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6896U - 动作玩具 - Google Patents

动作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6896U
CN216536896U CN202122191103.9U CN202122191103U CN216536896U CN 216536896 U CN216536896 U CN 216536896U CN 202122191103 U CN202122191103 U CN 202122191103U CN 216536896 U CN216536896 U CN 216536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vable
movable body
coil spr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11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三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6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6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1/00Gearing for toys
    • A63H31/08Gear-control mechanisms; Gears for imparting a reciprocating mo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9/00Drive mechanisms for toys in general
    • A63H29/22Electric driv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作玩具,其能够防止齿轮的破损且能够使齿轮可靠地啮合。动作玩具具备:可动轴,其能够沿轴向移动,并能够选择性地采取齿轮解除相互的啮合的第一位置、和使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位置,且通过第一螺旋弹簧朝向第一位置进行施力;以及可动体,其能够通过规定的作用力而复位到规定位置,并能够借助所述操作件的操作而向一个方向进行动作,通过操作件的操作使可动体动作而蓄能的第二螺旋弹簧使滑动体滑动接触,由此使可动轴移动到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动作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作玩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齿轮机构和使齿轮机构中的齿轮彼此啮合或使该齿轮彼此解除啮合的操作件的动作玩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动作玩具中,一个齿轮设置于可动轴,可动轴构成为能够在轴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构成为被朝向第一位置施力,在第一位置使所述一个齿轮与其他齿轮(对方齿轮)解除啮合,在第二位置使一个齿轮与其他齿轮啮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3975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动作玩具中,预先使可动轴(滑动齿轮轴)压接于在操纵杆的基端部形成的具有卡合台阶部的卡合部,在使齿轮彼此啮合时,操作操纵杆,克服压接力而使可动轴沿轴向滑动。
然而,在使齿轮彼此啮合的情况下,需要使一个齿轮的齿与其他齿轮的齿和齿的间隙一致。
然而,若时机不好,则有时在操作操纵杆时一个齿轮的齿与其他齿轮的齿相互碰撞而齿轮彼此无法良好地啮合。在该情况下,由于操纵杆的操作,一个齿轮的齿与其他齿轮的齿被强力地压接,齿轮就有发生破损等的隐患。另外,在一个齿轮的齿与其他齿轮的齿相互碰撞的情况下,也有发生松开操作操纵杆的手而放弃齿轮彼此的啮合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齿轮的破损且能够使齿轮可靠地啮合的动作玩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动作玩具,所述动作玩具具备:
可动轴,其设置有一个齿轮,且能够沿轴向移动,通过移动而能够选择性地采取所述一个齿轮与其他齿轮解除相互啮合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一个齿轮与所述其他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位置;
第一螺旋弹簧,其对所述可动轴朝向所述第一位置进行施力;以及
操作件,其成为用于使所述可动轴移动的触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具备:
可动体,其能够通过规定的作用力而复位到规定位置,并能够借助所述操作件的操作而向一个方向进行动作;以及
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其具有滑动接触体,该滑动接触体经由第二螺旋弹簧而与所述可动体连接,并且供所述可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始终进行抵接,
所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构成为,利用在所述可动体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一个方向动作时被蓄积的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滑动接触体与所述可动轴滑动接触,从而克服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使所述可动轴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具有闩锁机构,每当操作所述操作件时,该闩锁机构交替地进行在从所述规定位置离开的位置处的所述可动体的闩锁和闩锁解除,
在对所述可动体进行闩锁的期间,所述闩锁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经由所述滑动接触体对所述可动轴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进行施力。
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设置有止动件,在操作所述操作件时该止动件突入到所述可动轴的前进路线而阻止所述可动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在将手从所述操作件离开时该止动件从所述可动轴的前进路线退出而允许所述可动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
所述可动体构成为,在通过所述操作件的操作而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一个方向动作时,比所述操作件推迟启动,从而在所述可动体启动之前,所述止动件能够突入到所述可动轴的前进路线。
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动件设置有弹簧部,该弹簧部用于在操作所述操作件时所述可动轴已经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与所述可动轴的外周的滑动接触使所述止动件挠曲而使所述止动件自所述前进路线退避。
第五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具备:马达,其使通过所述一个齿轮与所述其他齿轮的啮合而进行规定的动作的齿轮机构动作;以及叶片开关,其用于使所述马达工作,
在所述可动体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在所述可动体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一个方向动作时与所述叶片开关抵接而使所述叶片开关接通,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可动体被闩锁的期间与所述叶片开关抵接而将所述叶片开关保持为接通状态,在闩锁解除后所述可动体复位到所述规定位置时解除与所述叶片开关的抵接而使所述叶片开关断开。
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机构具备:转动构件,其能够以规定的轴为中心在所述可动体上转动,且在前端设置有锁定销;以及心形的凸轮槽,其设于所述动作玩具的固定部,供所述锁定销卡合。
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第六方式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玩具设置有第三螺旋弹簧,该第三螺旋弹簧通过所述规定的作用力使所述可动体复位到所述规定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经由第二螺旋弹簧使滑动接触体动作,使滑动接触体与可动轴滑动接触而动作至第二位置,因此齿轮彼此不会被过度的力按压,能够有效地防止齿轮的破损等。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玩具的一例的铁道车辆玩具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方观察车辆的内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左方观察将内部壳体的上侧的框体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右方观察车辆的内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左方观察马达、齿轮机构及驱动轮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齿轮机构及驱动轮的后视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啮合关系变化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啮合关系变化机构及其周边的从右方观察的侧视图。
图9A至图9C是表示啮合关系变化机构的动作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
11:车辆;
12:按钮(操作件);
18:马达;
31:可动体;
32:滑动接触体;
34:闩锁机构;
34b:转动构件;
34c:锁定销;
34d:弹簧部;
35:止动件;
35a:弹簧部;
40:叶片开关;
100:轨道车辆玩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动作玩具的一例的铁道车辆玩具100的立体图。在该铁道车辆玩具100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是指从铁道车辆玩具100的内部观察到的图 1所示的方向。
该铁道车辆玩具100具备排头车辆10(以下称为车辆10)和第二辆车辆11 (以下称为车辆11)。车辆10和车辆11通过连结器10a和连结器11a相互连结。连结器10a和连结器11a没有特别限定,由粘扣带构成。
其中,在车辆10设置有向车顶上突出的按钮(操作件)12。另一方面,在车辆11的车顶形成有朝向上方开口的俯视矩形的凹陷13,在该凹陷13以可装卸的方式搭载有两个模仿人偶的棋子14。
而且,该铁道车辆玩具100能够通过按钮12的操作以电动或手推的方式行驶。
图2是从左方观察车辆10的内部壳体10a的立体图,图3是从左方观察将内部壳体10a的上侧的框体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从右方观察排头的车辆 10的内部壳体10a的立体图。
在内部壳体10a中,在后部左右设置有驱动轮15、15,在前部左右设置有从动轮16、16。
另外,在内部壳体10a设置有:作为电源的电池17;作为动力源的马达18;将马达18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15、15的齿轮机构19;以及使齿轮机构19中的规定的齿轮彼此的啮合关系变化的啮合关系变化机构20。
(齿轮机构19)
图5是表示马达18、齿轮机构19及驱动轮15的从左方观察的侧视图,图6 是表示齿轮机构19及驱动轮15的后视图。
将马达18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15、15的齿轮机构19构成为包括齿轮21a~ 21k。齿轮21a设置于横置的马达18的输出轴22a。输出轴22a从马达18的外壳向后方延伸。齿轮21b是设置于沿车辆1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轴22b且与齿轮21a 啮合的冠状齿轮。齿轮21c设置于轴22b并与齿轮21b一体地旋转。齿轮21d设置在与轴22b平行的轴22c上,与齿轮21c啮合。齿轮21e设置于轴22c,是与齿轮21d一体地旋转的螺旋齿轮。
齿轮21f设置于沿车辆1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轴22d,能够与齿轮21e啮合。即,轴22d成为可动轴,设置为能够沿轴向移动,根据其移动位置,即,在第二位置,齿轮21f与齿轮21e啮合,在第一位置,齿轮21f解除与齿轮21e的啮合。该轴22d因卷绕于轴22d的螺旋弹簧23的作用力而被朝向齿轮21f与齿轮21e解除啮合的第一位置施力。
齿轮21g设置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22e,与齿轮21f啮合。齿轮21h设置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22f,与齿轮21g啮合。齿轮21i设置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22g,与齿轮21h啮合。齿轮21j设置于轴22g。而且,在齿轮21j与齿轮21i 之间设置有离合器机构24(参照图6)。当过载作用时,离合器机构24切断齿轮21j与齿轮21i之间的动力传递。齿轮21k设置于驱动轮15、15的车轴15a,与齿轮21j啮合。
根据该齿轮机构19,在马达18工作而齿轮21f与齿轮21e啮合时,通过马达18的动力,经由齿轮21a~21k使驱动轮15、15向前进方向旋转。另外,在马达18不工作而齿轮21f与齿轮21e解除啮合时,能够通过手推来使铁道车辆玩具 100行驶。
(啮合关系变化机构20)
图7是从啮合关系变化机构20的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啮合关系变化机构20及其周边的从右方观察的侧视图。
啮合关系变化机构20以按钮12为触发器,使轴22d沿轴向移动,根据其移动方向,使齿轮21f与齿轮21e啮合,或者解除其啮合。
啮合关系变化机构20具备按钮12、设置于按钮12下并能够上下移动的可动体31、能够相对于可动体31上下移动的滑动接触体32、夹装在可动体31与滑动接触体32之间的螺旋弹簧33、能够在向下移动位置对可动体31进行闩锁的闩锁机构34、以及设置于按钮12下并与按钮12一体地动作的止动件35。
按钮12被螺旋弹簧12a朝向上方施力。在按钮12的下端部外周附设有外向突起12b。该按钮12从下方插入车辆10的车顶的开口,外向突起12b与车辆10 的车顶的开口缘卡合,由此防止向上方的脱出。另外,在按钮12的下侧设置有向下方开口的凹部(未图示)。
滑动接触体32在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时与轴22d的右端滑动接触而使该轴 22d克服螺旋弹簧23的作用力从而向轴向左方移动。在滑动接触体32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爪32a。另外,在滑动接触体3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兜孔32b,在该兜孔32b内插入有螺旋弹簧33的下半部。在滑动接触体32的下端部内表面侧形成有能够与轴22d的右端抵接的抵接面32c。抵接面32c由上侧的倾斜滑动接触面320c和下侧的铅垂面321c构成。该滑动接触体32组装于可动体31。而且,滑动接触体32在初始位置,轴22d的右端与铅垂面321c的上端部抵接,从而妨碍滑动接触体32的向下移动。
滑动接触体32和通过螺旋弹簧23的作用力而与滑动接触体32抵接的轴22d 构成运动方向转换机构。而且,该运动方向转换机构根据螺旋弹簧23的作用力和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可逆地动作。
可动体31的头部面向按钮12的凹部内。在可动体3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向外的爪31a。在该可动体31上组装有滑动接触体32,使得爪32a位于爪31a的上方,且插入到兜孔32b中的螺旋弹簧33的上端与爪31a的下表面抵接,通过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爪32a的下表面与爪31a的上表面抵接。
另外,在可动体31上形成有台阶部31b,该台阶部31b被按钮12按压而使可动体31向下移动。该可动体31被螺旋弹簧37向上方施力,在初始位置,在按钮12与台阶部31b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该规定的间隙用于在可动体31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在按压按钮12时先于可动体31的动作而使后述的止动件 35动作。在此,利用螺旋弹簧37对可动体31向上方施力,但也可以利用可动体 31与滑动接触体32之间的螺旋弹簧33向上方施力。
止动件35以头部面向按钮12的凹部内的形式固定于按钮12。而且,止动件 35追随按钮12而上下移动。该止动件35配置在贯通设置有对轴22d的左端部进行支承的轴孔的壁50(参照图9A至图9C)的外侧。并且,止动件35在向下移动时从壁50的外侧堵塞轴孔而阻止轴22d向左方移动。在该止动件35的基端侧设置有S状的弹簧部35a。另外,在止动件35的下端部(前端部)形成有倾斜滑动接触部35b。而且,在止动件35向下移动时,在该止动件35的下方存在轴22d 时,倾斜滑动接触部35b与轴22d的外周滑动接触,弹簧部35a挠曲而退避,允许止动件35向下移动。
闩锁机构34如下这般地构成。
如图8所示,在可动体31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能够以轴34a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构件34b。在转动构件34b的下端(前端)附设有锁定销34c。锁定销34c进入在配置于可动体31的内侧的壁36上形成的心形的凸轮槽36a。由该转动构件34b、凸轮槽36a以及螺旋弹簧37构成闩锁机构34。
凸轮槽36a以成为心形的凹部的部分为下侧的方式形成。另外,在转动构件 34b的前端设置有胡须状的弹簧部34d,该弹簧部34d的前端能够伴随可动体31 的向下移动而与固定的突起34e滑动接触。由此,伴随着按钮12的操作,能够使锁定销34c沿着凸轮槽36a顺畅地向一个方向旋转。
根据该闩锁机构34,当通过按钮12的按下而可动体31从初始位置(规定) 向下移动时,弹簧部34d的前端与固定的突起34e滑动接触,锁定销34c与形成于凸轮槽36a的外壁的突起360c抵接。接着,当手离开按钮12时,可动体31 通过螺旋弹簧37稍微向上移动,锁定销34c与形成于凸轮槽36a的内壁处的凹部 361c卡合,可动体31被闩锁。另外,接下来在按压按钮12时,锁定销34c从心形的凸轮槽36a的凹部361c脱离,当手从按钮12离开时,可动体31通过螺旋弹簧37向上移动而返回初始位置。
如图8所示,在可动体31的前方设置有叶片开关40。叶片开关40具备可动片40a和固定片40b。并且,在可动体31向下移动时,可动体31的前端的抵接部31c与可动片40a抵接,从而可动片40a与固定片40b进行抵接而使叶片开关 40接通。在可动体31处于闩锁状态时,维持可动片40a与固定片40b抵接的状态。在可动片40a与固定片40b抵接的状态下,马达18工作。此外,在叶片开关 40的附近设置有主开关41。主开关41的捏手41a向车辆10的车身的下侧突出,能够从车身的下侧进行操作。
(游玩方式以及整体动作)
使主开关41接通,从图9A的状态克服螺旋弹簧12a的作用力而将按钮12 向下方按下一次。由此,按钮12向下移动,如图9B所示,按钮12在中途与可动体31的台阶部31b抵接而克服螺旋弹簧37的作用力按下可动体31,并且止动件35向下移动。通过该止动件35的向下移动,止动件35突入到轴22d的前进路线内,阻止轴22d向左方移动。
另一方面,通过按下可动体31,可动体31的抵接部31c与叶片开关40的可动片40a滑动接触,使可动片40a与固定片40b抵接。由此,马达18工作,齿轮 21a~21e旋转。另外,通过按下可动体31,可动体31与滑动接触体32之间的螺旋弹簧33收缩而蓄能。
另外,转动构件34的锁定销34c与凸轮槽36a的突起360a抵接而被卡定。
接着,当手离开按钮12时,按钮12通过螺旋弹簧12a的作用力向上移动而复位到初始位置。另一方面,通过按钮12的向上移动,可动体31也通过螺旋弹簧37的作用力相对于滑动接触体32稍微向上移动,锁定销34c被凸轮槽36a的凹部361c捕捉。由此,可动体31被闩锁。另外,通过按钮12的向上移动,止动件35从轴22d的前进路线退出。于是,在螺旋弹簧33中蓄能的作用力被释放,滑动接触体32相对于可动体31向下移动,倾斜滑动接触面320c与轴22d的右端滑动接触,轴22d克服螺旋弹簧23的作用力而向左方移动(图9C)。由此,齿轮21f与齿轮21e啮合,经由齿轮21a~21k,驱动轮15、15向前进方向旋转,从而铁道车辆玩具100行驶。
另一方面,在铁道车辆玩具100行驶中,若将按钮12向下方按下一次,则按钮12在中途与可动体31抵接而克服螺旋弹簧37的作用力按下可动体31,并且止动件35向下移动。此时,由于轴22d位于左方位置,因此止动件35的倾斜滑动接触部35b与轴22d的外周抵接,但止动件35因弹簧部35a而挠曲并退避,不会妨碍按钮12的按下。另外,通过按钮12的按下,锁定销34c从凸轮槽36a 的凹部361c脱离,可动体31的闩锁被解除。
接着,当手离开按钮12时,按钮12以及止动件35通过螺旋弹簧12a的作用力向上移动而复位到初始位置。另外,闩锁被解除后的可动体31通过螺旋弹簧 37的作用力向上移动而返回初始位置。通过该可动体31的向上移动,蓄积于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减弱。由此,轴22d通过螺旋弹簧23的作用力而向右方移动,齿轮21f与齿轮21e的啮合被解除,铁道车辆玩具100变得能够手推。另外,滑动接触体32及可动体31返回初始位置。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铁道车辆玩具100,能够得到如下的主要效果。
即,通过按钮12的操作经由螺旋弹簧33使滑动接触体32动作,通过滑动接触使轴22d移动,使齿轮21f与齿轮21e啮合,因此即使在齿轮21f的齿与齿轮21e的齿发生干扰时,冲击也被吸收,齿轮彼此以适度的力被按压直至齿轮21f 与齿轮21e啮合,能够有效地防止齿轮的破损等。
另外,即使在齿轮21f的齿与齿轮21e的齿发生干扰时,也能够使可动体31 闩锁,因此即使在将手从按钮12离开后,也能够使两者可靠地啮合。
另外,若在可动体31位于初始位置时操作按钮12,则止动件35向轴22d的前进路线突出而阻止轴22d的移动,由此螺旋弹簧33蓄能,之后,在将手从按钮12离开时,止动件35从轴22d的前进路线退出并且可动体31被闩锁,由此能够利用预先蓄积于螺旋弹簧33的作用力使齿轮21f与齿轮21e的啮合完成。因此,能够稳定地使齿轮21f与齿轮21e啮合。
进一步而言,在可动体31的闩锁前马达18工作,齿轮21a~21e旋转,因此齿轮21f容易与齿轮21e啮合。
另外,在为了解除可动体31的闩锁而对操作件12进行操作时,止动件35 与轴22d抵接,但倾斜滑动接触部35b与轴22d滑动接触而弹簧部35a挠曲而退避,从而允许止动件35的向下移动,因此不会妨碍可动体31的闩锁解除。
另外,由于使操作件形成为按钮12,因此操作容易。
(变形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变更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铁道车辆玩具10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当然能够应用于汽车玩具及其他行驶玩具,一般能够应用于经由其他齿轮机构进行动作的动作玩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轴22d被施力的方向的第一位置进行齿轮的啮合解除,在第二位置进行啮合,但也可以在第一位置也与其他齿轮啮合。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轴沿轴向移动而使齿轮彼此啮合或者解除啮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能够应用于如行星齿轮那样使轴在太阳齿轮的周围公转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轴22d被施力的方向的第一位置进行齿轮的啮合解除,在第二位置进行啮合,但在相反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申请实用新型。

Claims (7)

1.一种动作玩具,所述动作玩具具备:
可动轴,其设置有一个齿轮,且能够沿轴向移动,通过移动而能够选择性地采取所述一个齿轮与其他齿轮解除相互啮合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一个齿轮与所述其他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位置;
第一螺旋弹簧,其对所述可动轴朝向所述第一位置进行施力;以及
操作件,其成为用于使所述可动轴移动的触发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具备:
可动体,其能够通过规定的作用力而复位到规定位置,并能够借助所述操作件的操作而向一个方向进行动作;以及
运动方向转换机构,其具有滑动接触体,该滑动接触体经由第二螺旋弹簧而与所述可动体连接,并且供所述可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始终进行抵接,
所述运动方向转换机构构成为,利用在所述可动体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一个方向动作时被蓄积的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滑动接触体与所述可动轴滑动接触,从而克服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使所述可动轴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具有闩锁机构,每当操作所述操作件时,该闩锁机构交替地进行在从所述规定位置离开的位置处的所述可动体的闩锁和闩锁解除,
在对所述可动体进行闩锁的期间,所述闩锁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作用力经由所述滑动接触体对所述可动轴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进行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设置有止动件,在操作所述操作件时该止动件突入到所述可动轴的前进路线而阻止所述可动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在将手从所述操作件离开时该止动件从所述可动轴的前进路线退出而允许所述可动轴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
所述可动体构成为,在通过所述操作件的操作而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一个方向动作时,比所述操作件推迟启动,从而在所述可动体启动之前,所述止动件能够突入到所述可动轴的前进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动件设置有弹簧部,该弹簧部用于在操作所述操作件时所述可动轴已经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与所述可动轴的外周的滑动接触使所述止动件挠曲而使所述止动件自所述前进路线退避。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玩具具备:马达,其使通过所述一个齿轮与所述其他齿轮的啮合而进行规定的动作的齿轮机构动作;以及叶片开关,其用于使所述马达工作,
在所述可动体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在所述可动体从所述规定位置向一个方向动作时与所述叶片开关抵接而使所述叶片开关接通,所述抵接部在所述可动体被闩锁的期间与所述叶片开关抵接而将所述叶片开关保持为接通状态,在闩锁解除后所述可动体复位到所述规定位置时解除与所述叶片开关的抵接而使所述叶片开关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机构具备:转动构件,其能够以规定的轴为中心在所述可动体上转动,且在前端设置有锁定销;以及心形的凸轮槽,其设于所述动作玩具的固定部,供所述锁定销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作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玩具设置有第三螺旋弹簧,该第三螺旋弹簧通过所述规定的作用力使所述可动体复位到所述规定位置。
CN202122191103.9U 2021-06-29 2021-09-10 动作玩具 Active CN2165368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7849A JP7133068B1 (ja) 2021-06-29 2021-06-29 動作玩具
JP2021-107849 2021-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6896U true CN216536896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51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2785.1A Pending CN115531894A (zh) 2021-06-29 2021-09-10 动作玩具
CN202122191103.9U Active CN216536896U (zh) 2021-06-29 2021-09-10 动作玩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2785.1A Pending CN115531894A (zh) 2021-06-29 2021-09-10 动作玩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33068B1 (zh)
CN (2) CN11553189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5895U (ja) * 1981-12-23 1983-06-29 株式会社トミー 走行玩具
JP2518461Y2 (ja) * 1991-09-06 1996-11-27 株式会社トミー ビデオカメラ玩具
JP2637347B2 (ja) * 1992-12-24 1997-08-06 株式会社トミー 走行玩具
FR2990199B1 (fr) 2012-05-07 2015-05-22 Knauf Ind Gestion Element de cadre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d’articles plats et emballage constitue de tels elements
JP5895895B2 (ja) 2013-04-23 2016-03-30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塩化ビニルフィルム製造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熱線遮蔽塩化ビニルフィルム、熱線遮蔽合わせ透明基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1894A (zh) 2022-12-30
JP7133068B1 (ja) 2022-09-07
JP2023005723A (ja)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78936B1 (en) Latch arrangement
JP6084551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US4664430A (en) Electrically opened and closed latch for automobile vehicle doors
US7749046B2 (en) Toy vehicle
WO2006030610A1 (ja) リッド開閉装置
JPH11297418A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11086385A (zh) 翻盖组件及其翻盖的致动结构
CN216536896U (zh) 动作玩具
JP2013244198A (ja) 形態変化玩具
JP4837140B1 (ja) 車両玩具変形装置、当該装置の車両玩具変形方法及び車両玩具
JP5538914B2 (ja) 電気錠
CN113202350A (zh) 一种机械优先的电子锁
CN113090120A (zh)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子锁
CN211081295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斜舌传动结构
CN207033135U (zh) 电动儿童保险机构
CN110816561A (zh) 一种具有互锁功能的司机控制器
CN109555373B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微小型机械锁
JP4632943B2 (ja) 開閉操作装置
CN219262052U (zh) 一种机动车滑门锁
CN212085364U (zh) 电连接系统及机械联锁装置
CN209277724U (zh) 自吸锁的自吸机构、自吸锁及车辆
CN219922028U (zh) 一种弹射玩具
CN215632257U (zh) 一种新型门锁
CN220869051U (zh) 一种主锁舌驱动结构
CN211397026U (zh) 全自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