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1098U - 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81098U CN216581098U CN202122339713.9U CN202122339713U CN216581098U CN 216581098 U CN216581098 U CN 216581098U CN 202122339713 U CN202122339713 U CN 202122339713U CN 216581098 U CN216581098 U CN 2165810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nding gear
- test
- landing
- piece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包括测试架、起落架组件、转动件和测力平台,起落架组件用于自由下落;悬挂组件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测试架上,悬挂组件能够连接起落架组件,并调节起落架组件的位置;转动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测试架上,起落架组件下落能够抵触在转动件上;测力平台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测试架上,测力平台的位置调整到位于转动件的上方时,起落架组件下落能够抵触在测力平台上。转动件转动能够模拟出起落架组件的落震试验和滑跑试验,保证了试验更接近于实际运行环境,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的测试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设计及其试验验证是飞机设计的核心技术和研宄重点,并能够直接影响起落架的承载能力、重量、寿命、地面操纵性、滑跑安全与乘员舒适性等。因此,起落架缓冲系统的缓冲性能优化和提高是确保飞机着陆与滑跑安全的重要保证。现代飞机起落架设计中,缓冲性能首要解决和突破的关键技术就是高动力学品质、缓冲器设计与验证技术、考虑起转回弹的着陆、滑跑载荷减缓技术等。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就是起落架设计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动力试验,其试验目的就是准确测量着陆地面载荷与缓冲性能,验证、研究并提高起落架系统的缓冲性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试验模拟技术的真实程度与可靠性。但现有落震试验技术和实际飞机起落架机轮着陆存在一定差异,使得试验得到的机轮触地摩擦系数测试数据分散,导致起落架性能测试不准确,影响对起落架结构性能的评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一种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包括测试架、起落架组件、悬挂组件、转动件和测力平台,所述起落架组件用于自由下落;所述悬挂组件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所述悬挂组件能够连接所述起落架组件,并调节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位置;所述转动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所述起落架组件下落能够抵触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测力平台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所述测力平台的位置调整到位于所述转动件的上方时,所述起落架组件下落能够抵触在所述测力平台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且所述滑轨位于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一侧,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位置调节方向相交,所述测力平台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测力平台的位置调节方向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测试架沿朝向或远离所述转动件的方向伸缩,所述悬挂组件能够连接所述起落架组件,所述悬挂组件伸缩能够带动所述起落架组件相对所述测试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组件包括伸缩件和悬挂件,所述伸缩件相背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伸缩端,所述安装端设置在所述测试架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上,所述伸缩端能够相对所述安装端沿朝向或远离所述转动件的方向移动,所述悬挂件设置在所述伸缩端上,所述悬挂件能够挂设或卸下所述起落架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悬挂件上,所述第一辅助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辅助轮能够抵触在所述测试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架内形成有测试腔,所述起落架组件包括吊装件和起落架主体,所述吊装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测试腔内,所述吊装件上相背对的两侧面分别抵触于所述测试腔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起落架主体设置在所述吊装件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面上,且位于所述测试腔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测试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辅助轮分别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吊装件相背对的两侧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辅助轮均能够沿所述测试腔的内壁转动,所述第二辅助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吊装件的移动方向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件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配重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吊装件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面上,所述起落架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件背向所述吊装件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测试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测试腔内抵触所述吊装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抵触在所述吊装件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面上,以限制所述吊装件在所述测试腔内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转动件背向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形成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壁能够抵触在所述转动件的其中一侧面上,以限制所述转动件转动。
上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转动件在测试架上转动,起落架组件下落在转动件上和转动件接触,由于转动件具有一定的速度,在起落架组件下落和转动件接触的过程中,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出起落架组件在着陆过程中触地起转回弹的受力工况,以及起落架组件在着陆后的滑跑载荷特性,从而能够测试出起落架组件真实准确的滚转摩擦系数。同时将起落架组件的落震试验和滑跑试验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的测试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将测力平台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测试架上,当仅需对起落架组件进行落震试验时,可以将测力平台的位置调整到转动件的上方,位于转动件和起落架组件之间,此时起落架组件下落在测力平台上,测力平台就能够收集起落架组件落震试验的相关数据。通过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能够测试起落架组件多种状态下的多种工况特性,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试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运行过程,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的实用性、可靠性和试验数据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10、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0、测试架;110、测试腔;200、起落架组件;210、吊装件;211、容置腔;220、起落架主体;230、第二辅助轮;240、安装件;250、配重件;300、转动件;400、测力平台;500、滑轨;600、悬挂组件;610、伸缩件;611、安装端;612、伸缩端;620、悬挂件;630、第一辅助轮;700、第一支撑件;800、第二支撑件;900、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包括测试架100、起落架组件200、转动件300和测力平台400。起落架组件200用于自由下落。悬挂组件60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测试架100上。悬挂组件600能够连接起落架组件200,并调节起落架组件200的位置。转动件30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测试架100上。起落架组件200下落能够抵触在转动件300上。测力平台40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测试架100上。测力平台400的位置调整到位于转动件300的上方时,起落架组件200下落能够抵触在测力平台400上。
上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转动件300在测试架100上转动,起落架组件200下落在转动件300上和转动件300接触,由于转动件300具有一定的速度,在起落架组件200下落和转动件300接触的过程中,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出起落架组件200在着陆过程中触地起转回弹的受力工况,以及起落架组件200在着陆后的滑跑载荷特性,从而能够测试出起落架组件200真实准确的滚转摩擦系数。同时将起落架组件200的落震试验和滑跑试验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的测试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将测力平台40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测试架100上。当仅需对起落架组件200进行落震试验时,可以将测力平台400的位置调整到转动件300的上方,位于转动件300和起落架组件200之间,此时起落架组件200能够下落在测力平台400上,测力平台400就能够收集起落架组件200落震试验的相关数据。通过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能够测试起落架组件200多种状态下的多种工况特性,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试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运行过程,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的实用性、可靠性和试验数据的精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组件200位于测试架100的一侧。转动件300位于测试架100远离起落架组件200的另一侧。测力平台400和转动件300位于测试架100的同一侧。将起落架组件200和转动件300设置在测试架100相远离的两端上,能够保证起落架组件200的下落距离。具体地,转动件300包括但不限于为飞轮。转动件30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模拟起落架组件200起转回弹的结构件,如履带、皮带或凸轮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还包括滑轨500。滑轨500设置在测试架100上,且滑轨500位于转动件300靠近起落架组件200的一侧。滑轨500的长度方向与起落架组件200的位置调节方向相交。测力平台400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滑轨500上。测力平台400的位置调节方向与滑轨500的长度方向一致。在测试架100上设置滑轨500,测力平台400能够在滑轨500上滑动,便于调节测力平台400的位置。由于滑轨500的长度方向与起落架组件200的位置调节方向相交,在落震试验中,当测力平台400调节到相交处时,能够使起落架组件200下落在测力平台400上。当需要起落架组件200和转动件300接触时,可以将测力平台400通过滑轨500从转动件300和起落架组件200之间滑开。提高了测力平台400的调节便捷性。
进一步地,滑轨5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轨50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转动件300位于两个滑轨500之间。测力平台400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滑轨500上。两个滑轨500能对测力平台400提供一定的结构限制,保证了测力平台400在试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挂组件600能够相对测试架100沿朝向或远离转动件300的方向伸缩。悬挂组件600能够连接起落架组件200。悬挂组件600伸缩能够带动起落架组件200相对测试架100移动。悬挂组件600通过伸缩带动起落架组件200移动,保证起落架组件200在测试架100上有足够的下落距离,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的可靠性和试验便捷性。
进一步地,悬挂组件600包括伸缩件610和悬挂件620。伸缩件610相背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611和伸缩端612。安装端611设置在测试架100远离转动件300的一端上。伸缩端612能够相对安装端611沿朝向或远离转动件300的方向移动。悬挂件620设置在伸缩端612上。所述悬挂件620能够挂设或卸下所述起落架组件200。在实际试验过程中,悬挂件620挂设起落架组件200,伸缩件610收缩,将起落架组件200提升至高处。此时悬挂件620卸下起落架组件200使其快速下落,冲击转动件300。当试验结束后,伸缩件610的伸缩端612朝向转动件300伸长,使悬挂件620与起落架组件200接触,再次将起落架组件200挂设在悬挂件620上,伸缩件610的伸缩端612朝远离转动件300的方向缩短,将起落架组件200提起和转动件300分离,准备下一次试验。伸缩件610和悬挂件620提高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的使用便捷性和实用性。
具体地,悬挂件610包括但不限于为勾爪。勾爪能够抓起或卸下起落架组件200。伸缩件610包括但不限于为多级提升油缸。伸缩件61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进行伸缩提升的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还包括第一辅助轮630。第一辅助轮63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悬挂件620上,第一辅助轮630的转动轴线和伸缩件610的伸缩方向相交。第一辅助轮630能够抵触在测试架100上。伸缩件610在进行伸缩时,第一辅助轮630能够辅助悬挂件620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保证起落架组件200在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架100内形成有测试腔110。起落架组件200包括吊装件210和起落架主体220。吊装件210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测试腔110内。吊装件210上相背对的两侧面分别抵触于测试腔110相对的两侧内壁上。起落架主体220设置在吊装件210朝向转动件300的一侧面上,且位于测试腔110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件300位于测试腔110内。起落架主体220安装在吊装件210上,吊装件210的两侧面和测试腔110的两侧内壁接触,能够保证吊装件210在下落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保证起落架主体220能够稳定接触到转动件300,进而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还包括第二辅助轮230。第二辅助轮2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辅助轮230分别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吊装件210相背对的两侧上。至少两个第二辅助轮230均能够沿测试腔110的内壁转动,第二辅助轮230的转动轴线和吊装件210的移动方向相交。第二辅助轮230能够减少吊装件210和测试腔110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吊装件210能够快速下落,降低摩擦力对吊装件210下落的影响,同时保证吊装件210下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吊装件210内形成有容置腔211。容置腔211用于放置配重件250。在容置腔211内放置配重件250,能够使吊装件210的重量接近真实机体的重量,使得起落架主体220在试验过程中能够更加接近实际工况,保证了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的实用性及其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还包括安装件240。安装件240设置在吊装件210朝向转动件300的一侧面上。起落架主体220设置在安装件240背向吊装件210的另一侧面上。安装件240用于安装测试传感器。安装件240具有一定的连接作用,能够使起落架主体220和吊装件2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在起落架主体220和吊装件210之间设置安装件240,并在安装件240上设置测试传感器,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起落架主体220的测试数据,保证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700。第一支撑件700设置在测试腔110内抵触吊装件210的内壁上。第一支撑件700能够抵触在吊装件210朝向转动件300的一侧面上,以限制吊装件210在测试腔110内移动。当试验结束后,可以将吊装件210放置在第一支撑件700上,避免吊装件210在测试腔110内移动,也便于相关试验人员在试验后对起落架组件200进行检修。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70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测试腔110的内壁上。在进行试验时,可以将第一支撑件700转动至与测试腔110的内壁贴合的状态,避免第一支撑件700对吊装件210的下落产生影响。在试验结束后,将第一支撑件700转动,使其与测试腔110的内壁远离,并抵触在吊装件210朝向转动件300的一侧面上,为吊装件210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800。第二支撑件800位于转动件300背向起落架组件200的一侧。第二支撑件800上形成有支撑槽。支撑槽的内壁能够抵触在转动件300的其中一侧面上,以限制转动件300转动。第二支撑件800能够为转动件300提供一定的支撑,保证转动件300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支撑槽的内壁和转动件300接触,扩大了第二支撑件800和转动件30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二支撑件800能够更加稳定支撑转动件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10还包括驱动件900。驱动件900设置在测试架100上。通过驱动件900驱动转动件300转动,能够控制转动件300的转速,使得试验过程可控,试验结果更加精准。驱动件900包括但不限于为驱动电机,还可以为其他能够驱动转动件300转动的部件。
实际试验时,当起落架组件200下落并接触到转动件300上时,驱动件900能够使转动件300根据不同机型的要求,进行减速。同时,测量起落架主体220的下落高度,测试传感器能够获得起落架主体220的压缩量、吸收的能量和地面力等相关参数。综合分析后能够得到起落架主体220的摩擦系数,为起落架组件200的性能验证和优化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抵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抵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包括:
测试架,所述测试架内形成有测试腔;
起落架组件,所述起落架组件用于自由下落,所述起落架组件包括吊装件和起落架主体,所述吊装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测试腔内,所述吊装件上相背对的两侧面分别抵触于所述测试腔相对的两侧内壁上;
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所述悬挂组件能够连接所述起落架组件,并调节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位置;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所述起落架组件下落能够抵触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起落架主体设置在所述吊装件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面上,且位于所述测试腔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测试腔内;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驱动件能够控制所述转动件的转速;
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测试架上,且所述滑轨位于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一侧,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位置调节方向相交;
测力平台,所述测力平台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测力平台的位置调节方向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测力平台的位置调整到位于所述转动件的上方时,所述起落架组件下落能够抵触在所述测力平台上;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吊装件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面上,所述起落架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件背向所述吊装件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测试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转动件位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测力平台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测试架沿朝向或远离所述转动件的方向伸缩,所述悬挂组件能够连接所述起落架组件,所述悬挂组件伸缩能够带动所述起落架组件相对所述测试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包括伸缩件和悬挂件,所述伸缩件相背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伸缩端,所述安装端设置在所述测试架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上,所述伸缩端能够相对所述安装端沿朝向或远离所述转动件的方向移动,所述悬挂件设置在所述伸缩端上,所述悬挂件能够挂设或卸下所述起落架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辅助轮,所述第一辅助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悬挂件上,所述第一辅助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辅助轮能够抵触在所述测试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辅助轮,所述第二辅助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辅助轮分别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吊装件相背对的两侧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辅助轮均能够沿所述测试腔的内壁转动,所述第二辅助轮的转动轴线和所述吊装件的移动方向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放置配重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测试腔内抵触所述吊装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抵触在所述吊装件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面上,以限制所述吊装件在所述测试腔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转动件背向所述起落架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形成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壁能够抵触在所述转动件的其中一侧面上,以限制所述转动件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39713.9U CN216581098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39713.9U CN216581098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81098U true CN216581098U (zh) | 2022-05-24 |
Family
ID=8163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39713.9U Active CN216581098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8109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46387A (zh) * | 2023-09-19 | 2023-10-27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离舰模拟加载装置及模拟加载试验方法 |
CN117030292A (zh) * | 2023-10-08 | 2023-11-10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 用于飞行汽车的落震测试装置 |
CN117109965A (zh) * | 2023-10-23 | 2023-11-24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飞机起落架落震和刹车过程联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17147432A (zh) * | 2023-10-25 | 2023-12-01 | 烟台市北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直升机平台甲板摩擦系数测试装置 |
-
2021
- 2021-09-26 CN CN202122339713.9U patent/CN2165810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46387A (zh) * | 2023-09-19 | 2023-10-27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离舰模拟加载装置及模拟加载试验方法 |
CN116946387B (zh) * | 2023-09-19 | 2023-12-12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飞机主起落架离舰模拟加载装置及模拟加载试验方法 |
CN117030292A (zh) * | 2023-10-08 | 2023-11-10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 用于飞行汽车的落震测试装置 |
CN117109965A (zh) * | 2023-10-23 | 2023-11-24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飞机起落架落震和刹车过程联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17109965B (zh) * | 2023-10-23 | 2024-01-26 |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 一种飞机起落架落震和刹车过程联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17147432A (zh) * | 2023-10-25 | 2023-12-01 | 烟台市北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直升机平台甲板摩擦系数测试装置 |
CN117147432B (zh) * | 2023-10-25 | 2024-01-05 | 烟台市北海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直升机平台甲板摩擦系数测试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581098U (zh) | 起落架着陆试验装置 | |
CN109823568B (zh) | 一种飞机桨叶力矩自动测量系统 | |
JP2014016339A (ja) | 地上振動試験及びウェイト・アンド・バランス測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2854129B (zh) | 一种飞机拦阻系统验证测试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
CN110243564A (zh) | 拦阻钩挂索冲击载荷测试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109991021A (zh) | 一种多角度轮胎动态刚度试验装置 | |
CN106855383A (zh) | 一种弹药静态参数自动测量装置 | |
CN116986012B (zh) | 一种舰载机起落架滑跑越障冲击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11610192A (zh) | 一种桥梁检修用具有深度结构的桥梁缝隙检测设备 | |
CN108195600A (zh) | 汽车底盘寿命试验装置 | |
CN204902885U (zh) | 受电弓综合检测试验台 | |
CN211033073U (zh) | 小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地面测试平台 | |
CN109342194B (zh) | 一种岩石试样横向变形测量装置 | |
CN207396059U (zh) | 一种带测速滚筒的汽车制动实验台举升装置 | |
CN105905720A (zh) | 一种基于丝杆拉升式的电梯空载平衡系数检测装置 | |
CN207123289U (zh) | 一种建筑用墙体垂直度检测装置 | |
CN112964422A (zh) | 一种质心测试装置及支撑件弧度确定方法 | |
CN115112484B (zh) | 一种桥梁吊杆受拉强度测试装置 | |
CN109632284B (zh) | 一种起重力矩限制器性能测试方法 | |
CN208125388U (zh) | 汽车底盘寿命试验装置 | |
CN116593311A (zh) |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强度检测设备 | |
CN214277425U (zh) | 一种电梯门机械强度检验装置 | |
CN213543454U (zh) | 圆柱类零件挠度检测装置 | |
CN110260779B (zh) | 盘磨机组合磨片平面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12904458U (zh) | 一种路面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