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4729U - 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4729U
CN216564729U CN202122600712.5U CN202122600712U CN216564729U CN 216564729 U CN216564729 U CN 216564729U CN 202122600712 U CN202122600712 U CN 202122600712U CN 216564729 U CN216564729 U CN 216564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tator
motor
bas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07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辻内翼
长泽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4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4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电动机包括转子、定子、配置于定子的下方的电路基板、具有配置于定子与电路基板之间的基部的外壳以及将定子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密封部件,定子具有定子铁心、绝缘体、线圈和端子销,基部具有沿着轴向贯穿的贯通孔,端子销经由贯通孔向比基部靠下方的位置突出,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贯通孔的内部,配置于贯通孔的内部的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基部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Description

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送风装置以及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机包括由支承体支承的定子。
支承体由塑料材料构成。定子固定于外壳(例如,参照日本公开公报特表2012-519463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结构中,当支承体热膨胀时,由支承体支承的定子有可能在轴向上位置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抑制定子的轴向位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转子,其具有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与转子在径向上相对地设置;电路基板,其配置在定子的下方;外壳,其具有配置在定子与电路基板之间的基部;以及密封部件,其与基部的上表面接触并覆盖定子的至少一部分。定子具有:定子铁心;绝缘体,其覆盖定子铁心的至少一部分;线圈,其通过隔着绝缘体在定子铁心上卷绕导线而形成;以及端子销,其与线圈连接,并朝向下方延伸。基部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端子销经由贯通孔向基部的下方突出。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贯通孔的内部。配置在贯通孔内部的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基部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贯通孔具有:贯通孔上部,其与基部的上部空间连通;以及贯通孔下部,其配置在比贯通孔上部靠下方的位置,比贯通孔上部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扩展,配置在贯通孔下部的内部的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基部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贯通孔下部从贯通孔上部的下端相对于轴向垂直地扩展,且朝向下方相对于轴向平行地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贯通孔下部从贯通孔上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呈锥状扩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绝缘体具有:绝缘体主体,其与定子铁心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销支承部,其从绝缘体主体向下方突出并支承端子销,销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贯通孔的内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堵塞贯通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贯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壳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在轴向上呈筒状延伸的轴承保持部,在轴承保持部的径向内侧面上固定有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定子的径向内侧面固定于轴承保持部的径向外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包括上述电动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抽油烟机包括上述送风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抑制定子的轴向位置偏移。
有以下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抽油烟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的仰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贯通孔及其周边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贯通孔及其周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将电动机100的中心轴线CA延伸的方向称为"轴向",将轴向设为上下方向。但是,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电动机100的使用时的朝向及位置关系。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从外壳4的基部41朝向定子2的轴向的一个方向称为"上方",将从外壳4的基部41朝向电路基板3的轴向的另一个方向称为"下方"。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中,将上方的端部称为"上端部",将下方的端部称为"下端部"。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表面中,将朝向上方的面称为"上表面",将朝向下方的面称为"下表面"。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中心轴线CA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另外,在径向上,将靠近中心轴线CA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CA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另外,在各个构成要素的侧面中,将朝向径向内侧的面称为"径向内侧面",将朝向径向外侧的面称为"径向外侧面"。
图1是例如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抽油烟机300的分解立体图。图1示出整流板320与罩310分离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抽油烟机300具有送风装置200。另外,抽油烟机300具有罩310和整流板320。送风装置200配置在罩310的内侧。罩310的开口被整流板320覆盖。但是,在罩310的内缘与整流板320的外缘之间设有间隙。抽油烟机300与天花板安装型无关,也可以是下拉安装型。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200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200具有电动机100。另外,送风装置200具备叶轮210。叶轮210固定在电动机100上。电动机100使叶轮210旋转,产生气流。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100的剖视图。图3表示用包含中心轴线CA的平面切断电动机100时的电动机100的截面结构。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2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4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100具备转子1、定子2、电路基板3、外壳4和密封部件5。电动机100是外转子型的电动机。另外,电动机100也可以是内转子型的电动机。
转子1具有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CA配置的轴11。轴11被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CA旋转。另外,转子1具有磁铁保持部件12和磁铁13。
磁铁保持部件12为有盖筒状。即,磁铁保持部件12具有盖部121和从盖部121的径向外缘向下方延伸的转子筒部122。盖部121是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圆盘状,在径向的中心部具有开口。轴11固定在盖部121的开口中。由此,轴11与磁铁保持部件12一起绕中心轴线CA旋转。磁铁13固定于转子筒部122的径向内侧面。叶轮210固定在转子筒部122的径向外侧面上。
定子2与转子1在径向上相对配置。具体地说,定子2配置在转子1的径向内侧。定子2使转子1旋转。电路基板3配置在定子2的下方。
定子2具有定子铁心21、绝缘体22、线圈23和端子销24。定子铁心21具有环状的铁心背部和多个齿。齿从铁心背部的径向外侧面向径向外侧延伸。定子铁心21是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状的磁性体,是在轴向上层叠有多个电磁钢板的层叠体。齿的径向外侧面与磁铁13相对。绝缘体22是使用树脂等的绝缘部件。绝缘体22覆盖定子铁心21的至少一部分。线圈23通过隔着绝缘体22在定子铁心21上卷绕导线而形成。具体而言,线圈23通过将导线卷绕在齿上而形成。
在此,绝缘体22具有绝缘体主体221和销支承部222。绝缘体主体221是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环状。绝缘体主体221与定子铁心21的至少一部分接触。销支承部222从绝缘体主体221向下方突出,支承端子销24。具体而言,在线圈23的径向外侧设有销支承部222。
端子销24与线圈23连接,向下方延伸。端子销24与电路基板3电连接。另外,端子销24的根数为多根,例如为3根。绝缘体22具有与端子销24的根数相同数量的销支承部222。
外壳4具有基部41。另外,外壳4具有轴承保持部42。而且,外壳4具有外壳筒部43。
基部41配置在定子2与电路基板3之间。外壳筒部43从基部41的径向外缘向下方延伸。外壳筒部43从径向外侧覆盖电路基板3。即,电路基板3配置在外壳筒部43的径向内侧。轴承保持部42从基部41的径向内缘向上方延伸。
另外,电动机100具备向上方开口的有底筒状的罩6。罩6固定在外壳筒部43的下端部。罩6从下方覆盖电路基板3。
基部41具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40。贯通孔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40包括第一贯通孔401和第二贯通孔402。第一贯通孔401的数量为多个。另外,第二贯通孔402的数量为多个。第一贯通孔401从上方观察具有大致矩形的开口。第二贯通孔402从上方观察具有圆形的开口。但是,贯通孔40的开口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第一贯通孔401是端子销24的引出孔。端子销24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贯通孔401的内部。端子销24经由第一贯通孔401向基部41的下方突出。即,端子销24经由贯通孔40比基部41更向下方突出。
另外,销支承部22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一贯通孔401的内部,销支承部222与第一贯通孔401的内表面在径向上相对。即,销支承部22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贯通孔40的内部。由此,与未将销支承部222配置在贯通孔40的内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定子铁心21与基部41之间的间隔。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电动机100的小型化。
多个端子销24分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第一贯通孔401中。即,基部41具有与端子销24的根数相同数量的多个第一贯通孔401。
另外,第二贯通孔402不是端子销24的引出孔。因此,端子销24不配置在第二贯通孔402的内部。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第二贯通孔402的内部配置端子销24。即,端子销24也可以经由第二贯通孔402比基部41更向下方突出。
轴承保持部42沿着中心轴线CA在轴向上呈筒状延伸。轴承保持部42位于定子2的径向内侧。定子2的径向内侧面固定在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外侧面上。具体而言,定子铁心21的径向内侧面固定于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外侧面。另外,在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内侧面上固定有可旋转地支承轴11的第一轴承71及第二轴承72。第一轴承71位于第二轴承72的上方。
密封部件5是固化的树脂。定子2由密封部件5密封。即,密封部件5覆盖定子2的至少一部分。在此,在形成密封部件5的树脂密封工序中,使用树脂密封用的模具。在树脂密封工序中,在定子2固定于外壳4的状态下,向覆盖定子2的模具内注入树脂。之后,通过模具内的树脂固化,形成覆盖定子2的至少一部分的密封部件5。
密封部件5与基部41的上表面接触。具体而言,密封部件5与基部41的上表面中的在轴向上与定子2重叠的部分接触。即,密封部件5的一部分配置在基部41的上表面与定子2之间。另外,密封部件5与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外侧面接触。另外,定子2的径向内侧面通过粘接剂与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外侧面粘接。因此,密封部件5与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外侧面中的未粘接定子2的径向外侧面的部分的一部分接触。
另外,密封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贯通孔40的内部。并且,密封部件5堵塞贯通孔40。具体而言,密封部件5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贯通孔401的内部,与第一贯通孔401的内周面在整周上接触。另外,配置在第一贯通孔401内部的密封部件5的一部分覆盖位于第一贯通孔401内部的端子销24,并且覆盖位于第一贯通孔401内部的销支承部222。而且,密封部件5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二贯通孔402的内部,与第二贯通孔402的内周面遍及全周接触。由此,能够抑制水分经由贯通孔40侵入到电路基板3侧。
另外,密封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多个贯通孔40各自的内部。由此,多个贯通孔40全部被密封部件5堵塞。
图6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4的仰视图。即,图6是表示外壳4的下表面的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贯通孔401及其周边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贯通孔402及其周边的剖视图。
配置在贯通孔40内部的密封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与基部41的下表面相对。密封部件5中的与基部41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的部分与基部41的下表面接触。具体而言,配置在贯通孔40内部的密封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与基部41的下表面中的、从下方仰视时比贯通孔40的内缘靠内侧的面接触。由此,成为密封部件5勾挂于基部41的下表面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密封部件5的轴向位置偏移。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被密封部件5覆盖的定子2的轴向位置偏移。
这里,电动机100是外转子型电动机。定子2的径向内侧面与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外侧面粘接。在该结构中,能够抑制定子2从轴承保持部42的径向外侧面剥离而脱落。
另外,贯通孔40具有贯通孔上部40a和贯通孔下部40b。贯通孔上部40a与基部41的上部空间连通。贯通孔下部40b配置在贯通孔上部40a的下方,比贯通孔上部40a更向与轴向交叉的方向扩展。并且,配置在贯通孔下部40b内部的密封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与基部41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换言之,密封部件5具有配置在贯通孔下部40b的内部的密封部件下部50。并且,密封部件下部50在贯通孔40的内部与基部41的下表面接触。在该结构中,在形成密封部件5的树脂密封工序中,通过向贯通孔下部40b的内部填充树脂,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与基部41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的密封部件下部50的密封部件5。
多个贯通孔40分别具有贯通孔上部40a和贯通孔下部40b。另外,密封部件下部50配置在多个贯通孔40的贯通孔下部40b各自的内部。并且,在多个贯通孔40的贯通孔下部40b各自的内部,基部41的下表面与密封部件下部50在轴向上相对,密封部件下部50与基部41的下表面接触。即,密封部件5具有多个与基部41的下表面接触的密封部件下部50。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密封部件5的轴向位置偏移。
另外,第一贯通孔401和第二贯通孔402都具有贯通孔上部40a和贯通孔下部40b。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需要区别第一贯通孔401和第二贯通孔402的情况下,对第一贯通孔401的贯通孔上部40a标注附图标记401a而称为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对第一贯通孔401的贯通孔下部40b标注附图标记401b而称为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另外,对第二贯通孔402的贯通孔上部40a标注附图标记402a而称为第二贯通孔上部402a,对第二贯通孔402的贯通孔下部40b标注附图标记402b而称为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需要区别配置于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的密封部件下部50和配置于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的密封部件下部50的情况下,对配置于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的密封部件下部50标注附图标记51而称为第一密封部件下部51,对配置于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的密封部件下部50标注附图标记52而称为第二密封部件下部52。
多个第一贯通孔401分别具有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和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另外,多个第二贯通孔402分别具有第二贯通孔上部402a及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第一密封部件下部51配置在多个第一贯通孔401的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各自的内部。第二密封部件下部52配置在多个第二贯通孔402的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各自的内部。
如图7所示,作为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的贯通孔下部40b从贯通孔上部40a的下端相对于轴向垂直地扩展,并且朝向下方相对于轴向平行地延伸。即,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从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的下端相对于轴向垂直地扩展,且朝向下方相对于轴向平行地延伸。第一贯通孔401在内部具有从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的下端相对于轴向垂直地扩展的下表面411。
具体而言,第一贯通孔401具有比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向径向内侧扩展的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即,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的一部分比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更向径向内侧扩展。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中比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更向径向内侧扩展的部分从下方仰视为大致矩形(参照图6)。作为贯通孔下部40b的形状,通过采用从贯通孔上部40a的下端相对于轴向垂直地扩展、且朝向下方相对于轴向平行地延伸的形状,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贯通孔上部40a和贯通孔下部40b的贯通孔40。
另外,在形成密封部件5的树脂密封工序中,树脂从基部41的上表面上向第一贯通孔401流动,树脂被填充到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及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的各内部。之后,通过树脂固化,形成基部41的上表面上的树脂、第一贯通孔上部401a的内部的树脂以及第一贯通孔下部401b的内部的树脂相互连接的密封部件5。即,形成具有第一密封部件下部51的密封部件5。第一密封部件下部51与第一贯通孔401内部的下表面411在轴向上相对,并与下表面411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密封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与基部41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如图8所示,作为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的贯通孔下部40b从贯通孔上部40a的下端朝向下方呈锥状扩展。即,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从第二贯通孔上部402a的下端朝向下方呈锥状扩展。第二贯通孔402在内部具有从第二贯通孔上部402a的下端朝向下方呈锥状扩展的下表面412。
具体而言,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从第二贯通孔上部402a的下端朝向下方在全周范围内扩展成锥状。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从下方仰视为圆形(参照图6)。作为贯通孔下部40b的形状,通过采用从贯通孔上部40a的下端朝向下方呈锥状扩展的形状,在形成密封部件5的树脂密封工序中,从贯通孔上部40a向贯通孔下部40b的树脂的流动性提高,容易向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的内部填充树脂。其结果是,能够在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的内部充分地填充树脂。
另外,在形成密封部件5的树脂密封工序中,树脂从基部41的上表面上向第二贯通孔402流动,在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及第二贯通孔上部402a的各内部填充树脂。之后,通过使树脂固化,形成基部41的上表面上的树脂、第二贯通孔上部402a的内部的树脂以及第二贯通孔下部402b的内部的树脂相互连接的密封部件5。即,形成具有第二密封部件下部52的密封部件5。第二密封部件下部52与第二贯通孔402内部的下表面412在轴向上相对,并与下表面412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密封部件5的至少一部分与基部41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可用作例如用于抽油烟机的电动机等。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机,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具有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
定子,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相对配置;
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配置于所述定子的下方;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基部,所述基部配置于所述定子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以及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基部的上表面接触,并将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覆盖,
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心;
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将所述定子铁心的至少一部分覆盖;
线圈,所述线圈通过隔着所述绝缘体在所述定子铁心上卷绕导线而形成;以及
端子销,所述端子销与所述线圈链接,并向下方延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具有沿着轴向贯穿的贯通孔,
所述端子销经由所述贯通孔向比所述基部靠下方的位置突出,
所述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内部,
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内部的所述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部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具有:
贯通孔上部,所述贯通孔上部与所述基部的上部空间连通;以及
贯通孔下部,所述贯通孔下部配置于比所述贯通孔上部靠下方的位置,并从所述贯通孔上部朝与轴向交叉的方向扩展,
配置于所述贯通孔下部的内部的所述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部的下表面在轴向上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下部从所述贯通孔上部的下端相对于轴向垂直地扩展,且向下方相对于轴向平行地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下部从所述贯通孔上部的下端向下方呈锥状地扩展。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具有:
绝缘体主体,所述绝缘体主体与所述定子铁心的至少一部分接触;以及
销支承部,所述销支承部从所述绝缘体主体向下方突出,并对所述端子销进行支承,
所述销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将所述贯通孔堵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数量是多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轴承保持部,所述轴承保持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在轴向上呈筒状地延伸,
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径向内侧面上固定有将所述轴支承成能旋转的轴承,
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面固定于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径向外侧面。
9.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
10.一种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
CN202122600712.5U 2020-10-30 2021-10-27 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 Active CN2165647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3284 2020-10-30
JP2020-183284 2020-10-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4729U true CN21656472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8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0712.5U Active CN216564729U (zh) 2020-10-30 2021-10-27 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74066A (zh)
CN (1) CN21656472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74066A (ja)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0770B2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parallel fan
US5006765A (en) DC motor with coreless coil installation
CN110159546B (zh) 泵装置
US11056953B2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fan motor
US20170353090A1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blower
CN109391085B (zh) 马达
US11353032B2 (en) Air blower
US11552533B2 (en) Stator assembly, motor, and fan motor
JP5385325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送風ファン
US11300137B2 (en) Centrifugal fan
US11677300B2 (en) Motor and blower
CN216564729U (zh) 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
KR102087523B1 (ko) 팬 모터
CN109309425B (zh) 马达
CN110858741A (zh) 马达
US10958124B2 (en) Motor
CN215267805U (zh) 定子单元、马达及送风装置
JP7208773B2 (ja) ポンプ装置
JP7081160B2 (ja) モータ
CN216564730U (zh) 电动机、送风装置及抽油烟机
JP2020108183A (ja) モータ
JP2003230246A (ja) 防水型ブラシレスファン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69393B2 (ja) モータ
JP3516518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8207581A (ja) 静止部および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