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5737U - 组合刀具 - Google Patents

组合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5737U
CN216575737U CN202122458000.4U CN202122458000U CN216575737U CN 216575737 U CN216575737 U CN 216575737U CN 202122458000 U CN202122458000 U CN 202122458000U CN 216575737 U CN216575737 U CN 216575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angle
cutting part
edges
cutting ed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580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飞
罗崇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llanti Tool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llanti Too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llanti Tools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llanti Tool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580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5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5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5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合刀具,包括:柄部、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第一切削部的一端与柄部连接,第一切削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切削刃,第一切削刃沿柄部的中心轴螺旋设置;第二切削部的一端与第一切削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切削部的径向直径小于第一切削部的径向直径,第一切削部与第二切削部之间设有斜面过渡,第二切削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削刃,第二切削刃沿柄部的中心轴螺旋设置,第二切削刃的旋转圆周直径大于第一切削部的旋转圆周直径,若干个第二切削刃远离第一切削部的端部往第二切削部的中心轴方向形成球状刀头。本申请能够能够通过第一切削部进行产品的仿型面精加工,第二切削刃进行曲面的精加工,不需要频繁更换刀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组合刀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统的铣刀切削领域中,在对工件进行切削时,往往需要多把刀进行加工,使用一把刀加工完成一个部位后需要进行换刀和对刀的动作再进行另外一个部位的加工,出现频繁更换刀具的情况,其中的换刀和对刀时间为非切削时间,浪费很多时间在换刀上,产品的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组合刀具,能够通过第一切削部进行产品的仿型面精加工,第二切削刃进行曲面的精加工,不需要频繁更换刀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刀具,包括:
柄部;
第一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一端与所述柄部连接,所述第一切削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沿所述柄部的中心轴螺旋设置;
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径向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径向直径,所述第一切削部与所述第二切削部之间设有斜面过渡,所述第二切削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沿所述柄部的中心轴螺旋设置,所述第二切削刃的旋转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旋转圆周直径,若干个所述第二切削刃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部的端部往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中心轴方向形成球状刀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组合刀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切削部用于产品的仿型面精加工,第二切削部用于对产品曲面的精加工,第一切削部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部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削刃,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均沿所述柄部的中心轴螺旋设置,且第一切削部的旋转圆周直径大于第二切削部的旋转圆周直径,且第二切削刃的端部向中心轴方向形成球状刀头,通过本申请提供组合刀具,能够使用同一把刀具对工件进行两次加工,具体地,利用第一切削部对工件进行加工后,直接使用第二切削部进行加工,不需要更换刀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刃之间形成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切削刃的螺旋中心倾斜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刃之间形成容屑槽,所述容屑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切削刃的螺旋中心倾斜设置,所述容屑槽朝向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一端指向所述排屑槽。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屑槽的展开面的展开角度为110°。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切削刃的后刀面设有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所述第一后角的轴向角为5°,所述第一后角的径向角为13°,所述第二后角的轴向角为8°,所述第二后角的径向角为25°。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切削刃的端面朝所述柄部的一侧向内设有内凹角,所述内凹角的角度为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切削刃的后刀面设有第三后角和第四后角,所述第三后角的角度为10°,所述第四后角的角度为2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切削部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部的端面的公差为±0.003mm。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的表面设有耐磨涂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柄部设置为圆柱状,且所述柄部、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一体成型。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组合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组合刀具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组合刀具的端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切削部的端面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切削部的端面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号如下:
柄部100;第一切削部200;第一切屑刃210;第一后角211;第二后角212;内凹角213;排屑槽220;第二切削部300;第二切削刃310;第三后角311;第四后角312;容屑槽320;斜面过渡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合刀具,包括:柄部100,第一切削部200,第二切削部300,第一切削部200的一端与柄部100连接,第一切削部200设有若干个第一切削刃,第一切削刃沿柄部100的中心轴螺旋设置;第二切削部300的一端与第一切削部20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切削部300的径向直径小于第一切削部200的径向直径,第一切削部200 与第二切削部300之间设有斜面过渡400,第二切削部300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削刃310,第二切削刃310沿柄部100的中心轴螺旋设置,第二切削刃310的旋转圆周直径大于第一切削部 200的旋转圆周直径,若干个第二切削刃310远离第一切削部200的端部往第二切削部300 的中心轴方向形成球状刀头。具体地,第一切割部为圆笔铣刀,第二切割部为球刀。
第一切削部200用于产品的仿型面精加工,第二切削部300用于对产品曲面的精加工,第一切削部200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部300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削刃310,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310均沿柄部100的中心轴螺旋设置,且第一切削部200的旋转圆周直径大于第二切削部300的旋转圆周直径,且第二切削刃310的端部向中心轴方向形成球状刀头,通过本申请提供组合刀具,能够使用同一把刀具对工件进行两次加工,具体地,利用第一切削部200对工件进行加工后,直接使用第二切削部300进行加工,不需要更换刀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继续参照图1至图3,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第一切削刃之间形成排屑槽220,排屑槽 220相对于第一切削刃的螺旋中心倾斜设置,第一切削刃主要用于产品的仿型面精加工,加工时切削的量较大,产生的废屑较多,因此应设有足够排屑空间的排屑槽220,以保证加工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第一切削刃必需有足够的耐磨性和刚性。
继续参照图1至图3,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第二切削刃310之间形成容屑槽320,容屑槽320相对于第二切削刃310的螺旋中心倾斜设置,容屑槽320朝向第一切削部200的一端指向排屑槽220。第二切削刃310主要用于对产品曲面的精加工,在加工到深槽时,第二切削部300可能完全沉下去进行切削工作,为了使第二切削部300的容屑槽320位置的碎屑能够顺畅排除,容屑槽320则需要有足够的避空,否则容易导致断刃的现象,损坏刀具,同时,第二切削刃310必须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可以理解的是,容屑槽320的展开面的展开角度为110°,以使得容屑槽320留有足够的避空,防止在细加工时发生断刃的现象。
参照图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切削刃的后刀面设有第一后角211和第二后角212,第一后角211的轴向角为5°,第一后角211的径向角为13°,第二后角212的轴向角为8°,第二后角212的径向角为25°,通过设置第一后角211和第二后角212,提高了加工的切削效率。
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切削刃的端面朝柄部100的一侧向内设有内凹角213,内凹角213的角度为2°。
参照图5,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切削刃310的后刀面设有第三后角311和第四后角312,第三后角311的角度为10°,第四后角312的角度为22°,通过设置第三后角311和第四后角312,提高了精加工的切削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切削部300远离第一切削部200的端面的公差为±0.003mm,以保证加工的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切削部200和第二切削部300的表面设有耐磨涂层,从而提高本申请提供的组合刀具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柄部100设置为圆柱状,且柄部100、第一切削部200和第二切削部300 一体成型。具体地,通过将柄部100设置为圆柱状,使用本申请的组合刀具时,便于将柄部 100夹持至机床上,并适用于不同的夹具上。通过将柄部100、第一切削部200和第二切削部 300一体成型,还可以降低制作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合刀具的成本,在制作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合刀具时,能够降低模具的使用,提高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组合刀具的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柄部;
第一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一端与所述柄部连接,所述第一切削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沿所述柄部的中心轴螺旋设置;
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径向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径向直径,所述第一切削部与所述第二切削部之间设有斜面过渡,所述第二切削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刃沿所述柄部的中心轴螺旋设置,所述第二切削刃的旋转圆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旋转圆周直径,若干个所述第二切削刃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部的端部往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中心轴方向形成球状刀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刃之间形成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切削刃的螺旋中心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刃之间形成容屑槽,所述容屑槽相对于所述第二切削刃的螺旋中心倾斜设置,所述容屑槽朝向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一端指向所述排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屑槽的展开面的展开角度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刃的后刀面设有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所述第一后角的轴向角为5°,所述第一后角的径向角为13°,所述第二后角的轴向角为8°,所述第二后角的径向角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刃的端面朝所述柄部的一侧向内设有内凹角,所述内凹角的角度为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刃的后刀面设有第三后角和第四后角,所述第三后角的角度为10°,所述第四后角的角度为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部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部的端面的公差为±0.0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的表面设有耐磨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设置为圆柱状,且所述柄部、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一体成型。
CN202122458000.4U 2021-10-12 2021-10-12 组合刀具 Active CN216575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8000.4U CN216575737U (zh) 2021-10-12 2021-10-12 组合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8000.4U CN216575737U (zh) 2021-10-12 2021-10-12 组合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5737U true CN216575737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58000.4U Active CN216575737U (zh) 2021-10-12 2021-10-12 组合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5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0493B2 (en) End mill
JP4809306B2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US7909545B2 (en) Ballnose end mill
TWI441699B (zh) 銑刀
US20060045639A1 (en) Multiple-axis cutting toroidal end mill
US20150258616A1 (en) End mill
JP2009184043A (ja) 段付きツイストドリ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6575737U (zh) 组合刀具
CN210702770U (zh) 具有端部排屑槽的铣刀
CN205733143U (zh) 一种三槽钻扩孔台阶钻
JPH0258042B2 (zh)
CN201143571Y (zh) 两排齿可转位玉米铣刀
CN105252089A (zh) 一种高硬度模具钢精密刀具
JP2007319986A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回転工具
CN211564642U (zh) 一种重卡气室管口波纹成型铣刀
JPH0524218U (ja) 穴明け工具
KR20120023466A (ko) 복합 엔드밀
CN216502583U (zh) 一种同时加工孔与槽的成型铣刀
CN212577614U (zh) 一种用于外槽成型的侧铣刀
CN211661170U (zh) 一种具有开粗和精修功能的内孔加工铣刀
CN221018946U (zh) 一种金属陶瓷铰刀
CN220006030U (zh) 一种组合粗镗刀
CN219520613U (zh) 一种多刃螺旋铣刀
CN217095847U (zh) 四平面sr型高精度钻头
CN212239331U (zh) 一种单刃高光倒角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