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1827U -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1827U
CN216591827U CN202123111001.8U CN202123111001U CN216591827U CN 216591827 U CN216591827 U CN 216591827U CN 202123111001 U CN202123111001 U CN 202123111001U CN 216591827 U CN216591827 U CN 21659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ir
channel
door
furnac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10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锦森
王铮磊
叶晓波
王丽
张涛
梁叶锋
刘福波
杨有如
郑秀谦
贾贵胜
黄斌
薛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10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1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外机壳、加热烹饪设备、散热风机组件、烟机;加热烹饪设备包括炉门组件和腔体组件,炉门组件设于外机壳的一侧,炉门组件和腔体组件盖合,腔体组件、散热风机组件和烟机均设于外机壳内;散热风机组件与烟机之间设置通风栅格进行连通;炉门组件内部具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连通外界与散热风机组件,外界空气依次经过中空通道、散热风机组件、通风栅格、烟机后被排放至外界,形成第一风道。本实用新型可把环境中的较冷气流,吸入到炉门组件的中空通道中,冷气流通过中空通道带走加热烹饪设备工作中辐射到炉门组件的热量,使炉门组件表面温度维持较低温度,避免使用者触摸烫伤的问题,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一般的集成灶产品,所设的烟机是对灶具上烹饪的油烟机进行处理,无法对安装在集成灶下部的蒸烤箱等具有加热功能的烹饪设备进行降温处理,这就使集成灶下方的加热烹饪设备温升限制比较大,加热烹饪设备上的温升会比较高,表现为加热烹饪设备的炉门组件的表面温升会比较高,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被烫伤,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般集成灶产品无法对安装在集成灶下部的蒸烤箱等具有加热功能的烹饪设备进行降温处理,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被烫伤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外机壳、加热烹饪设备、散热风机组件、烟机;
加热烹饪设备包括炉门组件和腔体组件,炉门组件设于外机壳的一侧,炉门组件和腔体组件盖合,腔体组件、散热风机组件和烟机均设于外机壳内;
散热风机组件与烟机之间设置通风栅格进行连通;
炉门组件内部具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连通外界与散热风机组件,外界空气依次经过中空通道、散热风机组件、通风栅格、烟机后被排放至外界,形成第一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第二风道,散热风机组件位于腔体组件上方,散热风机组件与腔体组件之间预留一通风空间,通风空间与通风栅格连通,第二风道为以下两种风道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散热风机组件上开孔与通风空间连通,该开孔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散热风机组件中气流从开孔处分流进入通风空间,再经过通风栅格汇入烟机,形成第二风道;
第二种:外机壳上开孔与通风空间连通,该开孔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外界空气从开孔处进入通风空间,再经过通风栅格汇入烟机,形成第二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还包括灶具组件,灶具组件设在外机壳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机头组件,机头组件设在外机壳顶部并位于烟机的上方,机头组件具有一油烟通道,油烟通道的进口朝向灶具组件,油烟通道的出口连通烟机。
进一步地,所述炉门组件与散热风机组件之间设置第一支架进行连接,第一支架上开设若干通孔,该通孔连通中空通道与散热风机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炉门组件包括外门、中门、炉门下支架和炉门上支架;
炉门上支架设在第一支架底部,炉门上支架开设若干通孔作为中空通道的出风口,中空通道的出风口与第一支架上的通孔连通;
炉门上支架连接于外门和中门的上端,外门与中门平行设置,呈夹层状,中空通道为外门和中门之间的间隙;
炉门下支架连接于外门和中门的下端,炉门下支架开设若干通孔作为中空通道的进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机组件包括导风支架、散热风机、导风罩和风机底板;
导风支架一端连接第一支架,另一端连接散热风机,导风支架用于将经过第一支架通孔的气流导向散热风机;
散热风机连接导风罩,导风罩底部安装风机底板,导风罩和风机底板配合将散热风机出风口的气流导向通风栅格。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烹饪设备为蒸烤箱。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组件的内部腔体顶面安装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烟机具有两个烟出风口,设于外机壳的两侧。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可把环境中的较冷气流,吸入到炉门组件的中空通道中,冷气流通过中空通道带走加热烹饪设备工作过程中辐射到炉门组件的热量,使炉门组件表面温度维持较低温度,消费者用手触摸都不会烫伤,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般集成灶产品无法对安装在集成灶下部的蒸烤箱等具有加热功能的烹饪设备进行降温处理,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被烫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C-C的剖面图;
图3为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部分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4为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加热烹饪设备;11-炉门组件;111-外门;112-中门;113-炉门下支架;114-炉门上支架;12-腔体组件;13-加热装置;14-循环风机;2-第一支架;3-散热风机组件;31-导风支架;32-散热风机;33-导风罩;34-风机底板;4-烟机;41-烟机出风口;5-通风栅格;6-外机壳;61-挖手;7-机头组件;71-油烟通道;8-灶具组件;A-通风空间;B-中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综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外机壳6、加热烹饪设备1、散热风机组件3、烟机4;
加热烹饪设备1包括炉门组件11和腔体组件12,炉门组件11设于外机壳6的一侧,炉门组件11和腔体组件12盖合,腔体组件12、散热风机组件3和烟机4均设于外机壳6内;
散热风机组件3与烟机4之间设置通风栅格5进行连通;
炉门组件11内部具有中空通道B,中空通道B连通外界与散热风机组件3,外界空气依次经过中空通道B、散热风机组件3、通风栅格5、烟机4后被排放至外界,形成第一风道。
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可把环境中的较冷气流,吸入到炉门组件11的中空通道B中,冷气流通过中空通道B带走加热烹饪设备1工作过程中辐射到炉门组件11的热量,使炉门组件11表面温度维持较低温度,消费者用手触摸都不会烫伤,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能带走蒸烤箱等顶部的一部分热量。
请综合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第二风道,散热风机组件3位于腔体组件12上方,散热风机组件3与腔体组件12之间预留一通风空间A,通风空间A与通风栅格5连通,第二风道为以下两种风道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散热风机组件3上开孔与通风空间A连通,该开孔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散热风机组件3中气流从开孔处分流进入通风空间A,再经过通风栅格5汇入烟机4,形成第二风道;
第二种:外机壳6上开孔与通风空间A连通,该开孔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外界空气从开孔处进入通风空间A,再经过通风栅格5汇入烟机4,形成第二风道。
第二风道流经通风空间A,与蒸烤箱等加热烹饪设备1工作过程中产生在顶部的热量也一并带走,大大降低了集成灶内部空间的温度,使安装在内部的电器件不受高温的影响,延长了寿命与可靠性。
请综合参阅图1到图4,进一步地,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还包括灶具组件8,灶具组件8设在外机壳6顶部,灶具组件8可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灶、电磁炉等等灶具。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机头组件7,机头组件7设在外机壳6顶部并位于烟机4的上方,机头组件7具有一油烟通道71,油烟通道71的进口朝向灶具组件8,油烟通道71的出口连通烟机4。如图2中所示,灶具组件8在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进入机头组件7往下输送,由烟机4内离心风机抽送至集成灶的外部排出。机头组件7的进风口可优选具有自动开闭功能。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中所示,所述炉门组件11与散热风机组件3之间设置第一支架2进行连接,第一支架2上开设若干通孔,该通孔连通中空通道B与散热风机组件3。进一步地,第一支架2上端可设置控制盒,第一支架2可同时作为控制盒支架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中所示,所述炉门组件11包括外门111、中门112、炉门下支架113和炉门上支架114;
炉门上支架114设在第一支架2底部,炉门上支架114开设若干通孔作为中空通道B的出风口,中空通道B的出风口与第一支架2上的通孔连通;
炉门上支架114连接于外门111和中门112的上端,外门111与中门112平行设置,呈夹层状,中空通道B为外门111和中门112之间的间隙;
炉门下支架113连接于外门111和中门112的下端,炉门下支架113开设若干通孔作为中空通道B的进风口。
该夹层式中空通道B的设置可有效增大炉门组件11的通风面积,同时不增大炉门组件11的体积,有效对炉门组件11进行散热降温。
作为优选方案,请综合参阅图2和图3,所述散热风机组件3包括导风支架31、散热风机32、导风罩33和风机底板34;
导风支架31一端连接第一支架2,另一端连接散热风机32,导风支架31用于将经过第一支架2通孔的气流导向散热风机32;导风支架31可设有一导向斜面;
散热风机32连接导风罩33,导风罩33底部安装风机底板34,导风罩33和风机底板34配合将散热风机32出风口的气流导向通风栅格5。
优选地,如图3中所示风机底板34可开设孔洞,作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同时可作为加热烹饪设备1中循环风机的电机避让孔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烹饪设备1为蒸烤箱。所述腔体组件12的内部腔体顶面安装有加热装置13。加热装置13可为S型电加热管等等。加热装置13设置在顶部,有利于位于顶部第二风道对加热装置13散热,避免安装集成灶内部的电器件受高温影响导致损坏或寿命减短。
如图4中所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烟机4具有两个烟机出风口41,设于外机壳6的两侧。
如图4中所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机壳6上向内凹设若干挖手61,挖手61上开设若干通孔连通外界与外机壳6的壳内部,可作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使用的同时,便于搬运集成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风道,可把环境中的较冷气流,吸入到炉门组件11的中空通道B中,冷气流通过中空通道B带走加热烹饪设备1工作过程中辐射到炉门组件11的热量,使炉门组件11表面温度维持较低温度,消费者用手触摸都不会烫伤,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般集成灶产品无法对安装在集成灶下部的蒸烤箱等具有加热功能的烹饪设备进行降温处理,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被烫伤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二风道,第二风道流经蒸烤箱等加热烹饪设备1的顶部通风空间A,将加热工作过程中产生在顶部的热量也一并带走,大大降低了集成灶内部空间的温度,使安装在内部的电器件不受高温的影响,延长了寿命与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机壳(6)、加热烹饪设备(1)、散热风机组件(3)、烟机(4);
加热烹饪设备(1)包括炉门组件(11)和腔体组件(12),炉门组件(11)设于外机壳(6)的一侧,炉门组件(11)和腔体组件(12)盖合,腔体组件(12)、散热风机组件(3)和烟机(4)均设于外机壳(6)内;
散热风机组件(3)与烟机(4)之间设置通风栅格(5)进行连通;
炉门组件(11)内部具有中空通道(B),中空通道(B)连通外界与散热风机组件(3),外界空气依次经过中空通道(B)、散热风机组件(3)、通风栅格(5)、烟机(4)后被排放至外界,形成第一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第二风道,散热风机组件(3)位于腔体组件(12)上方,散热风机组件(3)与腔体组件(12)之间预留一通风空间(A),通风空间(A)与通风栅格(5)连通,第二风道为以下两种风道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散热风机组件(3)上开孔与通风空间(A)连通,该开孔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散热风机组件(3)中气流从开孔处分流进入通风空间(A),再经过通风栅格(5)汇入烟机(4),形成第二风道;
第二种:外机壳(6)上开孔与通风空间(A)连通,该开孔为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外界空气从开孔处进入通风空间(A),再经过通风栅格(5)汇入烟机(4),形成第二风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还包括灶具组件(8),灶具组件(8)设在外机壳(6)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包括机头组件(7),机头组件(7)设在外机壳(6)顶部并位于烟机(4)的上方,机头组件(7)具有一油烟通道(71),油烟通道(71)的进口朝向灶具组件(8),油烟通道(71)的出口连通烟机(4)。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组件(11)与散热风机组件(3)之间设置第一支架(2)进行连接,第一支架(2)上开设若干通孔,该通孔连通中空通道(B)与散热风机组件(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组件(11)包括外门(111)、中门(112)、炉门下支架(113)和炉门上支架(114);
炉门上支架(114)设在第一支架(2)底部,炉门上支架(114)开设若干通孔作为中空通道(B)的出风口,中空通道(B)的出风口与第一支架(2)上的通孔连通;
炉门上支架(114)连接于外门(111)和中门(112)的上端,外门(111)与中门(112)平行设置,呈夹层状,中空通道(B)为外门(111)和中门(112)之间的间隙;
炉门下支架(113)连接于外门(111)和中门(112)的下端,炉门下支架(113)开设若干通孔作为中空通道(B)的进风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组件(3)包括导风支架(31)、散热风机(32)、导风罩(33)和风机底板(34);
导风支架(31)一端连接第一支架(2),另一端连接散热风机(32),导风支架(31)用于将经过第一支架(2)通孔的气流导向散热风机(32);
散热风机(32)连接导风罩(33),导风罩(33)底部安装风机底板(34),导风罩(33)和风机底板(34)配合将散热风机(32)出风口的气流导向通风栅格(5)。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烹饪设备(1)为蒸烤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组件(12)的内部腔体顶面安装有加热装置(1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机(4)具有两个烟机出风口(41),设于外机壳(6)的两侧。
CN202123111001.8U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Active CN21659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1001.8U CN21659182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1001.8U CN21659182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1827U true CN216591827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1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1001.8U Active CN216591827U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1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6763U (zh) 散热系统及烤箱
CN111706883B (zh) 一种集成灶
CN216591827U (zh) 一种具有风道系统的集成灶
CN210801292U (zh) 可快速散热的集成灶
CN112377957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111853874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6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10891802U (zh) 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CN113464988A (zh) 一种集成灶
CN220870941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936424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散热结构
CN213237524U (zh) 一种灶消组合烹饪机
CN210107490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4332812U (zh) 一种上排式集成灶的导风座风道结构
CN210107488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2972692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9656152U (zh) 集成灶
CN213237614U (zh) 一种灶消组合烹饪机
CN216079908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20417398U (zh) 一种具有推拉式烤箱的集成灶
CN210717688U (zh) 厨具
CN211933721U (zh) 一种强制对流气体冷循环结构
CN111853873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2089292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