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7829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7829U
CN216557829U CN202122103298.7U CN202122103298U CN216557829U CN 216557829 U CN216557829 U CN 216557829U CN 202122103298 U CN202122103298 U CN 202122103298U CN 216557829 U CN216557829 U CN 216557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refrigeration
fan
chamber
evapora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3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皓宇
廉锋
李大伟
张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3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7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7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7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蒸发器和蓄冷件,箱体内部形成蒸发室和蓄冷室,箱体放置于底面上方,蒸发室包括倾斜于底面的底壁,底壁下方为蓄冷室,蒸发器,其设置于蒸发室;蓄冷件设置于蓄冷室。该制冷设备在正常供电时,由于蓄冷件就设置在蒸发器的下方,可以获取到蒸发器的冷量;在制冷设备停电时,将蓄冷件的冷量释放,可以用于制冷;另外蓄冷件可以按着底壁的形状倾斜布设,利用了该部分本会被浪费的空间,从而在不影响制冷设备容积利用率的基础上,解决了制冷设备停电供冷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突然停电的环境下,制冷设备无法保障对食材的供冷,使得食材变质,影响了食材的存储。若需要解决该问题,则又会面临新的问题:新增了为解决该问题而占用空间的零件。而制冷设备内的空间本就有限,在有限的空间内新增零件,会降低制冷设备的容积利用率,为了停电这一不常见的需求影响了制冷设备的正常使用,反而降低了这样的制冷设备的竞争力。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制冷设备予以改进,以在解决停电无法制冷的问题的基础上,避免产生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其内部形成蒸发室和蓄冷室,所述箱体放置于底面上方,所述蒸发室包括倾斜于所述底面的底壁,所述底壁下方为所述蓄冷室;
蒸发器,其设置于所述蒸发室;
蓄冷件,其设置于所述蓄冷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部还形成制冷间室和风道,所述蒸发室和/或所述蓄冷室通过所述风道与所述制冷间室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制冷设备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蒸发室,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气流经过所述蒸发室和/或所述蓄冷室进入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制冷设备还包括隔板,所述风机设置为离心风机,所述风机包括正面进风口和反面进风口,所述正面进风口连通所述蒸发室,所述反面进风口连通所述蓄冷室,所述隔板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反面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制冷设备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制冷间室和所述蒸发室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开口;
所述隔板包括插入状态和移出状态,于所述插入状态,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蒸发室;于所述移出状态,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开口移出所述蒸发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冷件包括蓄冷本体,以及穿过所述蓄冷本体的多个送风孔,于所述移出状态,所述送风孔连通所述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制冷设备还包括蓄电部,所述蓄电部用于为所述风机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制冷设备还包括供电部,当所述供电部通电时,所述供电部可对所述蓄电部充电,且所述蓄电部和所述风机之间断路;
当所述供电部断电时,所述蓄电部和所述风机之间形成闭合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倾斜壁和第二倾斜壁,所述第一倾斜壁上方设置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倾斜壁上方设置所述风机,所述蓄冷件朝向所述第一倾斜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倾斜壁吻合,且所述蓄冷件朝向所述第二倾斜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倾斜壁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冷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壁之间设置气流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制冷设备在正常供电时,由于蓄冷件就设置在蒸发器的下方,可以获取到蒸发器的冷量;在制冷设备停电时,将蓄冷件的冷量释放,可以用于制冷;另外,由于为了化霜排水的需要,蒸发器可以倾斜设置,一般的制冷设备在倾斜的蒸发器下方设置对应的斜坡,而斜坡一般都倾斜于箱体的底面,斜坡造成了空间浪费,但本实施例中,在蒸发室的底壁的下方设置蓄冷件,蓄冷件可以按着底壁的形状倾斜布设,从而利用了该部分本会被浪费的空间,从而在不影响制冷设备容积利用率的基础上,解决了制冷设备停电供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停电状态时的其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停电状态时的另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供电状态时的其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隔板在插入状态和移出状态之间切换时的剖视图;
其中,100、制冷设备;10、蒸发室;20、蓄冷室;201、气流通道;202、送风孔;30、制冷间室;40、风道;1、箱体;2、风机;21、正面进风口;22、反面进风口;3、蓄冷件;4、底壁;41、第一倾斜壁;42、第二倾斜壁;5、蒸发器;6、分隔件;61、开口;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实现停电时继续供冷一段时间,且是在不影响制冷设备容积利用率的基础上,解决制冷设备停电供冷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可以是冰箱、冷柜、酒柜,尤其是一种冷柜,该冷柜可以是直冷、尤其可以是一种以风冷的形式制冷的设备,制冷设备100包括箱体1、制冷间室30、蒸发室10、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管路、蒸发器5等,如果是风冷的形式制冷,还可以包括风道40、风机2、进风口和出风口等,风机2吹动气流通过蒸发器5以进行换热,通过风道40将蒸发器5的冷量送入制冷间室30。下文主要以风冷形式制冷的冷柜为例进行说明。
冷柜可以放置于水平的地面上,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参照重力方向定义为下,反方向定义为上,地面即为制冷设备100的底面,箱体1位于底面的正上方,该底面可以为物理学中的水平面。
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冷设备100,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蒸发器5和蓄冷件3,箱体1内部形成蒸发室10和蓄冷室20,箱体1放置于底面上方,蒸发室10包括倾斜于底面的底壁4,底壁4下方为蓄冷室20;蒸发器5设置于蒸发室10;蓄冷件3设置于蓄冷室20。将蒸发室10设置倾斜的底壁4,可以用于引导化霜水的流动,化霜时,水沿着底壁4流出,而箱体1的一般放置于水平的底面上,或者说,箱体1的底面不会与底壁4平行,这使得底壁4的部分位置高、部分位置低,形成高低不平的结构,一般地,此时在底壁4的下方会不可避免的浪费部分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将蓄冷室20设置在底壁4的下方,可以利用这部分空间,蓄冷件3包括蓄冷本体,其内部填充有蓄冷剂,蓄冷剂主体是无机盐相变材料构成的PCM(Phase ChangeMaterial,相变材料),而由于蓄冷剂可以是液体,所以盛装蓄冷件3的蓄冷本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底壁4的形状任意调整设置,充分利用其底部的空间。
箱体1内部还形成制冷间室30和风道40,蒸发室10和/或蓄冷室20通过风道40与制冷间室30连通,以及,制冷设备100还包括风机2,风机2设置于蒸发室10,风机2用于驱动气流经过蒸发室10和/或蓄冷室20进入风道40。
该制冷设备100通过风冷的形式制冷,将蒸发室10的冷量通过风道40吹向制冷间室30。蓄冷室20内的冷量,可以通过制冷或风冷的形式输出冷量。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100还包括隔板7,如图3或4所示,风机2设置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从叶轮的径向吸风,从周向吹风,径向的两个端面,分别为正面进风口21和反面进风口22,正面进风口21连通蒸发室10,反面进风口22连通蓄冷室20,隔板7用于打开或封闭反面进风口22,当隔板7封闭反面进风口22时,仅通过正面进风口21连通风道40,此时为正常制冷的状态,也就是说,当冷柜没有断电时,隔板7封闭反面进风口22。当隔板7打开反面进风口22时,此时可以同时通过正面进风口21和反面进风口22连通风道40,此时蓄冷室20连通风道40,蓄冷室20对制冷间室30供应冷量,也就是说,当断电时,隔板7打开反面进风口22。
更进一步地,如图2或4所示,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用于分隔制冷间室30和蒸发室10的分隔件6,分隔件6包括开口61;隔板7包括插入状态和移出状态,于插入状态,隔板7通过开口61至少部分插入蒸发室10;于移出状态,隔板7通过开口61移出蒸发室10,当冷柜停电后,可以将隔板7从插入状态转变为移出状态,也就是通过开口61取出隔板7,使蓄冷室20的冷量可以被风机2吸取吹向风道40。
蓄冷件3还包括穿过蓄冷本体的多个送风孔202,于移出状态,送风孔202连通风道40,如图2所示,当气流进入蓄冷室20后,可以穿过多个送风孔202,当穿过这些送风孔202时,能够与蓄冷件3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从而带走更多的冷量,与蓄冷件3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更高。另外蓄冷件3的上表面与底壁4之间设置气流通道201,如图1所示,一方面,在正常制冷时,将蓄冷件3与底壁4通过气流通道201隔开,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避免温度过低的蒸发器5将蓄冷件3的温度冻得过低,另外由于停电时很少数的情况,正常大多数时间都是正常供电的,所以长期的冷却下,蓄冷件3也能达到很低的温度。底壁4设置为导热材质,例如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
另一方面,使气流不仅可以穿过多个送风孔202,也有部分的通路使气流顺畅流通,使得断电时也能维持一定量正常流通的气流。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100还包括蓄电部,蓄电部用于为风机2供电,由于风机2转动需要的电量不大,远低于压缩机需要的电量,在冷量由蓄冷件3提供的基础上,蓄电部只需要维持风机2的转动即可,一般地,可以维持运转数日。
以及,制冷设备100还包括供电部,当供电部通电时,供电部可对蓄电部充电,且蓄电部和风机2之间断路;当供电部断电时,蓄电部和风机2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当再次恢复供电时,供电部继续为蓄电部充电,直到下次停电时再次放电,蓄电部和风机2之间断路,是指供电部通电时,由供电部对电机供电;蓄电部和风机2之间形成闭合回路,是指由蓄电部输出电流驱动风机2转动。供电部为外接电源,如220V的电压,蓄电部设置为电池。
如图3所示,底壁4包括第一倾斜壁41和第二倾斜壁42,第一倾斜壁41上方设置蒸发器5,第二倾斜壁42上方设置风机2,蓄冷件3朝向第一倾斜壁41的上表面与第一倾斜壁41吻合,且蓄冷件3朝向第二倾斜壁42的上表面与第二倾斜壁42吻合。底壁4不限于一张平板,其表面在不同位置可以具有不同的斜率,设置部分位置可以是圆弧面、波浪面,蓄冷件3与底壁4相对的位置,即设置为对应的形状,从而使底壁4和蓄冷件3之间的距离减少,充分利用底壁4下方的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制冷设备100在正常供电时,由于蓄冷件3就设置在蒸发器5的下方,可以获取到蒸发器5的冷量;在制冷设备100停电时,将蓄冷件3的冷量释放,可以用于制冷;另外,由于为了化霜排水的需要,蒸发器5可以倾斜设置,一般的制冷设备100在倾斜的蒸发器5下方设置对应的斜坡,而斜坡一般都倾斜于箱体1的底面,斜坡造成了空间浪费,但本实施例中,在蒸发室10的底壁4的下方设置蓄冷件3,蓄冷件3可以按着底壁4的形状倾斜布设,从而利用了该部分本会被浪费的空间,从而在不影响制冷设备100容积利用率的基础上,解决了制冷设备100停电供冷的问题。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部形成蒸发室和蓄冷室,所述箱体放置于底面上方,所述蒸发室包括倾斜于所述底面的底壁,所述底壁下方为所述蓄冷室;
蒸发器,其设置于所述蒸发室内;
蓄冷件,其设置于所述蓄冷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还形成制冷间室和风道,所述蒸发室和/或所述蓄冷室通过所述风道与所述制冷间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蒸发室,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气流经过所述蒸发室和/或所述蓄冷室进入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风机设置为离心风机,所述风机包括正面进风口和反面进风口,所述正面进风口连通所述蒸发室,所述反面进风口连通所述蓄冷室,所述隔板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反面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制冷间室和所述蒸发室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开口;
所述隔板包括插入状态和移出状态,于所述插入状态,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蒸发室;于所述移出状态,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开口移出所述蒸发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件包括蓄冷本体,以及穿过所述蓄冷本体的多个送风孔,于所述移出状态,所述送风孔连通所述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部,所述蓄电部用于为所述风机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部,当所述供电部通电时,所述供电部可对所述蓄电部充电,且所述蓄电部和所述风机之间断路;
当所述供电部断电时,所述蓄电部和所述风机之间形成闭合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倾斜壁和第二倾斜壁,所述第一倾斜壁上方设置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二倾斜壁上方设置所述风机,所述蓄冷件朝向所述第一倾斜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倾斜壁吻合,且所述蓄冷件朝向所述第二倾斜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倾斜壁吻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件的上表面与所述底壁之间设置气流通道。
CN202122103298.7U 2021-09-02 2021-09-02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6557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3298.7U CN216557829U (zh) 2021-09-02 2021-09-02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3298.7U CN216557829U (zh) 2021-09-02 2021-09-02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7829U true CN21655782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5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3298.7U Active CN216557829U (zh) 2021-09-02 2021-09-02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7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2552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ice maker within door and drain duct from ice maker to dispenser excess water tray
KR20160021570A (ko) 냉장고
WO1999042771A1 (en) Refrigerator
EP3232140A2 (en) Refrigerator
WO2020175829A1 (ko)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US9316427B2 (en) Direct contact icemaker with chambered air cooling system
CN216557829U (zh) 制冷设备
CN203758139U (zh) 一种多风扇冰箱风道
KR101316714B1 (ko) P.c.m 축냉식 저온저장고
CN212081742U (zh) 一种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CN209893750U (zh) 一种速冻风冷无霜冰箱
JP4197851B2 (ja) 冷蔵庫
CN219063899U (zh) 制冰装置及冰箱
CN220338797U (zh) 制冷设备
CN115046341B (zh) 一种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220624495U (zh) 一种卧式冷柜
CN220750479U (zh) 制冷设备
CN21261956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410364U (zh) 制冰机及制冷设备
CN220338779U (zh) 制冷设备
CN218672791U (zh) 直冷式冷柜
CN212081743U (zh) 冷柜
CN220624579U (zh) 冷热柜
CN220728618U (zh) 制冷装置
CN219841693U (zh) 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