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0410U -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0410U
CN216580410U CN202220159918.0U CN202220159918U CN216580410U CN 216580410 U CN216580410 U CN 216580410U CN 202220159918 U CN202220159918 U CN 202220159918U CN 216580410 U CN216580410 U CN 216580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unk
wiring harness
pencil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99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婉婷
孙超
王玉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 Group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599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0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0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0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所述车辆集成线束包括设置于乘客舱前部的横跨主干,所述横跨主干集成有设置于所述乘客舱内的地板线束和设置于发动机舱的前舱线束,所述前舱线束从所述横跨主干的两端向前穿入所述发动机舱内。采用如上结构,地板线束和前舱线束通过横跨主干集成设置,二者之间无需通过对接件进行连接,占用空间较小,各线束与周边结构间隙增大,布线较为简单;在装配时仅需将前舱线束从横跨主干的两端穿入发动机舱内,整车线束的安装时间较短,安装效率高;横跨主干设置于乘客舱前部,能够有效节省发动机舱内的布置空间,且更为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整车线束为制造和装配的方便性考虑,根据电器件的类型和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将整车线束分为若干部分,为区分乘客舱和发动机舱的线束,将乘客舱内的线束独立为地板线束,发动机舱的线束独立为前舱线束,相互独立的二者通过对接件进行对接安装。
该种设置方式需要布置多组对接件,但由于车内的空间有限,通常会导致布线较为困难;对接件的安装较为复杂,导致整车线束的安装时间较长,安装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布线简单的地板线束和前舱线束的设置形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布线简单的地板线束和前舱线束的设置形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包括设置于乘客舱前部的横跨主干,所述横跨主干集成有设置于所述乘客舱内的地板线束和设置于发动机舱的前舱线束,所述前舱线束从所述横跨主干的两端向前穿入所述发动机舱内。
采用如上结构,地板线束和前舱线束集成设置,二者之间无需通过对接件进行连接,占用空间较小,各线束与周边结构间隙增大,布线较为简单;在装配时仅需将前舱线束从横跨主干的两端穿入发动机舱内,整车线束的安装时间较短,安装效率高;横跨主干设置于乘客舱前部,能够有效节省发动机舱内的布置空间,且更为美观。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乘客舱中部的副横跨主干,所述副横跨主干的两端连接所述地板线束。
可选地,所述副横跨主干的两端通过对接件与所述地板线束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舱线束穿入所述发动机舱的位置外侧包裹有过孔胶套。
可选地,所述前舱线束连接有保险丝盒,所述保险丝盒为非集成板式保险丝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集成线束,所述车辆集成线束即为上文所描述的车辆集成线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车辆集成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副横跨主干与地板线束连接处的对接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前舱线束装配于发动机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横跨主干、2地板线束、3前舱线束、4副横跨主干、5对接件、6保险丝盒、7过孔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如图1-3所示,包括设置于乘客舱前部的横跨主干1,横跨主干1集成有设置于乘客舱内的地板线束2和设置于发动机舱的前舱线束3,前舱线束3从横跨主干1的两端向前穿入发动机舱内。
采用如上结构,地板线束2和前舱线束3集成设置,二者之间无需通过对接件5进行连接,减少了至少两对对接件5,间接降低了整车的成本及重量,且集成后的地板线束2和前舱线束3占用车辆内部空间较小,各线束与周边结构间隙增大,布线较为简单;
在车轮集成线束装配时,请参考图3,装配方向如图3中箭头所示,将横跨主干1设置于乘客舱的前部后,仅需将前舱线束3从横跨主干1的两端穿入发动机舱,并与对应部件相连接,即可完成整车线束的安装,该过程安装时间较短,安装效率较高,间接降低了整车线束安装时的人工成本;
横跨主干1主要用于连接发动机舱内左右两侧的电器回路,在现有技术中其通常设置于发动机舱内,而本实施例中横跨主干1设置于乘客舱前部,能够有效节省发动机舱内的布置空间,且其无法被外部观测到,更为美观。
另外,前舱线束3穿入发动机舱的位置外侧包裹有过孔胶套7,如图1所示,过孔胶套7能够保证前舱线束3穿过发动机舱的舱壁时不会受损,且降低该位置线束外表面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能够有效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乘客舱中部的副横跨主干4,副横跨主干4的两端连接地板线束2。
由于乘客舱内布置的电器较多,横跨主干1需要设置较大的线径以满足各电器的连通需求,而设置副横跨主干4后,能够将横跨主干1的部分线路拆分到副横跨主干4,能够有效降低横跨主干1的线径,使横跨主干1满足与周边部件的装配间隙。
本实施例中副横跨主干4设置于乘客舱前排座椅横梁处,该位置具有足够的设置空间且较为隐蔽,无法被外部观测到,同样较为美观。当然,副横跨主干4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中乘员舱内部的空间以及美观度需求而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副横跨主干4的两端通过对接件5与地板线束2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1,设置有副横跨主干4后,其与横跨主干1便会形成矩形结构,在整体线束的运输或物料上架过程中,该部分可能会发生扭转缠绕,导致其无法整理布线,不利于装配,影响车辆整体装配的效率;而副横跨主干4通过对接件5可拆卸的连接于地板线束2后,在运输或物料上架时,副横跨主干4可以与整体线束拆卸分离,待整理线束布线或装配时再进行安装,便于车辆集成线束的布线及装配,能够有效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和车辆整体的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中对接件5为内连接件,如图2所示,该种连接方式安全性较高且成本较低,可以理解,副横跨主干4和地板线束2还可以通过内连接件以外的其他对接件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只要副横跨主干4可拆卸的连接于地板线束2即可。
本实施例中前舱线束3连接有保险丝盒6,该保险丝盒6为非集成板式保险丝盒。
现有技术中保险丝盒6通常与前舱线束3集成设置,在售后维修时无法单独拆卸保险丝盒6进行维修更换,维修较为困难。而本实施例中保险丝盒6为非集成板式保险丝盒,其能够单独拆卸分离进行维修更换,维修较为方便;而且在车辆集成线束装配时,前舱线束3需要穿入发动机舱内,若保险丝盒6集成设置则无法穿过发动机舱的舱壁,导致前舱线束3无法正常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集成线束,该车辆集成线束即为上文所描述的车辆集成线束,由于车辆集成线束已经具有如上的技术效果,因此包含车辆集成线束的车辆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乘客舱前部的横跨主干(1),所述横跨主干(1)集成有设置于所述乘客舱内的地板线束(2)和设置于发动机舱的前舱线束(3),所述前舱线束(3)从所述横跨主干(1)的两端向前穿入所述发动机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集成线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乘客舱中部的副横跨主干(4),所述副横跨主干(4)的两端连接所述地板线束(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集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横跨主干(4)的两端通过对接件(5)与所述地板线束(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集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线束(3)穿入所述发动机舱的位置外侧包裹有过孔胶套(7)。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集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线束(3)连接有保险丝盒(6),所述保险丝盒(6)为非集成板式保险丝盒。
6.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集成线束,所述车辆集成线束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集成线束。
CN202220159918.0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Active CN216580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918.0U CN216580410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918.0U CN216580410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0410U true CN216580410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5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9918.0U Active CN216580410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0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9062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2714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46411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におけるワイヤハーネス・システム
JP5248204B2 (ja) 自動車用配線構造
US10800361B2 (en)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US10919462B2 (en)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US20190168692A1 (en) Circuit body for vehicle
CN103155303A (zh) 连接器保持件
CN216580410U (zh) 一种车辆集成线束和车辆
US10300867B2 (en) Wire harness with trunk line distributor
JP2019196052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部品モジュール、及び、車両部品
JP2012056505A (ja) 電装システム
CN103748010B (zh) 用于在交通工具的乘客空间中供应乘客的服务系统
JPH1084626A (ja) 電力分配システム
CN209921223U (zh) 一种汽车a柱内线束对接结构
CN102470924A (zh) 用于减少乘客供给通道的安装时间的方法
US9440598B2 (en) Wiring harness assembly for vehicle including source splice overlay
CN212400930U (zh) 一种双燃料电池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双燃料电池系统
CN209938501U (zh) 一种汽车整车线束总成
CN108621810B (zh) 多增程器车辆及多增程器分布方法
CN209870295U (zh) 一种一体化车内地板线束
CN104577897A (zh) 一种车用集线器
JP6250602B2 (ja) 電気接続箱、ワイヤハーネス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3954770B (zh) 车辆的核心控制系统
KR100785200B1 (ko) 카울 크로스 멤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