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8805U - 毛发干燥器 - Google Patents

毛发干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8805U
CN216568805U CN202122730647.8U CN202122730647U CN216568805U CN 216568805 U CN216568805 U CN 216568805U CN 202122730647 U CN202122730647 U CN 202122730647U CN 216568805 U CN216568805 U CN 216568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ll
hair dryer
circuit boar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06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加华
张鑫
季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cle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06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8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8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8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发干燥器,涉及个人护理工具技术领域。该毛发干燥器包括:构造有送风通道的整机本体;安装于整机本体内的线路板架,并将整机本体分隔成加热腔和电路腔,加热腔位于送风通道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电路腔与送风通道隔离;且线路板架构造有穿线孔,且穿线孔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安装于线路板架的线控组件,且位于电路腔内;安装于加热腔内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导线穿过第一密封件连接于线控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发干燥器通过线路板架将整机本体分隔成加热腔和电路腔这两部分,将电路腔相对送风通道完全密封隔离,从而减小加热腔内的热气流与电路腔中线控组件的干涉,提高干发效果。

Description

毛发干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护理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毛发干燥器。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可以实现头发快速风干的个人护理类小家电,可以通过加热丝发热加热风道内的风,并将热风吹出作用于湿发,从而达到快速干发效果。一般的,吹风机包括机头、连接于机头的手柄,设置在机头内的电控组件以及与电控组件电连接的开关组件。然而大多数吹风机在使用时,风道内的热风对电路板会存在一定的热影响,而且电路板的设置也会导致风道内热风流路的紊乱,从而影响加热干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毛发干燥器,能够提高吹风机的有效热量,从而提高干发效果。
一种毛发干燥器,包括:整机本体,构造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线路板架,安装于所述整机本体内,并将所述整机本体分隔成加热腔和电路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送风通道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电路腔与所述送风通道隔离;且所述线路板架构造有穿线孔,且所述穿线孔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线控组件,安装于所述线路板架,且位于所述电路腔内;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组件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线控组件。
上述的毛发干燥器,通过在整机本体内线路板架的设置,将整机本体分隔成加热腔和电路腔这两部分。加热腔内用于安装加热组件,且加热腔与送风通道连接,以便于经送风通道送入的气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后送出。线控组件设置在电路腔内,且安装在线路板架上,加热组件上用于与线控组件连接的导线穿过线路板架上的穿线孔连接,而且正是因为穿线孔处第一密封件的设置,确保走线处的密封性。如此,即可将电路腔相对加热腔完全密封隔离,使得加热腔内的热气流不会波及到电路腔中的线控组件,而且线控组件也不会影响加热腔内的热气流,从而提高干发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构造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加热腔一侧的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凸设于所述电路板的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朝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沿所述整机本体轴向叠设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上的电器元件,且所述第一层板与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整机本体轴向具有高度差,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中靠近所述线路板架侧的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板位于靠近所述线路板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整机本体径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层板沿所述整机本体径向的尺寸;所述散热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层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形成所述送风通道的侧壁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壁和第二壁,且所述第二壁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和/或所述第二壁的表面为曲面;优选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连接处通过曲面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相对所述出风口侧平面的投影面积占所述线路板架相对所述出风口侧平面的投影面积的45%-4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分别相对所述出风口的最大距离差值在0.6cm-1.3cm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连接处使得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60度-90度的改变;优选地,所述第二壁使得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45度-90度的改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架位于所述第二壁的位置处且朝向所述电路腔的一侧构造有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用于容设部分所述线控组件;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线路板架上对应所述第一壁的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毛发干燥器还包括罩设于所述整机本体外侧的整机壳,所述整机壳与所述整机本体之间具有环绕所述整机本体周侧的隔热腔,且所述隔热腔沿所述整机本体的轴向与所述加热腔至少部分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腔沿所述整机本体的径向宽度在0.5mm-2mm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机本体还包括沿所述送风通道的轴线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与所述线路板架密封连接,所述筒体和所述线路板架共同围设成所述送风通道;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筒体背离所述线路板架的一侧,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线路板架周侧上靠近所述第一壁的一侧;所述隔热腔至少设置于所述筒体与所述整机壳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包括内筒和套设于所述内筒外侧的外筒,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且所述外筒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架;所述隔热腔设置于所述外筒与所述整机壳之间,且至少所述外筒朝向所述加热组的内壁设置有隔热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毛发干燥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整机本体的手柄以及安装于所述手柄的开关组件,所述手柄构造有与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通道以及与所述进风通道隔离的安装腔,所述开关组件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线控组件电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整机本体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风道壳体和罩设于所述风道壳体外侧的手柄壳,所述安装腔构造于所述手柄壳与所述风道壳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处压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将所述风道壳体与所述线路板架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和所述隔热腔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电路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机本体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线控组件背离所述出风口一侧的触摸组件,所述电路腔设置于所述线路板架与所述触摸组件之间,且所述触摸组件与所述线控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组件构造有触摸壳体,所述触摸壳体扣设于所述整机壳背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且所述触摸壳体与所述整机壳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毛发干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毛发干燥器在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提供的毛发干燥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提供的毛发干燥器中线路板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提供的线路板架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提供的毛发干燥器的局部爆炸图;
图7为图1提供的毛发干燥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提供的毛发干燥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头部;2-尾部;10-加热组件;20-筒体;21-内筒;22-外筒;23-隔热片;31-线路板架;32-线控组件;40-手柄;41-进风通道;42-开关组件;43-电机;44-入风口;91-第一密封件;92-第二密封件;93-第三密封件;201-出风口;221-插槽;222-卡臂;311-插条;312-卡凸;313-穿线孔;315-进风口;316-安装孔;321-第一层板;322-第二层板;323-电器元件;324-散热件;325-电路板;1000-整机本体;1001-送风通道;2000-整机壳;2001-触摸组件;2003-手柄壳;2004-延伸壳段;2005-触摸壳体;2006-风道壳体;2221-卡孔;3001-电路腔;3002-加热腔;3003-隔热腔;3004-安装腔;3101-第一壁;3102-第二壁;3103-凹陷空间;9211-走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毛发干燥器,主要用于进行头发干燥及定型。该毛发干燥器包括整机本体1000、线路板架31、线控组件32和加热组件10。其中,整机本体1000构造有送风通道1001,且送风通道1001具有进风口315和出风口201。线路板架31安装在整机本体1000内,并将整机本体1000分隔成加热腔3002和电路腔3001,加热腔3002位于送风通道1001上,电路腔3001与送风通道1001隔离。线路板架31上构造有穿线孔313,且穿线孔313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91。线控组件32安装在线路板架31上,且位于电路腔3001内。加热组件10安装在加热腔3002内,且加热组件10的导线穿过第一密封件91连接于线控组件32。
具体而言,通过在整机本体1000内线路板架31的设置,将整机本体1000分隔成加热腔3002和电路腔3001两部分,且加热腔3002位于靠近送风通道1001的出风口201的一侧。加热腔3002内用于安装加热组件10,且加热腔3002设置在送风通道1001上,便于经送风通道1001送入的气流经过加热组件10加热后从出风口201送出,从而实现干发操作。线控组件32设置在电路腔3001内,相较于加热腔3002隔离,确保加热腔3002内的气流不会波及到线控组件32。加热腔3002内的加热组件10上的导线穿过线路板架31上的穿线孔313后,与线控组件32连接。而且正是因为在穿线孔313处第一密封件91的设置,确保导线走线处的密封性,进一步加强加热腔3002和电路腔3001之间隔离的密封性。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的设置,在满足电路腔3001相对加热腔3002完全隔离的基础上,其实是将安装于电路腔3001内的线控组件32相对与加热腔3002连通的送风通道1001进行隔离,从而使得经过加热腔3002的热气流不会影响到电路腔3001中的线控组件32(例如造成线控组件32过热或者其他热影响),而且线控组件32也不会影响加热腔3002内的热气流(例如不会导致热气流的流动出现紊乱的问题),从而提高干发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91采用线塞,线塞具有用于导线穿过的走线孔9211。线塞的外壁与穿线孔313的孔壁压紧,走线孔9211的孔壁与导线的外壁压紧,从而实现走线处的密封连接,降低送风通道1001内的风量泄漏。其中,线塞采用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
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1构造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316。线控组件32包括电路板325和安装于电路板325朝向加热腔3002一侧的散热件324,散热件324凸设于电路板325的部分嵌设于安装孔316内。
具体而言,安装孔316的设置便于散热件324能够穿过线路板架31与送风通道1001内的冷气流接触,从而将电路板325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送风通道1001内,在满足送风通道1001内冷气流温度升高的基础上,实现对电路板325的散热。而且,散热件324的设置,只允许热量朝向温度较低一侧流动,即单向流动散热,从而满足只能是电路板325的热量通过散热件324传递至送风通道1001内的冷气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散热件324相对于线路板架31的密封连接,提高送风通道1001的密封性,降低风量朝向电路腔3001的泄漏量,提高线控组件32相对送风通道1001的隔离性。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散热件324呈沿整机本体1000周向延伸的弧形散热片。这样的设置,提高散热件324与送风通道1001中冷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在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路板325上连接有螺钉,线路板架31上设置有螺钉孔,通过螺钉旋入螺钉孔实现电路板325相对于线路板架31的安装。
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324朝向加热腔3002的一侧与安装孔316朝向加热腔3002的一侧平齐。这样的设置,以便于进入送风通道1001内的气流能够更容易与散热件324的散热面接触,从而带走散热件324的热量,满足散热需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散热件324伸入安装孔316内的深度小于安装孔316自身的深度,即散热件324相对安装孔316的安装具有沿深度方向的安装余量,且安装余量在0.8mm-2mm之间,例如可以是0.8mm、1.2mm、1.8mm、2mm等。该安装余量的设置,便于满足不同厚度的散热件324装配。
如图3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25包括沿整机本体1000轴向叠设的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以及设置在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上的电器元件323,且第一层板321与第二层板322沿整机本体1000的轴向具有高度差,散热件324设置在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中靠近线路板架31侧的一个。也就是说,电路板325采用双层板结构,电器元件323能够根据设计要求或者结构布局的便捷性分布在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上,从而简化电路板325的整体设计难度。特别是相较于单层电路板325而言,双层板的设置可以提高电器元件323的安装空间,降低单层板的负载。同时,正是因为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沿整机本体1000的轴向叠设,从而有效缩小电路板325的直径,进而缩小整机本体1000的径向尺寸。另外,两个层板之间高度差的设置,即在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之间具有间隔,便于电器元件323安装,从而降低每个层板上电器元件323之间的干涉。而且,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相对散热件324的设置,在满足散热件324相对电路板325安装的同时,确保散热件324能够与送风通道1001中的冷气流接触,实现散热。
如图3和图7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层板322位于靠近线路板架31的一侧,且第二层板322沿整机本体1000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层板321沿整机本体1000的径向尺寸。散热件324安装在第二层板322上。也可以说,第二层板322和第二层板322的分开布局方式,不仅便于电器元件323的装配规划,而且可以将电器元件323中比较重要的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层板321上,以提高防护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层板321采用圆形板,以尽可能的适应整机本体1000的圆柱形结构。第二层板322采用异形板,便于与电器元件323以及线路板架31的相适配,提高装配便捷性。其中,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通过一连接柱体固定,或者直接采用螺钉固定成整体结构。而后,将其相对线路板架31安装即可。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1形成送风通道1001的侧壁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且第二壁3102与加热组件1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壁3101与加热组件10的距离。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分别相对加热组件10的距离设置,使得送入送风通道1001的气流能够随着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的差异改变流动方向。具体而言,因为第一壁3101相较于第二壁3102更靠近送风通道1001的出风口,故而二者连接处其实是对风向起到改变的最主要的区域。经送风通道1001的进风口315进入的气流,部分沿着靠近第一壁3101的位置流动至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的相接处,因为相接处的侧壁的限位,从而发生方向的改变,以沿着第二壁3102流动,并经加热组件10流向出风口。同时,因为气流方向的改变会带来风力的损失,故而在第二壁3102相较于第一壁3101更靠近加热组件10的设置,使得流经第二壁3102与加热组件10之间的流动截面减小,从而提高气流流速。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3101的表面为平面,第二壁3102的表面为曲面。这样的设置,在满足气流顺利进入送风通道1001的同时降低风损,而且曲面的设置使其与气流的接触更为顺畅,以便于气流方向的改变,进一步降低风损。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均为曲面设置,或者第一壁3101为曲面设置,第二壁3102为平面设置。同时,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曲面过渡。曲面的过渡方向能够弱化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同时提高气流流动的流畅性。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3102相对出风口201侧平面的投影面积占线路板架31相对出风口201侧平面的投影面积的45%-49%。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二壁3102的面积小于第一壁3101的面积,从而促使送风通道1001内的位于第二壁3102处的风道不至于过小而使得气流流速过大,提高对加热组件10的保护作用。当然,对第二壁3102的面积限定,便于穿线孔313相对线路板架31的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投影面积占比在45%、46.5%、48.2%、49%等。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壁3102位于穿线孔313的边缘2mm-3mm左右处。例如,以2mm、2.5mm或3mm等。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3102与第一壁3101分别相对出风口201的最大距离差值在0.6cm-1.3cm之间。这里的差值指的是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沿整机本体1000轴向上的间距。具体而言,正如上述可知,第二壁3102相较于第一壁3101其实是更靠近朝向送风通道1001的出风口201的一侧,那么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之间的间距其实是影响上述改变横截面积后此处风道的长度,其目的在于实现风向改变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风损,提高风速即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轴向差值为0.6cm、0.86cm、1cm或1.3cm。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连接处使得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60度-90度的改变。具体而言,正如上述所言,沿靠近第一壁3101侧流动的气流会受到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相接处侧壁的限位而改变风向,故而对风向改变角度的限定,其实相当于对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相接处侧壁角度的限定,即相接处侧壁相较于第一壁3101的角度限定,并进一步的得出第一壁3101相较于出风口侧的角度设置关系。例如,当其风向发生90度改变时,相接处的侧壁与第一壁3101处于垂直状态。此时,第一壁3101相较于出风口侧处于平行状态,因此,只有风向具有90度折弯才可顺利流向出风口。当风向发生60度改变时,第一壁3101相较于出风口具有60度的夹角位置关系。当然,上述流动方向的改变角度也可以是75度、85度等。事实上,流动方向改变的越大,第一壁3101相对出风口的设置位置更便于线路板架31的设计,从而得出的该毛发干燥器更便于设计制造。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3102使得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45度-90度的改变。具体的,第二壁3102的曲面结构能够对沿靠近第二壁3102流动的气流进行风向调整,使其改变成朝向出风口的一侧。因此,第二壁3102与气流方向的改变其实是关乎到第二壁3102相较于出风口的位置设置。当然,这里也是经第二壁3102流动方向的改变角度越大,更便于整个线路板架31的设计。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壁3102所产生的流动方向改变角度为45度、80度或90度。
如图3-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线路板架31位于第二壁3102的位置处且朝向电路腔3001的一侧构造有凹陷空间3103,凹陷空间3103用于容设部分线控组件32。穿线孔313位于线路板架31上对应第一壁3101的位置处。具体的,线路板架31朝向加热腔3002的一侧构造有呈敞口的圆筒腔体,该圆筒腔体围设于送风通道1001的部分,第一壁3101、第二壁3102以及凹陷空间3103均设置在该圆筒腔体的底部。在线路板架31朝向电路腔3001的一侧上的凹陷空间3103的设置,使得就电路板325侧而言,电路板325上的部分沿整机本体1000轴向尺寸较大的元件可以排布在凹陷空间3103内,提高电路板325排布的适应性。其中,穿线孔313设置在上述圆筒腔体的底部上第一壁3101上,并贯穿第一壁3101设置,从而便于导线与被隔离的电路腔3001中的线控组件32连接。当然,这样的设置,也是便于穿线孔313自身结构的构造以及穿线孔313处第一密封件91的安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凹陷空间3103的大小与第二壁3102相较于第一壁3101的轴向差值相关,以满足风道导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适应电器元件323的安装。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机本体1000还包括安装于线控组件32背离出风口201一侧的触摸组件2001,电路腔3001设置于线路板架31与触摸组件2001之间,且触摸组件2001与线控组件32电连接。具体而言,触摸组件2001的设置用于用户手控以控制该毛发干燥器,例如控制毛发干燥器的功率大小等。触摸组件2001设置在背离吹风口的一侧,降低与气流之间的干涉。事实上,在触摸组件2001进行工作时,也会因为触摸组件2001自身具有触摸电路的存在,其也会产生微弱的热量。当电路腔3001设置在触摸组件2001与线路板架31之间时,在满足线控组件32与送风通道1001的隔离的基础上,也将送风通道1001与触摸组件2001相隔离。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触摸组件2001构造有触摸壳体2005,触摸壳体2005扣设于整机壳2000背离出风口201的一端,且触摸壳体2005与整机壳2000密封连接。具体而言,这里的整机壳2000包覆在整机本体1000外侧,对整机本体1000起到防护作用。触摸壳体2005与整机壳2000的装配,提高整机本体1000整体的安装结构紧凑性。同时,触摸壳体2005与整机壳2000的密封连接,满足整个毛发干燥器自身的密封要求,而且也是确保电路腔3001处于密封状态,以防外部环境中的杂质进入到电路腔3001而损坏电器元件323。其中,在触摸壳体2005与整机壳2000之间压设有环形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机壳2000与整机本体1000之间具有环绕整机本体1000周侧的隔热腔3003,且隔热腔3003沿整机本体1000的轴向与加热腔3002至少部分重合。具体而言,通过隔热腔3003的设置,使得整机壳2000与整机本体1000并不直接接触,也就不会直接进行热传导。同时,因为该毛发干燥器的主要热量来源于加热组件10,故而隔热腔3003相对加热组件10的位置关系,使得隔热腔3003重点布局在加热组件10的周侧,以最直接的方式作用于加热组件10产生的热量,从而有效降低送风通道1001内的热量散失,使得送风通道1001内的热量尽可能较多或几乎完全用于实际干发操作,从而提高该毛发干燥器的实际使用有效热量,提高干发效果。而且,正是因为隔热腔3003的设置,使得加热组件10产生的热量不会直接传导至整机壳2000,从而导致整机壳2000过热的风险,提高使用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隔热腔3003沿整机本体1000的轴向呈环形设置,且隔热腔3003包绕于加热腔3002的外侧。这样的设置,使得加热组件10沿自身周向的方向均分布有隔热腔3003,从而提高隔热面积,强化防止热量散失的效果。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隔热腔3003呈弧形设置,且数量为多个,并绕加热组件10的周向间隔布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腔3003沿整机本体1000的径向宽度在0.5mm-2mm之间。通过对隔热腔3003的径向宽度的尺寸限定,确保整机本体1000与整机壳2000之间具有安全的隔热距离,即在满足降低热量散失的同时,确保该毛发干燥器沿整机本体1000的径向具有较小的尺寸,同时提高整机本体1000相对整机壳2000装配的稳定性。其中,隔热腔3003的径向宽度为0.5mm、0.7mm、1mm、1.5mm或2mm。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机本体1000还包括沿送风通道1001的轴线延伸的筒体20,筒体20背离出风口201的一侧与线路板架31密封连接,筒体20和线路板架31共同围设成送风通道1001。出风口201设置在筒体20背离线路板架31的一侧,进风口315设置于线路板架31周侧上靠近第一壁3101的一侧。隔热腔3003至少设置于筒体20与整机壳2000之间。
具体而言,加热腔3002即为筒体20的筒腔,加热组件10安装在筒腔内,筒体20与线路板架31共同围设呈送风通道1001,从而便于气流经加热组件10加热后从出风口201送出干发。同时,筒体20与线路板架31之间的密封连接,提高该送风通道1001的密封性,降低送风通道1001内气流的泄漏量。当隔热腔3003设置在筒体20与整机壳2000之间时,恰好包绕在加热腔3002的外侧,从而降低加热腔3002内的热量耗损。而当隔热腔3003设置在筒体20的周侧、线路板架31的周侧与整机壳2000之间时,在满足降低加热腔3002内热量耗损的同时,还能够降低送风通道1001内风量的泄漏。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腔3003与上述的电路腔3001连通。此时,在整机壳2000与线路板架31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也作为隔热腔3003的一部分,从而使得该隔热腔3003绕筒体20和线路板架31的周侧。其中,位于整机壳2000与线路板架31之间的间隙小于位于整机壳2000与筒体20之间的间隙。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隔热腔3003与上述的电路腔3001不连通,则整机壳2000与线路板架31的周侧并不具备间隙。
如图2、图3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筒体20包括内筒21和套设于内筒21外侧的外筒22,加热组件10设置于内筒21与外筒22之间,且外筒22背离出风口201的一端通过第二密封件92密封连接于线路板架31。隔热腔3003设置在外筒22与整机壳2000之间,且至少外筒22朝向加热组件10的内壁设置有隔热片23。具体而言,加热腔3002位于内筒21的外壁与外筒22的内壁之间,加热组件10安装于加热腔3002内,从而通过内筒21和外筒22的共同约束实现对加热组件10的支撑。外筒22的设置不仅用于与线路板架31配合,而且用于对加热组件10以及内筒21形成防护。同时,外筒22能够与罩设在外侧的整机壳2000卡接配合。例如,在整机壳2000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周向间隔的限位筋,通过限位筋卡接在外筒22上。当然,外筒22与整机壳2000的固定可以通过设置卡接臂与卡接槽的配合装配方式。而且,线路板架31能够通过自身外侧的弧形结构与整机壳2000之间实现轴向固定,并与安装于后侧的触摸壳体2005轴向固定,从而实现整个毛发干燥器头部1的装配,提高紧凑性。外筒22上隔热片23的设置降低加热组件10直接传递至外筒22的热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内筒21的外壁上环绕设置有隔热片23,从而降低加热组件10传递至内筒21的热量。同时,通过在外筒22与线路板架31之间的第二密封件92的设置,提高送风通道1001的密封性,降低风量泄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隔热片23采用云母片。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隔热片23沿外筒22的轴向环绕于外筒22。也就是说,沿外筒22的周向,隔热片23环设于外筒22,从而使得加热组件10沿周向的每一处均与外筒22之间具有隔热效果,强化防止热量散失的效果。
如图2、图3、图6、图7和图8所示,在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92为密封环。外筒22远离送风通道1001的出风口201的一端设置有插槽221,第二密封件92容设于插槽221内。线路板架31朝向出风口201的一端设置有插条311,插条311插设于插槽221内,并压紧于第二密封件92。再进一步的,在外筒22的外壁轴向延伸设置有卡臂222,卡臂222构造有卡孔2221。对应的,线路板架31的外壁径向向外凸设后卡凸312,卡凸312能够卡入卡孔2221内,进一步提高外筒22与线路板架31的连接可靠性。卡臂222的数量为卡凸312的数量一一对应,提高受力均衡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毛发干燥器还包括连接于整机本体1000的手柄40以及安装于手柄40的开关组件42,手柄40构造有与送风通道1001的进风口315连通的进风通道41以及与进风通道41隔离的安装腔3004,开关组件42至少部分装配于安装腔3004内,开关组件42与线控组件32电连接。手柄40与整机本体1000密封连接。
具体而言,手柄40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手持,以进行干发操作。开关组件4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控制该毛发干燥器的启动和关闭,同时配合触摸组件2001的设置,以调整开启后风力大小以及热风和冷风的使用状态。手柄40设置有进风通道41,且该进风通道41具有设置在手柄40上的入风口44。手柄40内设置有电机43,电机43与电路板325通过导线电连接。开关组件42通过电路板325控制电机43驱动,外部环境中的气流在毛发干燥器的抽气动力作用下,从手柄40上的入风口44进入,沿进风通道41输送至整机本体1000上送风通道1001,而后从送风通道1001的出风口201送出,用于干发。当然,在使用时,加热组件10不一定必须工作,单仅将外部环境的气流经送风通道1001转变为高速流动的气流即可。加热组件10的使用可以通过触摸组件2001控制。在手柄40上用于安装开关组件42的位置处,开关组件42上的按钮部分凸设出安装腔3004,以便于使用者操作。通过设置与进风通道41隔离的安装腔3004,在满足开关组件42装配的同时,实现开关组件42中电路与进风通道41内气流的隔离,降低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40包括风道壳体2006和罩设于风道壳体2006外侧的手柄壳2003,安装腔3004构造于手柄壳2003与风道壳体2006之间。具体而言,可以是在风道壳体2006上位于开关组件42安装的位置处,使得风道壳体2006向内凹陷,从而在手柄壳2003的内壁与风道壳体2006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安装腔3004,从而实现开关组件42的装配。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缩小手柄40的直径,更便于使用者手持。其中,安装腔3004尽可能的设置在手柄40朝向加热组件10或者受热影响相对较大的位置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安装腔3004与上述的电路腔3001连通,且当电路腔3001与隔热腔3003连通时,安装腔3004、电路腔3001和隔热腔3003依次连通,在满足上述隔离风道与电路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包绕于周侧的三个连通的腔起到降低热量和风量泄漏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三个腔(安装腔3004、隔热腔3003和电路腔3001)中均无干发、定型用的风。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壳2003与整机壳2000配合。具体的,在整机壳2000上位于送风通道1001的进风口315处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延伸壳段2004,手柄40的前端伸入该延伸壳段2004。手柄壳2003与风道壳体2006之间具有一安装间隙,延伸壳段2004插设于该安装间隙中,并可利用螺钉紧固。综上可以理解为,上述的整机本体1000、以及安装于整机本体1000内的线路板架31、线控组件32、加热组件10、罩设于整机本体1000外侧的整机壳2000共同组成该毛发干燥器的头部1。同时,上述的手柄40、开关组件42、电机43以及连接于手柄40尾侧的电机43电源线等共同组成该毛发干燥器的尾部2。这里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筒体20的轴向与整机本体1000的轴向,筒体20的径向为整机本体1000的径向,手柄40沿筒体20的径向延伸。从而,形成近似“7”字形的毛发干燥器。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315处压设有第三密封件93,第三密封件93用于将风道壳体2006与线路板架31密封连接。具体而言,第三密封件93的设置提高送风通道1001和进风通道41相接处的密封性,降低风量泄漏。其中,第三密封件93采用异型密封圈,其目的在于与线路板架31上的进风口315进行适配。第三密封件93粘接在线路板架31上进风口315的边缘处,手柄40中风道壳体2006的前端压紧于第三密封件93,并与线路板架31固定,同时手柄壳2003与整机壳200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密封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干燥器包括:
整机本体(1000),构造有送风通道(1001),所述送风通道(1001)具有进风口(315)和出风口(201);
线路板架(31),安装于所述整机本体(1000)内,并将所述整机本体(1000)分隔成加热腔(3002)和电路腔(3001),所述加热腔(3002)位于所述送风通道(1001)上靠近出风口(201)的一侧,所述电路腔(3001)与所述送风通道(1001)隔离;所述线路板架(31)构造有穿线孔(313),且所述穿线孔(313)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91);
线控组件(32),安装于所述线路板架(31),且位于所述电路腔(3001)内;
加热组件(10),安装于所述加热腔(3002)内,所述加热组件(10)的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密封件(91)连接于所述线控组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架(31)构造有沿自身厚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316);
所述线控组件(32)包括电路板(325)和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25)朝向所述加热腔(3002)一侧的散热件(324),所述散热件(324)凸设于所述电路板(325)的部分嵌设于所述安装孔(31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324)朝向所述加热腔(3002)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孔(316)朝向所述加热腔(3002)的一侧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25)包括沿所述整机本体(1000)轴向叠设的第一层板(321)和第二层板(3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321)和所述第二层板(322)上的电器元件(323),且所述第一层板(321)与所述第二层板(322)沿所述整机本体(1000)轴向具有高度差,所述散热件(324)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321)和所述第二层板(322)中靠近所述线路板架(31)侧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板(322)位于靠近所述线路板架(31)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层板(322)沿所述整机本体(1000)径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层板(321)沿所述整机本体(1000)径向的尺寸;所述散热件(324)安装于所述第二层板(3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架(31)形成所述送风通道(1001)的侧壁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壁(3101)和第二壁(3102),且所述第二壁(3102)与所述加热组件(1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壁(3101)与所述加热组件(10)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3101)和/或所述第二壁(3102)的表面为曲面;
第一壁(3101)和所述第二壁(3102)的连接处通过曲面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3102)相对所述出风口(201)侧平面的投影面积占所述线路板架(31)相对所述出风口(201)侧平面的投影面积的45%-4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3102)与所述第一壁(3101)分别相对所述出风口(201)的最大距离差值在0.6cm-1.3c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3101)和所述第二壁(3102)连接处使得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60度-90度的改变;
所述第二壁(3102)使得至少部分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45度-90度的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架(31)位于所述第二壁(3102)的位置处且朝向所述电路腔(3001)的一侧构造有凹陷空间(3103),所述凹陷空间(3103)用于容设部分所述线控组件(32);所述穿线孔(313)位于所述线路板架(31)上对应所述第一壁(3101)的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干燥器还包括罩设于所述整机本体(1000)外侧的整机壳(2000),所述整机壳(2000)与所述整机本体(1000)之间具有环绕所述整机本体(1000)周侧的隔热腔(3003),且所述隔热腔(3003)沿所述整机本体(1000)的轴向与所述加热腔(3002)至少部分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3003)沿所述整机本体(1000)的径向宽度在0.5mm-2m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本体(1000)还包括沿所述送风通道(1001)的轴线延伸的筒体(20),所述筒体(20)背离所述出风口(201)的一侧与所述线路板架(31)密封连接,所述筒体(20)和所述线路板架(31)共同围设成所述送风通道(1001);所述出风口(201)设置于所述筒体(20)背离所述线路板架(31)的一侧,所述进风口(315)设置于所述线路板架(31)周侧上靠近所述第一壁(3101)的一侧;
所述隔热腔(3003)至少设置于所述筒体(20)与所述整机壳(2000)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包括内筒(21)和套设于所述内筒(21)外侧的外筒(22),所述加热组件(10) 设置于所述内筒(21)与所述外筒(22)之间,且所述外筒(22)背离所述出风口(201)的一端通过第二密封件(92)密封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架(31);
所述隔热腔(3003)设置于所述外筒(22)与所述整机壳(2000)之间,且至少所述外筒(22)朝向所述加热组件(10)的内壁设置有隔热片(23)。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发干燥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整机本体(1000)的手柄(40)以及安装于所述手柄(40)的开关组件(42),所述手柄(40)构造有与所述送风通道(1001)的进风口(315)连通的进风通道(41)以及与所述进风通道(41)隔离的安装腔(3004),所述开关组件(42)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安装腔(3004)内,所述开关组件(42)与所述线控组件(32)电连接;
所述手柄(40)与所述整机本体(1000)密封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0)包括风道壳体(2006)和罩设于所述风道壳体(2006)外侧的手柄壳(2003),所述安装腔(3004)构造于所述手柄壳(2003)与所述风道壳体(2006)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15)处压设有第三密封件(93),所述第三密封件(93)用于将所述风道壳体(2006)与所述线路板架(31)密封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3004)和所述隔热腔(3003)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电路腔(3001)连通。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本体(10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线控组件(32)背离所述出风口(201)一侧的触摸组件(2001),所述电路腔(3001)设置于所述线路板架(31)与所述触摸组件(2001)之间,且所述触摸组件(2001)与所述线控组件(32)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毛发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组件(2001)构造有触摸壳体(2005),所述触摸壳体(2005)扣设于所述整机壳(2000)背离所述出风口(201)的一端,且所述触摸壳体(2005)与所述整机壳(2000)密封连接。
CN202122730647.8U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器 Active CN216568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0647.8U CN216568805U (zh)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0647.8U CN216568805U (zh)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8805U true CN216568805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5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0647.8U Active CN216568805U (zh) 2021-11-09 2021-11-09 毛发干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8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92341A1 (en) Electric hair dryer
CN108755531B (zh) 吹风机
CN110014954B (zh) 充电连接件
CN112716127B (zh) 一种吹风机的降噪结构及具有该降噪结构的吹风机
CN217065611U (zh) 毛发护理器
JP2005169106A (ja) 衣類乾燥器用カバー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CN216568807U (zh) 毛发护理器
CN216568809U (zh) 毛发干燥用具
CN216568805U (zh) 毛发干燥器
CN209732888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电吹风
CN112569493B (zh) 呼吸系统
CN210309967U (zh) 端子冷却机构和充电枪
CN116098365A (zh) 干发器具
CN116098361A (zh) 毛发护理器
CN116098366A (zh) 毛发护理器
CN212117386U (zh)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CN113303582A (zh) 风嘴结构和吹风机
CN216568811U (zh) 吹风机
KR20240029379A (ko) 웨어러블 장치
CN219813411U (zh) 一种具有回路散热风道的电吹风
CN221222891U (zh) 调温设备
WO2022199391A1 (zh) 一种干手器、加热装置、干手器调风装置、吹风设备
CN215271034U (zh) 风嘴结构和吹风机
KR20240029377A (ko) 웨어러블 장치
CN21558335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吹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