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8490U -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8490U
CN216538490U CN202123049410.XU CN202123049410U CN216538490U CN 216538490 U CN216538490 U CN 216538490U CN 202123049410 U CN202123049410 U CN 202123049410U CN 216538490 U CN216538490 U CN 216538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cylinder body
mixing
cylind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94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露
黄义涛
黄足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M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M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M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Me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494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8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8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8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混合筒体、沉降筒体和收集筒体,混合筒体的底部和收集筒体的内腔底部之间竖向焊接有排泥管道,沉降筒体的底部焊接有锥形筒体,且锥形筒体的底部与排泥管道的侧壁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混合筒体、沉降筒体以及收集筒体,实现能够在一个空间维度上实现对污泥与水的混合、沉淀以及加酸反应,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且混合的过程中不需要外加搅拌设备,对于溶液的转移同样不需要外加泵机,实现对污泥中铝铁重金属的回收,且结构较为简单,维护方便,不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资源化利用,是指将污泥进行适当的处理后,从废弃物变为可以利用的资源。传统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有:农用、直接制砖、热能利用、制取活性炭、填埋、焚烧、排海以及污泥处置相关技术预处理技术,包括厌氧消化、湿式氧化法、堆肥稳定法、利用蚯蚓生态床处理污泥、利用超声波处理污泥、利用表面活性剂改进污泥脱水性能、污泥熔化技术、膜生物反应器、破坏生物细胞、利用微型动物削减污泥产量、臭氧处理工艺等。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322590.0,公开了一种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具体公开内容为:一种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包括污泥调节池、调质反应器、三相反应器、冷却池、污泥压滤机,污泥调节池内设置有进料泵,进料泵与调质反应器连接,调质反应器内设置有稳定剂、液碱、催化剂、助剂溶液,调质反应器与三相反应器连接,三相反应器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和蒸汽加热器的开关阀均设置在三相反应器的外表面,三相反应器与冷却池连接,冷却池内设置有污泥泵,污泥泵与污泥压滤机连接。具有能根据实际需要切换加热模式,节省能源的有益效果,其主要用于处理含铁污泥。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533311.6,公开了一种利用硫铁矿废水及处理污泥制备聚合硫酸铁铝的方法,具体公开内容为:一种利用硫铁矿废水及处理污泥制备聚合硫酸铁铝的方法:将硫铁矿废水处理污泥加热烘干后碾碎,得干污泥粉末,加入酸溶液,50~80℃下搅拌10~30min,离心,弃去沉淀物,得酸提取液,在酸提取液中添加硫酸亚铁,滴加浓硫酸调节pH至0.6~1.0,加入氧化剂,30~60℃下搅拌反应1~2h,制得聚合硫酸铁铝;不仅解决了硫铁矿废水及处理污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利用硫铁矿废水及处理污泥中的有用成分制备聚合硫酸铁铝,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可广泛应用于硫铁矿废水及处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对于电镀厂产生的污泥中含有较多的铝铁等重金属资源,对于其污泥中的铝铁回收再利用,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而对于污泥中的铝铁的回收,通常是将污泥与水混合以后,通过加入酸溶液将其制备呈硫化铁铝溶液,再经过化学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还原铝和铁,而现有的用于污泥与水的混合制备硫化铁铝溶液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外加搅拌机构,且搅拌混合够的溶液还需要通过水泵的抽吸到沉淀池以及反应池中进行,较为繁琐,且对于空间的占用较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混合筒体、沉降筒体和收集筒体,所述混合筒体的底部和收集筒体的内腔底部之间竖向焊接有排泥管道,所述沉降筒体的底部焊接有锥形筒体,且锥形筒体的底部与排泥管道的侧壁焊接固定,所述排泥管道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沉淀物排出口,所述混合筒体的底部安装有内端朝上的进水管道,且进水管道的外端贯穿收集筒体的侧壁,所述混合筒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污泥管支架,所述污泥管支架的侧壁安装有内端朝下的污泥管道,且污泥管道的朝下设计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的内腔中,所述混合筒体的顶部侧边均匀开设有多个溢流口一,所述沉降筒体的顶部侧边均匀设置有多个溢流口二,所述沉降筒体的侧壁均匀安装有多个内端朝下的酸溶液注入管,所述收集筒体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排液管道。
优选的,所述沉降筒体的顶部低于混合筒体上溢流口一的底部,所述收集筒体的顶部低于沉降筒体上溢流口二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朝上设计的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的内腔中,且进水管道的内端顶部焊接有伞形挡泥板。
优选的,所述酸溶液注入管朝下设计的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与沉降筒体之间,且酸溶液注入管的外端贯穿收集筒体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混合筒体的半径小于沉降筒体的半径,所述沉降筒体的半径小于收集筒体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沉淀物排出口与排泥管道的内腔连通,且沉淀物排出口设置在锥形筒体与混合筒体之间,所述收集筒体的底部中间开设有与排泥管道连通的排泥口,且排液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混合筒体、沉降筒体以及收集筒体,实现能够在一个空间维度上实现对污泥与水的混合、沉淀以及加酸反应,减少对空间的占用,且混合的过程中为污泥向下排入到混合筒体的内腔中,以及通过进水管道向上进入到混合筒体内腔中的水相互作用而进行混合的,不需要外加搅拌设备,且混合的液体通过溢流口一以溢流的方式流到沉降筒体的内腔中进行沉淀,且沉淀的过程中通过酸溶液注入管添加酸性溶液进行同步的制备硫化铁铝溶液,制备的硫化铁铝溶液通过溢流口二以溢流的方式流到收集筒体的内腔中被统一的收集,对于溶液的转移同样不需要外加泵机,同时沉降筒体中沉淀的物料通过沉淀物排出口进入到排泥管道的内腔中,再通过排泥口进行统一的排放处理,实现对污泥中铝铁重金属的回收,且结构较为简单,维护方便,不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S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混合筒体,2-沉降筒体,3-收集筒体,4-排泥管道,5-锥形筒体,6-沉淀物排出口,7-进水管道,71-伞形挡泥板,8-污泥管支架,9-污泥管道,10-溢流口一,11-溢流口二,12-酸溶液注入管,13-排液管道,14-控制阀门,15-排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混合筒体1、沉降筒体2和收集筒体3,混合筒体1的半径小于沉降筒体2的半径,沉降筒体2的半径小于收集筒体3的半径,方便沉降筒体2能够套设安装在混合筒体1的外侧,收集筒体3能套设安装在沉降筒体2的外侧;
混合筒体1的底部和收集筒体3的内腔底部之间竖向焊接有排泥管道4,沉降筒体2的底部焊接有锥形筒体5,且锥形筒体5的底部与排泥管道4的侧壁焊接固定,排泥管道4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沉淀物排出口6,锥形筒体5的设置,方便对沉淀物的收集,且收集的沉淀物能够在锥形筒体5的导流作用下通过沉淀物排出口6进入到排泥管道4的内腔中;
混合筒体1的底部安装有内端朝上的进水管道7,且进水管道7的外端贯穿收集筒体3的侧壁,进水管道7朝上设计的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1的内腔中,且进水管道7的内端顶部焊接有伞形挡泥板71,减少污泥直接进入到进水管道7的内腔中,避免污泥对进水管道7的堵塞现象;
混合筒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污泥管支架8,污泥管支架8的侧壁安装有内端朝下的污泥管道9,且污泥管道9的朝下设计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1的内腔中,混合筒体1的顶部侧边均匀开设有多个溢流口一10,沉降筒体2的顶部侧边均匀设置有多个溢流口二11,沉降筒体2的顶部低于混合筒体1上溢流口一10的底部,收集筒体3的顶部低于沉降筒体2上溢流口二11的底部,使混合筒体1中的液体能够以溢流的方式通过溢流口一10进入到沉降筒体2的内腔中,沉降筒体2中的液体能够以溢流的方式通过溢流口二11进入到收集筒体3的内腔中;
沉降筒体2的侧壁均匀安装有多个内端朝下的酸溶液注入管12,酸溶液注入管12朝下设计的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1与沉降筒体2之间,且酸溶液注入管12的外端贯穿收集筒体3的侧壁,收集筒体3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排液管道13,沉淀物排出口6与排泥管道4的内腔连通,且沉淀物排出口6设置在锥形筒体5与混合筒体1之间,收集筒体3的底部中间开设有与排泥管道4连通的排泥口15,且排液管道13上设置有控制阀门14。
在使用时,混合的过程中为污泥向下排入到混合筒体1的内腔中,以及通过进水管道7向上进入到混合筒体1内腔中的水相互作用而进行混合的,不需要外加搅拌设备,且混合的液体通过溢流口一10以溢流的方式流到沉降筒体2的内腔中进行沉淀(此时排泥口15和沉淀物排出口6为采用橡胶塞封堵的状态),且沉淀的过程中通过酸溶液注入管12添加酸性溶液进行同步的制备硫化铁铝溶液,制备的硫化铁铝溶液通过溢流口二11以溢流的方式流到收集筒体3的内腔中(此时排泥口15和沉淀物排出口6为打开的状态),且可以通过14控制3中的硫化铁铝溶液统一的排出,进入下一工序,进行铝和铁的还原制备,对于溶液的转移同样不需要外加泵机,同时沉降筒体2中沉淀的物料通过沉淀物排出口6进入到排泥管道4的内腔中,再通过排泥口15进行统一的排放处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混合筒体(1)、沉降筒体(2)和收集筒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体(1)的底部和收集筒体(3)的内腔底部之间竖向焊接有排泥管道(4),所述沉降筒体(2)的底部焊接有锥形筒体(5),且锥形筒体(5)的底部与排泥管道(4)的侧壁焊接固定,所述排泥管道(4)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沉淀物排出口(6),所述混合筒体(1)的底部安装有内端朝上的进水管道(7),且进水管道(7)的外端贯穿收集筒体(3)的侧壁,所述混合筒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污泥管支架(8),所述污泥管支架(8)的侧壁安装有内端朝下的污泥管道(9),且污泥管道(9)的朝下设计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1)的内腔中,所述混合筒体(1)的顶部侧边均匀开设有多个溢流口一(10),所述沉降筒体(2)的顶部侧边均匀设置有多个溢流口二(11),所述沉降筒体(2)的侧壁均匀安装有多个内端朝下的酸溶液注入管(12),所述收集筒体(3)的底部一侧安装有排液管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筒体(2)的顶部低于混合筒体(1)上溢流口一(10)的底部,所述收集筒体(3)的顶部低于沉降筒体(2)上溢流口二(1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7)朝上设计的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1)的内腔中,且进水管道(7)的内端顶部焊接有伞形挡泥板(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注入管(12)朝下设计的内端设置在混合筒体(1)与沉降筒体(2)之间,且酸溶液注入管(12)的外端贯穿收集筒体(3)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体(1)的半径小于沉降筒体(2)的半径,所述沉降筒体(2)的半径小于收集筒体(3)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物排出口(6)与排泥管道(4)的内腔连通,且沉淀物排出口(6)设置在锥形筒体(5)与混合筒体(1)之间,所述收集筒体(3)的底部中间开设有与排泥管道(4)连通的排泥口(15),且排液管道(13)上设置有控制阀门(14)。
CN202123049410.X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Active CN216538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9410.XU CN216538490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9410.XU CN216538490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8490U true CN21653849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9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9410.XU Active CN216538490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8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5631B1 (ko) 오염수 처리장치
CN102874921B (zh)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和操作方法
CN210138663U (zh) 一种聚硅酸金属盐反应釜
CN103073163B (zh) 一种退浆废水的处理和污泥减量装置及其方法
CN203513348U (zh) 一种澄清池排泥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CN101186410A (zh) 处理abs污水的方法
CN102583725A (zh) 一种用于处理油脂和浮渣的厌氧反应器
CN103011404A (zh) 内混合厌氧反应罐
CN216538490U (zh) 一种含铝含铁污泥资源化处理设备
CN202063797U (zh) 一种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3893941B (zh) 利用碱渣以废治废中和水解处理有机硅浆渣的方法
CN110422953B (zh) 微波常温湿式氧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CN211111591U (zh)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0117274U (zh) 一种处理餐厨废水的厌氧生物膜法反应器
CN205953653U (zh) 厌氧污泥床及具有该厌氧污泥床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09456252U (zh) 一种丙烯酸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系统
CN106892540A (zh) 一种垃圾压缩液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8104026U (zh)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CN203319762U (zh) 自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5953651U (zh) 多级变流速厌氧反应器
CN101732966A (zh) 含铍废气湿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85960A (zh) 一种公路油罐车清洗站污水无害化回用处理系统
CN207811496U (zh) 一种公路油罐车清洗水节能回用装置
CN208022849U (zh) 一种公路油罐车清洗站污水无害化回用处理装置
CN207608457U (zh) 一种公路油罐车清洗站污水综合回用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