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9452U -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9452U
CN216549452U CN202123318833.7U CN202123318833U CN216549452U CN 216549452 U CN216549452 U CN 216549452U CN 202123318833 U CN202123318833 U CN 202123318833U CN 216549452 U CN216549452 U CN 216549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ross beam
supporting device
hinge
mai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88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永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chuan Yid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chuan Yi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chuan Yid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chuan Yi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88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9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9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9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由上支撑装置、下支撑装置和辅助装置所构成,所述上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上方,且上支撑装置由主梁A、铰链A、横梁A和托座所组成,所述主梁A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连接有横梁A,所述横梁A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座,所述下支撑装置由主梁B、液压杆、撑杆、铰链B、横梁B和托爪所组成,所述主梁B前端两侧通过铰链B连接有横梁B,所述横梁B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爪,解决了一点式接触地面的千斤顶极易不稳、打滑、倒落,从而使车体落下,对下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维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维修是指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而汽车小修是指: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汽车维修主要采用的支撑装置为千斤顶,千斤顶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在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有着出色的效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操作。
例如专利号:CN201922129949.2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包括主体,底座机构,外支板,照明装置;所述主体的上方铰接有顶块,且主体中间通过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底座机构通过铰接连接于主体的下方;所述外支板滑动连接于底座机构的前后两侧;所述照明装置滑动连接于外支板上,且照明装置上通过电性连接线连接有电池控制模块,所述底座机构包括后侧座、前侧座和通槽,所述底座机构的前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侧座和后侧座,且前侧座和后侧座上开设有六处横向通槽,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现有的车辆维修支撑装置上可增加底座的宽度,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抗外界的横向抗干扰能力,增加了照明装置,提高在光线不足场合的工作效率。
但现有的千斤顶多为一点式接触地面进行上下支撑,当车辆处于上下坡或其他坑洼道路时,此类一点式接触地面的千斤顶极易不稳、打滑、倒落,从而使车体落下,对下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卧式千斤顶接触地面的又是导轮,在车辆处在上下坡路段时同样容易不稳,对下方维修人员存在潜在危害,且在车辆底盘下方光线极为昏暗,工人还需要拿着照明设备进行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由上支撑装置、下支撑装置和辅助装置所构成,所述上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上方,且上支撑装置由主梁A、铰链A、横梁A 和托座所组成,所述主梁A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连接有横梁A,所述横梁A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座,所述下支撑装置由主梁B、液压杆、撑杆、铰链B、横梁B和托爪所组成,所述主梁B前端两侧通过铰链B连接有横梁B,所述横梁B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爪,所述辅助装置由万向轮、连接杆、竖槽、外卡臂、限位球、限位孔、连接块、蓄电池、金属管和LED灯所组成,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杆滑动连接在连接块中间,所述连接块外侧壁贯穿开设有竖槽,所述连接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卡臂,所述外卡臂下端内顶部弹簧连接有限位球,所述连接块底部外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辅助装置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和主梁B两侧,上支撑装置的主梁A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连接有横梁A,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A将两侧的横梁A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A通过铰链A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A顶部前端的托座对车辆底盘进行托举,而下支撑装置的主梁B前端两侧同样通过铰链B连接有横梁B,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B将两侧的横梁B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B通过铰链B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B底部前端的托爪接地,对机体提供支撑,此技术方案保证了车辆底盘有两点受力,下支撑装置有三点受力,呈类三角形,大大加强了支撑车辆时的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一点式接触地面的千斤顶极易不稳、打滑、倒落,从而使车体落下,对下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而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和主梁B两侧的辅助装置则起到了移动机体的作用,当机体需要移动式,将固定在连接杆顶部的外卡臂对准连接块外侧壁开设的竖槽按下并进行旋转,旋转后外卡臂下端内顶部弹簧连接的限位球会卡入到连接块底部外侧开设的限位孔内,进行固定,使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底部的万向轮则接地,便可用万向轮进行移动,位置确定后,可再次通过旋转外卡臂到竖槽处并提起旋转,在重力作用下外卡臂下端抵在连接块顶部,万向轮则不接地,而是通过位于横梁B底部的托爪触地,提升了稳定性,此技术方案可使机体既可使用万向轮进行移动,又可将万向轮提起,使托爪触地,增加机体的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卧式千斤顶接触地面的是导轮,在车辆处在上下坡路段时容易不稳,对下方维修人员存在潜在危害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在主梁B中间,所述液压杆动力输出端螺栓连接有撑杆,且撑杆顶部螺栓连接在主梁A前端,所述主梁A底部后端螺栓连接在主梁B顶部后端,当液压杆作业时,液压杆动力输入端前移,带动液压杆动力输入端螺栓固定的撑杆前移,而撑杆顶部螺栓固定在主梁A的前端,撑杆则将主梁 A顶起,主梁A被顶起后,带动主梁A前端两侧的横梁A对车体进行支撑作业,而主梁A底部后端螺栓连接在主梁B顶部后端,可使主梁A即使在被顶起时,也不会产生位移,防止发生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卡扣安装在主梁A顶部,且蓄电池电力输出端通过金属管内部电性连接LED灯电力输入端,在主梁A 顶部卡扣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电力输出端通过金属管内部电性连接LED灯电力输入端,可为LED灯提供电能,进行照明,工人还可通过调节金属管,将LED等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车辆底盘下方光线极为昏暗,工人需要拿着照明设备进行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尾部螺栓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前端连接在液压杆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杆内顶部螺纹连接有加长杆,传动杆前端连接在液压杆动力输入端,通过按压传动杆为液压杆输入动力,使液压杆运作,而传动杆内顶部螺纹连接的加长杆可通过杠杆原理使工人操作起来更加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上支撑装置的主梁A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连接有横梁A,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A将两侧的横梁A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A通过铰链A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A顶部前端的托座对车辆底盘进行托举,而下支撑装置的主梁B前端两侧同样通过铰链B连接有横梁B,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B将两侧的横梁B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B通过铰链 B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B底部前端的托爪接地,对机体提供支撑,此技术方案保证了车辆底盘有两点受力,下支撑装置有三点受力,呈类三角形,大大加强了支撑车辆时的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一点式接触地面的千斤顶极易不稳、打滑、倒落,从而使车体落下,对下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2.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和主梁B两侧的辅助装置起到了移动机体的作用,当机体需要移动式,将固定在连接杆顶部的外卡臂对准连接块外侧壁开设的竖槽按下并进行旋转,旋转后外卡臂下端内顶部弹簧连接的限位球会卡入到连接块底部外侧开设的限位孔内,进行固定,使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底部的万向轮则接地,便可用万向轮进行移动,位置确定后,可再次通过旋转外卡臂到竖槽处并提起旋转,在重力作用下外卡臂下端抵在连接块顶部,万向轮则不接地,而是通过位于横梁B底部的托爪触地,提升了稳定性,此技术方案可使机体既可使用万向轮进行移动,又可将万向轮提起,使托爪触地,增加机体的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卧式千斤顶接触地面的是导轮,在车辆处在上下坡路段时容易不稳,对下方维修人员存在潜在危害的问题。
3.在主梁A顶部卡扣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电力输出端通过金属管内部电性连接LED灯电力输入端,可为LED灯提供电能,进行照明,工人还可通过调节金属管,将LED灯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车辆底盘下方光线极为昏暗,工人需要拿着照明设备进行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的主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的主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A处细节图。
图中:1、机体;2、上支撑装置;3、下支撑装置;4、辅助装置;101、传动杆;102、加长杆;201、主梁A;202、铰链A; 203、横梁A;204、托座;301、主梁B;302、液压杆;303、撑杆;304、铰链B;305、横梁B;306、托爪;401、万向轮;402、连接杆;403、竖槽;404、外卡臂;405、限位球;406、限位孔; 407、蓄电池;408、金属管;409、LED灯;41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由上支撑装置2、下支撑装置3和辅助装置4所构成,所述上支撑装置2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3上方,且上支撑装置 2由主梁A201、铰链A202、横梁A203和托座204所组成,所述主梁A201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202连接有横梁A203,所述横梁 A203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座204,所述下支撑装置3由主梁B301、液压杆302、撑杆303、铰链B304、横梁B305和托爪306 所组成,所述主梁B301前端两侧通过铰链B304连接有横梁B305,所述横梁B305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爪306,所述辅助装置4由万向轮401、连接杆402、竖槽403、外卡臂404、限位球405、限位孔406、连接块410、蓄电池407、金属管408和LED灯409 所组成,所述万向轮401通过连接杆402滑动连接在连接块410 中间,所述连接块410外侧壁贯穿开设有竖槽403,所述连接杆 402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卡臂404,所述外卡臂404下端内顶部弹簧连接有限位球405,所述连接块410底部外侧开设有限位孔406,所述辅助装置4通过连接块410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3和主梁B301两侧,上支撑装置2的主梁A201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202 连接有横梁A203,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A202将两侧的横梁 A203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A203通过铰链A202 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A203顶部前端的托座204对车辆底盘进行托举,而下支撑装置3的主梁B301前端两侧同样通过铰链B304 连接有横梁B305,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B304将两侧的横梁 B305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B305通过铰链B304 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B305底部前端的托爪306接地,对机体1 提供支撑,此技术方案保证了车辆底盘有两点受力,下支撑装置 3有三点受力,呈类三角形,大大加强了支撑车辆时的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一点式接触地面的千斤顶极易不稳、打滑、倒落,从而使车体落下,对下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而通过连接块410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3和主梁B301两侧的辅助装置4则起到了移动机体1的作用,当机体1需要移动式,将固定在连接杆402顶部的外卡臂404对准连接块410外侧壁开设的竖槽403按下并进行旋转,旋转后外卡臂404下端内顶部弹簧连接的限位球405会卡入到连接块410底部外侧开设的限位孔406内,进行固定,使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02底部的万向轮401则接地,便可用万向轮401进行移动,位置确定后,可再次通过旋转外卡臂404到竖槽403处并提起旋转,在重力作用下外卡臂404下端抵在连接块410顶部,万向轮401则不接地,而是通过位于横梁 B305底部的托爪306触地,提升了稳定性,此技术方案可使机体1既可使用万向轮401进行移动,又可将万向轮401提起,使托爪306触地,增加机体1的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卧式千斤顶接触地面的是导轮,在车辆处在上下坡路段时容易不稳,对下方维修人员存在潜在危害的问题。
其中,所述液压杆302固定连接在主梁B301中间,所述液压杆302动力输出端螺栓连接有撑杆303,且撑杆303顶部螺栓连接在主梁A201前端,所述主梁A201底部后端螺栓连接在主梁 B301顶部后端,当液压杆302作业时,液压杆302动力输入端前移,带动液压杆302动力输入端螺栓固定的撑杆303前移,而撑杆303顶部螺栓固定在主梁A201的前端,撑杆303则将主梁A201 顶起,主梁A201被顶起后,带动主梁A201前端两侧的横梁A203 对车体进行支撑作业,而主梁A201底部后端螺栓连接在主梁 B301顶部后端,可使主梁A201即使在被顶起时,也不会产生位移,防止发生危险。
其中,所述蓄电池407卡扣安装在主梁A201顶部,且蓄电池407电力输出端通过金属管408内部电性连接LED灯409电力输入端,在主梁A201顶部卡扣安装有蓄电池407,蓄电池407 电力输出端通过金属管408内部电性连接LED灯409电力输入端,可为LED灯409提供电能,进行照明,工人还可通过调节金属管 408,将LED等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车辆底盘下方光线极为昏暗,工人需要拿着照明设备进行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其中,所述机体1尾部螺栓连接有传动杆101,且传动杆101 前端连接在液压杆302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杆101内顶部螺纹连接有加长杆102,传动杆101前端连接在液压杆302动力输入端,通过按压传动杆101为液压杆302输入动力,使液压杆302 运作,而传动杆101内顶部螺纹连接的加长杆102可通过杠杆原理使工人操作起来更加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工作时,首先对机体1位置进行调整,通过连接块410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3和主梁B301两侧的辅助装置4起到了移动机体1 的作用,当机体1移动式,将固定在连接杆402顶部的外卡臂404 对准连接块410外侧壁开设的竖槽403按下并进行旋转,旋转后外卡臂404下端内顶部弹簧连接的限位球405会卡入到连接块410底部外侧开设的限位孔406内,进行固定,使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02底部的万向轮401则接地,便可用万向轮401进行移动,位置确定后,可再次通过旋转外卡臂404到竖槽403处并提起旋转,在重力作用下外卡臂404下端抵在连接块410顶部,万向轮 401则不接地,而是通过位于横梁B305底部的托爪306触地,提升了稳定性,此技术方案可使机体1既可使用万向轮401进行移动,又可将万向轮401提起,使托爪306触地,增加机体1的稳定性,解决了卧式千斤顶接触地面的是导轮,在车辆处在上下坡路段时容易不稳,对下方维修人员存在潜在危害的问题,位置确定后调整上支撑装置2和下支撑装置3位置,上支撑装置2的主梁A201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202连接有横梁A203,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A202将两侧的横梁A203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A203通过铰链A202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A203 顶部前端的托座204对车辆底盘进行托举,而下支撑装置3的主梁B301前端两侧同样通过铰链B304连接有横梁B305,平时不使用时可通过铰链B304将两侧的横梁B305合并,可减少占地面积,使用时将横梁B305通过铰链B304撑开,通过固定在横梁 B305底部前端的托爪306接地,对机体1提供支撑,此技术方案保证了车辆底盘有两点受力,下支撑装置3有三点受力,呈类三角形,大大加强了支撑车辆时的稳定性,解决了一点式接触地面的千斤顶极易不稳、打滑、倒落,从而使车体落下,对下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当上支撑装置2和下支撑装置3位置调整好后,通过传动杆101进行支撑操作,传动杆101前端连接在液压杆302动力输入端,通过按压传动杆101为液压杆302输入动力,使液压杆302运作,而传动杆101内顶部螺纹连接的加长杆102 可通过杠杆原理使工人操作起来更加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液压杆302作业时,液压杆302动力输入端前移,带动液压杆302 动力输入端螺栓固定的撑杆303前移,而撑杆303顶部螺栓固定在主梁A201的前端,撑杆303则将主梁A201顶起,主梁A201 被顶起后,带动主梁A201前端两侧的横梁A203对车体进行支撑作业,而主梁A201底部后端螺栓连接在主梁B301顶部后端,可使主梁A201即使在被顶起时,也不会产生位移,防止发生危险,在主梁A201顶部卡扣安装有蓄电池407,蓄电池407电力输出端通过金属管408内部电性连接LED灯409电力输入端,可为LED 灯409提供电能,进行照明,工人还可通过调节金属管408,将 LED等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解决了车辆底盘下方光线极为昏暗,工人需要拿着照明设备进行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维修结束后通过旋转传动杆101取消对液压杆302输出动力,液压杆302回收,带动主梁A201下降,主梁A201带动横梁A203 下降即完成回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由上支撑装置(2)、下支撑装置(3)和辅助装置(4)所构成,所述上支撑装置(2)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3)上方,且上支撑装置(2)由主梁A(201)、铰链A(202)、横梁A(203)和托座(204)所组成,所述主梁A(201)前端两侧通过铰链A(202)连接有横梁A(203),所述横梁A(203)顶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座(204),所述下支撑装置(3)由主梁B(301)、液压杆(302)、撑杆(303)、铰链B(304)、横梁B(305)和托爪(306)所组成,所述主梁B(301)前端两侧通过铰链B(304)连接有横梁B(305),所述横梁B(305)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托爪(306),所述辅助装置(4)由万向轮(401)、连接杆(402)、竖槽(403)、外卡臂(404)、限位球(405)、限位孔(406)、连接块(410)、蓄电池(407)、金属管(408)和LED灯(409)所组成,所述万向轮(401)通过连接杆(402)滑动连接在连接块(410)中间,所述连接块(410)外侧壁贯穿开设有竖槽(403),所述连接杆(402)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卡臂(404),所述外卡臂(404)下端内顶部弹簧连接有限位球(405),所述连接块(410)底部外侧开设有限位孔(406),所述辅助装置(4)通过连接块(410)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装置(3)和主梁B(30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302)固定连接在主梁B(301)中间,所述液压杆(302)动力输出端螺栓连接有撑杆(303),且撑杆(303)顶部螺栓连接在主梁A(201)前端,所述主梁A(201)底部后端螺栓连接在主梁B(301)顶部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407)卡扣安装在主梁A(201)顶部,且蓄电池(407)电力输出端通过金属管(408)内部电性连接LED灯(409)电力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尾部螺栓连接有传动杆(101),且传动杆(101)前端连接在液压杆(302)动力输入端,所述传动杆(101)内顶部螺纹连接有加长杆(102)。
CN202123318833.7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Active CN216549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8833.7U CN216549452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8833.7U CN216549452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9452U true CN216549452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8833.7U Active CN216549452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9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63890A (en) Lift device for small equipment
CN204754822U (zh) 一种轨道式铁钻工
CN201574358U (zh) 步履式平移顶推装置
KR101506644B1 (ko) 고무 타이어 장착 갠트리 기중기의 자동 급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571284B (zh) 电力线用滑动梯架
CN202177376U (zh) 塔式起重机套架倾斜度监测装置
CN216549452U (zh) 一种用于车辆维修的支撑装置
CN208633768U (zh) 一种土壤原位直推式采样与修复一体钻机
KR850008330A (ko) 리프트 트럭용 엎라이트(upright)
CN213173364U (zh) 一种市政桥梁建筑支撑架
US3415342A (en) Vehicle lifting apparatus
GB594643A (en) Portable folding scaffold
CN102717803B (zh) 一种单轨吊可升降驾驶室
US4548387A (en) Mobile hoist
CN216240775U (zh) 一种煤矿井下冒顶救援装置
CN207957641U (zh) 安装服务器机柜内置设备的液压平台式装置
CN214459624U (zh) 一种桥梁检测装置
CN202124432U (zh) 用于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机构
CN212198333U (zh) 一种便捷式新能源汽车维修平台
CN2239377Y (zh) 汽车修理多功能作业平台
CN209635808U (zh) 摩托车升降平台
CN109019400B (zh) 一种叉车式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646384A (zh) 具有双泵结构的快升型立式千斤顶
CN208181235U (zh) 一种多用型履带主销拆装装置
CN109467019A (zh) 杠杆式事故车辆举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