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8809U - 毛发干燥用具 - Google Patents

毛发干燥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8809U
CN216568809U CN202122734695.4U CN202122734695U CN216568809U CN 216568809 U CN216568809 U CN 216568809U CN 202122734695 U CN202122734695 U CN 202122734695U CN 216568809 U CN216568809 U CN 216568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xial direction
assembly
height
boar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46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加华
张鑫
汪治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46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8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8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8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发干燥用具,包括:手柄;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手柄连接;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路板组件上设有多个元件,线路板架,所述线路板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路板组件与所述线路板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排布,所述线路板架上设有朝远离所述线路板组件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伸入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线路板架上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该毛发干燥用具的结构更加紧凑,尺寸更小,更加便于日常收纳,并且便于外出携带。

Description

毛发干燥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发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毛发干燥用具。
背景技术
通常,洗完头发后,如果让头发上的水分自然蒸发,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而吹风机能够加速头发干燥,缩短等待时间,还能为头发造型,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相关技术中,一些吹风机的尺寸较大,在收纳时较为不便,并且不便于外出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毛发干燥用具,其结构更加紧凑,尺寸更小,更加便于日常收纳,并且便于外出携带。
毛发干燥用具,包括:
手柄;
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手柄连接;
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路板组件上设有多个元件,
线路板架,所述线路板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路板组件与所述线路板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排布,所述线路板架上设有朝远离所述线路板组件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伸入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线路板架上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元件的高度,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凹陷部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的高度大于投影位于所述凹陷部外的所述元件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包括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线路板组件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线路板组件的间距,至少部分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平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之间光滑过渡,所述毛发干燥用具包括风道,所述线路板架将所述线路板组件与所述风道分隔,所述电机用于使气流沿所述外壳的径向流入所述线路板架的远离所述线路板组件的一侧,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二线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架之间,多个所述元件中,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板上,所述第二线路板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线路板沿所述轴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元件的高度,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线路板投影至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投影区域外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所述元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投影区域内的所述元件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间距的所述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元件的高度,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线路板投影至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投影区域外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的高度大于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板上的所述元件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所述元件中,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伸入所述凹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包括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线路板组件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线路板组件的间距,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设置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与所述第一平板贴合,所述第一线路板上设置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与所述第二平板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路板上至少设置有电容与负离子发生器,且所述电容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至少设有晶体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毛发干燥用具包括风道,所述线路板架上嵌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所述晶体管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组件与所述线路板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包括朝所述线路板组件伸出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线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包括朝所述线路板组件伸出的多个定位件,每个所述定位件连接于一个所述固定柱的外侧,所述第一线路板的侧壁与多个所述定位件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发热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架、所述发热组件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线路板架与所述发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外筒与内筒,所述外筒与所述线路板架固定连接,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发热丝,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水离子发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控温器件与导线,所述控温器件包括相互之间电连接的温控器与保险丝,所述线路板组件、所述发热丝、所述控温器件三者之间依次电连接形成回路,以所述线路板组件与所述发热丝作为外部部件,所述保险丝与所述外部部件之间通过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外侧壁上设有朝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容纳槽的区域朝内伸出以形成伸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磁性件,所述外筒包括外筒侧板与外筒端板,所述外筒侧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内筒的外侧,所述外筒端板位于所述伸出部的外端,所述磁性件卡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外筒端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营养物质盒,所述营养物质盒与所述磁性件均卡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外筒端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营养物质盒与所述磁性件均呈环形,且所述磁性件所占范围的圆心角与所述营养物质盒所占范围的圆心角的比值m的范围为.1.5≤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包括朝所述发热组件伸出的护线管,所述导线穿过所述护线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上靠近所述发热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线路板架的内部中空以形成腔体,所述护线管伸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护线管的端部抵持于所述内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路板的最大直径d的范围为60mm≤d≤65mm,所述第一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线路板的间距s的范围为s≥8mm,所述电容的高度h的范围为22mm≤h≤24mm。
上述毛发干燥用具,线路板架上设置有朝远离线路板组件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能对线路板组件上设置的至少部分元件形成避让,使其伸入凹陷部,如此,在轴向上空间能被充分利用,使线路板组件与线路板架在该轴向上分布的更加紧凑,线路板组件与线路板架的整体尺寸也因此更小,从而使毛发干燥用具的尺寸也更小,更加便于日常收纳,并且便于外出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毛发干燥用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线路板架与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线路板架与发热组件等部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架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发热组件的内筒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发热组件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发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水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磁性件与营养物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发热丝、控温器件与线路板组件的电连接方式;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发热丝、控温器件与线路板组件的电连接方式。
附图标记:
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外壳100、卡钩110、端盖120;
线路板组件200、第一线路板210、卡线槽211、第二线路板220、第一缺口221、支撑件230、电容241、负离子发生器242、晶体管243、可控硅244;
线路板架300、第一平板311、第二平板312、第二凹陷部313、固定柱320、定位件330、护线管341、第二护线管343、卡块351、开口361、腔体362;
发热组件400、外筒410、第一卡槽411、第一限位槽412、第一凸起413、第二凸起414、第二卡槽415、外圈出风孔416、中心出风孔417、第三卡槽418、内筒420、安装槽421、容纳槽422、伸出部423、限位板424、第二固定柱425、
发热丝430、第一发热层431、第二发热层432、外固定板441、锯齿4411、第二缺口4412、内固定板442、隔热筒443、温控器451、保险丝452、热敏电阻453、导线460、隔热片470;
水离子发生器500、发射针510、发射针架520、第三缺口521、过线槽522、第二限位槽523;
触摸屏组件610、散热件620、磁性件630、密封圈640、营养物质盒650;
手柄700、进风网710、电机7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毛发干燥用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毛发干燥用具包括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与手柄700,手柄700与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连接,二者的内腔连通形成风道。手柄700上设有进风网710,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上设有出风孔。手柄700的内部设有电机720,电机720转动使气流经进风网710流入风道内,并逐渐朝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流动,最终从出风孔流出,从而实现毛发干燥或造型。
参阅图2、图3、图6与图7,图3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线路板架与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线路板架与发热组件等部件的剖视图,图6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架的剖视图。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包括外壳100、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等部件。外壳100与手柄700固定连接。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沿外壳100的轴向排布于外壳100的内部。通过外壳100将其内部的这些部件与外界隔开,从而形成保护,外壳100优选为强度较高的材质。线路板组件200上设置有多个元件,线路板架300上设有朝远离线路板组件200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能对至少部分元件形成避让,使其伸入凹陷部。如此,在外壳100轴向上,相当于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凹凸配合,可以使沿外壳100轴向的空间利用更充分,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沿外壳100轴向分布的更加紧凑,从而使毛发干燥用具沿外壳100轴向的尺寸更小,更加便于日常收纳,并且便于外出携带。为了方便说明与理解,下文中将以各附图的方位对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但这种方位不作为对各部件位置关系的限定。另外,将线路板组件200上的元件沿外壳100轴向延伸的垂直距离设定为元件的高度,下文中出现的沿轴向均是指沿外壳100的轴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位于线路板架300上远离手柄700的一侧,即在图2所示视角下,凹陷部位于线路板架300的左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组件200上伸出的所有元件均伸入凹陷部内。例如,可以设置一个较大的凹陷部,使所有元件沿轴向的投影均位于凹陷部内。或者,也可以设置多个凹陷部,分别用于避让不同区域的元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组件200上向下伸出的部分元件伸入凹陷部内,部分元件位于凹陷部以外。即部分元件沿轴向的投影位于凹陷部内,部分元件沿轴向的投影位于凹陷部外。优选的,沿轴向的投影位于凹陷部内的至少部分元件的高度大于投影位于凹陷部外的元件的高度。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轴向的投影位于凹陷部内的所有元件的高度均大于投影位于凹陷部外的元件的高度。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沿轴向的投影位于凹陷部内的部分元件的高度大于投影位于凹陷部外的元件的高度,部分元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投影位于凹陷部外的元件的高度。使高度较大的元件尽量多的伸入凹陷部内,可以较大程度减小整体的轴向尺寸,高度较小的元件对于整体的轴向尺寸影响不大,可以位于凹陷部内,也可以位于凹陷部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凹陷部的凹陷深度较大,元件可以完全伸入。全部伸入时,元件与凹陷部的底壁之间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接触。若凹陷部的凹陷深度较小,元件可能只有部分伸入,部分仍位于凹陷部外,但即使如此,亦能减小轴向的尺寸。
参阅图6与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00包括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沿轴向,第二平板312与线路板组件200的间距大于第一平板311与线路板组件200的间距,即第二平板312处形成了前述的凹陷部,至少部分元件沿轴向的投影位于第二平板312所在区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也可以通过曲面形成,例如,通过凹陷的球面来形成凹陷部。或者,还可以通过设置多边形凹槽来形成凹陷部,例如矩形槽。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形状,其他常规的凹陷形状亦可。
如前所述,气流从手柄700上的进风网710进入风道,并流入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线路板架300将线路板组件200与所述风道分隔位于线路板架300的两侧。优选的,气流沿外壳100的径向流入线路板架300的远离线路板组件200的一侧,并改变流动方向,沿外壳100的轴向流出,即此处风道发生了弯折。优选的,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之间通过曲面光滑过渡。二者的过渡区域可以对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使气流的流动路径从沿外壳100径向流动平稳的过渡为沿外壳100轴向流动。与突然垂直改变流向相比,可以减小压力与速度损失。并且,由于存在凹陷部,导致线路板架300上远离线路板组件200的一侧的空间变小,如此,可以增大气流的压力与速度,对因为流向改变造成的压力与速度损耗进行补偿。第二平板312与线路板架300的侧壁之间也可以通过曲面光滑过渡。
参阅图4至图7,图5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组件200包括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二者沿轴向间隔设置。具体的,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之间设有与支撑件230,第二线路板220、第一线路板210均与支撑件230固定连接,例如,第二线路板220、第一线路板210分别固定于支撑件230的两端。同时,第二线路板220与第一线路板210通过支撑件230电连接。第二线路板220位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线路板架300之间。多个元件中,部分设置于第一线路板210上,部分设置于第二线路板220上。第二线路板220沿外壳100轴向的投影与第一线路板210沿外壳100轴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若设置的元件的数量与尺寸不变,与设置一个线路板相比,设置两个线路板,且二者沿外壳100轴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可以减小线路板组件200的径向尺寸,从而减小整个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的径向尺寸。虽然与一个线路板相比,两个间隔设置的线路板会增加轴向尺寸,但与前述的在线路板架300上设置凹陷部进行避让的方式相结合,则能弱化甚至消除该劣势,从而使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径向与轴向的尺寸都尽量减小。具体的,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沿外壳100轴向的投影可以部分重合。或者,优选的,第二线路板220沿外壳100轴向的投影完全位于第一线路板210范围内,例如图5所示实施例,如此,线路板组件200径向的最大尺寸即为第一线路板210的尺寸,可以尽量减小径向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线路板220沿轴向投影至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投影区域外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第一线路板210上设置的元件中,部分位于投影区域内,部分位于投影区域外(即第一区域内)。投影区域内的元件的高度应该小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且二者的间距应保证最短安全距离,以免元件与第二线路板220间距过小而存在安全隐患。优选的,位于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元件的高度大于位于投影区域内的元件的高度。例如,位于第一区域内的部分元件的高度大于位于投影区域内的元件的高度,部分元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位于投影区域内的元件的高度。或者,位于第一区域内的所有元件的高度均大于位于投影区域内的元件的高度。由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应该要不小于位于投影区域内的元件的高度,因此,将这些高度较大的元件尽量多的设置于投影区域外的第一区域内,高度较小的元件尽量多的设置于投影区域内时,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无需设置的过大。如此,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整体尺寸。
优选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的元件设置于第一线路板210上,且位于第一区域内。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路板210为圆形板,第二线路板220为具有缺口的异形板,缺口可以对上述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的元件形成避让。当然,第二线路板220也可以为规则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类似的,第一线路板210也可以为椭圆形或多边形等规则形状。另外,第二线路板220上缺口的位置也不做限制,只要能避让第一线路板210上设置的元件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线路板210上的元件中,位于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元件的高度大于设置于第二线路板220上的元件的高度。例如,位于第一区域内的部分元件的高度大于第二线路板220上的元件的高度,部分元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位于第二线路板220上的元件的高度。或者,位于第一区域内的所有元件的高度大于位于第二线路板220上的元件的高度。也就是说,至少部分高度较大的元件被设置于第一区域内,与将这些元件设置于第二线路板220上相比,本方案可以充分的利用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高度较大的元件中,位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之间的这部分并不会增加整个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尺寸,从而减小整个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尺寸。对于第一线路板210上高度大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和第二线路板220上元件高度之和的这部分元件,可以减小其伸出至第二线路板220以外的距离。与将这些元件设置于投影区域内相比,无需因为在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之间设置了这些高度较大的元件而增大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从而能减小整个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尺寸。综上,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较大程度减小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整体尺寸。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线路板210上的元件中,位于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元件伸入线路板架300上设置的凹陷部内。如前所述,高度较大的元件尽量位于第一区域内,使这部分元件伸入线路板架300上设置的凹陷部内,可以与凹陷部形成避让,从而较大程度的减小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整体尺寸。
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线路板架300按照前述实施例的方式设置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时,第二线路板220上设置的至少部分元件与第一平板311贴合,第一线路板210上设置的至少部分元件与第二平板312贴合。具体的,第二线路板220上设置的部分元件与第一平板311贴合,或者所有元件都与第一平板311贴合。第一线路板210上设置的部分元件与第二平板312贴合,或者所有元件都与第二平板312贴合。如此,在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安装完成后,在轴向上,第二线路板220和与其贴合的元件之间相互限位,第一线路板210和与其贴合的元件之间相互限位,可以使固定关系更加稳定。
参阅图5与图6,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路板210上设置有电容241、负离子发生器242与可控硅244等部件,电容241、负离子发生器242与可控硅244等部件均位于第一区域内。通常,电容241、负离子发生器242与可控硅244的高度较大,将其设置于第一区域内,可以充分的利用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来减小整个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尺寸。具体的,电容241、负离子发生器242与第二平板312的位置对应,第二平板312对电容241、负离子发生器242进行避让,可控硅244与线路板架300上设置的第二凹陷部313的位置对应,第二凹陷部313对可控硅244进行避让。第二凹陷部313的设置方式与前述的凹陷部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此外,第一线路板210上还设置有发热组件连接端子、负离子发生器连接端子、水离子发生器连接端子、热敏电阻连接端子等部件,可以位于投影区域内,也可以位于第一区域内。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元件的具体排布位置不做限制,图5中,电容241与负离子发生器242相邻设置,但图5仅示出了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各个元件的排布位置,各元件也可以排布于其他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241通过插脚插接于第一线路板210上,负离子发生器242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一线路板2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线路板220上设有晶体管243,其高度较小,将其设置于第二线路板220上对线路板组件200沿轴向的整体尺寸的影响不大。此外,第二线路板220上还设置驱动等部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线路板210呈近似的圆板状,最大直径d的范围为60mm≤d≤65mm,电容241的高度h的范围为22mm≤h≤24mm,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s的范围为s≥8mm,以满足最短安全距离,且保证二者之间能够穿设电机线。优选的,第一线路板210上还设有卡线槽211,用于固定连接至线路板组件200的线束的位置,避免内部走线混乱。
参阅图2、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00上嵌设有与风道连通的散热件620,散热件620与晶体管243接触。晶体管243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可以经散热件620散发至风道内,以免晶体管243过热而出现故障。具体的,线路板架300的内部中空形成腔体362,且下端具有开口361。腔体362与手柄700内部连通,腔体362属于风道的一部分。散热件620优选为导热性较好的金属片,可以在线路板架300上设置沿竖直方向贯通的槽孔,将其卡入槽孔内,使其底部与腔体362连通,或者,散热件620与线路板架300也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板311位于晶体管243的下方,将散热件620设置于第一平板311处,使散热件620与晶体管243的底部贴合。
参阅图5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00与外壳100固定连接,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线路板组件200的固定安装。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通过螺钉等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线路板210与线路板架300固定连接,当然,第二线路板220与线路板架300固定连接亦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也可以分别与外壳100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线路板220、第一线路板210二者分别与外壳100固定连接。或者,线路板组件200还可以与端盖120固定连接实现固定安装。
线路板组件200与线路板架300通过螺钉等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时,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00包括朝线路板组件200伸出的固定柱320,固定柱320与第一线路板210固定连接,固定柱320沿外壳100轴向在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线路板210范围内。如此,可以使固定柱320在径向上位于线路板组件200的范围内,不会超出线路板组件200而位于线路板组件200之外,从而不会增加线路板组件200沿径向的尺寸。具体的,固定柱320设置于线路板架300上靠近边缘的位置,第二线路板220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缺口221,用以避让固定柱320,固定柱320与第一线路板210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优选的,设置有多个固定柱320,多个固定柱320沿周向均匀分布,以增强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柱320沿外壳100轴向延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柱320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相对于外壳100轴向倾斜。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00还包括朝线路板组件200伸出的多个定位件330,每个定位件330位于一个固定柱320的沿径向的外侧,第一线路板210的侧壁与多个定位件330抵持。在固定安装时,将线路板组件200放置于固定柱320上时,可以通过定位件330对第一线路板210进行定位,以免其放置位置发生偏移。具体的,定位件330呈板状,其高度大于固定柱320,与第一线路板210的外侧壁形状尺寸相匹配,如前所述,第一线路板210可以为圆板状,对应的,定位件330设置为弧形板,直径略大于第一线路板210,二者之间间隙配合。
参阅图2与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组件200、线路板架300、发热组件400沿轴向依次设置,线路板架300与发热组件400固定连接,发热组件400与外壳100固定连接。线路板架300将线路板组件200与风道隔开,气流从手柄700上的进风网710进入后,向左流动,从线路板架300上与手柄700连通处进入线路板架300内的腔体362,并向下流动经发热组件400流出,当发热组件400工作发热时,便能吹出热风。气流流向除了采用上述方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从手柄700流入主体10的气流也可以先经过线路板组件200,再经过线路板架300,再流经发热组件等部件后流出。
具体的,参阅图2、图4、图8与图11,图8为图1中毛发干燥用具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8中发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发热组件400包括外筒410与内筒420,外筒410套设于内筒420的外部,外筒410与外壳100固定连接,线路板架300、内筒420均与外筒410固定连接。内筒420与外筒410之间设置有发热丝430,内筒420的内部设置有水离子发生器500。将水离子发生器500设置于内筒420内部,可以充分利用内筒420内部的空间,增加结构的紧凑度。并且,发热丝430设置于内筒420与外筒410之间,通过内筒420进行隔热,不易影响水离子发生器500的性能。
具体的,参阅图2至图4、图8至图10,图9为图8中发热组件的内筒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发热组件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内筒420的内部中空,底部为敞口状,顶部为镂空状,以使进入腔体362的气流可以流入内筒420内部。外筒410的内部中空,顶部为敞口状,底部的端板上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出风孔417,外圈处设有环状的外圈出风孔416。外壳100的底部具有开口,外筒410的端板从外壳100底部的开口处露出。内筒420与外筒410卡接,例如,外筒410的端板内壁上设有呈环状的第二卡槽415,内筒420的底端一圈卡入第二卡槽415内。外筒410与外壳100卡接,例如,外筒410上底端处设有呈环状的第三卡槽418,外壳100上底端处设有呈环状的卡钩110,卡钩110卡入第三卡槽418内。优选的,外筒410的侧板的外壁上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筋条,两个限位筋条之间限定出第一限位槽412,外壳100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凸起的筋条(图中省略),安装时,外壳100内侧壁上凸起的筋条插入第一限位槽412进行限位,以免二者之间发生周向转动。外筒410与线路板架300间也通过卡扣连接固定,例如,外筒410的侧板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411,线路板架300上对应位置处设有卡块351,卡块351卡入第一卡槽411内。优选的,沿周向设置多组相匹配的卡块351与第一卡槽411,以增强固定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外筒410的顶端一圈还嵌入有密封圈640,用于增强与线路板架300间的密封性。从手柄700进入腔体362的气流一部分从内筒420顶部流入其内部,流经水离子发生器500,并携带水离子一起从中心出风孔417吹出,另一部分流入内筒420与外筒410之间,流经发热丝430,并从外圈出风孔416吹出。
参阅图4、图7与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组件400还包括控温器件与导线460,控温器件包括温控器451与保险丝452,温控器451与保险丝452电连接。导线460依次穿过内筒420与线路板架300后与线路板组件200连接,发热组件400、控温器件与线路板组件200三者之间依次电连接以形成回路。以发热组件400与线路板组件200作为控温器件以外的外部部件,则控温器件中,保险丝452与外部部件之间通过导线460实现电连接,导线460设置于内筒420内部。将导线460设置于内筒420内部,可以合理利用内筒420内部的空间,不会增加径向尺寸,使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由于内筒420的隔热,发热丝430发热时不会使导线460过热,因此无需在发热丝430与导线460之间另外设置云母片等隔热部件,不仅减少了部件降低了成本,还能因此使结构更加紧凑。具体地,参阅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丝430、线路板组件200、控温器件呈顺时针首尾电连接以形成回路。其中,控温器件中的保险丝452与外部部件中的发热丝430通过导线460电连接,温控器451与外部部件中的线路板组件200电连接。或者,参阅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丝430、控温器件、线路板组件200呈顺时针首尾电连接以形成回路。其中,控温器件中的保险丝452与外部部件中的线路板组件200通过导线460电连接,温控器451与外部部件中的发热丝430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丝430包括第一发热层431与第二发热层432,二者电连接,且二者沿内筒420与外筒410的径向排布。通过设置双层发热层,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在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发热层432与保险丝452通过导线460电连接,第一发热层431与线路板组件200电连接;在图15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发热层431与温控器451电连接,第二发热层432与线路板组件200电连接。
若选用图15所示的连接方式,参阅图2、图4与图7,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00包括朝发热组件400伸出的护线管341,导线460穿过护线管341后连接至线路板组件200。护线管341可以对导线460进行限位,将其集合在一起,避免内部走线混乱。类似的,线路板架300还包括第二护线管343,手柄700中电机720的线束经线路板架300与手柄700连通处伸入线路板架300内后,朝上穿过第二护线管343,并连接至线路板组件200。优选的,在上述的护线管341与第二护线管343内均设有线塞,线塞上设有通孔以供导线穿过,通过线塞将过线处封堵,提高风道的密封性,使腔体362内的气流只能朝下流动至发热组件400。线塞可以选用橡胶或硅胶等材质,与护线管的孔壁过盈配合或粘接固定。参阅图4、图7与图10,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线管341伸入腔体362内,且其底端抵持于内筒420顶部的端板上,从而使内筒420能稳定的卡于第二卡槽415内,不易发生晃动。
参阅图9与图11,内筒420的外侧壁上设有朝内凹陷的容纳槽422,温控器451设置于容纳槽422内。将其设置于容纳槽422内,可以合理利用内筒420壁厚部分的空间,无需再另外设置空间来容纳长度较大的温控器451。进一步的,内筒420的内侧壁上对应容纳槽422的区域朝内伸出以形成伸出部423。使该处的内壁朝内凸出,可以补足由于在内筒420的外侧壁挖出容纳槽422而造成的内筒420强度降低。
参阅图4、图9至图12,图12为图11中水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在伸出部423的底部还设有磁性件630,磁性件630用于与风嘴上的磁铁吸附,以在毛发干燥用具主体10的底端固定安装风嘴,改变出风效果。风嘴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此处不做限制。磁性件630卡于外筒410的端板上,同时,两端分别被伸出部423与外筒410的端板抵持,以实现稳定的安装。具体的,外筒410的端板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413与第二凸起414,第一凸起413沿径向位于第二凸起414的外侧。磁性件630呈圆环状,磁性件630卡于第一凸起413与第二凸起414之间,且伸出部423的底端抵持于磁性件630,以免伸出部423从第一凸起413与第二凸起414之间脱出。
另外,水离子发生器500位于磁性件630的上方,并与内筒420固定连接。具体的,内筒420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柱425,水离子发生器500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固定柱425上。具体的,水离子发生器500包括发射针510与发射针架520,二者固定连接,通过发射针510发射水离子,发射针架520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固定柱425上。发射针架520上设有第三缺口521,用以避让伸出部423。发射针架520上还设有过线槽522,前述的导线360穿过过线槽522后伸入线路板架300上的护线管341。优选的,内筒420的内侧壁上还设有限位板424,发射针架520上对应设有第二限位槽523,限位板424卡入第二限位槽523以进行限位。
参阅图13,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磁性件与营养物质盒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内筒420的端部还设有营养物质盒650,营养物质盒650与磁性件630固定方式类似,也被卡于伸出部423与外筒410的端板之间。营养物质盒650内设有营养物质,能够对头发进行养护修复。营养物质盒650内存储的营养物质可以为胶原蛋白或维生素或精油等物质。营养物质可以为块状,或者,可以为被无纺布包裹的粉末状。使用该毛发干燥用具干燥头发或宠物毛发时,营养物质会随气流一起吹出,并附着于头发或毛发表面,对头发或毛发进行护理修复。优选的,营养物质盒650与磁性件630均呈环形,且磁性件630所占范围的圆心角与营养物质盒650所占范围的圆心角的比值m的范围为1.5≤m≤2。如此,可以保证磁性件630面积足够,与风嘴之间具有足够的磁吸力以保证风嘴不会掉落,同时,又能吹出足够的营养物质。
参阅图8、图9与图11,对发热组件400中其他部件的结构进行如下说明。内筒420上固定有外固定板441与内固定板442,外固定板441沿径向位于内固定板442的外侧。具体的,内筒420上设有安装槽421,外固定板441与内固定板442均卡入安装槽421内。外固定板441与内固定板442上均缠绕有发热丝430。具体地,发热丝430中,第一发热层431缠绕于外固定板441上,第二发热层432缠绕于内固定板442上。具体的,外固定板441上设有锯齿4411,第一发热层431缠绕于锯齿4411上,类似的,内固定板442上也设有锯齿。优选的,在外固定板441与内固定板442之间设有隔热筒443,用于将第一发热层431与第二发热层432隔开,以免在毛发干燥用具发生碰撞时第一发热层431与第二发热层432接触而发生短路。具体的,外固定板441上设有第二缺口4412,隔热筒443卡于第二缺口4412内。类似的,内固定板442上也设有缺口,用于使隔热筒443卡入。在外筒410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圈隔热片470,用于将发热丝430与外筒410隔开,以免外筒410温度过高而将使用者烫伤。隔热片470、外固定板441与内固定板442均可以选用云母材质。
参阅图2,对外壳100内的其他部件进行如下说明。在线路板组件200的上方还设有触摸屏组件610,其包括触摸屏与线路板等部件,可以通过触摸触摸屏实现UI交互。具体的,外壳100的上方固定有端盖120,二者卡扣连接。触摸屏固定于端盖120上,二者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触摸屏选用透明PC制成,表面喷射有镭雕图案与交互按键。触摸屏组件610的线路板与端盖120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该线路板与线路板组件200之间通过线束电连接,并与触摸屏通过线束电连接。优选的,触摸屏组件610的线路板与线路板组件200之间设有缓冲件,用于进行缓冲。具体的,可以将缓冲泡棉粘贴于触摸屏组件610的线路板的底部。用户在使用时,只需手握手柄,并触摸触摸屏即可完成UI交互,操作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700);
外壳(100),所述外壳(100)与所述手柄(700)连接;
线路板组件(200),所述线路板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所述线路板组件(200)上设有多个元件,
线路板架(300),所述线路板架(3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所述线路板组件(200)与所述线路板架(300)沿所述外壳(100)的轴向排布,所述线路板架(300)上设有朝远离所述线路板组件(200)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伸入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线路板架(300)上远离所述手柄(70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元件的高度,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凹陷部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的高度大于投影位于所述凹陷部外的所述元件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架(300)包括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平板(312)与所述线路板组件(200)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平板(311)与所述线路板组件(200)的间距,至少部分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平板(3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00)内设置有电机(720),所述第一平板(311)与所述第二平板(312)之间光滑过渡,所述毛发干燥用具包括风道,所述线路板架(300)将所述线路板组件(200)与所述风道分隔,所述电机(720)用于使气流沿所述外壳(100)的径向流入所述线路板架(300)的远离所述线路板组件(200)的一侧,并沿所述外壳(100) 的轴向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组件(200)包括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20),所述第二线路板(220)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与所述线路板架(300)之间,多个所述元件中,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板(220)上,所述第二线路板(220)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沿所述轴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元件的高度,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线路板(220)投影至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投影区域外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所述元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的高度大于所述投影区域内的所述元件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的所述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元件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垂直距离为所述元件的高度,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线路板(220)投影至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投影区域外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的高度大于设置于所述第二线路板(220)上的所述元件的高度;
优选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所述元件中,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伸入所述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架(300)包括第一平板(311)与第二平板(312),沿所述轴向,所述第二平板(312)与所述线路板组件(200)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平板(311)与所述线路板组件(200)的间距,所述第二线路板(220)上设置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与所述第一平板(311)贴合,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设置的至少部分所述元件与所述第二平板(312)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上至少设置有电容(241)与负离子发生器(242),且所述电容(241)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242)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线路板(220)上至少设有晶体管(243);
优选地,所述毛发干燥用具包括风道,所述线路板架(300)上嵌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散热件(620),所述散热件(620)与所述晶体管(243)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组件(200)与所述线路板架(300)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架(300)包括朝所述线路板组件(200)伸出的固定柱(320),所述固定柱(320)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320)沿所述轴向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架(300)包括朝所述线路板组件(200)伸出的多个定位件(330),每个所述定位件(330)连接于一个所述固定柱(320)的外侧,所述第一线路板(210)的侧壁与多个所述定位件(330)抵持;
优选地,还包括发热组件(400),所述线路板组件(200)、所述线路板架(300)、所述发热组件(400)沿所述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线路板架(300)与所述发热组件(400)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组件(400)与所述外壳(100)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400)包括外筒(410)与内筒(420),所述外筒(410)与所述线路板架(300)固定连接,所述外筒(410)套设于所述内筒(420)的外部,所述内筒(420)与所述外筒(410)之间设置有发热丝(430),所述内筒(420)的内部设置有水离子发生器(500);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400)还包括控温器件与导线(460),所述控温器件包括相互之间电连接的温控器(451)与保险丝(452),所述线路板组件(200)、所述发热丝(430)、所述控温器件三者之间依次电连接形成回路,以所述线路板组件(200)与所述发热丝(430)作为外部部件,所述保险丝(452)与所述外部部件之间通过所述导线(460)电连接所述导线(460)设置于所述内筒(420)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内筒(420)的外侧壁上设有朝内凹陷的容纳槽(422),所述温控器(451)设置于所述容纳槽(422)内;
优选地,所述内筒(420)的内侧壁上对应所述容纳槽(422)的区域朝内伸出以形成伸出部(423);
优选地,还包括磁性件(630),所述外筒(410)包括外筒侧板与外筒端板,所述外筒侧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内筒(420)的外侧,所述外筒端板位于所述伸出部(423)的外端,所述磁性件(630)卡于所述伸出部(423)与所述外筒端板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营养物质盒(650),所述营养物质盒(650)与所述磁性件(630)均卡于所述伸出部(423)与所述外筒端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营养物质盒(650)与所述磁性件(630)均呈环形,且所述磁性件(630)所占范围的圆心角与所述营养物质盒(650)所占范围的圆心角的比值m的范围为1.5≤m≤2;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架(300)包括朝所述发热组件(400)伸出的护线管(341),所述导线(460)穿过所述护线管(341);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架(300)上靠近所述发热组件(400)的一侧具有开口(361),所述线路板架(300)的内部中空以形成腔体(362),所述护线管(341)伸入所述腔体(362)内,且所述护线管(341)的端部抵持于所述内筒(4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发干燥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板(210)的最大直径d的范围为60mm≤d≤65mm,所述第一线路板(210)与所述第二线路板(220)的间距s的范围为s≥8mm,所述电容(241)的高度h的范围为22mm≤h≤24mm。
CN202122734695.4U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用具 Active CN216568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4695.4U CN216568809U (zh)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4695.4U CN216568809U (zh)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8809U true CN216568809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4695.4U Active CN216568809U (zh)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88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2758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毛发护理器
WO2023082759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毛发干燥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2758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毛发护理器
WO2023082759A1 (zh) * 2021-11-09 2023-05-19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毛发干燥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68809U (zh) 毛发干燥用具
JP2012061251A (ja) 美容器具
JP6852140B1 (ja) 首掛け型機器
JP2009233366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WO2024046133A1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JP4761315B2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JP6755982B2 (ja) 電動機駆動装置
CN107769484B (zh) 集成式电机及干衣机
CN213908941U (zh) 手持吹风机
CN113854725A (zh) 造型梳
CN116098364A (zh) 毛发干燥用具
JP4222549B2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JP2005185864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CN110953636A (zh) 一种电暖器
CN215603709U (zh) 吹风机
JP2019056510A (ja) 加湿器
CN109084244B (zh) 磁悬浮观赏灯
CN216568805U (zh) 毛发干燥器
CN111418988A (zh) 一种电吹风
JP2017072292A (ja) 流体加熱装置
JP3767827B2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TWI327633B (zh)
CN109084243B (zh) 氛围灯
CN217241201U (zh) 储能电源
CN110715445B (zh) 一种红酒柜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