111,该气流入口111位于或邻近储物间室11的顶部,防止用户在放置物品时将气流入口111堵住而影响外部气流的通入。具体地,储物间室11的气流入口111处还可设有透气防护盖112,透气防护盖112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以允许气流通过的同时防止颗粒较大的杂物经气流入口进入气流除湿模块20中阻碍气流的流动。具体地,透气防护盖112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气流入口111处,便于透气防护盖112的拆装更换或定期清洁。例如,透气防护盖112与气流入口111处的结构可采用卡接方式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仓12内还设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80,气流除湿模块20的进气管段21可延伸至接水盘80的上方,以便于经气流除湿模块20流出的冷凝水流入接水盘80中,避免额外设置冷凝水容纳结构或冷凝水直接流向地面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等。
进一步地,接水盘80可设置在压缩机70的顶部,以利用压缩机70产生的热量促使接水盘80中的冷凝水蒸发,避免接水盘80中的冷凝水溢出。或者,接水盘80可设置在压缩机仓12的底板上,以利用设置在压缩机仓12中的冷凝器产生的热量促使接水盘80中的冷凝水蒸发,避免接水盘80中的冷凝水溢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横”、“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气流除湿模块20应用到冷藏冷冻装置1后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除湿模块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气管段、传冷除湿管段和出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出气管段与所述储物间室连通;且
所述传冷除湿管段具有设置在其管体外侧的相变储能材料,以允许所述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传递至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内部,从而对由外部环境依次经所述进气管段、所述传冷除湿管段和所述出气管段流向所述储物间室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具有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内胆、外壳和形成在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发泡保温层;且
所述出气管段、所述传冷除湿管段和所述进气管段的至少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相连的部分均设置在所述发泡保温层中,所述传冷除湿管段与所述内胆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变储能材料为固体形式的相变储能块,所述相变储能块的一侧与所述内胆贴合以储存来自所述内胆的冷量,另一侧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冷除湿管段还包括固定在其管体外侧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内胆贴合,另一侧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空间;
所述相变储能材料设置或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以储存通过所述盖板传递的来自所述内胆的冷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用于与所述内胆直接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导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还包括:
翅片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中,以允许所述相变储能材料储存的冷量经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传递至所述翅片组件,从而促使流经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气流中的水分在所述翅片组件上冷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由多个间隔排布的冷凝翅片分隔形成的多个翅片通道,每个所述翅片通道的气流量均相同;其中
每个所述冷凝翅片均沿所述气流除湿模块中的气流流动方向平直地延伸;或者,每个所述冷凝翅片在所述翅片组件的气流入口处均设有第一导流片,多个所述冷凝翅片的所述第一导流片共同形成用于对流向所述翅片组件的气流进行导向分流的第一导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用于促使所述翅片组件产生的结霜融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冷除湿管段的管体外壁包括相对设置的正向表面和反向表面、以及连接在所述正向表面和所述反向表面之间的两个侧向表面;其中
所述相变储能材料设置于所述反向表面,所述加热装置布置在两个所述侧向表面的除与所述相变储能材料邻近的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内和所述正向表面上。
10.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具有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气流除湿模块,所述气流除湿模块连通外部环境和所述储物间室,以对由外部环境进入所述气流除湿模块的气流进行冷凝除湿后送往所述储物间室。
CN201920917434.6U 2019-06-18 2019-06-18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10425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7434.6U CN210425710U (zh) 2019-06-18 2019-06-18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7434.6U CN210425710U (zh) 2019-06-18 2019-06-18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5710U true CN210425710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5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7434.6U Active CN210425710U (zh) 2019-06-18 2019-06-18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57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6478A (zh) * 2020-08-20 2022-02-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冷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6478A (zh) * 2020-08-20 2022-02-2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冷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97439B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02317716B (zh) 冰箱
CN212132998U (zh) 冰箱
CN210425710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0425711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9974377A (zh) 冰箱的回风格栅及冰箱
CN214039086U (zh) 减小回气管热量损失的冰箱
CN112097442B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1197901A (zh) 冰箱及风道结构
CN210425712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12157779U (zh) 一种冷柜
CN112097443B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1854275A (zh) 冰箱
WO2021258819A1 (zh) 冰箱
CN112097444B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3124605B (zh) 一种具有减霜模块的冷柜及其控制方法
CN215951876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2097440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2097438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气流除湿模块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12097441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3124598A (zh) 一种冷柜及其控制方法
CN220355821U (zh) 冰箱
CN21458199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841693U (zh) 制冷设备
CN21703174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