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5823U -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 Google Patents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5823U
CN216545823U CN202122399709.1U CN202122399709U CN216545823U CN 216545823 U CN216545823 U CN 216545823U CN 202122399709 U CN202122399709 U CN 202122399709U CN 216545823 U CN216545823 U CN 216545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sitioning
limiting
collision
elastic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97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陈新雨
董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97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5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5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5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包括电池定位部和电池安装部,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用于实现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弹性连接,换电设备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设置在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用于在换电设备承载电池包时使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当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上时,弹性缓冲件会在电池包重量的作用下被压缩,从而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会减少,该限位机构对电池定位部的最低位置进行约束,控制电池定位部和电池安装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保证换电过程中货叉从换电设备上取电池包时不会与电池包发生碰撞,避免电池包的损坏。

Description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换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背景技术
换电设备应用在电动汽车的换电领域中。在换电站中,电动汽车被定位好后,换电设备从电动汽车上取下亏电电池包并运送到合适位置,然后由升降机上的货叉对将换电设备上的亏电电池包取走,并放上满电电池包,最后换电设备将满电电池包安装到电动汽车上即完成电动汽车的整个换电过程。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711242724.7公开了一种安装平台及包含其的换电设备,该换电设备包括一安装平台,该安装平台上包括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上的弹性支撑组件及托盘,该托盘底部设有定位柱,安装板上设有定位元件,定位柱与定位元件相对设置,以使得当电池包放置于托盘上时,定位柱在处于最低的状态时会抵住定位元件的上端。上述方案中,定位柱与定位元件在相互抵接的时候可以限制托盘在高度方向上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即限制安装板与托盘之间的最小距离,但是由于并未对安装板与托盘之间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进行设计,而有些电池包的重量较大,安装板与托盘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从而导致货叉在取电池包时会与电池包发生碰撞,导致电池包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在承载的电池包的重量较大时由于换电设备的安装板与托盘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货叉取电池包时易导致电池包损坏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包括电池定位部和电池安装部,所述电池定位部用于定位并承载电池包,电池安装部用于承载电池定位部,所述电池定位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用于实现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定位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间,用于在所述换电设备承载电池包时使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方案中,当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上时,弹性缓冲件会在电池包重力的作用下被压缩,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会减少,通过设置该限位机构,对电池定位部的最低位置进行约束,即控制电池定位部和电池安装部之间的最小距离,此时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的间距等于预设阈值,使得放置于电池定位部上的电池包与电池安装部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从而保证换电过程中货叉从换电设备上取电池包时不会与电池包发生碰撞,避免电池包的损坏。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电池定位部或所述电池安装部上;
当所述换电设备未承载电池包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缓冲件的长度。
本方案中,第一限位件设置于电池定位部或电池安装部上,当重量较大的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上时,第一限位件可以限制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在高度方向上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从而保证电池包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能够足够供用于取电池包的货叉的插入且不会与电池包发生碰撞。
优选地,当所述电池定位部和所述电池安装部的间距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未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电池定位部或所述电池安装部端面相抵接。
本方案中,该预设阈值即为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在高度方向上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保证第一限位件可以实现避免电池包与货叉碰撞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弹性缓冲件内。
本方案中,第一限位件位于弹性缓冲件内能够对弹性缓冲件的位置进行限制,并节约限位机构与弹性缓冲件总体占用体积。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件;
当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上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定位部上;
当所述电池定位部和所述电池安装部的间距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端面相抵接。
本方案中,限位机构设置成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能够方便限位机构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定位杆,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定位凸台,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凸台的抵接端均为平面。
本方案中,定位杆与定位凸台的抵接端均为平面进一步提高了定位杆与定位凸台在抵接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内。
本方案中,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均位于弹性缓冲件的内部,能够对弹性缓冲件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结构紧凑,便于拆装。
优选地,当所述换电设备未承载电池包时,所述弹性缓冲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高度之和。
本方案中,限制弹性缓冲件的长度,以保证弹性缓冲件能够在承载电池包时起到缓冲平衡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为台阶状,且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定位凸台的台阶面上。
本方案中,定位凸台的台阶面可以对弹性缓冲件的端部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第二限位件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可以达到的最小距离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垫片;
所述高度调节垫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连接孔,所述电池安装部开有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电池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通孔及所述连接孔进行连接。
本方案中,通过增减高度调节垫片的数量或者采用厚度不一的垫片达到提升或者降低第二限位件相对于电池安装部的高度的目的,从而灵活调整电池定位部的最低位置,即实现调整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可以达到的最小距离的大小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垫片;
所述高度调节垫片具有贯穿孔,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电池安装部开有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连接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电池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定位孔与连接孔进行连接。
本方案中,贯穿孔可以对第二限位件在调整时起到导向作用,第二限位件相对于电池安装部的高度调节通过连接件与定位孔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可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升降。
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限位件靠近第二限位件的一端设置第二高度调节机构,除了能够通过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实现第二限位件相对于电池安装部之间距离的粗调节外,还可以通过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实现细调节,提高调节精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开设在第二限位件对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端部的调节孔及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调节孔螺纹连接。
本方案中,通过旋转螺纹连接件,就可以调节螺纹连接件伸入调节孔内的具体长度,从而调节螺纹连接件的头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间距。当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为最小距离时,第一限位件的端部抵设在该螺纹连接件的头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安装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槽内。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定位槽方便弹性缓冲件安装时的定位,并在换电过程中对弹性缓冲件起到在水平方面上的限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定位筒的其中一端伸入并连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定位筒能够方便弹性缓冲件安装时的定位,并在换电过程中对弹性缓冲件起到在水平方面上的限位作用及减小弹性缓冲件晃动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弹性缓冲件。
本方案中,防脱件防止弹性缓冲件从定位筒内脱出,提高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弹性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弹簧,所述防脱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的间隙。
本方案中,通过防脱件防止弹簧从定位筒内脱出,只要将防脱件插入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的间隙中即可实现前述的功能。
优选地,防碰撞的换电设备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上;
所述电池定位部包括检测单元,所述高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检测单元配合使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定位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相对高度。
本方案中,利用高度检测机构获取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的相对高度,可基于获得的相对高度对电池包进行调平。
一种换电站,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当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上时,弹性缓冲件会在电池包重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从而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会减少,通过设置该限位机构,对电池定位部的最低位置进行约束,即控制电池定位部和电池安装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使得放置于电池定位部上的电池包与电池安装部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从而保证换电过程中货叉从换电设备上取电池包时不会与电池包发生碰撞,避免电池包的损坏。同时,换电设备的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弹性连接更加稳定,使得换电设备的整体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限位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9为图8的C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限位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D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换电设备的使用场景图。
附图标记说明:
换电站10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
轨道200
电池定位部1
电池安装部2
定位孔21
定位槽22
弹性缓冲件3
限位机构4
第一限位件41
第二限位件42
连接孔421
调节孔422
台阶面423
第一杆段424
第二杆段425
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
通孔431
贯穿孔432
连接件44
第二高度调节机构45
螺纹连接件451
定位筒46
第一定位件5
第一凹槽51
第二定位件6
第二凹槽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下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2、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该换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设置在换电站的轨道200上。换电过程中,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运行至电动汽车下方,将亏电电池包拆卸下来并输送至换电站的升降机处,升降机的货叉将亏电电池包取下,并将满电电池包放在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上,最后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承载满电电池包运行至电动汽车下方并安装好满电电池包。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包括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电池定位部 1用于定位并承载电池包,电池安装部2用于承载电池定位部1。电池定位部1在本实施例中为电池托盘。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3,用于实现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弹性连接,弹性缓冲件3提供的弹性力包括了上下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当电池包被放置到电池定位部1上时,弹性缓冲件3能够缓冲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3为弹簧。
为了对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进行限制,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还包括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用于在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承载电池包时使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中,当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时,弹性缓冲件3会在电池包重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从而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距离会减少,通过设置该限位机构4,对电池定位部1的最低位置进行约束,控制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最小距离,保证换电过程中相关设备的货叉顺利搬运电池包。
具体的,限位机构4包括为柱状体的第一限位件41,且第一限位件41 的其中一端垂直设置于电池定位部1上,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第一限位件41设于弹性缓冲件3内,即弹性缓冲件3套在第一限位件41 上。
第一限位件41位于弹性缓冲件3内能够对弹性缓冲件3的位置进行限制,并节约限位机构4与弹性缓冲件3总体占用体积,另外,弹性缓冲件3 还可对第一限位件41起到机械防护作用,当弹性缓冲件3为弹簧时,第一限位件41还可防止弹性缓冲件3相对于竖直方向偏摆,从而提高了弹性缓冲件3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未承载电池包时,第一限位件41的长度小于弹性缓冲件3的长度,从而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后,电池定位部1、电池安装部2可在弹性缓冲件3的作用下上下浮动,直至受力平衡。
当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的间距等于预设阈值时,第一限位件41 与电池安装部2的上端面相抵接,从而通过第一限位件41实现对电池定位部1、电池安装部2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最小距离的限制。
换言之,当质量较大的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时,使得该电池安装部2与第一限位件41的自由端相抵靠,且此时电池定位部1的下表面和电池安装部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前述的预设阈值。实际应用时,预设阈值的设定可结合货叉的尺寸来设定,该预设阈值大于货叉的高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图13进行理解。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电站10,用于对电动汽车电池包更换,包括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 设置在换电站的轨道200上。换电过程中,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运行至电动汽车下方,将亏电电池包拆卸下来并输送至换电站的升降机处,升降机的货叉将亏电电池包取下,并将满电电池包放在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上,最后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承载满电电池包运行至电动汽车下方并安装好满电电池包。
如图1与图2所示,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包括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电池定位部1用于定位并承载电池包,电池安装部2用于承载电池定位部1。电池定位部1在本实施例中为电池托盘。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3,用于实现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弹性连接,弹性缓冲件3提供的弹性力包括了上下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当电池包被放置到电池定位部1上时,弹性缓冲件3能够缓冲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3为弹簧。
为了对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进行限制,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还包括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用于在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承载电池包时使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中,当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时,弹性缓冲件3会在电池包重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从而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距离会减少,通过设置该限位机构4,对电池定位部1的最低位置进行约束,控制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最小距离,保证换电过程中相关设备的货叉顺利搬运电池包。
具体的,限位机构4包括为柱状体的第二限位件42,且第二限位件42 的其中一端垂直设置于电池安装部2上,第二限位件4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第二限位件42设于弹性缓冲件3内,即弹性缓冲件3套在第二限位件42 上。
第二限位件42位于弹性缓冲件3内能够对弹性缓冲件3的位置进行限制,并节约限位机构4与弹性缓冲件3总体占用体积,另外,弹性缓冲件3 还可对第二限位件42起到机械防护作用,当弹性缓冲件3为弹簧时,第二限位件42还可防止弹性缓冲件3相对于竖直方向偏摆,从而提高了弹性缓冲件3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未承载电池包时,第二限位件42的长度小于弹性缓冲件3的长度,从而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后,电池定位部1、电池安装部2可在弹性缓冲件3的作用下上下浮动,直至受力平衡。
当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的间距等于预设阈值时,第二限位件42 与电池定位部1的下端面相抵接,从而通过第二限位件42实现对电池定位部1、电池安装部2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最小距离的限制。
换言之,当质量较大的电池包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时,使得该电池定位部1与第二限位件42的自由端相抵靠,且此时电池定位部1的下表面和电池安装部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前述的预设阈值。实际应用时,预设阈值的设定可结合货叉的尺寸来设定,该预设阈值大于货叉的高度。
【实施例3】
请参考图4-6,实施例3公开了另外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3相对于实施例2 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限位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 42。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42相对设置,即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中的一个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另一个设置在电池安装部2上。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42搭设在电池安装部2上,第一限位件41设置在电池定位部1上。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一一对应设置,且沿着相向的方向延伸。
第一限位件41为定位杆,第一限位件41与电池定位部1一体成型,第二限位件42为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为台阶状,弹性缓冲件3的一端抵靠于定位凸台的台阶面上。定位杆与定位凸台两者相互的抵接端均为平面。具体实施时,定位凸台包括顺次同轴连接的第一杆段424和第二杆段425,第一杆段424和第二杆段425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在轴线方向上,第一杆段424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杆段425的径向尺寸,从而在第一杆段424和第二杆段425之间形成台阶面423。弹性缓冲件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限位件 41与第二限位件42上,即第一限位件41、第二限位件42设于弹性缓冲件 3内。弹性缓冲件3的下端伸入定位槽22内并套接在第一杆段424上,且抵靠在台阶面423上,第二杆段425将弹性缓冲件3的作用力更加均匀地分散到电池安装部2上,降低了应力集中。弹簧缓冲件3的上端套设在第一限位件41上,从而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42从弹簧缓冲件3的两端对弹性缓冲件3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结构紧凑,便于拆装。
当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的间距等于预设阈值时,第一限位件41 与第二限位件42的端面相抵接,即图4中的第一限位件41的下端面与第二限位件42的上端面抵接,换言之,第一限位件41、第二限位件42不直接抵住电池定位部1或电池安装部2,从而维护时只需更换第一限位件41或第二限位件42即可,不用导致电池定位部1或电池安装部2的损坏,同时,限位机构4设置成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42这样的形式,能够方便限位机构4的安装和维护。
当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未承载电池包时,弹性缓冲件3的长度大于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42的高度之和,通过限制弹性缓冲件3的长度,保证了弹性缓冲件3能够在承载电池包时起到缓冲平衡作用,避免了放置电池包后,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直接硬性碰撞的情况。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安装部2上开设有定位槽22,第二限位件42 搭设在电池安装部2的定位槽22的槽底,第一限位件41设置在电池定位部 1上,定位槽22能够实现第二限位件42的快速定位。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的,为了对弹性缓冲件3具有更好的导向效果,限位机构4包括定位筒46,定位筒46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定位筒 46的其中一端伸入并连接于定位槽22内,定位筒46和定位槽22可采用过盈配合,定位筒46的上端伸出定位槽22。同时,通过设置定位筒46能够方便弹性缓冲件3安装时的定位,并在换电过程中对弹性缓冲件3起到在水平方面上的限位作用。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限制弹性缓冲件3从定位槽22内脱出,限位机构4还包括防脱件,防脱件的一端依次穿过定位筒46与弹性缓冲件3,从而卡住弹性缓冲件3。防脱件沿着定位筒46的径向延伸,其深入定位筒46内的一端卡住弹性缓冲件3,从而弹性缓冲件3的中部和上部依然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变形的情况下被固定在定位筒46内。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3为弹簧的情况下,防脱件的一端依次穿过定位筒46与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弹簧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直径为7mm,弹簧中径为33mm,有效圈数为7.5圈,自由高度为73mm,螺旋弹簧的两端磨平。通过调整弹簧的位置来调节电池包的水平度,便于装配。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作为可替换的手段,弹簧也可为矩形弹簧。
本实施例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2,该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包括本实施例提及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 100。
【实施例4】
实施例4公开了另外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4相对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的限位机构4的结构不同于实施例3且限位机构4与电池安装部2的连接形式不同于实施例3。
具体的,如图7所示,限位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件41、第二限位件42 与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42均为杆状结构。
如图7所示,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设置在电池安装部2与第二限位件 42之间,用于调节第二限位件42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能够调节第二限位件42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距离,从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具体的,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包括呈板状的高度调节垫片,高度调节垫片设置在第二限位件42的下方,高度调节垫片上开设有通孔431,第二限位件42具有连接孔421,电池安装部2开有定位孔21,第二限位件42与电池安装部2通过连接件44从下至上依次穿过定位孔21、通孔431、连接孔 421进行连接,即高度调节垫片通过该通孔431套设在连接件44上,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4可以是螺栓。
此时,弹性缓冲件3的下端套设在第二限位件42外且抵设在高度调节垫片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增减高度调节垫片的数量或者采用厚度不一的高度调节垫片达到提升或者降低第二限位件42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的高度的目的,从而灵活调整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连接件44也可以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定位孔21、通孔431、连接孔421后实现第二限位件42与电池安装部 2之间的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3,该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包括本实施例提及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 100。
【实施例5】
实施例5公开了另外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5相对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5的限位机构4的结构不同于实施例4。
具体的,如图10所示,限位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件41、第二限位件42 与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42均为杆状结构。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设置在电池安装部2与第二限位件42之间,用于调节第二限位件42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能够调节第二限位件42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距离,从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包括呈板状的高度调节垫片,高度调节垫片固定在定位槽22内,高度调节垫片具有贯穿孔432,第二限位件42的下端穿过贯穿孔432,电池安装部2开有定位孔21,第二限位件42具有连接孔421,第二限位件42与电池安装部2通过连接件44穿过定位孔21与连接孔421 进行连接。高度调节垫片的贯穿孔432与第二限位件42之间设有竖向导向结构,本实施例中,该竖向导向结构具体为设置在贯穿孔432内壁上的导向槽,该导向槽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第二限位件42对应导向槽的位置处设有导向块,该导向块位于导向槽内且形状匹配,当旋转连接件44时,在导向槽与导向块的配合下,第二限位件42会沿着竖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
贯穿孔432可以对第二限位件42在高度方向上进行调整时起到导向作用,第二限位件42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的高度调节通过连接件44与定位孔 21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
本实施例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其他部分同实施例4,该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包括本实施例提及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 100。
【实施例6】
实施例6公开了另外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6与实施例4或5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6相对于实施例4或5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6的限位机构4的结构不同于实施例4和5。
如图11与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42靠近第一限位件41 的一端(图12中第二限位件42的上端)设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45,第二高度调节机构45可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升降。通过在第一限位件41靠近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设置第二高度调节机构45,除了能够通过第一高度调节机构43实现第二限位件42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之间距离的粗调节外,还可以通过第二高度调节机构45实现细调节,提高调节精度。
具体的,如图12所示,第二高度调节机构45包括开设在第二限位件42 对应第一限位件41的端部的调节孔422及螺纹连接件451,螺纹连接件451 与调节孔42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451为螺栓。当电池定位部1和电池安装部2的间距等于预设阈值时,第一限位件41的下端抵住螺纹连接件451的上端,即螺栓的头部。
因此,当需要对第二限位件42相对于电池安装部2之间距离进行细调节时,旋转啮合于调节孔422内的螺纹连接件451,使得螺纹连接件451伸入或者退出调节孔422,即可实现据换电站的需求对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的最小距离进行细调节。
本实施例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4或5,该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包括本实施例提及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 100。
【实施例7】
实施例7公开了另外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7与实施例1~6中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7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7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高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池安装部2 的上表面,可以采用现有的传感器;电池定位部1包括检测单元,高度检测装置与检测单元配合使用,用于检测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的相对高度。检测单元可以是电池定位部1的下表面,也可是与高度检测装置相配对的特定识别物。利用高度检测机构获取电池定位部1与电池安装部2的相对高度,可基于获得的相对高度对电池包进行调平。
本实施例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100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6,该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包括本实施例提及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 100。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包括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所述电池定位部用于定位并承载电池包,电池安装部用于承载电池定位部,所述电池定位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用于实现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之间的弹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定位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间,用于在所述换电设备承载电池包时使电池定位部与电池安装部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电池定位部或所述电池安装部上;
当所述换电设备未承载电池包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缓冲件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池定位部和所述电池安装部的间距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未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电池定位部或所述电池安装部端面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弹性缓冲件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件;
当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上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定位部上;
当所述电池定位部和所述电池安装部的间距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端面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定位杆,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定位凸台,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凸台的抵接端均为平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换电设备未承载电池包时,所述弹性缓冲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高度之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为台阶状,且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定位凸台的台阶面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之间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垫片;
所述高度调节垫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连接孔,所述电池安装部开有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电池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通孔及所述连接孔进行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高度调节垫片;
所述高度调节垫片具有贯穿孔,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电池安装部开有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连接孔,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电池安装部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定位孔与连接孔进行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可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升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开设在第二限位件对应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端部的调节孔及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调节孔螺纹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安装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槽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定位筒的其中一端伸入并连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防脱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弹性缓冲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弹簧,所述防脱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的间隙。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安装部上;
所述电池定位部包括检测单元,所述高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检测单元配合使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定位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相对高度。
20.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防碰撞的换电设备。
CN202122399709.1U 2021-09-30 2021-09-30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Active CN216545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9709.1U CN216545823U (zh) 2021-09-30 2021-09-30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9709.1U CN216545823U (zh) 2021-09-30 2021-09-30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5823U true CN21654582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9709.1U Active CN216545823U (zh) 2021-09-30 2021-09-30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5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85303A1 (zh) 浮动对接装置、换电机器人、对接方法和复位方法
CN105384106B (zh) 全向移动式电动千斤顶
CN216545823U (zh)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CN104374460B (zh) 一种车载油箱称重装置
CN115284942A (zh) 换电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CN109099269A (zh) 一种能够自动调平的地脚装置
CN115284934A (zh) 防碰撞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CN109501746A (zh) 弹簧悬挂链式浮动装置
CN217347516U (zh) 一种电池包的充电架及换电站
JP5568275B2 (ja) 駐車装置及び充電装置
CN110626946A (zh) 一种针对偏差自动补偿的浮动定位销
CN212969321U (zh) 一种电机安装用升降调节装置
CN214306110U (zh) 一种教学设备用可升降悬停支架
CN106785966A (zh) 便于移动的配电柜和便于制动的配电柜
CN205479722U (zh) 一种石油管道支撑架
CN201476970U (zh) 一种悬架加载试验台
CN216545822U (zh) 防脱落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CN204257368U (zh) 适合高速移动的变压器内部安装结构
CN112443705A (zh) 一种换流变压器阀升高座安装用可调节支撑结构
CN113233056B (zh) 一种垃圾车称重自适应调节补偿的承载机构
CN216805174U (zh) 可调平的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CN202716028U (zh) 台车安装、维修用顶升横移装置
CN216160371U (zh) 一种全自动铅笔硬度试验仪
CN211256990U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施工的桩基导向定位装置
CN219839322U (zh) 一种自动调节电梯轿厢偏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