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8271U -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8271U
CN216548271U CN202122974478.2U CN202122974478U CN216548271U CN 216548271 U CN216548271 U CN 216548271U CN 202122974478 U CN202122974478 U CN 202122974478U CN 216548271 U CN216548271 U CN 216548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water tank
communicated
coa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44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亿来
郭昭云
甘维科
冷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Xidian Power Co ltd Qianbei Power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Xidian Power Co ltd Qianbei Power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Xidian Power Co ltd Qianbei Power Plant filed Critical Guizhou Xidian Power Co ltd Qianbei Power Plant
Priority to CN2021229744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8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8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8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包括:除尘水箱、导料槽以及离心风机,所述导料槽罩设在输煤皮带上;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导料槽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除尘水箱连通,以将导料槽内的粉尘输送至除尘水箱中降尘。本实用新型在输煤皮带上罩设导料槽,可以防止从落煤管落下的粉尘四溢,再通过离心风机将粉尘传输至除尘水箱内降尘,相较于现有的多管冲击式除尘器、电除尘、脉冲布袋除尘器等,能够显著降低现场的粉尘含量,且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设备维护简单方便、运行可靠,节约了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的输煤系统用于煤炭的输送,目前的输煤系统一般采用多组输煤皮带组合而成,由于相邻两个输煤皮带之间会存在3000-8000mm的高度落差,因此相邻两个输煤皮带之间会使用落煤管进行连接。
众所周知,输煤皮带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环境污染,并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输煤皮带上采用多管冲击式除尘器进行除尘,但是受到煤粉腐蚀和水质等的影响,除尘器易损坏,导致维护成本偏高,且存在除尘效果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能够显著降低现场的粉尘含量,且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设备维护简单方便、运行可靠,节约了维护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包括:
除尘水箱;
导料槽,罩设在输煤皮带上;
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导料槽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除尘水箱连通,以将导料槽内的粉尘输送至除尘水箱中降尘。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的顶部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落煤管连通;所述导料槽的顶部还开设有粉尘出口,沿输煤皮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粉尘出口设置在落料口的前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内、且位于所述粉尘出口的两侧处还设有防尘帘。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进口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粉尘出口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口管通过端部设置的集风罩与所述粉尘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延伸至所述除尘水箱内的液面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水箱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除尘水箱的底壁倾斜设置,且所述除尘水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煤泥池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水箱的顶部还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排污管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水箱内的液面上方水平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溢流管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水箱的顶端连通有排气管,所述除尘水箱上还开设有检修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输煤皮带上罩设导料槽,可以防止从落煤管落下的粉尘四溢,再通过离心风机将粉尘传输至除尘水箱内降尘,相较于现有的多管冲击式除尘器、电除尘、脉冲布袋除尘器等,能够显著降低现场的粉尘含量,且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设备维护简单方便、运行可靠,节约了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导料槽内、粉尘出口的两侧均设有防尘门帘,进一步防止粉尘溢流,使得绝大部分粉尘都能进入到除尘水箱内降尘。
3、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水箱的底壁倾斜设置,且除尘水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与就近的煤泥池连通,降尘后形成的泥水可以进入煤泥池处理或再回收。
4、本实用新型在除尘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溢流管,溢流管与排污管连通,可以使除尘水箱内的液位始终维持在设定液位。
5、本实用新型在除尘水箱的液面上方设有挡水板,防止运行过程中除尘水箱内的水受到离心风机抽出的空气冲击而翻滚飞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水箱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水箱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水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输煤皮带用的多管冲击式除尘器存在的除尘效率差、设备易损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除尘水箱1、导流槽2、以及离心风机3,离心风机3可以将导流槽2处的粉尘输送至除尘水箱1内降尘,能够显著降低现场的粉尘含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料槽2罩设在输煤皮带100上,且邻近落煤管200设置,具体的,所述导料槽2的顶部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落煤管200连通,煤块可以落煤管200、落料口落入输煤皮带100上,导流槽2的设置可以防止煤块下落时产生的粉尘四溢。
所述导流槽2的顶部还开设有粉尘出口,沿输煤皮带100的输送方向,所述粉尘出口设置在落料口的前方(即图1中的右侧),用于与离心风机3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在导流槽2上开设有两个粉尘出口,以提高粉尘的输送流量,但是粉尘出口的设置个数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粉尘量进行调整。
为了进一步防止粉尘溢流,本实施例在所述导料槽2内、粉尘出口的两侧均设有防尘帘201,具体的,本实施例在粉尘出口的两侧各设置三层防尘门帘201,在实际应用中,防尘门帘201采用带聚酯的皮带加工而成,提高防尘门帘201的使用寿命,但是防尘门帘201的材质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离心风机3的输入端连接有进口管301,所述进口管301与所述粉尘出口连通,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进口管301在远离离心风机3的一端形成两个分支管,以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粉尘出口。
为了更好的输送粉尘,本实施例在所述进口管301的端部(即分支管的端部)还设有集风罩302,所述集风罩302安装在粉尘出口处。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离心风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出口管302,所述出口管302延伸至除尘水箱1内,具体伸入除尘水箱1内的液面下方250mm左右,以将导流槽2处产生的粉尘输送至除尘水箱1内进行降尘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具体设置离心风机3的转速为1480r/min,功率30kW,风量24000m3/h,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除尘水箱1通过固定支座4支撑固定在输煤皮带100的上方,且所述固定支座4与渣管管架300连接,以增加其稳定性,实际应用中,固定支座4可采用200以上的工字钢加工,但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的,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水箱1整体呈矩形箱体结构,所述除尘水箱1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101,用于向除尘水箱1内注水,在实际应用中,进水管101可与电厂厂区内的复用水源连通,且可采用电动蝶阀进行进水以及进水量的控制。
所述除尘水箱1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02,所述排污管102与煤泥池连通,如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排污管102远离除尘水箱1的一端延伸至煤泥池的排水沟400处,从而使降尘后形成的泥水可以进入煤泥池处理或再回收,此时泥水的排放同样可以采用电动蝶阀进行控制。
为了使除尘水箱1内的泥水都能够从排污管102排出,如图2和3所示,所述除尘水箱1的底壁向排污管102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如图2和3所示,所述除尘水箱1的顶部还连通有溢流管103,所述溢流管103与所述排污管102连通,从溢流管103处溢出的泥水可以汇入排污管102内,与排污管102内的泥水一块输送至煤泥池处。
为了防止运行中除尘水箱1内的水受到离心风机3抽出的空气的冲击而造成翻滚飞溅,如图3所示,所述除尘水箱1内水平设有挡水板104,所述挡水板104位于所述溢流管103的下方。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挡水板104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挡水板104上下交错分布。
为了精确控制除尘水箱1内的液位,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水箱1上还设有液位计105,液位计105可拆卸安装,以方便进行拆装清洗。
如图3所示,所述除尘水箱1的顶端连通有排气管106,所述除尘水箱1上还开设有检修孔107,方便进行维护检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从落煤管200落下的煤块产生的粉尘集中在导流槽2内,可以防止粉尘四溢,同时启动离心风机3将粉尘传输至除尘水箱1内降尘,相较于现有的多管冲击式除尘器,能够显著降低现场的粉尘含量,且设备维护简单方便,节约了维护成本。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尘水箱;
导料槽,罩设在输煤皮带上;
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导料槽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除尘水箱连通,以将导料槽内的粉尘输送至除尘水箱中降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的顶部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与落煤管连通;所述导料槽的顶部还开设有粉尘出口,沿输煤皮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粉尘出口设置在落料口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内、且位于所述粉尘出口的两侧处还设有防尘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进口管,所述进口管与所述粉尘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通过端部设置的集风罩与所述粉尘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延伸至所述除尘水箱内的液面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水箱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除尘水箱的底壁倾斜设置,且所述除尘水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煤泥池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水箱的顶部还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排污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水箱内的液面上方水平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溢流管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水箱的顶端连通有排气管,所述除尘水箱上还开设有检修孔。
CN202122974478.2U 2021-11-30 2021-11-30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Active CN216548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4478.2U CN216548271U (zh) 2021-11-30 2021-11-30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4478.2U CN216548271U (zh) 2021-11-30 2021-11-30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8271U true CN216548271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4478.2U Active CN216548271U (zh) 2021-11-30 2021-11-30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8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17055U (zh) 除尘沉淀装置
CN216548271U (zh) 输煤皮带用除尘装置
CN112024071A (zh) 一种环境环保用工业废弃物回收装置
CN107175229A (zh) 冲压成型的电视机背板冲洗循环系统
CN110711448A (zh) 一种降坡螺旋式除尘装置
CN211712679U (zh) 一种气浮式除焦油器
CN108310951A (zh) 一体化烟气微雾脱硫除尘超净排放系统
CN108072041B (zh) 一种火电厂用的排渣系统
CN114307456A (zh) 一种可调节超低湿式除尘器
CN207998311U (zh) 排渣器及排渣系统
CN206950879U (zh) 一种锻造车间用除尘环保装置
CN106698713A (zh) 污水处理中固液分离系统
CN216125369U (zh) 一种选煤除尘装置
CN206139332U (zh) 一种水法矿粉除杂设备
CN214866167U (zh) 一种用于热轧生产线除磷水挡水设备
CN211384326U (zh) 一种降坡螺旋式除尘装置
CN104150554A (zh) 一种超效微泡气浮机
CN220012675U (zh) 一种具有水渣沉淀结构的冲渣水池
CN203451267U (zh) 供暖系统管道杂质沉降装置
CN219003920U (zh) 一种移动式洗煤设备
CN220918591U (zh) 一种新型粉尘收集设备
CN210906487U (zh) 一种用于降低碎矿车间粉尘浓度与粉尘回收利用装置
CN215628082U (zh) 一种顺畅排出泥水的转炉烟气洗涤塔排水水封
CN109966785B (zh) 一种脱硫浆液泡沫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20415440U (zh) 一种采煤掘进机降尘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