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9134U -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9134U
CN216549134U CN202122752270.6U CN202122752270U CN216549134U CN 216549134 U CN216549134 U CN 216549134U CN 202122752270 U CN202122752270 U CN 202122752270U CN 216549134 U CN216549134 U CN 216549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fixedly connected
elevator car
plate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522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盼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Chengyun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Chengyu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Chengyun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Chengyu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522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9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9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9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指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包括电梯厢,所述电梯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减震板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减震槽、第二弹簧和缓冲块,减震块向下的冲击力通过缓冲块的倾斜面使其在减震槽的内部移动,进而第二弹簧为压缩状态,进而第二弹簧的弹性使得缓冲块对减震块有一个反作用力,进而对电梯厢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降低了悲惨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了电梯设备的技术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也就是电梯整个工程中载人的轿厢,由于电梯大多应用于比较高的楼层,进而电梯的安全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会对电梯进行定时的检查和维修,由于电梯轿厢的零件大多的电梯轿厢的外部,进而电梯轿厢顶部或者底部都会有防护装置,进而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护。
而目前市场上现有大多的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对电梯轿厢不具有减震功能,进而当电梯轿厢发生自动掉落时,电梯轿厢掉落在地时受不到良好的缓冲,进而电梯轿厢内部的人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悲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隐患,遏制了电梯设备的技术发展。
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该电梯轿厢掉落在地时受不到良好的缓冲,进而电梯轿厢内部的人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力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包括电梯厢,所述电梯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减震板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减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板,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与伸缩杆活动连接,且第一弹簧的顶部与防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进而第一弹簧可以对电梯厢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延伸至凹槽的内部,且伸缩杆的底部与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进而伸缩杆的伸缩避免减震板发生偏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顶部贯穿减震槽并延伸至减震板的外部,且缓冲块的外壁与减震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进而缓冲块可以在减震槽的内部移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为“直角梯形”缓冲块,且缓冲块的倾斜面与减震块的底部活动连接,进而减震块向下移动时可以通过缓冲块的倾斜面使其在减震槽的内部移动。
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且橡胶块的表面与第一缓冲板的表面不接触,由于橡胶块具有弹性,进而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为倾斜状第一缓冲板,且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相对设置,进而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此时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的夹角变大。
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的位置位于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之间,且第三弹簧的一侧与第二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进而第三弹簧可以起到减震效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时,当电梯厢往下降落到地面时,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此时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的夹角变大,进而第三弹簧的弹力对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增加一个反作用力,从而实现缓冲,此时电梯厢的重量带动减震块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弹簧对电梯厢的底部有一个反作用力,从而具有缓冲效果,此时减震块的底部通过缓冲块的倾斜面将其推开,进而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缓冲块对减震块有一个减震效果,进而多重的减震效果对电梯厢起到了较好的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减震槽、第二弹簧和缓冲块,减震块向下的冲击力通过缓冲块的倾斜面使其在减震槽的内部移动,进而第二弹簧为压缩状态,进而第二弹簧的弹性使得缓冲块对减震块有一个反作用力,进而对电梯厢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降低了悲惨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了电梯设备的技术发展。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第三弹簧,进而当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落地时,冲击力使得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之间的夹角变大,由于第三弹簧的弹力较大,进而起到对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得对电梯厢起到减震效果,进而降低了电梯厢的冲击力,从而给该装置起到了辅助作用,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板的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厢;2、防护板;3、减震块;4、伸缩杆;5、减震板;6、凹槽;7、第一弹簧;8、减震槽;9、第二弹簧;10、缓冲块;11、橡胶块;12、支撑板;13、转动杆;14、第一缓冲板;15、第二缓冲板;16、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包括电梯厢1,电梯厢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块3,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5,减震板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减震板5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8,减震槽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
第二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0,减震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为倒立的“U”型支撑板,支撑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板14,转动杆1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板15,第一缓冲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6,通过设置的减震槽8、第二弹簧9和缓冲块10,减震块3向下的冲击力通过缓冲块10的倾斜面使其在减震槽8的内部移动,进而第二弹簧9为压缩状态,进而第二弹簧9的弹性使得缓冲块10对减震块3有一个反作用力,进而对电梯厢1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减震效果,降低了悲惨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了电梯设备的技术发展,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板14、第二缓冲板15和第三弹簧16,进而当第一缓冲板14和第二缓冲板15落地时,冲击力使得第一缓冲板14与第二缓冲板15之间的夹角变大,由于第三弹簧16的弹力较大,进而起到对第一缓冲板14和第二缓冲板15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得对电梯厢1起到减震效果,进而降低了电梯厢1的冲击力,从而给该装置起到了辅助作用,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弹簧7与伸缩杆4活动连接,且第一弹簧7的顶部与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进而第一弹簧7可以对电梯厢1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伸缩杆4的底部延伸至凹槽6的内部,且伸缩杆4的底部与凹槽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进而伸缩杆4的伸缩避免减震板5发生偏移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缓冲块10的顶部贯穿减震槽8并延伸至减震板5的外部,且缓冲块10的外壁与减震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进而缓冲块10可以在减震槽8的内部移动。
本实施例中,缓冲块10为“直角梯形”缓冲块,且缓冲块10的倾斜面与减震块3的底部活动连接,进而减震块3向下移动时可以通过缓冲块10的倾斜面使其在减震槽8的内部移动。
本实施例中,减震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1,且橡胶块11的表面与第一缓冲板14的表面不接触,由于橡胶块11具有弹性,进而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板14为倾斜状第一缓冲板,且第一缓冲板14与第二缓冲板15相对设置,进而第一缓冲板14和第二缓冲板15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此时第一缓冲板14与第二缓冲板15的夹角变大。
本实施例中,第三弹簧16的位置位于第一缓冲板14和第二缓冲板15之间,且第三弹簧16的一侧与第二缓冲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进而第三弹簧16可以起到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时,如图1至图5所示,当电梯厢1往下降落到地面时,第一缓冲板14和第二缓冲板15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此时第一缓冲板14与第二缓冲板15的夹角变大,进而第三弹簧16的弹力对第一缓冲板14和第二缓冲板15增加一个反作用力,从而实现缓冲,此时电梯厢1的重量带动减震块3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弹簧7对电梯厢1的底部有一个反作用力,从而具有缓冲效果,此时减震块3的底部通过缓冲块10的倾斜面将其推开,进而第二弹簧9的弹力使得缓冲块10对减震块3有一个减震效果,进而多重的减震效果对电梯厢1起到了较好的减震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实用新型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8)

1.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包括电梯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厢(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所述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块(3),所述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5),所述减震板(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减震板(5)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8),所述减震槽(8)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
所述第二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0),所述减震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缓冲板(14),所述转动杆(1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缓冲板(15),所述第一缓冲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与伸缩杆(4)活动连接,且第一弹簧(7)的顶部与防护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的底部延伸至凹槽(6)的内部,且伸缩杆(4)的底部与凹槽(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10)的顶部贯穿减震槽(8)并延伸至减震板(5)的外部,且缓冲块(10)的外壁与减震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10)为“直角梯形”缓冲块,且缓冲块(10)的倾斜面与减震块(3)的底部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1),且橡胶块(11)的表面与第一缓冲板(14)的表面不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14)为倾斜状第一缓冲板,且第一缓冲板(14)与第二缓冲板(15)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16)的位置位于第一缓冲板(14)和第二缓冲板(15)之间,且第三弹簧(16)的一侧与第二缓冲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
CN202122752270.6U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6549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2270.6U CN216549134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2270.6U CN216549134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9134U true CN216549134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52270.6U Active CN216549134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9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84787U (zh) 一种厢式电梯安全部件防坠落结构
CN216549134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护装置
CN210763783U (zh) 一种垂直升降电梯用坠落报警与底部缓冲保护装置
CN215047817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电梯轿厢
CN209336398U (zh) 万向轮的减震机构
CN212531893U (zh) 电梯轿厢缓冲控制装置
CN115417275A (zh) 一种有机房曳引货梯的驱动减震装置
CN21529426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仪器减震装置
CN205132811U (zh) 升降机底坑缓冲装置
CN210484166U (zh) 一种防磨损的空气源热泵用风机结构
CN208898312U (zh)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溜车的保护装置
CN108569608B (zh) 一种下置主机强制式电梯
CN215986273U (zh) 一种具有消噪机构的新型电场传感器
CN218841394U (zh) 一种物料提升机防坠装置
CN215563278U (zh) 一种人货梯悬挑走道平台
CN215160077U (zh) 一种电梯安全缓冲装置
CN212292549U (zh) 一种防坠落吸卸料天车驾驶室
CN215479073U (zh) 一种安装方便地电梯防震降噪装置
CN212502382U (zh) 挡矸装置
CN21464734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学校机房设备检测装置
CN219730216U (zh) 一种电梯缓冲装置
CN208135691U (zh) 一种电梯轿厢底部安全防护装置
CN210914865U (zh) 一种建筑升降机的防护装置
CN215752992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13568991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护型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