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4956U -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4956U
CN216534956U CN202123319665.3U CN202123319665U CN216534956U CN 216534956 U CN216534956 U CN 216534956U CN 202123319665 U CN202123319665 U CN 202123319665U CN 216534956 U CN216534956 U CN 216534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gear
gear
counter
rotation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96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玉新
郑芝云
张力文
张继尧
孔进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33196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4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4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4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所述异向旋转机构包括:电机;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适于带动第一从动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适于带动第二从动件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通过设置驱动齿轮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配合,从而使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并由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件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二从动件转动,使得第一从动件与第二从动件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Description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做饭做菜需要占用较多生活时间,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没有时间自己做饭做菜,而且炒菜对火候、时间、温控等方面要求较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年轻人不具有较好的做菜技术,为此,帮助人们完成做菜工作的炒菜机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现有技术中的家用型炒菜机有水平放置搅拌式炒菜机,也有滚筒式炒菜机,水平放置搅拌式炒菜机一般内锅不动,固定在上盖或煲体的旋转搅拌桨进行旋转运动,从于推动菜品在内锅内作水平方向平移运动,但该种炒菜机不能较好的保证菜品在内锅滚动,容易导致菜品上下加热不均、佐料搅拌不均,影响炒菜的整体效果。滚筒式炒菜机,通过内锅倾斜一定角度,内锅内表面有扰流筋,通过电机带动内锅旋转,从而使锅内的菜品在重力作用下实现翻滚动作,类似滚筒洗衣机洗衣状态,但现有滚筒式炒菜机由于不具有搅拌桨,在少油炒菜,或淀粉类或蛋白质类等菜品炒菜时易粘锅,从于影响炒菜效果和菜品营养。再者,滚筒式内锅由于扰流筋的存在,可能存在清洗死角现象,内锅不能完全清洗干净。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实现搅拌桨和内锅同步运动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炒菜机的搅拌桨和内锅无法同步运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搅拌桨和内锅同步运动的异向旋转搅拌机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炒菜机翻炒不均匀且易粘锅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翻炒均匀且不易粘锅的炒菜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异向旋转搅拌机构,包括:
电机;
驱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
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适于带动第一从动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适于带动第二从动件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还设置有套接柱,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适于绕所述套接柱转动。
可选的,所述异向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延伸形成有支撑柱,所述套接柱套接于所述支撑柱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适于绕所述支撑柱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0。
可选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2.5≤M:N≤3.5。
可选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包括:
内锅;
搅拌桨;
以及如上述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所述搅拌桨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内锅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炒菜机还包括:搅拌桨固定座,所述搅拌桨固定座穿过所述内锅设置,所述搅拌桨固定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套接柱的端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连接,且所述搅拌桨固定座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
可选的,所述搅拌桨固定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套接柱的端头其中一个上形成有插接部,另一个上对应形成有插接槽,所述搅拌桨固定座与所述套接柱经由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搅拌桨固定座的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内锅底部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炒菜机还包括:
内锅底座,与所述内锅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内锅底座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内锅底座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经由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槽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通过设置驱动齿轮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配合,从而使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并由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件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第二从动件转动,使得第一从动件与第二从动件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通过驱动齿轮和单个电机进行配合,实现单电机控制双向转动,有利于控制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通过调整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转速比值,进而带动第一从动件与第二从动件以预设的转速比值进行转动,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转速比。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采用异向旋转机构,并由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所述搅拌桨转动,由第二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内锅转动,使得搅拌桨与第二从动齿轮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能够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炒菜机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桨的驱动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的驱动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锅的底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异向旋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异向旋转机构的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异向旋转机构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内锅与搅拌桨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在工作时,食材在翻炒过程中的暴露时间与概率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线圈盘,13-内锅,15-搅拌桨,151-搅拌桨装配座;
25-搅拌桨固定座,251-插接部,252-支撑部;
27-内锅底座,271-卡接部;
28-异向旋转机构,281-电机,282-驱动齿轮,283-第二从动齿轮,2831-卡接槽,284-第一从动齿轮,2841-插接槽,285-安装底座,2851-支撑柱,286-套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包括:
电机281;
驱动齿轮282,与所述电机2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
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带动第一从动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带动第二从动件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相重合。
通过电机带动驱动齿轮282转动,驱动齿轮282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284和第二从动齿轮283相啮合,且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相重合;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同时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从而使得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分别朝相反方向转动。
优选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D字孔D字轴方式连接驱动齿轮282,或其它花键的方式相连接,从而带动驱动齿轮282一起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通过设置驱动齿轮282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284和第二从动齿轮283进行配合,从而使第一从动齿轮284和第二从动齿轮283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并由第一从动齿轮284带动第一从动件转动,第二从动齿轮283带动第二从动件转动,使得第一从动件与第二从动件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优选的,将该异向旋转机构应用于炒菜机上,能够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解决平置式炒菜机翻炒不均匀问题,解决滚筒式炒菜机淀粉、蛋白质等菜品易粘锅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通过驱动齿轮282和单个电机进行配合,实现单电机控制双向转动,有利于控制产品的体积,降低成本。
具体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282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
结合图5、图6所示,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正对设置,且两者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282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从而使得驱动齿轮282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转动时,能够使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朝相反方向转动,且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相重合,从而使得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能够同步带动两个从动件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
此外,通过调节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的齿数比,能够保证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
具体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上还设置有套接柱286,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绕所述套接柱286转动。
所述套接柱286与第一从动齿轮284一体设置,套接柱286的轴线穿过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轴线设置,使得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绕所述套接柱286转动。
具体地,所述异向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底座285,所述安装底座285上延伸形成有支撑柱2851,所述套接柱286套接于所述支撑柱2851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绕所述支撑柱2851转动。
具体地,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0。
具体地,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2.5≤M:N≤3.5。
具体地,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3。
本实施例提供的异向旋转机构,通过调整第一从动齿轮284与第二从动齿轮283的齿数比,从而控制两者之间的转速比值,进而带动第一从动件与第二从动件以预设的转速比值进行转动,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转速比。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内锅较速较慢,搅拌桨转速较快,通过仿真分析,内锅转速与搅拌桨转速为1:(2.5-3.5)时,锅内食物暴露平均时间差最小,即可达到最佳混合度,从于保证最佳的受热均匀性,因此设计齿轮时,各齿轮的齿数比可以确定为:第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齿数比为45:15:15,各齿轮的转动速比为15:15:45或1:1:3。
本实施例的炒菜机内设置有搅拌桨,在炒菜过程中,需要搅拌桨将食物抛起后自由落下,从而达到搅拌的目的,当搅拌桨转速过快时,食物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紧贴内锅侧壁,容易导致受热不均匀;当搅拌桨转速过慢时,食物长时间与内锅底壁接触,容易粘锅。搅拌桨转速要求如下:
m*R*ω2<mg,即ω2<g/R。
其中,m为食物的质量;R为滚筒内锅半径;ω为内锅旋转角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结合图9所示,经过仿真分析,n为搅拌桨转速与内锅转速比,横座标为食物暴露时间,纵座标为食物暴露出现的概率,图9为转速比n分别为1,2,3,4时的食物出现暴露的概率曲线图。其中,当n=3时,出现时间最短,峰值最大,即食物在翻炒的过程中,最短的时间内,同时出现集中翻炒的现象,即翻炒的均匀性最好。
根据此仿真效果,比值n=2.5-3.5,炒菜机的翻炒效果最好,本实旋案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齿数比为45:15:15,各齿轮的转动速比为15:15:45或1:1:3,内锅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搅拌桨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则内锅与搅拌桨的转速比为1:3。
实施例二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菜机,包括:
内锅13;
搅拌桨15;
以及如上述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带动所述搅拌桨15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带动所述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采用异向旋转机构,并由第一从动齿轮284带动所述搅拌桨15转动,由第二从动齿轮283带动所述内锅13转动,使得搅拌桨15与第二从动齿轮283同步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同步异向旋转,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转速比例进行异向旋转,能够提升炒菜效果,保证翻炒均匀,不易粘锅。
具体地,所述炒菜机还包括:搅拌桨固定座25,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穿过所述内锅13设置,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第一端与所述套接柱286的端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15连接,且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15上设置有搅拌桨装配座151,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适于与搅拌桨固定座25相连接。具体地,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与搅拌桨固定座25上的支撑部252相连接,所述搅拌桨装配座151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部252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与内锅1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26,从而避免搅拌桨固定座25穿过所述内锅13设置的区域形成缝隙,避免漏液。
具体地,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第一端与所述套接柱286的端头其中一个上形成有插接部251,另一个上对应形成有插接槽2841,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套接柱286经由所述插接部251与所述插接槽2841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第一端形成有插接部251,所述套接柱286的端头上对应形成有插接槽2841。插接部251与所述插接槽2841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套接柱286可拆卸连接。在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套接柱286连接时,带动搅拌桨固定座25转动。
具体地,所述内锅13底部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作为变形,所述内锅13底部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还可以通过其他中间结构进行连接。具体地,所述炒菜机还包括:
内锅底座27,与所述内锅13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内锅底座27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271,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2831,所述内锅底座27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经由所述卡接部271与所述卡接槽2831实现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锅底座27上设置有卡接部271,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上设置有卡接槽2831。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构造为盘状,通过卡接部271与卡接槽2831的配合,能够将第二从动齿轮283与内锅底座27进行装配连接。
所述卡接部271环绕所述内锅底座27周向设置,所述卡接槽2831环绕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周向设置;所述卡接部271绕第一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2831锁紧,所述卡接部271绕第二卡接方向转动适于与所述卡接槽2831解锁。
通过设置内锅底座27,作为内锅13与第二从动齿轮283连接的中转件,从而方便内锅13的制造与生产。
优选的,卡接部271环绕所述内锅底座27周向设置,卡接槽2831环绕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周向设置,通过采用周向设置,从而通过旋转内锅即可实现对内锅的安装与拆卸,由于内锅具有一定重量,在将内锅放置在线圈盘12内之后,在进行旋转卡接,无需使用者长时间提着内锅来进行对正操作,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减少疲劳程度。
具体地,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15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贯穿所述内锅13的底壁,其一部分位于内锅内部,并适于与搅拌桨15可拆卸连接;另一部分位于内锅的外部,适于与搅拌桨离合器24可拆卸连接。当搅拌桨固定座25与搅拌桨离合器24连接时,动力从太阳轮传递至搅拌桨,从而带动搅拌桨转动。
具体地,所述插接部251与所述插接槽242沿轴线方向相互靠近实现连接,并沿轴线方向相互远离实现脱离。
通过采用双离合的形式,并具体采用周向设置的卡接部271与卡接槽2831进行配合,同时采用轴向设置的插接部251与插接槽242进行配合,从而使得双离合结构在连接后,内锅的装配旋合方向与工作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保证工作时,内锅组件不会松开或脱落,且能够防止内锅轴向窜动,防止离合器脱开。
具体地,所述炒菜机还包括:线圈盘12,所述线圈盘12适于对所述内锅13进行加热。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281);
驱动齿轮(282),与所述电机(2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角度设置;
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驱动齿轮(282)啮合,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带动第一从动件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带动第二从动件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齿轮(282)的转动轴线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282)沿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上还设置有套接柱(286),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适于绕所述套接柱(28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向旋转机构还包括:安装底座(285),所述安装底座(285)上延伸形成有支撑柱(2851),所述套接柱(286)套接于所述支撑柱(2851)上,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适于绕所述支撑柱(285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2.5≤M:N≤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齿数比为M:N,其中,M>O,N>O,且M:N=3。
8.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13);
搅拌桨(15);
以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异向旋转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带动所述搅拌桨(15)绕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带动所述内锅(13)绕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机还包括:搅拌桨固定座(25),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穿过所述内锅(13)设置,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第一端与套接柱(286)的端头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15)连接,且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84)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第一端与所述套接柱(286)的端头其中一个上形成有插接部(251),另一个上对应形成有插接槽(2841),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与所述套接柱(286)经由所述插接部(251)与所述插接槽(2841)实现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固定座(25)的第二端与所述搅拌桨(15)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3)底部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机还包括:
内锅底座(27),与所述内锅(13)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内锅底座(27)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卡接部(271),另一个上设置有卡接槽(2831),所述内锅底座(27)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83)经由所述卡接部(271)与所述卡接槽(2831)实现可拆卸连接。
CN202123319665.3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Active CN216534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665.3U CN216534956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665.3U CN216534956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4956U true CN216534956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6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9665.3U Active CN216534956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4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6018B2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炊飯器
JP5032693B2 (ja) 炊飯器
CN107951366B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盛菜方法
CN103006087A (zh) 旋转多功能烤炉及其方法
CN206176493U (zh) 电磁炉用搅拌装置及系统
CN216534956U (zh)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CN203088802U (zh) 自动涂覆油脂的旋转多功能烤炉
CN114098445A (zh) 一种异向旋转机构及炒菜机
CN216494808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1883450U (zh)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16724216U (zh) 一种翻炒装置及炒菜机
CN114098444A (zh) 一种翻炒装置及炒菜机
CN107174110B (zh) 煮粥机
CN201533782U (zh) 搅拌式食品烘烤机
CN212591747U (zh) 一种奶制饮品制备器具
CN216534892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1883448U (zh) 一种锅盖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03088803U (zh) 旋转多功能烤炉
CN211270218U (zh) 空气炸炒锅
JP5456101B2 (ja) 炊飯器
CN208286837U (zh) 烹饪器具
CN218870027U (zh)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CN207784927U (zh)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电饭锅
CN213993230U (zh) 自动搅拌锅
CN217852494U (zh) 一种炒菜机搅拌装置及炒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