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5858U -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5858U
CN216545858U CN202123383852.8U CN202123383852U CN216545858U CN 216545858 U CN216545858 U CN 216545858U CN 202123383852 U CN202123383852 U CN 202123383852U CN 216545858 U CN216545858 U CN 216545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rest
spring
torsion spring
volute spring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38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刚
李代锋
胡文华
李勇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Feichi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Feishi Power Car Seat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Feishi Power Car Seat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Feishi Power Car Seat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38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5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5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5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铰链支架、扭簧、安装支架和涡卷簧由内向外依次套装在靠背转轴上,铰链支架与靠背转轴固定,安装支架与靠背转轴为转动配合,涡卷簧的内端卡在靠背转轴上,涡卷簧的外端勾挂在安装支架上,扭簧的一端固定在铰链支架上,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当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翻转至坐垫上时,扭簧能由拉伸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在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翻转至坐垫上时,本实用新型既能在翻转初始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同向的驱动力辅助靠背向前翻转到一定角度,并在后续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反向的阻力,降低靠背的翻转速度,从而防止异响产生,避免靠背伤人。

Description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座椅靠背的角度直接影响到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进而影响到驾驶安全性。目前座椅靠背通过由平面涡卷弹簧和连杆机构组成的座椅靠背调节结构调节靠背角度。这种常用的座椅靠背调节结构在座椅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放倒时,先解锁靠背,再依靠平面涡卷弹簧释放的弹性力驱动靠背向前转动直至放平。
上述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当座椅靠背向前放倒时,由于涡卷弹簧释放的弹性力瞬间爆发,易导致座椅靠背向前的驱动力大,需靠乘员用力主动控制靠背,其翻转速度才能受控。否则,座椅靠背的翻转速度过快,容易产生异响,并且没有缓冲,严重影响乘坐的舒适感。当乘客未注意或者误操作的情况下,会有一些潜在的隐患:容易造成坐垫上的物件损坏或者座椅面套破损;会对坐垫上的宠物造成伤害;当坐垫上有乘客躺着时,靠背向前打,可能也会对乘客产生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在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翻转至坐垫上时,既能在翻转初始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同向的驱动力辅助靠背向前翻转到一定角度,并在后续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反向的阻力,降低靠背的翻转速度,从而防止异响产生,避免靠背伤人;当靠背向后翻转回位时,扭簧的回复力又能辅助外力对涡卷簧进行压缩,从而更加省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靠背上的铰链支架和固定在坐垫上的安装支架,所述铰链支架、安装支架和涡卷簧由内向外依次套装在靠背转轴上,所述铰链支架与靠背转轴固定,所述安装支架与靠背转轴为转动配合,所述涡卷簧的内端卡在靠背转轴上,所述涡卷簧的外端勾挂在安装支架上,当靠背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涡卷簧被压缩并具备驱动靠背向前翻转的扭力,在铰链支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靠背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铰链支架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当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翻转至坐垫上时,所述扭簧能由拉伸状态变为压缩状态。
上述方案中:当靠背翻转至123°时,靠背处于使用位置,所述扭簧为拉伸状态;当靠背翻转至84°时,所述扭簧为初始状态;当靠背放倒在坐垫上时,所述扭簧为压缩状态。设计123°为靠背的使用位置,该靠背使用角度符合人体工程学;以84°为分界点,靠背翻转大于84°扭簧为拉伸状态,靠背翻转小于84°扭簧为压缩状态,此分界点下扭簧提供的阻尼感最合适;若将分界点设置得过大,例如以105°为分界点,则扭簧能拉伸的角度较小,只能从105°拉伸到123°,在翻转初始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同向的驱动力就较小,辅助靠背向前翻转的作用有限;而扭簧能压缩的角度较大,由105°压缩到0°,在后续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反向的阻力过大,涡卷簧的回弹力不能顺利驱动靠背翻转到坐垫上;若将分界点设置得过小,容易造成同上述相反的结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上固设有销轴,所述铰链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扭簧的一端勾挂在销轴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穿设在限位孔中。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低。
上述方案中:所述靠背转轴的外端呈台阶状缩小,依次形成第一轴部,第二轴部,第三轴部,第四轴部,所述扭簧套装在第一轴部上,所述安装支架套装在第二轴部上,所述涡卷簧套装在第三轴部上,所述第四轴部上套设有止推帽。通过多个台阶面将扭簧、安装支架、涡卷簧和止推帽进行分隔,避免它们相互影响;止推帽起轴向限位作用,用于防止涡卷簧从靠背主轴上脱落。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与涡卷簧之间设置有耐磨衬套,所述耐磨衬套抵接在第二轴部与第三轴部形成的台阶面上,所述涡卷簧与止推帽之间设置有涡卷簧衬套,所述涡卷簧衬套抵接在第三轴部与第四轴部形成的台阶面上。耐磨衬套和涡卷簧衬套均为承磨件,起保护作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支架和铰链支架均由钣金件冲压而成,安装支架和铰链支架上均设置有加强翻边。加强翻边有利于增加安装支架和铰链支架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靠背处于使用位置锁止固定时,涡卷簧由于受力压缩产生扭力,当靠背解锁后,涡卷簧释放扭力驱动靠背向前翻转到坐垫上;在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翻转至坐垫上时,扭簧在翻转初始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同向的驱动力辅助靠背向前翻转到一定角度,并在后续阶段提供与涡卷簧反向的阻力,降低靠背的翻转速度,从而防止异响产生,避免靠背伤人,也避免靠背对坐垫上的物件造成破坏;当靠背向后翻转回位时,扭簧的回复力又能辅助外力对涡卷簧进行压缩,从而更加省力。
2、铰链支架和安装支架之间的空间较小,传统的阻尼器由于安装空间不足无法安装,而扭簧安装所需要的空间小,能很容易地安装在铰链支架和安装支架之间。
3、相对于安装阻尼器,安装扭簧的成本更低,阻尼器单价为400—500元,而扭簧的单价只为十元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扭簧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主要由固定在靠背上的铰链支架1和固定在坐垫上的安装支架2组成。
铰链支架1、安装支架2和涡卷簧3由内向外依次套装在靠背转轴4上,铰链支架1与靠背转轴4固定,安装支架2与靠背转轴4为转动配合,涡卷簧3的内端卡在靠背转轴4上,涡卷簧3的外端勾挂在安装支架2上,当靠背处于使用状态时,涡卷簧3被压缩并具备驱动靠背向前翻转的扭力。
在铰链支架1与安装支架2之间的靠背转轴4上套设有扭簧5,扭簧5的一端固定在铰链支架1上,扭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当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翻转至坐垫上时,扭簧5能由拉伸状态变为压缩状态。
最好是,当靠背翻转至123°时,靠背处于使用位置,扭簧5为拉伸状态;当靠背翻转至84°时,扭簧5为初始状态;当靠背放倒在坐垫上时,扭簧5为压缩状态。设计123°为靠背的使用位置,该靠背使用角度符合人体工程学。以84°为分界点,靠背翻转大于84°扭簧5为拉伸状态,靠背翻转小于84°扭簧5为压缩状态,此分界点下扭簧5提供的阻尼感最合适;若将分界点设置得过大,例如以105°为分界点,则扭簧5能拉伸的角度较小,只能从105°拉伸到123°,在翻转初始阶段提供与涡卷簧3同向的驱动力就较小,辅助靠背向前翻转的作用有限;而扭簧5能压缩的角度较大,由105°压缩到0°,在后续阶段提供与涡卷簧3反向的阻力过大,涡卷簧3的回弹力不能顺利驱动靠背翻转到坐垫上。若将分界点设置得过小,容易造成同上述相反的结果。
最好是,安装支架2上固设有销轴201,铰链支架1上设置有限位孔,扭簧5的一端勾挂在销轴201上,扭簧5的另一端穿设在限位孔中。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低。
最好是,靠背转轴4的外端呈台阶状缩小,依次形成第一轴部401,第二轴部402,第三轴部403,第四轴部404,扭簧5套装在第一轴部401上,安装支架2套装在第二轴部402上,涡卷簧3套装在第三轴部403上,第四轴部404上套设有止推帽6。通过多个台阶面将扭簧5、安装支架2、涡卷簧3和止推帽6进行分隔,避免它们相互影响;止推帽6起轴向限位作用,用于防止涡卷簧3从靠背主轴4上脱落。
最好是,安装支架2与涡卷簧3之间设置有耐磨衬套8,耐磨衬套8抵接在第二轴部402与第三轴部403形成的台阶面上,涡卷簧3与止推帽6之间设置有涡卷簧衬套7,涡卷簧衬套7抵接在第三轴部403与第四轴部404形成的台阶面上。耐磨衬套8和涡卷簧衬套7均为承磨件,起保护作用。
最好是,安装支架2和铰链支架1均由钣金件冲压而成,安装支架2和铰链支架1上均设置有加强翻边。加强翻边有利于增加安装支架2和铰链支架1的强度。

Claims (6)

1.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靠背上的铰链支架(1)和固定在坐垫上的安装支架(2),所述铰链支架(1)、安装支架(2)和涡卷簧(3)由内向外依次套装在靠背转轴(4)上,所述铰链支架(1)与靠背转轴(4)固定,所述安装支架(2)与靠背转轴(4)为转动配合,所述涡卷簧(3)的内端卡在靠背转轴(4)上,所述涡卷簧(3)的外端勾挂在安装支架(2)上,当靠背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涡卷簧(3)被压缩并具备驱动靠背向前翻转的扭力,其特征在于:在铰链支架(1)与安装支架(2)之间的靠背转轴(4)上套设有扭簧(5),所述扭簧(5)的一端固定在铰链支架(1)上,所述扭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靠背由使用位置向前翻转至坐垫上时,所述扭簧(5)能由拉伸状态变为压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背翻转至123°,靠背处于使用位置,所述扭簧(5)为拉伸状态;靠背翻转至84°,所述扭簧(5)为初始状态;靠背放倒在坐垫上,所述扭簧(5)为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上固设有销轴(201),所述铰链支架(1)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扭簧(5)的一端勾挂在销轴(201)上,所述扭簧(5)的另一端穿设在限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转轴(4)的外端呈台阶状缩小,依次形成第一轴部(401),第二轴部(402),第三轴部(403),第四轴部(404),所述扭簧(5)套装在第一轴部(401)上,所述安装支架(2)套装在第二轴部(402)上,所述涡卷簧(3)套装在第三轴部(403)上,所述第四轴部(404)上套设有止推帽(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与涡卷簧(3)之间设置有耐磨衬套(8),所述耐磨衬套(8)抵接在第二轴部(402)与第三轴部(403)形成的台阶面上,所述涡卷簧(3)与止推帽(6)之间设置有涡卷簧衬套(7),所述涡卷簧衬套(7)抵接在第三轴部(403)与第四轴部(404)形成的台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和铰链支架(1)均由钣金件冲压而成,安装支架(2)和铰链支架(1)上均设置有加强翻边。
CN202123383852.8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Active CN216545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852.8U CN21654585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852.8U CN21654585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5858U true CN216545858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9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3852.8U Active CN216545858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58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2679A (zh) * 2022-06-22 2022-09-13 重庆飞适动力汽车座椅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2679A (zh) * 2022-06-22 2022-09-13 重庆飞适动力汽车座椅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CN115042679B (zh) * 2022-06-22 2023-12-05 重庆飞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5640B1 (en)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US7273252B2 (en) Vehicle seat
JP2843801B2 (ja) 車両シート
US5007660A (en) Suspension system
CN216545858U (zh)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US7195312B2 (en) Pivoting armest for enhancing side impact protection
US20040061362A1 (en) Vehicle seat having 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
EP1547857A3 (en) Automobile seat
CN101722878A (zh) 车辆用座椅
CN114312504A (zh) 具有缓冲阻尼功能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CN111361476A (zh) 一种坐垫自适应调节结构
US6629732B1 (en) Load compensating device for adjusting a seat rest
US6840560B2 (en) Vehicular seat assembly having a movable headrest and a vehicle which incorporates the vehicular seat assembly
CN212386362U (zh) 一种单扭簧汽车座椅翻转助力机构
US4596422A (en) Motorcycle driver backrest bar
CN213007729U (zh) 一种双阻尼汽车座椅翻转助力机构
JP4637767B2 (ja) 車高低下装置
JP200826537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0219069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02315648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JP4333579B2 (ja) アクセルペダル構造
CN109733261B (zh) 车用座椅颈托
CN108556697B (zh) 一种具有靠背分级调节结构的座椅
CN218967103U (zh) 摩托车
CN212073796U (zh) 一种坐垫自适应调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1133 no.218-1, Yuguan Avenue, Yu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Feichi Automotive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33 no.218-1, Yuguan Avenue, Yu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FEISHI POWER CAR SEAT PAR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